啊,那红红的樱桃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mc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五一小长假过后,我走进办公室,一眼就看到桌子上放着一盘晶莹透亮、鲜红欲滴的樱桃。这是哪位老师请的客?一打听,才知道是三(1)班的小龙同学送来的。
  随后小龙在同学们的簇拥下被我请到办公室,还没等我开口,他急忙解释说:“放假时跟着家人去樱桃沟玩了,摘了很多……所以就……就想给老师带来些……”看着这鲜红透亮的樱桃,再看看小龙那张因为羞涩而涨红的脸,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柔柔的、甜甜的感觉。小龙,这个曾经被一些任课老师称为“看不到希望”的“来自地狱的学生”,在我和他的班主任老师尝试用理解、宽容的心态去接近他、关心他之后,他,已经渐渐融入到师生们的生活之中,不再是以前那只迷失的“小羊”。
  初次见到小龙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那是一节语文课,作为一名跟班听课的老师,我来到了三(1)班教室。班主任李老师的语文课讲得声情并茂,她精心设计的问题很有启发性,同学们思考、回答、辩论问题非常积极,课堂气氛很快活跃起来,我也沉浸于这充满灵动的生命场中。然而就在这时,突然听到李老师的高声提醒:“小龙同学,请注意课堂纪律,不要影响其他的同学!”我顺着李老师的目光望去,只见坐在第三排的一个小男孩丝毫不以为然,甚至眼角一撇,那表情好像在说:“就是我,有什么了不起?”过了一会儿,李老师再次点到他的名字,前前后后有四次之多,与整堂课是那么地不协调。
  小龙的特殊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下课后,我向老师、同学了解了他的情况,“老师,他一贯如此,谁都不愿做他同桌”“一班有几个这样的学生,非把老师累死不可!”从师生七嘴八舌的“控诉”中,我才了解到这个孩子长期跟奶奶生活在一起,缺乏家庭教育,娇纵成性;性格执拗,常与同学发生冲突;上课不专心听讲,属于名副其实的学困生。久而久之,老师们拿他没有办法,同学们对他渐渐疏离,孤僻叛逆的个性也越来越突出。哎,这是一株久旱的禾苗啊!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思考这个特殊学生的“特殊”需要,我想,靠近他,“理解他的处境”是老师首先应该面对的问题。
  我把听课的凳子放到小龙桌旁。为了帮助小龙在学校生活中确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在与他交往的最初阶段,我特别注意随时随处对他所做的一些事情给予鼓励和认可,营造一些有利于他发现自己、肯定自己的情境,比如在课堂上帮我拾起不小心掉落的铅笔,放学时向老师同学道声“再见”等等,我都会及时地给他以赞许的语言或目光。
  一次课上,小龙又忘了带钢笔,我请他旁边的一位同学借给他,那位学生不是很情愿地把笔给了他,而小龙呢,更是一副借不借无所谓的样子。看到这种情形,我没有马上批评他的行为,而是耐心地给他讲了受人帮助要感恩致谢的道理,并暗暗提示和督促他做到还笔时说出“谢谢”的话。也许这样的表达还是他不太习惯的方式,以致于当向同学说出“谢谢”二字时,他的脸涨得通红。那位同学显然有些意外,但马上还是微笑着回了声“不客气”。后来,我才了解到,他和小龙之间曾经闹过矛盾。这次的借笔与还笔,让小龙与这位同学之间的关系从此变得不再那么紧张了。
  以后,每次我与小龙交流,只要他感到我是在帮助他,他总不忘在事后对我说声“谢谢!”。我想正是这简简单单两个字让他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友情,从而使得原来骄蛮的心态逐渐变得柔软、温润起来。
  由于小龙的基础知识较差,上课时阅读和认字都不能和其他学生同步,于是,我利用下课时间专门帮助他学习生字,理解课文,让他在无人指责的情况下获得知识和能力,他的成就感很快带来了积极发言、勇于表达的欲望。一节课上,小龙最多时举手达7次,被点名发言3次,下课后,有个女生还专门跑到他面前,对他竖起了大拇指,鼓励他说:“可以啊,小龙同学!”听到同学的赞美,小龙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他这一低头,我知道在这个“刀枪不入”的孩子心里自信、自强的意识已在慢慢生根。渐渐地,小龙的语文学习有了很大的改善,字体工整了,作业能按时交了,还得了几次“优加好”的成绩,对自己也有了不断向好的要求。后来,老师们这样形容小龙的变化:“这个孩子好像变得冷静了,连说话的语气和眼神都处处充满了善意。”我想,这也许就是一个“特殊”学生在老师的宽容和理解下,由自知到自觉的自我实现的过程。说实话,我挺喜欢看到他那张羞红的樱桃般的笑脸。
  
  【反思】
  在这个案例中,我的体会是,当老师将一个学生定义为是不可改变的时候,他也许就真的在你所相伴的这个成长阶段很难有什么改变了,甚至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当老师用理解、宽容的心态与学生建立交往,承认并包容他在可以犯错的年纪所犯下的错误,真诚地敞开接纳的心,帮助他去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让孩子不管站在什么样的高度都能看到来自心灵的阳光,感受到来自爱的温暖,德育目标的实现也就自然水到渠成了。小龙同学最初的状态是被周围的环境也包括他自己内心定义了的,在一种停滞不变的“眼光”里,一个小学生是没有能力发现自己从而改善自己的,如果在其家庭也不能得到应有的关心和认同,那么他所能做的也许只是听之任之,被动地消极成长。但是当老师给予了他必要又及时的关注时,这样看起来不可改变的学生一样在努力完善着自己,用从老师那得到的信任和期待滋养自己的心灵,在每一次自我认同、自我实现中健康成长。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是帮助儿童使他们获得自助。学校教育中,“帮助”的德育意义应更多体现在老师对学生个体的理解上,只有理解,可以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也只有真情实感才是德育目标的实施路径。让我们都用理解而非偏见,用谦虚而非威严去看待正在成长变化中的学生,使人与人在平等、尊重的日常运作中演绎生活本身的学习功能,那教育自会成为迷人的艺术。
  
   (作者单位: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王清平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唐虞以来,统治者一贯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提倡人们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重长者,敬贤事能。人们有了孝道,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则君臣有义,便达到了教化的目的——
议论文是常见的写作文体,可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并非论点不明确,材料不典型,而是不能很好地将材料与观点有机的统一起来,也就是处理不好例与析的关系,只是观点加材料,没有说理的环节或有而不当。因而造成文章的认识不深刻,说理不透彻。现就议论文的例与析以示例形式归纳为以下六种类型。
在小学,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中最为复杂、艰巨且又最为重要的工作。在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认真总结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当班主
“科举家族”这一概念,是指在清朝世代聚族而居、从事举业人数众多、取得举人以上功名,在全国或地方产生重大影响的家族。清代文献中,对科举家族现象多有描述。例如,人们常见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这曾是五六十年代人们向往的共产主义生活。今天,它已悄然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曾几何时,电话只是藏在深深的官宅,蹲在高高的府第,与其说它是工作生活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响。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但教学质量却原地踏步。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学
我们人类的眼睛能感知世界的缤纷色彩,识别红、橙、黄、绿等许多颜色。那么,动物也能像我们一样分辨颜色吗? Our human eyes can sense the world’s colorful colors and r
沃尔特·迪斯尼1901年出生于美国。上学时,他最喜欢美术,喜欢画漫画。18岁时,沃尔特开始为一家电影公司工作。晚上他在家制作自己的卡通片。他把这些卡通片叫做“小欢乐”。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给予我们的,是面对沉痛历史的深思以及振国兴邦的雄心壮志而《〈五·三班的坏小子〉读后感》中,小作者将自己阅读此书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