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兴趣,走出体育兴趣之误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him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实施以来,体育课在课程理念、教学内容、组织教法、评价方式等各方面较之传统体育课有了全新的变革和拓展,就像裹上了一层“糖衣新装”,融入孩子们的童心世界,曾经“刻板”、“机械”的体育课堂,如今被“生趣”、“动感”代替,变得欢声笑语、生机盎然。体育课就此迎来了一场新的革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暴露出的问题引发了诸家争鸣。其中讨论最热的话题即“兴趣”。新课标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关注学生体育兴趣激发和培养,满足学生内心需求。有人却质疑:体育课必须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吗?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就该抛弃吗?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观点:
  一、“唯兴趣”论
  课改初期,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田径、体操类项目中的部分内容逐渐淡出了课堂,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球类及新兴时尚项目,导致传统体育教材地位弱化。有人误认为只要学生喜欢的内容就上,不喜欢的就不上,使“兴趣”走上了教学误区。这种误区还为“放羊课”树牌立坊,学生喜欢怎么玩,体育课就怎么上。体育课演变成了纯粹的游戏课。课堂自始至终播放音乐,玩着各种花样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追求热闹的效果。只要学生玩得开心,有笑声,有汗水,就认为达到了教学目的,就是一堂好课。这种“唯兴趣”论把学生兴趣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容易使体育课堂失去本有性质和功能。
  二、“排斥兴趣”论
  课改中期,一些专家教授对“热闹非凡”的体育课产生质疑:场面轰轰烈烈的体育课过后,给学生留下了什么??只是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吗?体育课变成了纯粹的游戏课、放羊课。因此有人开始排斥“兴趣”,认为体育课应该回归传统,不管学生是否喜欢,都应该按教材上。难道学生不喜欢的内容,我们就不上了吗?只要对学生健康素质有促进作用的教材内容都应该上。于是,一些体育课又回归了传统模式,如课课练,笔者认为这样回归不无道理,只是我们要重新审视体育兴趣的内涵和价值功能。
  三、正确认识兴趣的内涵
  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活动过程的兴趣。学生大多喜欢球类运动,凭着学生的知识经验,对学习篮球的过程产生浓厚兴趣;间接兴趣,则对某项活动取得的成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某些专项运动员非常关注自己的竞技成绩,无论这项运动看起来多么枯燥,仍然对某项运动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实践教学中,直接兴趣来自于新异的刺激,一旦这种新异刺激淡化,直接兴趣随之消失。这样现象在体育课上普遍存在。低年级学生对“贴烧饼”游戏有浓厚的兴趣,参与积极性非常高,一旦到了高年级,学生则会对此产生厌倦心理;准备活动时的徒手操,一学期从头至尾没有任何改变,学生做得有气无力,这是学生直接兴趣消失的缘故。热闹非凡的体育课堂上,教师运用各种新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其实这一点是值得借鉴和倡导的,问题在于是否注重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结果产生的需要和期待。体育课学习结果就是运动技术的掌握、体能的增强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学生掌握了某项运动技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健身价值,培养了间接兴趣,就会对此项运动产生持久兴趣,甚至成为终身体育的有效手段。所以,课堂教学追求热闹场面并没有不妥,是激发学生直接兴趣的有效手段,关键注重学生间接兴趣培养。如果只关注学生的直接兴趣,一味追求热闹好看的场面,而忽视学生间接兴趣培养,就失去体育课的性质和功能,等于走入了“唯兴趣”论的误区。
  四、兴趣并不是课堂教学追求的唯一目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的精神动力。没有兴趣,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中,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因为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完全否定课堂教学效果。某些评价模式下,朴实无华的课堂反而是高效的课堂。每逢新学期初的武术操教学,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班上仍有部分学生对武术操缺乏兴趣,毕竟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内心需求是不同的。我们无法做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兴趣只是一种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目标,如给学生布置规定的任务、团队互助与展示等。
  五、激发兴趣的主导在于教师,是教师素养的综合体现
  激发学生兴趣的主导在于教师,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素养。幽默风趣,扎实的基本功和形象的肢体语言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自然对教师、课堂产生亲近感。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对学生有了亲和力,学生敬仰于教师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能,学生喜欢老师的同时,会对体育课产生浓厚兴趣。二是挖掘教材内容内在的价值。一些篮球足球、学生崇拜的新潮项目等,容易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成功愉悦感,而那些田径、体操类项目,相对比较机械和枯燥,容易受到学生的冷落。教师应该进一步挖掘这些教材内容的文化和价值,让学生对教材有更深入的理解。如小学高年级跨越式跳高,教师可以从跳高的起源、发展史和我国跳高运动员在跳高竞赛上取得的骄人战绩,以及健身价值等,激发学生对跳远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如一年级新生的整队教学中,由于学生刚入学,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不熟悉,加上学生好动、方位感差,往往今天站好的队形明天又不知站哪儿了,整队问题成了最大难题,而学生良好队列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基础。
  由此,我们应该正确审视体育兴趣的内涵与价值,不能“唯兴趣论”或者排斥兴趣,否则会走入教学误区。一味依靠新异刺激激发学生兴趣只能取得即时效果,学生一旦对这种场面产生视觉疲劳,教师就会面临黔驴技穷的窘境。需要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直接兴趣的同时,更重视间接兴趣培养,这才是真正保持小学体育课堂活力的源泉。
其他文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的关于党的新思想,这种思想是对现有相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小学数学为例,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具体途径,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摘要】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工业和民用建筑项目的日益增多,必定会造成建筑材料、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加大我国能源消耗的压力。所以提高节能意识,开发利用节能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首要解决的任务。本文就针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节能的几个主要方面和必要性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工民建 节能技术 发展  一、前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节能就是指代顺应国家节约能源、保
期刊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历来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和重视.如何能够让金融系统响应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
抽样调查显示,广西农村户用沼气使用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7年全区沼气池正常使用率85%,半停半用率11%;2009年正常使用率82%,半停半用率14.3%;2010年正常使用率80.9%,半停半用
期刊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软件安全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从静态检测技术和动态监测技术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了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技术类型及其应用,对于提升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全性
文人书法是国学素养的体现,其要素在于学者的人格理想、学识积淀、才华禀赋、精神境界的综合与升华。而这些不可或缺的要素的生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又絕无捷径,只有举毕生精力沉潜为学,方能养就“文人之性质”。  在中国古代,若非“文人”大抵不会钟爱书法,精通书法,并自觉地把书法当做艺术来看待,这是一种历史的真实。“文人书法”的出现,是从东晋南朝开始的。北方在以魏碑为代表的隶楷方面虽也获得了相当的发展,然而在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