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时空分布格局和人口暴露风险

来源 :地理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空气污染及其对人口健康危害的时空分布呈现出新的特征。论文使用5 a(2015—2019年)间逐小时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利用变化率计算、热点分析、趋势分析和超标频数统计等方法,分析了中国332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及人口空气污染暴露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论如下:(1)中国城市近年来空气质量有好转趋势,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下降的城市占所研究城市总数的91.3%;PM_(2.5)、PM_(10)、SO_2和CO等4种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而NO_2和O_3浓度有所上升;(2) PM_(2.5)
其他文献
优质的讲评课除了教师的主导外,还须体现学生在课堂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1]“世界咖啡”模式是让不同风格、学习方式和情感智商的人进行多轮深度汇谈,产生更有远见的洞察力.文章以广州市2021年高三二模考试T18为例把“世界咖啡”模式实践于讲评课,让学生针对暴露的问题在小组内主动设疑、交流互动,小组间不断延伸、思维建模,把隐性思维显性化,从而真正破除已有的思维、认知误区,为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讲评课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新方法.
《乡土地理调查实践》课程是高师地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践类课程,也是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型课程形态.本文对课程目标、课程与教学改革重点问题以及课程建设与应用情况回顾总结,并探讨该课程的思政特色与教学改革实质突破,分析了创新内核驱动教学在培养高师地理学生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提出了今后持续改进的合理建议.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指导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测评体系,旨在全面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高考评价体系的“四层”(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确定了高考的考查内容,其中关键能力基于素养导向,承接学科素养,结合学生认知发展实际,确立了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群.文章以2021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乙卷)为例,分析高考试题如何考查学生关键能力,如何刻画学生素养水平.
地理“双新”即将全面实施,“如何加强学生的地理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成为地理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本文从转变地理教学理念出发,引导学生制作使用学具学习“地球自转”,并将其延伸至其它地理内容教学.通过研究发现:(1)学具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地理知识难点、获得更多新知和体验,同时加强与同学的合作沟通能力,并真正融入地理学习中;(2)学生通过构思、选材、制作学具到操作演示、口头表述等一系列过程体验,能够提升地理实践力和创新思维.
关于阅读教学,不少有志于实践与研究的教师,总结出了种种方法。其中选好切入点并据此展开教学的做法颇获人心,成了较为流行的现象(以下简称“切入点”),本文拟就此作些思考,以就正于方家。  本文所谓的“切入点”是指授课之初,教师赖以引导学生快速把握文本的突破口或曰支点,它通常是文中的某个句子或词语。且看下面几个教学镜头。  镜头1:今天我们上《秋天的怀念》。首先,请大家看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两段话中有个相
期刊
近年来陌生概念出现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且难度较大.在地理复习备考高考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利用陌生概念组织专题复习.本文以“冻融作用”为例,浅谈利用冻融作用涉及的陌生概念组织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学生在考试中遇到陌生概念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调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升地理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灵活应考.
精准刻画城市住宅地价分布特征,对于科学引导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有效实现城市精明增长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城市住宅地价与其潜在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给地价分布精细模拟带来了挑战。论文旨在探索基于地理大数据和集成学习的城市住宅地价分布模拟方法体系,以满足快速、精准监测地价动态变化的需要。选取武汉市为典型区,以住宅用地交易样点、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 POI)和夜间灯光影像为数
辨析地理综合提设问类型是解答地理综合题的关键,而主题探究有利于辨析综合题设问类型,从而提高答题效果和质量.本文对毛乌素沙棘产业进行探究,探讨地理综合题设问类型及应对策略.
本研究依托省级研学基地——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系统探讨了校际联合的研学旅行的作用,呈现中学自然地理研学课程的方案设计、实施、评价和反思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构建校际联合的研学旅行具有必要性,可为高校地理师范生培养、地理相关课程改革和中学开展、丰富自然地理相关研学旅行活动提供参考.
高铁通过改变城市间的连接性和联系强度来影响城市网络的结构、功能和关系。随着中国高铁网络的延伸与升级,基于高铁流来认识和解构城市网络成为了重要的途径之一。论文从高铁流出发,借助2008—2018年高铁客运班次数据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县域网络结构特征和演化进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铁网络密度逐年提高。东中部地区的中心度值较高,枢纽地位明显,多条高铁干线的核心交汇点易生成高中介度节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