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创业老板:我成了离开风口的那头猪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ytur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也不是就是去当老板,更多的是去当孙子,事无巨细都要照顾,任何可能的生意往来伙伴都得贴笑脸。然而事与愿违,我们本想成为风口的“鹰”,最终却成了离开风口的那些“猪”。
  丰哥几杯酒下肚后,开始说话:“对不起大家了!不是我,大家可能不会搭进去这么多钱。”
  本来是丰哥离开后大家的再聚会,他的这句话让在场的人瞬间沉默了,大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还提这个干什么?既然做了就不后悔,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今天只谈情不谈钱!来!再干一杯!”三水打破了尴尬。
  老婆的电话不合时宜地打来,我在低声说“马上回去”后匆匆挂上了电话。如果放在创业的时候,丰哥会第一个带头把我这个妻管严从头到脚好好数落一遍,可这次他却默默地为我倒上酒,“赔钱的事情弟妹知道了吧?”
  我慢慢地把酒喝下了肚,假装不在乎地说:“是私房钱,她不知道。”
  本来想给老婆一个惊喜的我,没有和丰哥、三水之外的人谈及我们在短视频上创业的事情。在开始做这件事时,我们都认为我们一定会成功。这种自信不是凭空而来的,猪在风口上都能上天,我们至少还算是聪明人,在短视频的风口上,我们的期待值不只是赚个小钱,而是融资、再融资直到上市,像雄鹰一样翱翔天空。一切看起来都是努力后顺其自然的事情。
  但梦想和现实的差距不是一个融资成为上市公司的距离。当扎进叫短视频的风口后,我们才真真切切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而经历的一切,都比我们想象的要难。
  有人脉有技术,说干就干
  2016年8月的时候,电影摄像师出身的丰哥叫上我和三水,张罗着想投钱在我们都熟悉的影视圈做些东西。原本我们是计划拍些网大,可是等到8月份我们碰头的时候,网大已经有点盛极而衰的意思了。
  丰哥曾经是几个颇有影响的电影的摄像师,也跟过几个名导,私底下还有一帮子剧组认识的小兄弟,在圈里多少有些知名度,而那个时候短视频算是正在资本的风口上,所以他看准了短视频,我们没多商量,直接投钱开干。
  当时短视频的形势很乐观,今日头条开始贴补,其他的平台也陆续有好消息出台,但我们当时就看出来补贴并不能挣大钱,能挣钱的地方是在打出名号后的广告费上。而且随着运营商不断地降低流量的资费,我们认为那时候进入短视频的时间节点也正好。那时候我们都觉得,以丰哥导演兼摄像、三水编剧兼制片的影视背景,像这种三五分钟的视頻简直就是小意思,所以在平台上注册完账号,我们直接就撸起袖子干了起来。
  第一次开机还是很仓促的,剧本基本上是在几天里攒出来的,除了演员以外,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我也是第一次在片场当起了所谓的剧务。说实话,剧组的活真不是人干的,想在十天内拍出尽量多的片子对于体力和脑力来说都是一种磨炼。幸好,整个拍摄的过程还算顺利,没有出现太多纰漏,十天拍了三十多条剧情类的短视频,最后三天还拍了几十个段子。
  可还没等我们松口气,后期的问题来了。拍摄租机器的成本并不算高,但是后期外包价格却很昂贵_别看在二线城市,成本同样不低,拍摄十天吃住行拍杂七杂八加起来已经花了近7万,后期最少还要两三万的样子,这样三十条成片成本要10万。这个数字看起来并不算高,但是这才是第一次拍,后面越拍越多的话,成本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考虑到长期做必须把成本降下去,于是我们商量,要按事业去做,做好持久战的准备。相比起招人,买拍摄设备、后期设备花的钱并不算多,只有十几万。接下来我们开始招人,导演、摄像、后期、运营,陆陆续续招到了十几个人,这一下子就成了一项庞大的开支——每个月什么都不干,就有五六万的工资等着我们去发。
  我们也试着去签一些艺校的学生,但结果双方的心理预期差距太大,所以只好现用现找。但不管怎么样,整个拍摄成本确实压了下来,吃饭住宿都成了小钱,费用折合下来每一条3分钟内的剧情类视频才不到5000元,类似一条二更的展示类视频2000元左右就能拿下。段子的成本就更可以忽略不计了。熟练之后,我们一天能拍三四十个,两个演员一天不到1000,剧组、后期都是公司的人,拿月薪,平均一条连100元成本都用不了。
  第一个10万+,感觉我们离上市都不远了
  团队稍微磨合之后,我们的短视频终于在头条、网易、腾讯、搜狐、爱奇艺上线了,不但可以达到日更,甚至能够保持三个不同类型的自媒体同时达到每天一条的速度。
  可是新的问题随即就来了:播放量不理想。最开始,各个平台的播放量只有一两千,不好的时候甚至只有几百。于是在绞尽脑汁考虑拍摄内容、标题、标签的同时,和平台拉关系就成为我们新的突破点,毕竟有了平台的支持才有更多的曝光率。那时候,各平台对于内容还是比较饥渴的,于是在影视圈都有些人脉的我们很快接洽到各平台,播放量也有了起色,从几千到两三万,逐渐增多。
  在团队组建完成三个月后,当第一条单平台10万+的视频出现的时候,我们整个团队欢欣鼓舞,似乎看到了光明的前途,公司上下所有人铆着劲儿要创造短视频行业的另外一个奇迹,我们甚至能感觉到离融资和上市都不远了。
  不过,在大家都对未来满心期待的时候,团队内部的问题也随着工作量的增大显露了出来:剧本、拍摄、后期、运营每一个环节的小失误或者矛盾,都可能成为蝴蝶效应的源头,给片子带来意外情况。
  因为需要赶进度、压成本,剧本来不及打磨,拍摄要抓进度,后期要跟上节奏,就像一根绳子套在我们的脖子上越勒越紧。最麻烦的是运营推广,因为这是我们最不擅长的。获得更高的点击率是以后能不能融到资的关键,而我们最关心的也是融资,如果融不到钱,我们之前付出的一切就都付之东流了。但是运营推广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你没有钱就很难推广。这让钱并不算多的我们感到左右为难:如果把钱投到推广上,那么就会影响拍摄。而拍摄经费少了,质量就更加难保障,所以我们不得不鼓动丰哥出去找钱。
  这可难坏了丰哥,要知道丰哥虽然有一些影视圈的人脉,但是以前也没干过融资拉钱的活儿。在小范围投递项目PPT后,丰哥感到形势并不乐观,在耳边传来几个大的短视频公司动辄数千万融资的消息后,我们更是急上加急。但投资者并不傻,他们关心的是我们如何有利润。   确实,整个团队前前后后三个多月投入了五十多万,而进项却只是各平台那几百元的分成,而变现这个最终目的,我们这时候才想到,我们要怎么变现?从哪里变现?这些问题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我们的心中。当然这些问题现在在短视频行业还在探索,但是在去年,它留给我们探索的时间并不多。
  变现之路全部堵死,赔了七十万遣散团队
  尝试去融资不出意外地失败了。几方试探之后,我们瞄上了电商:电商已经开始注重内容了,而如果能与淘宝、京东、苏宁这些电商成为利益共同体,那么这是一条离钱最近的路。当我们意识到这条路的时候,绝大部分短视频公司、团队还没有意识到这条渠道,于是我们直接扎了进去。
  由于算扎进去最早的视频团队,我们与电商合作的开头还算比较顺利。依靠着全网近四千万的播放量,京东和苏宁都为我们提供了比较公平甚至有些倾斜的政策,我们得以参与为两大电商平台产品提供视频服务。
  虽然没有融到资,但是对于这样的局面,我们又一次憧憬起来。如果从短视频角度切到电商领域,可能不只是单纯的视频拍摄提供商,更可能我们自己也成为电商,而这里面的巨大经济利益,可以用无限大来形容。
  可是没多久,这次转变又让我们感到了失望。可能是电商利用视频宣傳产品的欲望还没有被激发,也可能是由于网购者还不习惯看视频买东西,电商并没有对短视频有多重视:一条展示商品的视频,价格才几千元;一条类似创意广告的视频,多则五六千,最高才1万,而且这样的活儿,还不是天天有。
  更要命的是,一些流量更好的短视频团队或者个人已经崛起成了大号,当有这样的小活时,我们还需要和这些大号去竞标。价格算是我们的优势,但比起来我们的质量很难说是一流。对于一些不差钱的电商来说,他们宁可高价位,也不想低品位,于是我们的变现之路又被堵死了。
  又过了三个月,虽然一些电商给了我们展示视频的位置,但是我们却连一条广告都没竞标到。最终我们也没从电商手里赚到一分钱,但是此时的支出已经超过了八十万。除了已经买了的机器,我们三个赔了七十万——因为干了这半年多,收入只有那可笑的几百元流量分成。
  又尝试几次出去融资,没有拉到钱之后,我们选择遣散了团队,回到了起点。本来想留在这个城市多陪陪老婆孩子的丰哥继续他四处拍片的生涯;本来想过一把制片人瘾的三水继续他日夜写剧本的生活;而本来想让家人多些物质上富足的我只能从头开始继续攒私房钱。
  好在我们在创业失败后,都还有些钱,也都还有工作能继续生活。经历了这次创业的失败,我才明白,创业不是赌博,99%的人输不起,不能孤注一掷,因为99%的人会失败。我们几个在社会上闯荡了二三十年,说财力、说阅历、说人脉,都不落于精英阶层,可结果一样是血本无归。
  创业也不是就是去当老板,更多的是去当孙子,事无巨细都要照顾,任何可能的生意往来伙伴都得贴笑脸。在我们退出之时,还不停看到各短视频平台增加贴补的消息,在我们看来,这已经是一条愿者上钩的“假消息”了。除了少数获得千万融资的头部团队之外,有一批又一批的人在进入这个行业,也有一批又一批人离开这个行业。而他们之中99%的人都会像我们一样,本想成为风口的“鹰”,最终却成了离开风口的那些“猪”。
其他文献
每一次压力测试,都会暴露很多问题。现代商业正是在这种“压力测试一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压力测试”的循环中往前走。当那么多包裹一起飞的时候,莱鸟会找到自己的极限。  数字的狂欢  在看了四个小时的广告直播后,稍事休息,2017年11月11日0时一到,人们便直扑天猫“双11”而去。这是一场狂欢。数字刺激了多巴胺。多巴胺又刺激了数字。  3分1秒,100亿。  6分5秒,200亿。  40分12秒,5
期刊
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审计人员开始加入研发大军中来,促进了信息行业与审计行业的融合,推动了审计模式的革新。在审计领域工作多年的梁园就在相关技术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审计方法变得丰富起来,尤其是会计电算化普及以后,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视,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对于审计领域内的从业者来说,掌握信
期刊
唐娜·凯伦拥有来自都会的独特灵感、丰富的从业经历,更以其坚韧的决心战胜岁月沧桑,成就了纽约的时尚教母这个无人取代的地位。  说起唐娜·凯伦,有人会想到这样的形容词:热情、残酷、活跃、专注、有趣、敬业、可爱、强硬……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在这个女人灿烂的笑容下,埋藏着最强烈的个性——坚韧。  26岁的服装界老将  时装,对唐娜·凯伦来说就是基因中的DNA之一。她从小在纽约服装圈的熏陶下长大,母亲是时
期刊
第一,说到做到。我们的公司文化共有四条,很土,但很实用。第二,只认功劳,不认苦劳。第三,耕好自己的田。第四,敢于承担个人责任。这四条公司文化,很土,但很实用。  一,说到做到。  在巨人最辉煌的时期,下属提交下一考核期业务目标时,总是会互相攀比,不顾实际能力,使得数据虚高不下,然而事实上却根本无法完成,最终导致公司利益受损。  因为公司会按照所提交的计划做规划,比如预计销售3亿元、5亿元还是10亿
期刊
今年,许世辉及其家族财富达560亿元,再次成为胡润百富榜中的福建首富。这个无比低调、儿乎从不向银行贷款、从不接受采访的中国休闲食品饮料行业的隐形巨头,终于慢慢浮出水面。  《2016胡润百富榜》显示,达利食品集团的许世辉及其家族坐拥450亿元财富,成为福建新首富,在总榜单中位列第27位。  这样的场景,在2015年之前是不可能出现的。那时候,许世辉家族还徘徊在百富榜的前百名之外,是完全不起眼的存在
期刊
10月25日上午,知名民营企业家、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不幸因病去世,享年72岁。  鲁冠球是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他是中国第一代乡镇企业家代表人物,他把一个负债累累的社办企业,打造成一个年营业收入超千亿亿元,直接或间接控股十家上市公司,涉及制造、能源、金融、农业、资源的巨型跨国集团。他的成功案例被收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经典案例。  作为1980年代的风云人物,鲁冠球早在1985年就被《半月谈》杂
期刊
米雯娟是在线少儿英语教育公司VIPKID的创始人兼CEO。如何让VIPKID这头独角兽快跑而不失控,这是米雯娟眼下最大的挑战。  米雯娟换了一条黑裙子,端详着要不要戴上白色珍珠项链。这完全是为了拍照,她在公司少有妆容,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件橙色文化衫。每天早上7点,她会到公司健身——练杠铃,现在一口气可以做40个俯卧撑。  米雯娟是在线少儿英语教育公司VIPKID的创始人兼CEO,运动是她缓解焦虑的主
期刊
金秋十月,迎来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就是中共十九大在京胜利召开。之所以举世瞩目,是因为此次盛会不仅关乎中国的未来,同时也影响着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这从世界各国政要纷纷发表谈话,尤其是全球媒体热情空前的报道和评论中就可略知一二。用俄新社评论的话说,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一次具有全球意义的大会,影响着世界”。  十九大不仅选举产生了朝气蓬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确立了习近平在中央和全党的核
期刊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网站发布的“北京住房租赁监管平台技术合作项目的比选结果公告”显示: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为中选单位。这一公告表明,京东将成为北京住房租赁市场的支持平台,正式进军住宅租赁市场。
期刊
始于2016年的华为三星两大巨头专利战,近日国内战局有了新进展。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一口气发布了8份與三星专利相关的专利无效宣告复审决定。其中,共计5件被宣告全部无效,1件部分无效,仅有2件维持有效。  业内人士认为,即便三星在3件有效专利和2件部分有效专利的案件中都取得胜诉结果,其专利胜诉率也仅37.5%。从此轮旷日持久的专利对抗来看,三星的防御情况并不乐观,用“大溃败”形容并不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