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力量与民族精神的表达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部国产军事题材电影,《战狼2》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取得的票房成绩,也在于其对国家力量与民族精神的表达。本文基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观点,通过解析电影《战狼2》故事的情节、人物、环境三大要素的建构过程,探索其对国家力量与民族精神的表达路径。
  【关键词】《战狼2》;国家力量;民族精神;故事结构
  2017年建军节前夕,电影《战狼2》上映,短短24天便突破50亿元票房大关。作为一部国产军事题材电影,《战狼2》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影片对于国家力量与民族精神这一意涵的有效传递即为例证。那么这一意涵在影片中是如何表达的?
  毋庸置疑,电影的核心是故事,任何电影对于意识形态的传递必须建立在“讲故事”的基础之上,《战狼2》也同样如此。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观点认为,故事是作为一种“结构”而存在的。基于此,我们不妨透过影片故事结构中的各独立元素——情节、人物、环境——来审视《战狼2》对国家力量与民族精神的表达。

情节:多重“功能”中的表达


  情节是故事结构主干。按照华中师范大学胡亚敏教授的观点,情节是事件的形式系列或语义系列,是人物与环境的支撑点。而功能是构成情节的基础,俄国民俗学家普洛普认为,功能是故事的基本单位,多种不同意义的功能的组合排列就形成了故事。其中,功能又可以划分为核心功能和附属功能,核心功能是情节中的既定部分,对情节的发展起到主导作用;而附属功能的功能性较弱,扮演修饰或渲染核心功能的角色。
  (一)核心功能:“救援”,具体为“撤侨”
  《战狼2》情节的核心功能是“救援”。事实上,“救援”这一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国产电影。但“救援”在《战狼2》中的特殊意义在于影片将核心功能“救援”具化为“撤侨”,整部影片围绕主人公冷锋撤离驻非同胞这一救援行动展开。
  传统国产军事题材电影多注重表现为国为民的牺牲奉献行为,重点表达“人人为国家”的意义,例如《英雄儿女》《张思德》均未脱离这一范畴。而“撤侨”则表达了“国家为人人”的意义。“撤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事件,不仅彰显着人道主义精神,本身也极具彰显国家力量的作用。难以想象一个弱小的国家有能力在异国的突发事件中实施撤侨行动。而《战狼2》正是通过“撤侨”这一核心功能实现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传递。影片结尾那句“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你记住,你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更是对于国家力量进行了明示,掀起了影片的高潮。
  (二)附属功能:以“撤退”、“让行”为例
  情节中不仅包含核心功能,同时也包含多重附属功能,尽管附属功能对于情节的发展不具备抉择性意义,但是對于修饰核心功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战狼2》中,以“撤侨”这一核心功能为主线,交织了许多附属功能,例如,“撤退”、“让行”,这些附属功能对传播上述内涵也发挥着作用。
  以“撤退”为例,影片中段在冷锋受重伤即将受到雇佣军攻击之际,奥杜将军下达紧急命令令雇佣军“撤退”。在这里,奥杜将军表述了“撤退”原因,即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重要的政治地位,不可以轻易冒犯。影片以“撤退”这一功能明示了国家力量的强大,通过这种影像书写,影片呈现了不同于以往西方影片表述中的中国形象。
  以“让行”为例,在冷锋带领工人队伍向安全区撤离中遇到交火线时,冷锋拿出五星红旗作为通行证展示,此时交战双方统一临时停战,为队伍“让行”。在这里,“五星红旗”作为彰显身份的符号,极易激发华人观众的爱国情怀,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在这些符号的交织下得到迸发,通过展现“五星红旗”这一常规象征符号的力量,影片对于国家力量进行了明确的表达。

人物:中国式英雄中的表达


  美国叙事学家查特曼认为人物是由特性构成的,这里的“特性”不是一个时间链,而是一种整体共存,是一个框架。英国作家福斯特依据人物的特性,将人物划分为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前者指具备一种或者少数特性的角色;后者则具备多种特性甚至几种相互矛盾的特性。
  为了塑造我军英勇之师、威武之师的集体形象,长期以来,国产军事题材影片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常常架构于“集体主义”之上,其人物特性多与“高、大、全”相关联。与扁形人物不同,《战狼2》则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丰满的“冷锋”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冷锋勇敢、义气,但时而鲁莽、激进,其既认真、钟情,又幽默、滑头。这些都是电影赋予的标签。影片尝试凸显冷锋作为一个中国式超级英雄的个性化色彩,集中凸显人物的“个性”——即“冷锋”这一独立的个体,而非“中国军人”这一集体概念。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影片这种好莱坞式的人物塑造并非完全建立在消费主义话语之上,在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主流话语的介入。
  一方面,有国家力量在人物塑造中的呈现。尽管冷锋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孤胆英雄的形象,但是该角色并不是万能的。在好莱坞英雄形象的塑造中,英雄是万能的,是摧毁敌对势力、拯救世界的主要力量,而政府、国家在面对这些敌对势力时往往无能为力。但是在《战狼2》中,尽管冷锋对于整个救援行动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对于整个救援行动起到关键作用的依旧是中国官方,特别是影片后期的导弹发射更是体现了这一特征。
  另一方面,也有民族精神在人物塑造中的呈现。尽管影片借鉴了好莱坞式的叙事模式,但是在人物内核中,展现的仍然是中国文化、民族精神。我们可以看到,冷锋的整个人物形象融入了中国武术与军旅文化,在几个打斗场面中,冷锋正是依靠中国武术制敌,中国武术成为冷锋的一个标签。不仅如此,冷锋的人物形象也集中展现了“中国军人”这一集体概念,其个人品格、行动路径都带有军旅文化的印记。

环境:异域场景中的表达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客体和关系,它对故事氛围的烘托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国产军事题材电影的创作基本沿着现实主义路径,以真实历史事件作为故事背景,较少涉及虚拟场景。而《战狼2》则尝试构建一个虚拟的异域场景——故事空间架构在非洲。既然涉及到异域场景,也必然涉及到中非文化的交流碰撞,同时也涉及到中国国家力量、民族精神在国际关系中的展现。   (一)异域场景中国家力量的表达
  环境即信息。《战狼2》将故事背景设置在非洲,这本身就带有彰显国家力量的隐喻。主要体现在:
  其一,反衬。电影中我们既可以领略到非洲大陆草原、山川、野兽等较为原始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可以窥探到战争、瘟疫、贫穷等社会环境。这些环境本身就在传达一定的信息,即这里是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客观上衬托了中国整体国家环境的和平与安逸。
  其二,隐喻。影片充斥着丰富的中国符号,既包括军舰、导弹等中国军事力量的符号,也包括茅台、东风汽车等中国文化力量的符号,同时还包括华资工厂、陈博士、国旗等中国国家力量符号。特别是“让行”片段中“五星红旗”这一符号更是国家力量的隐喻。
  (二)异域场景中民族精神的表达
  既然涉及到异域场景,就必然会涉及到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影片主要呈现了中国同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在这些关系的呈现过程中,影片完成了民族精神的表达,特别是呈现了一个具有人道主义、负责任的、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
  以华资工厂的撤离場景为例,当工厂负责人不允许非洲人同华侨一起撤离时,冷锋站出来表示,一定会同非洲伙伴共同撤离。再如,在疫情区面对受染患者的注视,男女主人公冷锋及蕾切尔将车内的所有食物贡献出来予以帮助。这些场景均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所具有的人文关怀与责任担当。此外,影片也进行着中国“爱好和平”的自我表述。例如,海军舰长直接表述,“没有联合国的允许,我方作战人员禁止进入交战区”,体现了中国维护和平、遵守规定的坚决立场;而影片后段,即便海军舰长深陷矛盾心理,也必须在接到上级命令后再下令“开火”,体现了中国担负国际任务时的国家立场。
  最后我们应该需要注意的是,《战狼2》对于国家力量与民族精神的表达并非尽善尽美,部分片段在关于这一内涵的表述中显得过于直接,不够隐蔽,而这样的表达方式显然无益于影片在国际市场的传播,这也一方面说明了《战狼2》在海外市场遇冷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虞晓.冠军启示录——《战狼2》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2017(10).
  [3]朱旭辉.《战狼2》:媒介文化的价值引领与空间场域的形象表达 [J].电影艺术,2017(05).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广告产业的发展,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在视觉广告传播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成为了女性主义者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公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出发,从审美角度审视中国公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并对现代公益广告中女性形象所传达的思想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关键词】公益广告 女性形象 审美  一、现代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如果说广告的初衷是促使消费者消购买产品,那么现代广告的诉求则远超过于此
【关键词】田野调查;纪录片;传统文化;四季中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命脉,承载着民族语境下群体的行为规范与共同信念,而传统文化作为历史前进过程中存留下来的那部分文化,是中华民族一代代沉淀下的产物,在数千年的发展长河中不断地形塑着群体的内心和外在表达。而作为民族的符号象征之一,人类也不断探索着记录与呈现传统文化的载体。其中纪录片作为最为当下所认可的影像载体之一,在真实性、具体性以及形象性等方面具有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语音技术与播音行业的接轨,AI播音逐渐开始在新闻媒体中崭露头角。本文以新华社APP的AI新闻播音为对象,从中国播音学、汉语语音学的角度,通过定量定性结合的实证研究,从速度、语音、停顿、重音四个角度入手,对AI播音与人工播音的差异性作出分析。今后人工智能语音合成技术的研究应首先重点把握AI播音中的具象层面问题,从“词团内部语流速度”、“音节的声调调值”、“句中停顿”以及“重音
【摘 要】“两会军事报道”,作为两会报道中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政策性。尤其是两会军事专题报道,更考验记者的功力和素质。本文从自身的实践入手,探讨了做好两会军事专题要注意的三个方面——注意对台视角、突出军事特色、表达深入浅出。同时,做好“两会军事专题报道”,需要内外兼修,有角度、有特点、有深度。  【关键词】两会军事 专题 对台视角 军事特色  每年的“两会”报道,都是一场硝烟弥漫的“新闻
【摘 要】樊登读书会是在数字技术背景下诞生的知识传播平台和学习社区,能够帮助用户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有用的知识。迄今为止已形成以“樊登读书会”为主的包含“一书一课”、“樊登小读者”、“我是讲书人”、“樊登书店”的新媒体矩阵。本文分析了樊登读书会的知识传播模式以及现存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以樊登读书会为例,能够引发人们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知识传播模式创新的探讨。  【关键词】樊登读
[摘要]新媒体出现后,它不仅压缩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也改变了观众对节目的需求。《金牌调解》从2011年开播至今,已经成为全国调解类节目的典范,节目中所呈现的心理、教育、法律等内容,形成了独特的标签。如何把这些标签变成可促进电视节目发展的动力,如何通过媒体融合走出新的发展之路,本文以《金牌调解》为例进行阐释,旨在为广电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融媒体;转型;金牌调解  在媒体发展多元化的
【摘要】2015年的全国“两会”报道,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汲取以往全国“两会”报道的成功经验,通过大数据报道与媒体融合,积极与央视对接,走出甘肃看甘肃,为受众传播了“两会”期间的内容信息。技术突破与全媒体的运用,成为2015年“两会”期间省级卫视的一大亮点。  【关键词】甘肃新闻;两会;内容;全媒体  作为省级媒体的新闻栏目,《甘肃新闻》的任务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甘肃
“美”,一个生活中最可爱的字眼!有的时候,美,并不是最华丽的;有的时候,美,并不是最奢侈的;有的时候,美,是最纯朴的;有的时候,美,是最真实的……对,美就在身边,也许就在昨天的一个瞬间,也许就在明天的一个改变!  十二年的成长历程,我目睹了社会的一切,他有永远扯不下的千层面纱,但狰狞的面纱后依然是一位慈祥的善者在微笑——社会没有变,依然有“美”的存在。给弱者让座;扶老人过路;这些都是再普通不过的美
【摘要】观点新闻是当事人对事物发表的看法、评论、意见、建议,或者表达的态度、倾向、主张等的新闻。善于发现和发掘观点新闻,既是扩大新闻影响力的题中之义,也是提升传媒受关注度的有效路径。随着民众的表达空间越来越大,表达的多元化而非“大一统”也得到广泛认同。代表不同人群、阶层、团体利益的各类诉求越来越多,也势必产生越来越多不同的观点表达。基于此,“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成为普遍共识。观点新闻要善于把关
【关键词】传统媒体 网上新闻 新闻流向 官网 原创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网上新闻绝大多数来自传统平面媒体,但随着传播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飞速提高。这一切在悄然改变,网上新闻的流动方向就鲜明地印证了这一点。今天的网上新闻,已不纯粹是由传统媒体流到网上了,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网上原创,若单以量来衡量的话,现在网上新闻中传统平面媒体贡献的新闻量已不占多数,如果不是因平面媒体仍握有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