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社会对学生心理产生显著性影响。在高校学生的心理干预体系中,传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饱含人文关怀理念,以追求个人与社会融合的社会关怀层面,为人们的心理和谐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学生 传统文化 心理干预 途径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将高度现代化, 快节奏使人们面临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疾患。正如联合国专家断言, “从现在到21 世纪中叶, 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校园也不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象牙塔,社会的各种因素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亦产生显著的影响。
文秘专业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为了能更好地对同学们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在课程设置及活动安排等方面提出建议,对文秘专业09和10级学生进行调查,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学习压力与职业发展的不明确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尤其是文秘专业的学生,被戏称为“草根白领”。另外,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的方向是“企业”秘书,而现在企业要的是“专业”的秘书。所以,文秘具有极高的被取代性。在这样的大环境和氛围影响下,文秘学生对就业前景比较茫然。同学在回答“感觉现在自己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吗?”的问题时,有75.1%的人选择了“目前还没有,但会有目的性地寻找,争取早日确立”,有6.3%的人则选择了“觉得茫然一片,准备先松快地玩一阵再说”,也就是说,高达81.6%的人学习目标是不明确的, 只有18.6%人选择“已经明确了目标”。
校园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同学正处于青春期,感情丰富而又敏感,渴望在同学们中能找到知己 ,但现实让他们中不少人感到人与人之间没有亲近感,交朋友难,交知心朋友更难。尤其是文秘专业以女生为主,大学校园6人间的住宿环境决定必须和他人分享生活空间,因此也易发生摩擦。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59%的同学认为“和同学相处得很好,没有觉得不适应”,但也有41.4%的同学表示“一开始感到孤独,因而更加怀念父母及过去的老师和同学”,还有9.6%的同学表示自己“一直感到孤独、焦虑”。
缺少独立自主能力
同学独立生活能力的缺乏是一个社会问题。在“一切为了考试”这一目标的影响下,高中生几乎成了做题的机器,加上又是独生子女一代,父母施加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使他们对环境产生了过分的需求和依赖,独立意识淡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在回答“进入大学后,你是否有过自立的想法,至少从人格上或者说心理上有自立的强烈愿望?”的问题时,有65.1%的人表示“要在生活上、心理上逐渐自立”。但在158位同学中,有25.1%的同学存在生活上的不适应。
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存在自我能力评价不客观,容易出现自恃甚高或悲观心态等现象。
二、传统文化的心理干预作用
“困而弥坚”增强竞争能力
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待生活环境、社会关系、自身三个方面。儒家思想将其概括为“君子不器”( 《论语. 为政》)和“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卫灵公》) 。在对待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孔子认为生活在世界上首先要能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他十分钦佩颜回用一个竹箪盛饭,一个瓢饮水,住在陋巷而“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 。在对社会关系方面,孔子认为耐挫是一种美德,他对颜渊说“: 用则行、舍则藏、唯我与尔是夫!”《( 论语.述而》)。在对于自身的接受力方面,孔子不仅主张看到、认可并容忍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而且更进一步的提出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论语. 里仁》) 。先秦儒家这种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百折不挠、追求进取的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讲,仍不失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忠恕之道”协调人际关系
“仁者, 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一直为儒家所倡导, 表明没有爱心便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 要以“忠信”为本。孔子认为“主忠信”,“忠”就是尽自己之力去帮助他人。荀子提出“端悫诚信”, 也是要求人们要诚实忠厚。
在与他人关系中, 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理解原则, 以“仁爱”之心去待人。这是孔子倡导的人际互动原则。《论语·子路》载: “樊迟问仁, 子曰: ‘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 虽之夷狄, 不可弃也。’”这里,“仁”德就是人际互动中所应秉承的原则, 其外在行为表现就是“恭”、“敬”、“忠”。《论语·颜渊》中有言: “己欲达而达人, 己欲立而立人。”同书《雍也》篇中也说: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理解他人, 体恤他人, 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和谐的基础。
(三) “自知、自胜”客观评价自我
《道德经》中有这样的论述“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说, 能了解、认识别人的算做是明智,能了解、认识自我的才算是真正的高明。能够战胜他人的可算是有力量, 能够战胜自我, 超越自我的才算是真正拥有实力。善于了解别人是智慧, 能够认识自己才是高明的人。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仅能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同时也能正确地估价自己的弱点和缺点。面对诱惑和机会时, 重要的是不仅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还要知道自己能要什么, 更要知道自己能做好什么。只有“ 自知” 才能“ 自胜” 这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根本方法。
(四) “中庸之道”纠正心理失衡
《中庸》中有孔子对中庸的论述。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朱熹在《中庸》第二章为“时中”作注“: 能随时以处中也”。“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则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孔子身体力行,表现出“温而历、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 述而》) 的人格特征。同时他还要求别人善于维护心理平衡以实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 的理想人格。这对纠正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嫉贤妒能”、“妄自尊大”、“妄自菲薄”等不健康心理不无积极的时代意义。
三、传统文化心理干预途径
李泽厚曾在<《中国思想史论》中写到“由孔子创立的这一套文化思想在漫长的中国社会中, 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广大人民的观念、行为、风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 之中, 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 亦即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
(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讲授
在“你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思想观念,还是生活方式,还是兼而有之?”的问题上,有78.16%的人认为兼而有之,17.68%的人认为是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在继承发扬保护传统文化上应该怎样做的问题上,55.9%的同学认为平时应该了解并适当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自身做起;32.4%的同学对于如何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社会并体现其价值很关注;10.3%的同学觉得有可能的话自己会投身传统文化事业;而1.5%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都是陈旧的事物,和自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文秘专业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使学生对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传说神话及民风民俗、戏曲建筑等有所了解。在對09级学生的调查中,认为通过该课程学习,使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加深的有85.1%,对自我生活有作用的为18.2%,可能有作用的为54.6%。
文秘专业在已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文学鉴赏》的基础上,新增书法课程(软笔书法)。并利用专业选修课的方式,提供古籍作品选读(目前结合学院的规划,提供国学读本),中国传统音乐书画欣赏等;同时和医学院合作开设中医学课程。对这些课程,同学持肯定态度。
(二)结合体育活动的传统要素
1.太极拳文化的内涵
“中和”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基调,而中华传统文化孕育而生的太极拳也以和谐为
主创基调,它指导着太极拳拳理的发展宗旨,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无论是《太极拳论》中要求的“不偏不倚”、“虚灵顶劲,尾闾中正”、还是技术演练中要求的弧形圆转、刚柔并济、松柔匀缓、立身中正、虚实相间等这些都是“和”之道的直接反映,展现了和谐之美。练习太极拳要求入静放松,排除一切杂念,通过意念的引导、呼吸的调节,使人的身心得到安静和平衡。将练拳之道融入人生之道,使人為人处事有一颗平和的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焦不躁,保持一颗冷静、平和的心态。
2.体育活动的合作精神和舒缓作用
由于体育运动大多是以群体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间相互接触与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间的复杂关系。排解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精神压力和孤独感。通过这些比赛能够体验到不同的社会角色和“做什么、怎么做”的社会意义,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因此,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并且体育活动可以缓解精神压力,消除心理抑郁。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在已发现的可以降低生活中心理压力的因素中,有两个因素最为突出:社会支持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根据美国学者基恩 (Kyen)的研究表明,在对 1750 例心理医生的访谈中得知,有80%的人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临床研究也表明,散步、慢跑和太极拳等中等强度的有氧活动,对治疗抑郁症效能十分明显。
通过学习和实践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的价值和魅力,尤其深刻领悟影响心灵和心性的品格关怀、探索生命存在和质量的生命关怀,以及追求个人与社会融合的社会关怀。在此基础上,以深厚的精神特质实现并维护心理和谐与身心和谐,进而达到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全面和谐。
参考文献:
1.李华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和谐[J].教育评论.2009(1)
2.李占,王静.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5)
3.景怀斌.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心理研究.2002(3)
4.徐晓暖.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J]. 大连干部学刊 2008(5)
5.张艺馨.论高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建构[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6.王书君.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作用的探究[J] 大众科技.2009(1)
【关键词】学生 传统文化 心理干预 途径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将高度现代化, 快节奏使人们面临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疾患。正如联合国专家断言, “从现在到21 世纪中叶, 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校园也不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象牙塔,社会的各种因素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亦产生显著的影响。
文秘专业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为了能更好地对同学们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在课程设置及活动安排等方面提出建议,对文秘专业09和10级学生进行调查,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学习压力与职业发展的不明确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尤其是文秘专业的学生,被戏称为“草根白领”。另外,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的方向是“企业”秘书,而现在企业要的是“专业”的秘书。所以,文秘具有极高的被取代性。在这样的大环境和氛围影响下,文秘学生对就业前景比较茫然。同学在回答“感觉现在自己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吗?”的问题时,有75.1%的人选择了“目前还没有,但会有目的性地寻找,争取早日确立”,有6.3%的人则选择了“觉得茫然一片,准备先松快地玩一阵再说”,也就是说,高达81.6%的人学习目标是不明确的, 只有18.6%人选择“已经明确了目标”。
校园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同学正处于青春期,感情丰富而又敏感,渴望在同学们中能找到知己 ,但现实让他们中不少人感到人与人之间没有亲近感,交朋友难,交知心朋友更难。尤其是文秘专业以女生为主,大学校园6人间的住宿环境决定必须和他人分享生活空间,因此也易发生摩擦。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59%的同学认为“和同学相处得很好,没有觉得不适应”,但也有41.4%的同学表示“一开始感到孤独,因而更加怀念父母及过去的老师和同学”,还有9.6%的同学表示自己“一直感到孤独、焦虑”。
缺少独立自主能力
同学独立生活能力的缺乏是一个社会问题。在“一切为了考试”这一目标的影响下,高中生几乎成了做题的机器,加上又是独生子女一代,父母施加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使他们对环境产生了过分的需求和依赖,独立意识淡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在回答“进入大学后,你是否有过自立的想法,至少从人格上或者说心理上有自立的强烈愿望?”的问题时,有65.1%的人表示“要在生活上、心理上逐渐自立”。但在158位同学中,有25.1%的同学存在生活上的不适应。
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存在自我能力评价不客观,容易出现自恃甚高或悲观心态等现象。
二、传统文化的心理干预作用
“困而弥坚”增强竞争能力
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待生活环境、社会关系、自身三个方面。儒家思想将其概括为“君子不器”( 《论语. 为政》)和“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卫灵公》) 。在对待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孔子认为生活在世界上首先要能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他十分钦佩颜回用一个竹箪盛饭,一个瓢饮水,住在陋巷而“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 。在对社会关系方面,孔子认为耐挫是一种美德,他对颜渊说“: 用则行、舍则藏、唯我与尔是夫!”《( 论语.述而》)。在对于自身的接受力方面,孔子不仅主张看到、认可并容忍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而且更进一步的提出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论语. 里仁》) 。先秦儒家这种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百折不挠、追求进取的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讲,仍不失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忠恕之道”协调人际关系
“仁者, 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一直为儒家所倡导, 表明没有爱心便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 要以“忠信”为本。孔子认为“主忠信”,“忠”就是尽自己之力去帮助他人。荀子提出“端悫诚信”, 也是要求人们要诚实忠厚。
在与他人关系中, 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理解原则, 以“仁爱”之心去待人。这是孔子倡导的人际互动原则。《论语·子路》载: “樊迟问仁, 子曰: ‘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 虽之夷狄, 不可弃也。’”这里,“仁”德就是人际互动中所应秉承的原则, 其外在行为表现就是“恭”、“敬”、“忠”。《论语·颜渊》中有言: “己欲达而达人, 己欲立而立人。”同书《雍也》篇中也说: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理解他人, 体恤他人, 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和谐的基础。
(三) “自知、自胜”客观评价自我
《道德经》中有这样的论述“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说, 能了解、认识别人的算做是明智,能了解、认识自我的才算是真正的高明。能够战胜他人的可算是有力量, 能够战胜自我, 超越自我的才算是真正拥有实力。善于了解别人是智慧, 能够认识自己才是高明的人。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仅能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同时也能正确地估价自己的弱点和缺点。面对诱惑和机会时, 重要的是不仅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还要知道自己能要什么, 更要知道自己能做好什么。只有“ 自知” 才能“ 自胜” 这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根本方法。
(四) “中庸之道”纠正心理失衡
《中庸》中有孔子对中庸的论述。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朱熹在《中庸》第二章为“时中”作注“: 能随时以处中也”。“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则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孔子身体力行,表现出“温而历、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 述而》) 的人格特征。同时他还要求别人善于维护心理平衡以实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 的理想人格。这对纠正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嫉贤妒能”、“妄自尊大”、“妄自菲薄”等不健康心理不无积极的时代意义。
三、传统文化心理干预途径
李泽厚曾在<《中国思想史论》中写到“由孔子创立的这一套文化思想在漫长的中国社会中, 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广大人民的观念、行为、风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 之中, 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 亦即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
(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讲授
在“你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思想观念,还是生活方式,还是兼而有之?”的问题上,有78.16%的人认为兼而有之,17.68%的人认为是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在继承发扬保护传统文化上应该怎样做的问题上,55.9%的同学认为平时应该了解并适当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自身做起;32.4%的同学对于如何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社会并体现其价值很关注;10.3%的同学觉得有可能的话自己会投身传统文化事业;而1.5%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都是陈旧的事物,和自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文秘专业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使学生对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传说神话及民风民俗、戏曲建筑等有所了解。在對09级学生的调查中,认为通过该课程学习,使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加深的有85.1%,对自我生活有作用的为18.2%,可能有作用的为54.6%。
文秘专业在已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文学鉴赏》的基础上,新增书法课程(软笔书法)。并利用专业选修课的方式,提供古籍作品选读(目前结合学院的规划,提供国学读本),中国传统音乐书画欣赏等;同时和医学院合作开设中医学课程。对这些课程,同学持肯定态度。
(二)结合体育活动的传统要素
1.太极拳文化的内涵
“中和”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基调,而中华传统文化孕育而生的太极拳也以和谐为
主创基调,它指导着太极拳拳理的发展宗旨,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无论是《太极拳论》中要求的“不偏不倚”、“虚灵顶劲,尾闾中正”、还是技术演练中要求的弧形圆转、刚柔并济、松柔匀缓、立身中正、虚实相间等这些都是“和”之道的直接反映,展现了和谐之美。练习太极拳要求入静放松,排除一切杂念,通过意念的引导、呼吸的调节,使人的身心得到安静和平衡。将练拳之道融入人生之道,使人為人处事有一颗平和的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焦不躁,保持一颗冷静、平和的心态。
2.体育活动的合作精神和舒缓作用
由于体育运动大多是以群体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间相互接触与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间的复杂关系。排解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精神压力和孤独感。通过这些比赛能够体验到不同的社会角色和“做什么、怎么做”的社会意义,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因此,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并且体育活动可以缓解精神压力,消除心理抑郁。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在已发现的可以降低生活中心理压力的因素中,有两个因素最为突出:社会支持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根据美国学者基恩 (Kyen)的研究表明,在对 1750 例心理医生的访谈中得知,有80%的人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临床研究也表明,散步、慢跑和太极拳等中等强度的有氧活动,对治疗抑郁症效能十分明显。
通过学习和实践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的价值和魅力,尤其深刻领悟影响心灵和心性的品格关怀、探索生命存在和质量的生命关怀,以及追求个人与社会融合的社会关怀。在此基础上,以深厚的精神特质实现并维护心理和谐与身心和谐,进而达到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全面和谐。
参考文献:
1.李华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和谐[J].教育评论.2009(1)
2.李占,王静.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5)
3.景怀斌.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心理研究.2002(3)
4.徐晓暖.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J]. 大连干部学刊 2008(5)
5.张艺馨.论高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建构[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6.王书君.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作用的探究[J] 大众科技.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