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的深入改革,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任务不再是单纯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而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物理模型教学,以物理模型为载体,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它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物理教师要将模型教学落实到实践教学中。文章探究了物理模型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物理模型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途径
物理模型教学,以物理模型为载体,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它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物理模型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新思想、新意识,扩大思维面,为学生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物理模型教学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条件,因此在日常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1.注重分析物理模型过程,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传统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一般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就会直接在大脑中搜索是否做过原题。如果没有做过,就非常容易出现思维混乱,不能够准确地完成信息筛选工作,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问题的次要因素,从而一步一步走进出题者设置的陷阱。从某个角度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构建模型、分析模型和解析模型的过程。实践证明,利用物理模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最关键的就是分析物理模型。高中物理学习物理模型的过程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步骤:一是就具体问题的研究对象,通过科学抽象成为对象模型;二是有针对性地将对象模型细化成为状态模型;三是通过科学、细致地分析抓住主要因素,将状态模型抽象成为过程模型;四是将实际过程和物理规律联系起来构建数学过程;五是认真完成方程的解析,带着具体问题进行检验。
2.将物理模型教育生活化,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并不是朝夕可以形成的,它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新课标指出,教学要走进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要将物理模型生活化,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一线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乐于观察的好习惯,使学生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将实际问题与物理模型联系起来,通过分析抽象出的物理模型,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使物理模型教学走出课堂,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学习圆周运动时,将“对车在桥上走”容易抽象出一个圆形轨道非常不易,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拱桥的图片,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画图,找出拱桥的圆心,给予学生直接观察的机会。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举重运动员龙清泉,在男子56公斤级举重比赛中获得冠军。学生在看奥运会的同时,建立平衡的物理模型,看龙清泉手臂的承受作用力。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挖掘生活中的物理模型,鼓励学生研究,给予学生思考分析的机会,开放学生学习物理模型的空间,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3.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在近年来的物理高考题中,很多考试题型的物理情境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常见模型,但更多的是创设了新的物理情境,这些新情境题型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源于实验所得的数据。学生遇到这类题型,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从什么方向思考问题,不知道如何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把物理问题建构为物理模型的能力。物理学科是一门科学学科,提高思维灵活性对于科学学科的学习非常重要,但是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无意识“定势思维”,“定势思维”会降低思维的灵活性。高中生自觉摆脱“定势思维”的能力还非常有限,教师要灵活改变物理问题情境,对于相同的物理模型,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出问题、分析,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仅要合理运用模型成果,而且要敢于突破模型的束缚,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提高,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说不”的勇气。例如,在讲解平抛运动时,教师要抓住平抛运动的实质,改变物理原本的状态和受力情况,鼓励学生思考,构建平抛运动模型。对原本的平抛运动进行微小的调整,整个思维的角度方向都发生了一些转变,但是模型的实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情境,将各种情境合理运用到物理模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物理模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和灵活性,使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型人才。一线物理教师要不断创新和研究,因为学生思维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更需要通过恰当的途径,有步骤、有原则地落实,才能够落实物理模型教学,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陆丁龙.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从高中物理教材内容构成谈起[J].教育探索,2002(02).
[2]仲莲维.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3]代普流.提高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有效性的探究——设计并使用实验卡[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贵州卷)[C].2013.
关键词: 物理模型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途径
物理模型教学,以物理模型为载体,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它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物理模型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新思想、新意识,扩大思维面,为学生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物理模型教学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条件,因此在日常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1.注重分析物理模型过程,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传统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一般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就会直接在大脑中搜索是否做过原题。如果没有做过,就非常容易出现思维混乱,不能够准确地完成信息筛选工作,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问题的次要因素,从而一步一步走进出题者设置的陷阱。从某个角度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构建模型、分析模型和解析模型的过程。实践证明,利用物理模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最关键的就是分析物理模型。高中物理学习物理模型的过程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步骤:一是就具体问题的研究对象,通过科学抽象成为对象模型;二是有针对性地将对象模型细化成为状态模型;三是通过科学、细致地分析抓住主要因素,将状态模型抽象成为过程模型;四是将实际过程和物理规律联系起来构建数学过程;五是认真完成方程的解析,带着具体问题进行检验。
2.将物理模型教育生活化,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并不是朝夕可以形成的,它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新课标指出,教学要走进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要将物理模型生活化,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一线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乐于观察的好习惯,使学生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将实际问题与物理模型联系起来,通过分析抽象出的物理模型,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使物理模型教学走出课堂,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学习圆周运动时,将“对车在桥上走”容易抽象出一个圆形轨道非常不易,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拱桥的图片,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画图,找出拱桥的圆心,给予学生直接观察的机会。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举重运动员龙清泉,在男子56公斤级举重比赛中获得冠军。学生在看奥运会的同时,建立平衡的物理模型,看龙清泉手臂的承受作用力。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挖掘生活中的物理模型,鼓励学生研究,给予学生思考分析的机会,开放学生学习物理模型的空间,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3.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在近年来的物理高考题中,很多考试题型的物理情境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常见模型,但更多的是创设了新的物理情境,这些新情境题型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源于实验所得的数据。学生遇到这类题型,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从什么方向思考问题,不知道如何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把物理问题建构为物理模型的能力。物理学科是一门科学学科,提高思维灵活性对于科学学科的学习非常重要,但是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无意识“定势思维”,“定势思维”会降低思维的灵活性。高中生自觉摆脱“定势思维”的能力还非常有限,教师要灵活改变物理问题情境,对于相同的物理模型,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出问题、分析,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仅要合理运用模型成果,而且要敢于突破模型的束缚,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提高,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说不”的勇气。例如,在讲解平抛运动时,教师要抓住平抛运动的实质,改变物理原本的状态和受力情况,鼓励学生思考,构建平抛运动模型。对原本的平抛运动进行微小的调整,整个思维的角度方向都发生了一些转变,但是模型的实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情境,将各种情境合理运用到物理模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物理模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和灵活性,使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型人才。一线物理教师要不断创新和研究,因为学生思维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更需要通过恰当的途径,有步骤、有原则地落实,才能够落实物理模型教学,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陆丁龙.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从高中物理教材内容构成谈起[J].教育探索,2002(02).
[2]仲莲维.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3]代普流.提高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有效性的探究——设计并使用实验卡[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贵州卷)[C].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