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孔子主张学问之道在做人的根本上。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倡导乐学,诲人不倦。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 教育思想;孔子;做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主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学问之道在做人的根本上。人生的建立,内心的修养,在于培养孝悌,即在培养人性光辉的仁爱。所以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孔子培养学生“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孔子的弟子里各种人才都有。军事的子路、外交的公西华、行政的冉求,等等。真是“有教无类”。有这样一个故事,比较能够说明孔子对受教育的资格的看法。有一个名为互乡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难与言。互乡一童子求见孔子而孔子接受了,门人非常疑惑,孔子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这就是说,只要人愿意进步,我们就应该接受它,不管其曾经怎样,现在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以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就不应该放弃他。孔子的学生子路也以桀骜不驯而闻名,后为孔子折服而收为弟子。孔子的学生冉雍,其父贱而恶,冉雍却甚有德行,孔子以为,这样的人是神明也不会放弃的,谁也不能剥夺他受教育的机会。
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教育要根据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不可要求普通人掌握高深的知识。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同一个问题,孔子给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答案,原因就在冉求和仲由是两个性格不相同的人。对性格较为软弱的冉求,孔子采用的是鼓舞与激励的办法,而对本身就过于勇敢的子路,孔子又采用加以约束的办法来限制他,避免其因冲动而出错。
启发诱导,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的著名论断。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按照朱熹的解释,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我是不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是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的。不难看出,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循循善诱,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使学者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孔子的方法多高明。循循善诱,而不是一口就想吃成个大胖子。教育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体现的如此鲜明。而现代教育中的“速成班”比比皆是,教育者浮躁,受教育者浮躁,社会也浮躁,完全忘记了教育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只有有了循循善诱的教师,才会使受教育者“欲罢不能。
倡导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之。”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学以致用,孔子很重视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起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诗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诵诗,而是把诗的思想运用于指导政治活动。孔子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学习不与实践相结合,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将所学到的东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以实践运用,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因此,孔子在教育方面是重视学习的实际意义的。他不主张为学习而学习,而主张将所学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以致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诲人不倦,“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学生以为我会隐瞒什么吗?我对你们是没有任何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不告诉你们的,这正是我孔丘的为人。这说明孔子对学生传授知识毫无保留,做到了“无私无隐”。对于青年一代,孔子是寄予很大希望的。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孔子认为当一种正义事业需要人去承担时,年青一代要敢于勇往直前,责无旁贷,即使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当仁不让于师”。
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各个领域的贡献是难以磨灭的。他一生抱着追求真理和培育真才的愿望,在自由讲学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的教育经验,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科学地继承、应用和发展这一遗产的宝贵作用,对于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无疑是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 教育思想;孔子;做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主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学问之道在做人的根本上。人生的建立,内心的修养,在于培养孝悌,即在培养人性光辉的仁爱。所以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孔子培养学生“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孔子的弟子里各种人才都有。军事的子路、外交的公西华、行政的冉求,等等。真是“有教无类”。有这样一个故事,比较能够说明孔子对受教育的资格的看法。有一个名为互乡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难与言。互乡一童子求见孔子而孔子接受了,门人非常疑惑,孔子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这就是说,只要人愿意进步,我们就应该接受它,不管其曾经怎样,现在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以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就不应该放弃他。孔子的学生子路也以桀骜不驯而闻名,后为孔子折服而收为弟子。孔子的学生冉雍,其父贱而恶,冉雍却甚有德行,孔子以为,这样的人是神明也不会放弃的,谁也不能剥夺他受教育的机会。
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教育要根据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不可要求普通人掌握高深的知识。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同一个问题,孔子给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答案,原因就在冉求和仲由是两个性格不相同的人。对性格较为软弱的冉求,孔子采用的是鼓舞与激励的办法,而对本身就过于勇敢的子路,孔子又采用加以约束的办法来限制他,避免其因冲动而出错。
启发诱导,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的著名论断。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按照朱熹的解释,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我是不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是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的。不难看出,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循循善诱,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使学者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孔子的方法多高明。循循善诱,而不是一口就想吃成个大胖子。教育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体现的如此鲜明。而现代教育中的“速成班”比比皆是,教育者浮躁,受教育者浮躁,社会也浮躁,完全忘记了教育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只有有了循循善诱的教师,才会使受教育者“欲罢不能。
倡导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之。”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学以致用,孔子很重视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起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诗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诵诗,而是把诗的思想运用于指导政治活动。孔子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学习不与实践相结合,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将所学到的东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以实践运用,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因此,孔子在教育方面是重视学习的实际意义的。他不主张为学习而学习,而主张将所学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以致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诲人不倦,“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学生以为我会隐瞒什么吗?我对你们是没有任何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不告诉你们的,这正是我孔丘的为人。这说明孔子对学生传授知识毫无保留,做到了“无私无隐”。对于青年一代,孔子是寄予很大希望的。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孔子认为当一种正义事业需要人去承担时,年青一代要敢于勇往直前,责无旁贷,即使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当仁不让于师”。
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各个领域的贡献是难以磨灭的。他一生抱着追求真理和培育真才的愿望,在自由讲学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的教育经验,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科学地继承、应用和发展这一遗产的宝贵作用,对于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无疑是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