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初中教育的重点学科,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纠错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反思和探究,提升学生解题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位置,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对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推进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解题教学 纠错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140-02
一、培养纠错意识,形成纠错习惯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意识到学生并没有与生俱来的纠错意识,在数学学习中,只有教师正确引导,采取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纠错意识,才能够让学生掌握纠错方法,形成举一反三的学习意识,从而养成良好的纠错学习习惯。初中数学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弊端,不再过多口头强调学生的错误,避免引起学生逆反情绪,影响学生学习态度,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让学生认识到纠错的快乐,感受到纠错带来的成就感,明白纠错习惯对自己数学学习的帮助,从而将纠错意识牢牢树立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可以积极自主的纠错学习,让纠错真正成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助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兴趣出发,提升解题教学的趣味性,营造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在快乐的数学解题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的纠错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数学教学效果。
例如,在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有理数的加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后,进行一次十分钟的课堂小测验,在学生完成测试后由同桌之间相互批卷打分,学生拿回自己的试卷后可以对打分提出质疑,接着进行5分钟的错题重算,重算后继续同桌相互打分,学生打分、质疑打分、错题重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纠错学习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纠错兴趣,让学生将纠错当作一种乐趣来积极进行。
二、巧設错题情境,提升纠错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在解题教学中,可以适当的给学生设置几道错误例题,让学生解答,学生在解答中感受到错误例题与自己所学习数学概念、知识、规律相互矛盾,进而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纠错能力。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有些学生虽然对学习的知识或者题目讲解心有疑惑,却出于胆怯心理、恐惧心理等没有及时提出,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创设错题情境教学中,要运用鼓励性的教学语言,呼吁学生勇敢表达自己想法,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各抒已见,当学生表达错误时,教师不能直接给予否定批判,打击学生积极性,而是要在肯定的基础上纠正学生,让学生的数学思想更加严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纠错能力。
例如,在教学八年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数学题:已知函数y=-2x+3,证明点A(-5,13),B(3,0),C(0.5,2),D(1,1)均在函数图像上。
学生在解这道题目过程中,首先根据掌握的函数概念以及函数图像知识,画出了题目中函数的图像(如图1),接着在证明过程中,发现题目本身是不成立的,点B(3,0)并不在图像上,也不满足函数等式条件,这时学生向教师提出题目错误,在这一证明错误命题的过程中,学生对函数概念和函数图像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掌握。
三、整理错题本,加强归纳总结
有些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经常会在同一题型上犯同种解题错误,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阻碍了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初中数学教师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避免学生重复出现同样错误,可以培养学生制作自己的错题本,将课堂训练和考试中自己的错误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并且标注解题错误的具体地方,写下导致错误的原因,学生在整理错题本中,能够加深对错题的印象,深刻挖掘自己解题中的问题,反思错误原因,再遇到同样题型时,避免再犯相同错误,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针对性。
总而言之,纠错能力在初中生数学学习中十分重要,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数学成绩,对学生的未来也有深远影响。初中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在解题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纠错意识,创设错题情境,提升学生纠错能力,推行错题本的整理应用,强化学生对错误原因的记忆,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虹.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J].新课程,2017.
[2]谢锋磊.纠错可以成为能力提高的阶石——上好数学试卷讲评课[J].新课程,2010.
【关键词】初中数学 解题教学 纠错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140-02
一、培养纠错意识,形成纠错习惯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意识到学生并没有与生俱来的纠错意识,在数学学习中,只有教师正确引导,采取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纠错意识,才能够让学生掌握纠错方法,形成举一反三的学习意识,从而养成良好的纠错学习习惯。初中数学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弊端,不再过多口头强调学生的错误,避免引起学生逆反情绪,影响学生学习态度,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让学生认识到纠错的快乐,感受到纠错带来的成就感,明白纠错习惯对自己数学学习的帮助,从而将纠错意识牢牢树立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可以积极自主的纠错学习,让纠错真正成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助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兴趣出发,提升解题教学的趣味性,营造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在快乐的数学解题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的纠错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数学教学效果。
例如,在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有理数的加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后,进行一次十分钟的课堂小测验,在学生完成测试后由同桌之间相互批卷打分,学生拿回自己的试卷后可以对打分提出质疑,接着进行5分钟的错题重算,重算后继续同桌相互打分,学生打分、质疑打分、错题重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纠错学习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纠错兴趣,让学生将纠错当作一种乐趣来积极进行。
二、巧設错题情境,提升纠错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在解题教学中,可以适当的给学生设置几道错误例题,让学生解答,学生在解答中感受到错误例题与自己所学习数学概念、知识、规律相互矛盾,进而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纠错能力。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有些学生虽然对学习的知识或者题目讲解心有疑惑,却出于胆怯心理、恐惧心理等没有及时提出,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创设错题情境教学中,要运用鼓励性的教学语言,呼吁学生勇敢表达自己想法,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各抒已见,当学生表达错误时,教师不能直接给予否定批判,打击学生积极性,而是要在肯定的基础上纠正学生,让学生的数学思想更加严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纠错能力。
例如,在教学八年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数学题:已知函数y=-2x+3,证明点A(-5,13),B(3,0),C(0.5,2),D(1,1)均在函数图像上。
学生在解这道题目过程中,首先根据掌握的函数概念以及函数图像知识,画出了题目中函数的图像(如图1),接着在证明过程中,发现题目本身是不成立的,点B(3,0)并不在图像上,也不满足函数等式条件,这时学生向教师提出题目错误,在这一证明错误命题的过程中,学生对函数概念和函数图像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掌握。
三、整理错题本,加强归纳总结
有些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经常会在同一题型上犯同种解题错误,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阻碍了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初中数学教师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避免学生重复出现同样错误,可以培养学生制作自己的错题本,将课堂训练和考试中自己的错误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并且标注解题错误的具体地方,写下导致错误的原因,学生在整理错题本中,能够加深对错题的印象,深刻挖掘自己解题中的问题,反思错误原因,再遇到同样题型时,避免再犯相同错误,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针对性。
总而言之,纠错能力在初中生数学学习中十分重要,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数学成绩,对学生的未来也有深远影响。初中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在解题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纠错意识,创设错题情境,提升学生纠错能力,推行错题本的整理应用,强化学生对错误原因的记忆,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虹.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J].新课程,2017.
[2]谢锋磊.纠错可以成为能力提高的阶石——上好数学试卷讲评课[J].新课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