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适时模式的出院准备服务提升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的研究

来源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n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于适时模式的出院准备服务对提高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及改善卒中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收集符合标准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100名,按其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及基于适时模式的出院准备服务。2组患者出院后均随访6个月。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采用家庭照顾者能力测量表(FCTI)和Barthel指数(BI)对2组照顾者和患者进行评分和比较。结果:至6个月随访结束时,对照组46例纳入数据分析(脱落4例),干预组47例纳入数据分析(脱落3例)。出院时,2组照顾者的FCTI总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各随访时间点组间比较结果显示,2组患者出院时的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干预组患者的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随访时间点组内比较结果显示,2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与本组入、出院时的B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适时模式的出院准备服务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具有耐盐碱、高生物量和高光合性能等特性,茎秆富含汁液和糖分,是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青贮饲草作物。深入解析甜高粱饲用和耐逆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改良和培育饲用甜高粱新品种对我国草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我国甜高粱基础研究和育种工作进展,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未来育种提供了对策,旨在推动我国饲用甜高粱产业发展,保障大粮食安全。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华村镇卫生院收治的108例应激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接受奥美拉唑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胃泌素低于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强化工程建设管理是目前燃气管道工程的发展趋势,能解决过去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优化管理方法,快速对施工现场的秩序问题、安全问题、质量问题作出识别,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文章对人工智能进行燃气管道工程管理展开分析,总结燃气管道工程的特点和目前的工程管理问题,分析智能技术的应用作用和智能系统的构建方法。最后,分析如何加强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配合智能技术应用,提升工程建设的管理效果。
从江苏省老年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入手,并基于SWOT分析法对江苏省老年医院信息化建设进行全面分析,分别从医院内部和外部两个主要方面对老年医院信息化建设进行剖析,提出完善医养结合一体化平台、形成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网络链和探索人工智能诊疗手段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未来老年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经验和参考。
输电线路的运行环境长期裸露在空气中,会受到多方面的环境的影响,为了保证输电线路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供电企业必须不断地加大对输电线路安全的保障工作。通过对输电线路在日常工作中影响其安全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对应提升安全运行的防止措施,有助于提高电力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以浙江省52份高粱地方品种为材料进行表型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20.08%~43.00%,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56~2.02;质量性状中幼苗叶色无变异,其他性状变异系数为17.12%~58.00%,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16~1.50。对18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60.10%,可基本反映原有性状信息。聚类分析将高粱种质资源分为4类,不
<正>输电线路作为维持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电能传导的工作。一旦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势必会对居民的正常用电造成影响。通过具体论述输电线路常见的故障,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措施,指出输电线路的故障排除技术。诸多因素均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故具体的维修与维护过程还需工作人员依据实情展开分析,采取一系列的维护措施,及时排除输电线路运行中发生的故障,使输电线路始终保持高效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