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年度报告:1927-1929》解读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北平协和医院成立了社会服务部,作为中国医务服务工作的先行军,它对于中国的医院社会服务事业乃至整个中国的医务社会服务事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把“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提上日程[1].在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以及医患关系现状备受关注的今天,医务社会工作对于整个医疗事业有着重大意义[2].笔者以《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年度报告:1927-1929》①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开展的工作细节找寻医院社会服务在中国发展的足迹。

其他文献
明万历年间,胡文焕将蔡龙阳《螽斯集》与俞桥《广嗣要语》的部分内容合并删润,编校而成《广嗣须知》一书,收入其汇刻的《百家名书》、《格致丛书》2部丛书之中.由《螽斯集》而《广嗣须知》,内容和名称均已变更,因而《广嗣须知》当视为一种新作,其编撰者题名当为“胡文焕编”.今存《广嗣须知》的各种版本,都是胡氏编刻的丛书本或者据其抄录的抄本或传抄本。
朱南山暨其子朱小南、朱鹤皋创办的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是近代最具革新精神的中医院校。其附属研究院以“实现国医科学化,培养国医高深人才”为宗旨,开“中医科学化”实践之先河。“发扬国粹,融化新知”的教学设计、临床研究及学术组织在国内外形成一定影响。倡导广结名师与学习理论相结合,积极培养学生组织及学术社团,创办刊物,组织学生研究会,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研究与教学导向,其办学经验对现代中医院校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壮药”是指在壮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药物.根据考古发现以及壮医学者覃保霖对《山海经·南山经》中“祝馀”、“白咎”、“迷谷”壮语发音的分析,可知在先秦时期,壮药即已存在.秦汉魏晋时期,随着区域间文化的广泛交流,壮族聚居地人民用药经验,在文献中不断体现,如《肘后方》中有关解毒药的记载,大多出自岭南.隋唐已降,本草文献和地方志中有不少记载与现今公认的壮药相似,如《广西通志》、《南宁府志》、《柳州府志》、《
关于孙思邈的卒年,既往有“永淳说”与“永徽说”,更有学者具体为“永淳元年二月十五日”.笔者检核史料,认为有关孙思邈卒年记载中,以法藏所著《华严经传记·孙思邈传》中“永淳前”之说最为可信.故孙思邈卒年较合理的表述为:“孙思邈约卒于调露二年/永隆元年(680)”,或“孙思邈卒于680年±1年”。
麻风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在中国有2 000多年的流行史,长期被人们视为“不治之症”.公众对麻风的强烈恐惧和歧视,使这一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一直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1886年4月,英国差会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英文缩写C.M.S,历史上中文译名“大英传教会”[1])派遣柯达医生(Dr.Edward George Horde
期刊
《丹台玉案》系明末医家孙文胤汇辑成编,凡6卷.该书涉及内、儿、妇、外、五官诸科,分73门类,门下另各附病症80种,总收病种约157种,每种病证按因、证、脉、治的次序论述.选方较广泛,对于一些主方的适应症,用法及加减法,叙述比较具体,内服外治并重,单方验方多切实用,对临床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现存多种版本,经笔者调研考证,补充《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有关该书版本记载的内容,并订正部分错误,为该书整
张琦(1764-1833),原名翊,字翰风,一字玉可,号宛邻,又号墨城居士,江苏阳湖人.清中叶著名文学家、医学家.著《宛邻文》2卷、《宛邻诗》2卷、《立山词》1卷,又《素问释义》10卷、《本草述录》6卷、《词选》2卷、《<战国策>释地》2卷、《古诗录》12卷等.今人多据《清史稿》、《武进阳湖县合志》、《清代七百名人传》、《中国医籍提要》、《中国历代医家传录》中所载来研究张琦的生平行藏,颇有错讹之处
期刊
白求恩将其在国外积累的战伤救治的成功经验,如“火线抢救,早期清创”,“战场急救输血”等,与八路军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适应于八路军野战条件下伤病员救治的理论与策略,如创建“群众血库”,有效提高了八路军战场伤病员救治率.他还结合实际情况,发明了“卢沟桥”药驮子和毕普膏药等器械、器材,在战争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建立抗战后方“模范医院”、“特种外科医院”,创办战地卫生学校,结合战场实际编
庞安时(1042-1099)的《伤寒总病论》是著名的宋代伤寒学著作,但“伤寒总病论”之名并非庞安时所定,而是来自后人刊刻时的改题.可见,医书的刊行与流传对医书的样态更具决定作用.尝试考论如下.据《庞安时墓志铭》,撰者张耒在戊寅(1098)之春见庞安时于蕲水山中,庞氏自述其著述云:“予欲以其术告后世,故著《难经解》数万言。
期刊
1980年,王米渠等提出了中医心理学这一学科的概念.1985年召开的“全国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提出了中医心理学理论框架,宣告中医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创建.之后有12届全国或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相继在全国各地召开.通过对传统心理学思想的发掘、整理、提高,在继承传统中医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中医心理学理论,并与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结合、融汇,逐渐建立了中医心理学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