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模型方法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理论思维发展的重要形式。无论在生物科学研究还是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模型和模型方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生物课堂教学数学模型 构建
模型方法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理论思维发展的重要形式。无论在生物科学研究还是在学习生物科学的过程中,模型和模型方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数学模型在生物学中的作用
数学模型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的桥梁,具有解释、判断、预测等重要功能。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解释本质的洞察能力。同时,我们通过生物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化过程。构建数学模型,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发生迁移,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数学模型构建的一般步骤(建立细菌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生物课堂教学中数学模型构建举例
1.种群增长模型的数学构建
(1)“J”型增长模型:
①条件:食物充足、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的条件下。
②此种情况下种群增长的数学公式:Nt= N0Mt。
③该种种群增长模型适于描述实验室中、外来物种入侵时等“理想条件”增长情况。
④研究该种种群增长模型的意义在于: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慎重等。
(2)“S”型增长模型:
① 形成原因:自然资源和空间的有限性,种内斗争加剧,其捕食者数量增加。
②增长曲线:如图1
③K值、1/2K的意义: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
【例题】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4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分析:上述例题中小球藻的增长曲线是S型,其增长率在各个阶段是不同的。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率最高;种群数量为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即种群的增长率为零。
2.DNA复制中有关计算、DNA结构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序的计算,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序的计算,等等,可以采用数学归纳法构建数学模型。
在该种模型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具体实例的解决方法中总结归纳一般的方法和规律,使学生通过学习,把数学中的相关知识融入到生物学科中来,做到知识的迁移。如此这样,学生经过分析、推理等思维过程,使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建立了联系,进而概括出新的规律性知识并重建新的认知结构,然后通过运用新规律,进一步检验、巩固新知识,并实现知识的迁移。
【例题】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某个目的基因(共2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10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
A.5400个 B.8100个 C.14100个 D.7560个
3.遗传病发病率计算的数学模型构建
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的数学建模过程:假设某对夫妇的子代中患甲病的概率为m,患亿病的概率为n。则他们的子代中两病兼发的概率=mn;只患甲病的概率=m(1-n);只患乙病的概率=n(1-m);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的概率=mn;完全正常的概率=(1-m)(1-n);患病率=1-(1-m)(1-n)。
【例题】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这两类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双亲,从理论上分析,他们所生的后代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
A.1/16 B.3/16 C.4/16D.9/16
分析:此题的概率计算中可以用乘法原则来解决。他们所生的后代视觉正常的可能性=3/4×3/4=9/16。
4.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计算的数学模型构建
计算方法:
①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常染色体、伴X染色体)
【例题】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求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
模型构建:计算公式为: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它的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
②已知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比例
模型构建:遗传平衡定律
Ⅰ:内容:一个进行有性生殖的自然群体中,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的频率在世代相传中是恒定不变的。
Aa=2pq=198/10000。
那么在正常人群中杂合子Aa 概率为=(198/10000)/(198/10000+992/10000)=2/101,所以这对夫妇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2/101)×(1/4)=1/202。
用模型来描述生命现象,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去认识生命的原貌,把握生命的本质特征。用建模的办法来反映生命活动的规律,则其规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生物学并非是一门理解型的自然科学,而且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生物学理论知识,能很好地解决一些生物学实际问题的妙处,进而对生物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周筱芳.高中生物概念地图.
[2]欧阳敏.浅探构建数学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关键词: 生物课堂教学数学模型 构建
模型方法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理论思维发展的重要形式。无论在生物科学研究还是在学习生物科学的过程中,模型和模型方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数学模型在生物学中的作用
数学模型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的桥梁,具有解释、判断、预测等重要功能。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解释本质的洞察能力。同时,我们通过生物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化过程。构建数学模型,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发生迁移,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数学模型构建的一般步骤(建立细菌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生物课堂教学中数学模型构建举例
1.种群增长模型的数学构建
(1)“J”型增长模型:
①条件:食物充足、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的条件下。
②此种情况下种群增长的数学公式:Nt= N0Mt。
③该种种群增长模型适于描述实验室中、外来物种入侵时等“理想条件”增长情况。
④研究该种种群增长模型的意义在于: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慎重等。
(2)“S”型增长模型:
① 形成原因:自然资源和空间的有限性,种内斗争加剧,其捕食者数量增加。
②增长曲线:如图1
③K值、1/2K的意义: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
【例题】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4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分析:上述例题中小球藻的增长曲线是S型,其增长率在各个阶段是不同的。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率最高;种群数量为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即种群的增长率为零。
2.DNA复制中有关计算、DNA结构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序的计算,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序的计算,等等,可以采用数学归纳法构建数学模型。
在该种模型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具体实例的解决方法中总结归纳一般的方法和规律,使学生通过学习,把数学中的相关知识融入到生物学科中来,做到知识的迁移。如此这样,学生经过分析、推理等思维过程,使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建立了联系,进而概括出新的规律性知识并重建新的认知结构,然后通过运用新规律,进一步检验、巩固新知识,并实现知识的迁移。
【例题】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某个目的基因(共2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10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
A.5400个 B.8100个 C.14100个 D.7560个
3.遗传病发病率计算的数学模型构建
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的数学建模过程:假设某对夫妇的子代中患甲病的概率为m,患亿病的概率为n。则他们的子代中两病兼发的概率=mn;只患甲病的概率=m(1-n);只患乙病的概率=n(1-m);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的概率=mn;完全正常的概率=(1-m)(1-n);患病率=1-(1-m)(1-n)。
【例题】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这两类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双亲,从理论上分析,他们所生的后代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
A.1/16 B.3/16 C.4/16D.9/16
分析:此题的概率计算中可以用乘法原则来解决。他们所生的后代视觉正常的可能性=3/4×3/4=9/16。
4.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计算的数学模型构建
计算方法:
①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常染色体、伴X染色体)
【例题】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求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
模型构建:计算公式为: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它的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
②已知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比例
模型构建:遗传平衡定律
Ⅰ:内容:一个进行有性生殖的自然群体中,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的频率在世代相传中是恒定不变的。
Aa=2pq=198/10000。
那么在正常人群中杂合子Aa 概率为=(198/10000)/(198/10000+992/10000)=2/101,所以这对夫妇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2/101)×(1/4)=1/202。
用模型来描述生命现象,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去认识生命的原貌,把握生命的本质特征。用建模的办法来反映生命活动的规律,则其规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生物学并非是一门理解型的自然科学,而且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生物学理论知识,能很好地解决一些生物学实际问题的妙处,进而对生物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周筱芳.高中生物概念地图.
[2]欧阳敏.浅探构建数学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