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中国古典园林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ling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普遍认为中国古典园林受道家和禅宗思想影响较深,其实不然。孔子在春秋时期创立了儒家学说,汉董仲舒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建立了新儒学体系,晋以后儒释道的分合消长,其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宋明理学更是对于中国天人之际的宇宙观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萌生了壶中天地,芥子纳须弥的天人体系,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关系与景点设计。同时儒学在古典园林的居住体验、审美主张、审美境界、园林美学、园林意境等方方面面均植入了特定的基因,形成了中国园林独树一帜的山水体验。而以此为准则的古典园林修复和再造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通过百年反贫困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类发展奇迹.本文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的历史进程按照每个阶段减贫的主要特征分
《人民日报》“7·1”社论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与变迁中媒介话语的发展历程,在记录和表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阶段性成就与历史使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40篇“7·1”社论进行分析发现:当代中国共产党使命建构与变迁中媒介话语的基本逻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价值取向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实践;媒介话语框架经历了以“改革”“建设”“人民”话语为主三个阶段;话语风格走向简洁化、大众化;话语策略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并逐步走向模式化。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将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立足新发展阶段,从理论、战略、制度、文化、空间和后发机遇六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多维立体、辩证统一、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的优势体系,论述了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优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对西方生态思想的超越中提供了理论优势;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基本国策与总体战略规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定推进体现了战略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以及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高效性彰显了制度优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个基本维度。“人与自然和解、人与人和解”的“两个和解”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在实践中的具体量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两个共同体”理念。本文分析了“两个和解”思想的内涵,从自我意识的哲学视域、经济事实视域和社会发展规律视域提出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创立者终生追求的价值目标。通过阐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和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观、“人类命运共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成长、发展与壮大中构建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其中“斗争”话语贯穿始终,地位十分重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的历史任务,形成了丰富的斗争话语内容和表达形式。百年来斗争话语的演进具有根据社会主要矛盾提出斗争的理论逻辑、遵循客观规律发展推进斗争的历史逻辑以及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斗争的实践逻辑。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斗争话语,有助于深刻把握党的发展史和斗争史的内在关系,同时为百年变局
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作为党的性质和执政能力的外化,是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软实力,是客观事实与主观认知、历史继承与时代创新、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为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茧房效应”“塔西佗陷阱”“蝴蝶效应”以及“工具困境”等挑战。通过全方位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引导舆论正向发展,夯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媒介的全面领导,抓住中国共产党党员形象的关键、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特殊优势,创新宣传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域化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立多方联动的
生活方式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社会化的进程,决定着人们社会化的水平和方向,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消费、闲暇、政治生活、日常生活等领域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实证研究的方法,从日常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参与政治生活方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婚姻状况、职业等情况不同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文化自信包括革命文化自信。坚定革命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要探究清楚它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坚定革命文化自信,从理论逻辑来看,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理想性的认同,来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与融合,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价值追求;从历史逻辑来看,革命文化根源于近代社会的变迁和革命实践的需要,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革命文化促进了中华文化自信的重建;从实践逻辑来看,坚定革命文化自信是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革命文化已经成为提升我们文化自信的历史资
马克思唯物史观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划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根本性标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列宁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根本依循,密切关注第二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巨大影响,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竞争与垄断的辩证关系,深刻揭示了资本所有制不断社会化和质性渐进嬗变的历史趋势,创立了科学的帝国主义理论,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经济实质,并将垄断资本主义划分为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两个阶段。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创新发展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划分依据的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
奥地利犹太难民弗兰西斯卡· 陶西格的自传《上海船票· 流亡隔都》从个人记忆视角出发,对上海城市空间、人物、气候以及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文学书写,解构和重构了上海的历史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