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研究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ing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它所引发的社会变革力量在农村地区日渐显现出来。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更为巨大的变革力量。本文旨在以广西桂林市兴安县高村为例,深入研究新媒体对农村家庭内部交流的作用,以及对于农村居民外部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农村社会;交流方式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062 — 03
  一、导言
  近年来,以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等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飞速发展,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业务运营商的服务范围拓展,新媒体逐渐影响到了广大农村地区。有关新媒体在农村的发展情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1月15日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达5.64亿人,其中农村网民规模已达1.75亿人,占所有网民的31.04%。此外,2010年中央1号文件更是提出相关政策,要 “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发展”,提出尽快实施宽带提速战略。可以看出,在广大农村地区,政府将把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上升到国家的层面来大力推行,这势必会加速农村新媒体发展的进程。
  正因如此,笔者在友人帮助下,两次深入实地,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高村进行走访调查,尽量贴近实际而又客观严谨地了解和展现新媒体对中国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高村地处兴安县城北,距县城中心距离不足一公里,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城郊村。自本村起始的水泥大道直通县城,交通十分便捷。全村人口500多人,其中以何、刘两姓为主,另有其他七八个小姓。高村的发展受兴安县城市化的影响较大。就新媒体而言,高村居民的移动电话基本上每家至少有一部,数字电视则有一大半农村住户开通,可以说,高村是一个新媒体发展比较迅速的现代化农村。
  二、新媒体对农村家庭内部成员交流的影响
  通过笔者的深入走访与调查,农村中对新媒体设备的使用极大地影响了家庭内部成员间的交流,这其中既有正面的积极促进作用,也有负面的消极抑制作用。在调查过程中,体现更多的是积极的一方面,例如:通过全家人对新媒体的使用,增加家庭内部成员的交流机会,对新媒体带来的信息的讨论与交流,使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加深了理解,增进了感情,关系进一步趋于融洽,有利于和谐家庭关系的建立。与此同时,新媒体中体现家庭和睦因素的内容也为家庭内部成员的交流模式树立了榜样,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对和谐家庭关系的形成起到助推作用。
  1. 新媒体对老年人家庭内部交流的影响
  老年人是农村家庭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对于常年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而言,步入老年期之后,他们的社会交往往往会减少,更为明显的变化是其活动圈的急剧缩小。老年人的社会交流往往被局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之中,社交、友爱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就实地调查的现状而言,互联网的使用在农村老年人中还远不普及。在我们的调查中,有91%的被调查者都表示“会和家中的老人经常打电话”、83%的家中拥有数字电视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和家中的老人一起看数字电视”。由于心理、生理、成长年代、社会经历的不同,不同代人之间的行为和认知往往存在巨大差异。新媒体的使用可以使这些差异得到沟通,进而形成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新媒体是联系两代人的得力工具。通过新媒体,家中的老人也融入到家庭之中,紧跟家庭的变化,紧跟时代的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海量资源常常会使家庭内部成员在选择上产生分歧。例如在数字电视应用的家庭中,很多时候,年轻人喜欢看的节目是老年人毫无兴趣的,这自然会减少家庭成员一同收看节目,互相交流的时间。
  2.新媒体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新媒体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的改变。在受访的农村居民中,许多家庭因新媒体而出现某些微妙的变化。例如调查对象刘某家的亲子关系就因互联网而发生巨大改变。2012 年9月,刘某为儿子购置了一台价值4000元的台式电脑,自打刘某家有了这台电脑,他家的生活方式便发生了巨大变化。刘某的儿子不再跟他抢电视遥控器,每晚也不会准时等待天气预报的播出,在互联网上可以自由地观看各种电视节目,随时查阅当地当时的天气信息。刘某说他通过上网能够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了解近来发生的国内外大事。但他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首先是他儿子把大量时间耗在电脑旁,很少再出门和小朋友们玩耍;其次,他儿子的学习成绩出现下降;因此,刘某没少和儿子产生争吵。谈到这些,刘某对他家购置的这台电脑产生悔意。虽然电脑和互联网给他家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影响到儿子的学习、影响到父子之间的亲情。这个事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媒体对农村居民家庭亲子关系的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存在着一些负面效应。
  3.新媒体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夫妻关系是家庭内部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夫妻之间关系的和睦直接左右着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发展。笔者于调查中发现,新媒体设备的普及与应用极大地影响了家庭内部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对新媒体设备的购买与使用,提高了家庭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夫妻关系的融洽,例如调查中访问的金某。金某独自带着孩子在农村居住,而丈夫李某则在外地务工。新媒体的使用大大地缩短了二人的距离,每天晚上妻子金某都会准时守在电脑旁,等待丈夫上线,二人进行视频通话。新媒体的应用使视频通话成为现实,身居两地彼此不再仅仅停留在声音层次,而是清晰的视觉图像。金某自己也说假如没有网络,她根本无法坚持着自己一个人在农村看孩子,一定会跑去和丈夫一起打工。新媒体的应用,缩短了夫妻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彼此互相了解的时间,这有助于夫妻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家庭稳定。
  三、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改变
  1.交流范围的改变
  在新媒体影响之前,中国农村社会已经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现代化进程冲击,原本维系传统农村社会的地缘与血缘纽带也已饱经侵蚀,在血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姓宗族长幼秩序也正在逐渐瓦解。然而相对于城镇地区而言,以血缘、地缘为联系构建出的社会关系依旧或多或少地发挥着效用。就个体而言,单个农民个人在农村社会中的社交关系仍旧较多地依附于血缘、地缘之上。尽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市场化的影响,农民个人的生存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可是“生与死长于斯”根植一方水土的农民亦然无法彻底摆脱血缘、地缘的拘囿。然而,新媒体尤其是移动电话的使用冲破了农民社会交流的空间局限,极大地延展了农民社会关系的空间范围,通过移动互联网上的社区论坛与交友平台,农民个人可以同任何地域、任何背景的网友建立其基于地缘、血缘关系之外的另一种社会关系。因为移动电话和移动互联网络易于双方互相沟通,而且还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社会交流机会,新媒体正改变着农村的社会经济生活圈和社会婚姻生活圈。之前,以自然村落为核心,农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圈和社会婚姻生活圈的关系以不等的距离半径逐渐减弱,这也深深地反映着农村生活受制于地缘因素,然而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农村婚姻生活中,适龄的男女青年不再受地缘远近的局限。原本拦阻在男女青年之间的地缘鸿沟,因新媒体的存在和应用相对消失。与社会婚姻生活圈相类似,海量信息通过新媒体传播,也为农村提供了依靠信息来谋生的职业和靠着新媒体吃饭的职业。相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它们是一种技术工作,是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并不像农业必须依靠土地,它可以是动态的、流动的,可以随着技术、信息、市场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行业变动。新媒体不仅为农村社会提供新的职业,还正在改变着农村居住者的就业观,同时还延展了农民的社会经济活动范围。在过去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协同合作的时期形成的以地缘、血缘为联系的社会关系,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随着个人交流空间的进一步拓展而进一步垮塌。   2.交流对象的改变
  长久以来,情感要素在农村人际交流对象的选择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感性认识在社会交流的过程中基本上起着主导作用。可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前进,在商品经济的汹涌浪潮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也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功利性色彩,他们在对交流对象的选择上往往体现着注重对方能否对自己现在或是将来的生活、发展有帮助,这一交流对象选择标准带有极强功利性、目的性。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新媒体对农村居民在交流对象的选择上有着显著的影响。农村居民在选择交流对象时,最注重的早已不再是以往的感情要素,“是否对自己有实际帮助”、“财富程度”、“外表相貌”都已经成为不少被调查者考虑的首要要素。例如,购买电脑产品并连通互联网的刘某和孙某就对笔者明确表示他们在使用了电脑,尤其是连上互联网之后,在选择社会交流对象时,基本上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筛选的,通过互联网选择与自己爱好相似或者自己喜欢的类型的人进行交流,互联网业已成为使用互联网的农村青年之间建立新的社会交流网络的平台。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他们所选择的交流对象也必定是那些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也只有这些人才会在互联网上相互认识并建立起新的交流关系。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些使用互联网,并且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对象选择的人,他们在交流对象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和广泛性,不再受制于传统血缘、地缘和职业圈的束缚,跳出之前的选择交流对象的模式,拥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拥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余地。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中经常出现的“俊男靓女”以及各种“美好事物”,在一定程度上都在影响着一些农村人的审美思维,这些被影响者也不只是直接使用新媒体者,还包括一些间接影响的受众,较为突出地表现在一些农村的青少年在他们选择交流对象时较为注重对方的相貌、衣着等外在条件。
  3.交流形式的改变
  传统农村的主要交流形式主要是面对面,这是一种最原始的,也是最直接的交流形式,然而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使用,农村居民之间的交流方式日趋多元化,原始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形式也已不再是占据主体地位的交流形式,农村居民的交流呈现出逐渐间接化的特征。借助移动电话、互联网的便捷交流形式,农村居民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高效化。新媒体的使用使得原本较为繁琐的交流礼仪被简化,交流方式的简洁便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居民在类似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过程中带来的时间上、经济上的浪费,农村社会交流效率也得到极大地提高。农村居民在社会交流形式上,由于移动电话、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在农村的逐渐普及,农村居民在社会交流中借助新媒体作为中间媒介的行为日益频繁,这使得间接交流方式在农村社会交流中逐渐增多,交流过程中的感情因素也出现相应的减弱。在调查中笔者发现,43%的被调查者对新媒体的使用程度较高,而更是有7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本人或家庭成员经常使用新媒体”。在这79%的“本人或家庭成员经常使用新媒体”的农村居民中,大多数的人是购买了移动电话、电脑这类新媒体设备。这些新媒体设备的使用使农村居民参与社会交流的工具多样化。根据调查,受访的农村居民中大多都不只拥有一台新媒体终端,例如受访的何某,他家在两年中,相继购买了数字电视、电脑、移动电话等新媒体终端,他就跟笔者表示现在他与朋友的交流不再停留在实地面对面的层面,而是拥有了很多选择,既可以通过移动电话进行联系,又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文字、语音、视频交流。不可否认的是,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改变绝非仅仅受新媒体一方面的影响,而是受制于多种社会因素,是在多种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合力”性改变。
  四、结语
  关于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首先,从最浅的层面说,新媒体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为长久以来缺乏变化和革新意识的农村社会生活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是对农村稳定结构的有益改变;其次,新媒体的应用打破了农村社会交流的空间隔阂,极大地延展了农村社会关系的空间范围;再次,新媒体一定程度上作为农村财富、信息的代表,也会引起农村居民个人地位与交流方式的变化。不过,新媒体并未是百无一害的,正如上文所言,新媒体在家庭内部的交流中可能起到一定的副作用,在农村社会的外部交流中更是已经形成了一种注重“外表”的择友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的农村社会中新媒体的发展还受制于不少因素,诸如农村居民对新媒体的消费能力不足、农村居民对网络信息的吸收能力较低等问题。在注意改善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蹑手蹑脚,而需要大力支持新媒体在农村中普及,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参 考 文 献〕
  〔1〕韩明谟.农村社会学.〔M〕北京:2001.
  〔2〕周沛:农村社会发展论.〔M〕南京:1998.
  〔3〕邓伟志等:家庭社会学.〔M〕北京: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网络媒介的飞速发展及其给社会带来的冲击成了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的媒介形式的发展为变革人类的传播活动,为推动传统媒介的革新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对传统媒介来说,网络媒介环境虽是巨大挑战,更是重要的发展机遇。  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历来是检验大众传媒能力和反应速度的重要方式之一。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事件不仅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记,更是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性的
期刊
[摘 要]基于群众路线的视角重新来看辛亥革命失败,那就是革命党人缺乏正确的群众观。正确的群众观不仅是反帝反封革命取得胜利的保证,而且也是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面对各种严峻挑战而立于不败之地的政治前提。  [关键词]辛亥革命;群众路线;启示  [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052 — 02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
期刊
[摘 要]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倡导教育改革,推行大学院与大学区制,然而,两年不到这次改革即沦为失败。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移植理论来看,其失败原因在于制度内在构成中的非正式约束导致移植制度的适应性危机,制度环境的嬗变制约着具体的制度安排,并最终影响制度实施的效果,以及制度变迁路径中的诱致性变迁不足,强制性变迁有余等问题。  [关键词]大学院与大学区制;试行;失败  [中图
期刊
[摘 要]本文综合地讨论了对外汉语专业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问题。结论认为,母语文化理解和文化表达在英语作为二语教学中不容忽视,这和专业培养目标紧密不能分离。必须建立以汉语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甄选和编辑教材和大纲,聘用双语、双文化的教师,培养专业人才的文化交际和文化传播能力,最终最大化本专业的英语教学效益。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文化理解;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当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数字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全媒体的浪潮已经汹涌而至,并且对传统媒介造成了巨大冲击。作为传统媒介的代表——报业,也难以避免此次冲击,在全媒体环境下,其生存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以大连地区报业为例,对全媒体环境下报业的生产、互动、管理以及整合进行研究探讨,以得出报业在全媒体环境下健康顺利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全媒体;大连;报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实质上是将非现金支付资源向农村有效配置、使广大农民群众享受支付体系现代化发展成果的过程。对于欠发达县域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的研究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这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利于进一步畅通支付渠道、创新支付手段,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  [关键词]县域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
期刊
[摘 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的方向。农民进入市场后的专业化和组织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快速增长,已进入了一个量质并举,规范提升的新阶段。要从加强规范建设、提升服务带动能力和推动联合发展等方面着力,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升级。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转型  [中图分类号]F306.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现代历史小说家李劼人创作的“大河小说”系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近现代转折期的历史现实,其创作价值表现在,用实录笔法成功地展现了时代转折期的丰富、曲折的历史画卷;文本叙说中蕴含了独特的地方风俗兼具有风俗史意义;创作手法善于从民间与国家的双向关系寻找重建精神家园,细腻而又不失本真,实现的历史小说创作手法创新性改革。  [关键词]李劼人;大河小说;实录;四川风俗  [中图分类号]I207.42
期刊
[摘 要]《宝莱坞银幕女杰》讲述了一个印度女明星坎坷的星路历程。本文将会以女主角的感情经历为线索、以主角的欲望变化为主体,将欲望对生命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多方面的总结与论述,借以让人类对欲望有正确认识,认识到欲望的危害及其有利的方面,而且学会如何正确的对待欲望,扬长避短,造福人类,造福社会。  [关键词]欲望;生命;明星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
期刊
[摘 要]贺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多族群资源和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等别具特色的本土资源,对该地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起着重要作用。作为贺州唯一的一所地方院校,贺州学院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本土特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媒介平台和科研实践,将其转换为素材性课程资源,进一步拓展思政课教学资源空间,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本土特色资源;三贴近原则;教学资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