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夫妻情也深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hua230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到端午了,作家梁实秋家里忽然一下子热闹起来,有不少人大包小包拎着水果来探望他。他在众多水果里,梁实秋对荔枝情有独钟,待来人一离开,他就迫不及待地上前剥一颗荔枝,美滋滋地送进嘴里。当他要剥第二颗荔枝时,夫人韩菁清不乐意了,赶紧来到梁实秋面前拦阻,说:“荔枝太甜,不宜多吃。”原来梁实秋已经身患糖尿病多年了,为了控制血糖,夫人只好遵照医生嘱咐不让他吃一些含糖量很高的食物。梁实秋想起自个的病,只好很无奈地把荔枝放下。
  端午节前夕,来看望梁实秋的人里,有他的学生,每每梁实秋就会借此机会打趣夫人:“这些荔枝都是人家来孝敬师母的。”此时的梁实秋已经从台湾师范学院退休多年,闲居在家,韩菁清在台北电视台做编导。梁实秋的话一落口,又不由自主地打开礼品盒,仍一颗颗剥荔枝。被剥去皮的荔枝他没有送进嘴里,而是一一地放在茶盘里,很快茶盘就被荔枝挤满了。韩菁清一脸不解:“叫你别动,你偏偏剥那么多。”这时梁实秋天真得如孩童一般,涎着脸说:“你的手指甲秃秃的,没法剥荔枝,我剥给你吃啊。”原来韩菁清不像别的女人那样喜欢留长指甲,短短的指甲不利于剥荔枝,梁实秋心疼夫人呢。梁实秋这样说着,就塞了一粒荔枝在夫人嘴里。韩菁清瞧着梁实秋一副天真可爱的样儿,心情大好,一口气吃了十几颗荔枝。就是这样,梁实秋还坚持韩菁清再吃荔枝。韩菁清说:“荔枝吃多了,容易上火,容易发脾气。”梁实秋这才把剩下的荔枝送到冰箱里。谁知就在这时,梁实秋趁夫人不注意,赶紧捏了一颗荔枝塞进了嘴里。瞧那滑稽的样儿,韩菁清又好气又好笑,绷着脸对梁实秋下命令:“快给我吐出来,不然,我不饶你。”话一落口,就听咕噜一声,那荔枝被梁实秋咽进了肚子里。梁实秋得意地对夫人说:“太凶了,简直像只母老虎。”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瞧着梁实秋吃荔枝的滑稽样儿,韩菁清不知如何规劝梁实秋才好,就没好气地说:“我是母老虎,你就是公老虎。”梁实秋生于1903年1月6日,属虎。韩菁清生于1931年,属羊。梁实秋听了呵呵一笑,很是得意刚才自个偷吃荔枝的举动,说:“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谁叫我们是两口子呢。”逗得韩菁清扑哧一下笑出了声。梁实秋又说:“这么漂亮的大小姐一点儿不斯文。”韩菁清仰脸说:“我这不是斯文扫地了吗?”原来韩菁清已经用扫帚开始打扫地上的荔枝残骸了。端午,虽然梁实秋没有尽兴吃荔枝,可是梁实秋和夫人彼此之间的真诚关爱和体贴却早已溢满两人心间。
  其实,梁实秋和韩菁清的结合属于半路夫妻。
  1974年4月30日,梁实秋的第一任妻子离世。这样,一代影星韩菁清走进了梁实秋的生活,那时的梁实秋已经是71岁的老人了,韩菁清才40岁出头。结为夫妻后,彼此共同生活了12年,一起度过了12个端午节。
  到第13个端午节,梁实秋已经离开人世,韩菁清决定在这第13个端午节,到北海公墓去过端午,原来梁实秋尸骸安葬在北海公墓。梁实秋虽然生于北京,祖籍却是浙江余杭。自幼偏爱甜食,对像甜点心、蜜饯情有独钟。梁实秋生前,一到端午,韩菁清都要为梁实秋准备诸如豆沙、红豆、五仁莲蓉之类的甜粽子。当梁实秋吃上这些鲜甜可口又味美的粽子时,爱情和生活的甜蜜不禁从他心底汩汩流出,瞧着年轻漂亮的韩菁清一个劲儿地傻笑。
  现在梁实秋离开了这个世界,端午这天,韓菁清大包小包带了不少梁实秋生前爱吃的甜食。韩菁清眼含泪水,对着梁实秋的墓,幽幽地说:“从今往后,你什么病也没有了,你想吃什么就去吃什么,保证让你吃个够,吃个足,吃个痛快。”韩菁清把甜食,还有荔枝等水果,全放到梁实秋墓前。
  回来的路上,韩菁清打开皮包,无意之间发现皮包里还有一只粽子,那是一只咸粽子,也是韩菁清为梁实秋准备的。在北海公墓跟梁实秋一起过端午时,韩菁清竟然忘了从包里取出那只咸粽子来。韩菁清捶胸顿足,后悔不迭,一个劲地埋怨自个太粗心大意。梁实秋生前不喜欢吃咸粽子,到了阴间的梁实秋是不是还这样呢?韩菁清忘了取这只咸粽子,是不是冥冥之中苍天的安排呢?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众多事实证明,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韩菁清还如梁实秋生前一样惦念着他,幸福愉快地度过那一个又一个端午。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旅德期间,我发现德国非常注重技能教育。朋友普雷斯是德国一家知名企业的高管,他有两个孩子,女孩叫布力吉特,9岁;男孩叫丹尼尔,7岁。我到普雷斯家中做客时,看见两个孩子正在家中浇花、洗碗。跟我们打过招呼之后,两个孩子没有围住客人问长问短,而是依旧埋头家务。普雷斯说:“两个孩子想今天下午把这周规定的家务活全做完,然后明天好跟老师和同学去郊游。”我觉得普雷斯的家教很严,连孩子都成为大人的帮手了,便夸奖了几
职业生涯规划师古典曾受新东方教育的俞敏洪之托,去研究教师们的能力发展模型,因为俞敏洪一直有个疑問:为什么有的老师一直止步不前,而有的老师却越来越优秀?  古典通过研究1200名各界培训老师后发现,他们基本都具备5种核心能力:第一,有专业知识;第二,有课程设置能力;第三,有演讲能力;第四,有个人魅力;第五,有积极的心态。  随后,古典制定了一份五项课程去培训新东方教育里新晋的老师,希望他们可以迅速成
2014年2月9日,央视真人秀节目《出彩中国人》首播,“监狱民警程楚喻 曾服刑人员兰新”的特殊组合一经亮相,便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来吧,我们一起努力吧,实现那些美丽的神话,不要放弃,这个世界在等着我们一起出发。”这首讲述追梦故事的歌曲,由吐鲁番监狱民警程楚喻作词,该监狱刑满释放人员兰新作曲。程楚喻和兰新的激情演绎深深感染了现场观众和评委。一位评委动情地对兰新说:“为了您的明天,為了您曾经付
开过车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假如你超车,一溜烟赶到前面去,又遇到红灯时,你刚刚超过的那辆车已悄然跟上来,前后不过几秒钟。而为了这几秒的超车,你做了一连串的动作:打左转向灯,瞭望,占道,加速,左转向灯复位,打右转向灯,瞭望,驶回右道,加速。这一系列的动作,不但让你精神高度紧张,而且,万一哪个动作出了一点偏差,就能酿成一场车祸。  你若经常开车,便会有深刻的体会:开大车的人,一般气性也大。大车壮实,浑身
钱元凯上小学5年级时,一次他的父亲钱伟长问:“你都知道哪些科学家?”钱元凯如数家珍般说出了伽利略、哥白尼、牛顿、瓦特、爱迪生等。钱伟长又问:“这些都是外国科学家,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科学家?”钱元凯想了半天,嗫嚅着答不上来。钱伟长责备道:“你怎么只知道外国人的本事,不知道咱们老祖宗的功劳?”钱元凯理直气壮地说:“因为书上没写过,你也没有给我讲过。”钱伟长沉默了,第一次对儿子的反驳无言以对。  到了钱元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台阶低得让父亲抬不起头来,即使抬起头来,也缺少底气。  我们家的台阶有3级,一个台阶就是一块青石板。青石板是父亲从山上扛下来的,是他体壮如牛的见证。青石板一度粗糙,但经过风雨的洗礼,俨然露出玉石般的光泽。晴朗的日子,父亲用扫把打扫,台阶立刻就成了凳子。父亲个儿高,一屁股坐在最高的台阶上。母亲则坐在门槛上,干着细活。年幼的我伏在最低的青石板上练坐功,结果很快成了卧倒,啃
1914年,面对当时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欺凌和对中国文化的歧视,辜鸿铭将他发表在英文报纸上的一系列“中国评论”论文,以“中国人的精神”为核心结集出版,论述的主旨就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闡发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  辜鸿铭对西方列强说:“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严厉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是“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
高洋有个对手叫邵刚。他们两个从小一起长大,成绩不相上下。所有人都爱把他俩放在一起比较,时间长了,他俩也开始暗暗较劲。  小升初时,高洋高出邵刚2分,两人进了同一所初中;初升高时,邵刚高出高洋2分,又进了同一所高中;高考时,两人都暗自祈祷,千万别再和对方进同一所大学。结果如两人所愿,高洋上了985高校,而邵刚却因发挥失常,上了一所普通大学。大家都议论说,两人这下子拉开了距离,以后邵刚打赤脚也追不上高
陈独秀晚年在四川江津鹤山坪定居,因当时正值抗战时期,物价飞涨,所以他一直在穷困中度日。陈独秀编写了一本《小学识字教本》,时任国民党教育部长的陈立夫对此很感兴趣,亲自批示,预支了20000元稿费给陈独秀。但后来,陈立夫认为这本书的名字不妥,于是写信给陈独秀,建议其改名,改为“中国文字基本形义”,以此征求陈独秀的意见,但陈独秀却坚持自己的意见,坚持一个字也不改,两个人因此闹翻了。书不能出了,那2000
袁隆平的15岁  15岁的袁隆平正在博学中学读书。那时的读书条件很艰苦,吃的是杂粮饭,点的是桐油灯。但母校严谨的治学风格,让袁隆平受益终身。  首先,学校的学习是非常紧张而有规律的。早上6点起床,每次起床铃一响,老师就出现在宿舍里,手里拿着一根竹片,掀起那些还在睡懒觉同学的被子,10分钟后就得洗漱完毕在操场集合锻炼。几年下来,不仅养成了袁隆平干事利索、遵守时间的作风,更练就了顽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