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形成逻辑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分配正义观不同于西方自由主义的形成逻辑,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马克思以生产决定分配,分配从属于生产作为理论的逻辑出发点,其二,马克思在生产视域内,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分配非正义事实,重建了实现分配正义的现实路径,其三,马克思以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理论的逻辑旨归。
  【关键词】马克思;分配正义;形成逻辑
  伴随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分配不公现象凸显,尤其面对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一直是社会长期关注的问题。针对社会分配正义问题,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主张以下两种途径:一方面,从法权原则出发,在道德领域内,构建分配正义的形而上原则;另一方面,围绕分配问题谈论分配正义的实现,如通过公平分配的制度设计等。与此相反,马克思否定了上述两种路径,认为超越历史的法权原则不具备现实可能性,此外,割裂了分配与生产的关系而奢谈分配也无法实现社会分配正义,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生产视域内厘清了分配非正义的现实根源,他独特的运思路径对解决分配非正义问题有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逻辑生成
  在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生成以前,庸俗社会主义思想家主张通过“平等权利”“公平的分配”来实现社会的分配正义,譬如傅立叶认为所谓的公平的分配,即“使每个人都能按照他的三种手段——劳动、资本和才能而获得满意的报酬。”[1]而与此逻辑相反,马克思客观的分析了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二者的关联体现在以下两点:首先,马克思认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四个环节。主要因为,马克思认为生产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为目的,只有人们从分配中真正直接受益,才能通过消费环节来实现生产原有的初衷。此外,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时,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关系,即表现为资本家和劳动者分别获得工资与剩余价值,但马克思接着阐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即剩余价值实际上是资本在生产领域剥削劳动的结果。综上,马克思认为经济运行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不能单独作说明。其次,马克思认为生产结构决定产品分配,即产品的分配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分配。马克思反对仅把分配局限在对产品的分配上,并讽刺的指出这样的理解是“肤浅”的,分配不仅包含产品的分配,还包括在产品分配之前各生产要素的分配,即生产工具的分配与各生产部门人员的调配,且生产要素的分配决定产品的分配,表现在两点上,就分配的内容而言,分配形式决定于生产形式。因而,马克思认为分配从属于生产,决定于生产,这也是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逻辑出发点。可见,在不变革生产方式的前提下,分配正义无法真正实现。
  二、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批判逻辑
  马克思从生产视域内,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分配非正义的现实。马克思首先区分了交易正义和生产正义,资产经济学家宣称的所谓经济正义,依据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的等价交换原则,认为在劳动力的买卖过程中,劳资双方作为各自商品所有者,地位是平等的,且双方买卖自由,不存在任何人身依附关系,因此在平等和自由的交易环境下,工人获取的工资也是合理的。马克思驳斥了这种错误观点,指出从生产视域来看,这种正义性就不复存在了。同时,马克思进一步区分了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认为劳动力的买卖只是一种形式正义,实质的内容是工人所谓的自由,表现为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只能以出卖劳动力为前提,从而实现自身的人身条件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才能维持正常生计。所谓的公平,表现为工人没有获得劳动的全部价值,劳动者不仅生产出自身的价值,还替资本家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总之,工资仅表示工人创造价值的一部分。综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宣称的自由平等是虚幻的,实际上从生产视域看,资本主义生产以价值增值为目的,工人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因此分配正义的实现不能依赖虚幻的意识形态和法权概念等路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重建了分配正义的现实路径,阐明了分配非正义根源于物质生产过程,特别是生产资料的分配,马克思通过对生产过程的考察,重建了分配正义的现实路径,即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考察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把历史即现实的人的生产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本体,因此马克思把“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作为重建分配正义的现实根基。而生命活动的生产表现为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社会关系的生产,且二者密不可分,因为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中,由于天赋、能力或需要等偶然性的不同,社会也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分工,分工使得偶然占有生产资料的人可以专门从事政治和精神活动,而丧失生产资料的人可以从事复杂的体力劳动,自然分工的结果导致私有制和劳动异化的产生,使得劳动者丧失了类本质,以及劳动者不能完全享有自己的创造物。因此重建分配正义必须从生产实践出发来消灭强迫的分工、私有制、劳动异化,最终使得人可以真正享有自己的感性创造物,且使人的本质力量获得确证。
  三、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逻辑旨归
  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可见,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既是规范性的经济理论,同时,还蕴含了丰富的人学价值。因此,马克思分配正义的逻辑归宿体现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首先,马克思客观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把资本主义分配非正义问题归结于生产资料私有制,马克思写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生产的物质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所有的只是人身体条件,即劳动力。”可见,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由于仅拥有人身条件,都不得不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存,而资产阶级却凭借占有的物质生产条件,取得了劳动力的控制权,进而决定了无产者的分配状况,因此,马克思提出,社会只有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成员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性,才能真正实现分配正义。
  其次,马克思认为,社会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此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按劳分配,即按照劳动的数量与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这种分配方式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按资分配,也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所设想的平均分配,而是依据社会具体的历史条件与个人迥异的劳动能力,因此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更加符合现实与道德。此外,马克思提出在按劳分配前,对社会总产品进行两次扣除,这种分配方式不同于资产阶阶级的无偿占有。即资产阶级通过占有剩余价值来满足资本增值需要与个人消费需要,而社会主义的扣除主要用于社会再生产与社会建设,满足社会大众的共同需求。
  最后,依据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规律,马克思认为,伴随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这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私有制无法适用于庞大的生产力,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取代。可见,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分配正义实现的物质基础。因此,只有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社会物质财富达到充裕的程度,现有的分配方式才能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需要。此外,劳动也不再是维持生存的手段,劳动者可以缩短劳动时间,可以自由的安排剩余时间,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体现人的价值主体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其他文献
本文以乐山高校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于乐山社区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志愿服务工作与乐山社区建设的双向积极作用,揭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重要性。依托高校学科专业和人才优
本文分析了海西州现金流通与经济增长关系以及现金投放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加强现金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要】我们党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坚持走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作为决定党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党的全部工作的根本标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改革向何处去?改革为了谁,依靠谁?等尖锐问题十分突出的摆在党和人民面前。因此,重温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全面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具
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健全激励机制,加强硬件建设等对策建议.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暨“科学发展观与总会计师”高级论坛于4月22-26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
本文回顾陕西省征信业发展的现状,提出征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六方面主要问题:征信法规缺失,征信标准化建设滞后,征信机构少、规模小,征信产品有效供给和需求不足,征信监管和
本刊讯 (记者 李响)1月8日下午,全国海洋经济调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总体方案》和《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管理办法
本文讨论了机器随机故障的情形下一类目标函数的调度问题.首先在描述机器随机故障的计数过程为广义泊松过程时,给出了目标函数等价的确定形式.然后针对(1)加工时间相同和(2)
2004年3月8日,杭州依法管理“四小车”(残疾人专用车、正三轮、人力三轮车、燃油助动车)工作正式实施.至4月27日,依法管理“四小车”工作顺利结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