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党校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教育,要充分发挥党校的“阵地”作用和“熔炉”作用,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创新党校教学内容与方式,提高教育吸引力,强化党校日常管理,延伸教育影响力来提高高校党校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校党校 入党积极分子 教育有效性
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是高校党校的基本职能,也是加强高校党建的基础性工作。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积极分子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高校党校所承担的培训任务也越来越重。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党校的阵地与熔炉作用,有效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党校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存在的问题
1.从党校自身来看,定位不高,教学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其一是重视不够,定位不高。有的高校党校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当成是程序性的工作、软任务,走过程,没有与党委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对高校党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意义与作用认识不足,投入不多,党校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凸显出来。
其二是教学运行机制不健全。随着党校规模的扩大,不少高校都实行校院两极或院系两极的办学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教育对象,调动了二级党校的办学积极性,但由于各二级党校重视程度、师资力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程度不一,加上各学院党校自主办学,除了学校规定项目、开学典礼、结业考试相同之外,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缺乏统一性,党校教学上存在明显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由于学校没有把党校教学纳入正常的教学安排中,党校培训只能安排在周末,往往与学生的其他活动相冲突,学生容易产生顾此失彼的现象。在教学方法上,各学院大多数还是采取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教学形式单一,授课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难以掌握,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其三是管理不到位。从学校党校层面来说,虽然制定了党校的有关文件,但是有的缺乏操作性,加上没有专门的工作部门来统筹党校工作,除了安排培训任务之外,还缺少对二级党校有效的教学监督与质量管理。从各学院二级党校来说,主要教学、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辅导员负责,各学院不仅辅导员配备不足,而且工作千头万绪,难免顾此失彼,管理上也难以到位。
2.从学生自身来看,党的知识薄弱,政治理论素养不高,与强烈的政治热情形成明显的反差。
其一是学生强烈的入党热情与学生的政治素养不符。目前各高校申请入党的人数都有很高的比例,我院一年级新生有近70%的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80%的学生希望参加党校的培训学习。在对本学院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中,问及“是否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结果显示,80.3%的人回答“希望入党”。但是在谈起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时,发现大多数学生党的理论知识非常贫乏,有的甚至对党的建立时间、党的性质等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都不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校的教学层次。
其二是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对党校培训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深,对党的知识的学习存在明显的突击性、短期化倾向,因此上课不认真对待,纪律性不强,自我要求不高,时间精力投入少,主动性发挥得不够,不仅影响了党校的生源质量,而且影响了党校的教学质量。
3.从教育者来看,教学水平不高,与学员的需求存在差距。
随着二级党校的建立,党校的教学任务一般都由学院党校自行安排。由于学校党校没有专门统一的党校师资队伍,各二级党校的教学任务大多是本学院的辅导员或学院领导来承担,师资队伍的来源结构单一,理论水平有限,致使理论教育大多限于介绍的层面,浅谈辄止,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此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目前党课教师一般采用的还是报告式的教学方法,靠单纯的理论灌输,教学过程中互动少,缺乏双向交流,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提升高校党校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有效性的主要对策
1.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高校党校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学校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党校的“阵地”地位和“熔炉”作用,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总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之中,从组织上、思想上、政治上加强全面的指导。
在组织机构上,要根据当前高校党建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将其工作职能从其他附属部门中独立出来,成立学校党校工作部门,全面负责包括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党员继续教育、干部教育等在内的各项教育培训工作,并配备一定的管理干部进行组织与实施。在教学条件保障上,要将党校教育中的入党积极分子教育与培训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体系当中,使党校既能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优势,又发挥其第二课堂教育“大熔炉”的魅力。同时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重点来抓,充分发挥高校独特的人才资源优势,通过选聘两课教师、党政干部或专家学者组成党校教师队伍,组建教研室,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组织教师进行党校教育对象与教育内容的研讨与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其次要理顺并完善校、院两极党校的功能,增强教育合力。校、院两极的党校办学模式,极大地缓解了学校党校的办学压力,也增强了二级党校的办学活力。要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实效性,必须形成校院两级党校优势互补的办学模式,避免教学内容安排或教学目标设定上的重复。在功能定位上,学院党校教育是面向所在学院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教育,为学校党校教育实施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提供条件;是面向全校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的集中性教育,要把入党动机教育作为重点内容,解决学生为何入党的问题,为党员发展工作准备条件。同时,学校党校要发挥中心的作用,加强对各二级党校教育的指导与监督,确保二级党校的教育质量。
2.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育吸引力。
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入党积极分子教育质量,增强有效性的基础。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把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实际需求、知识层次和党校教育的教育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既要贴近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实际,关注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又要贴近社会现实,体现党校教育主要任务,使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党校教育打牢理论基础,提高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
在理论基础培养方面,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是党校教育亘古不变的主要内容。要按照“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精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基本问题进行精讲,让学生基本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精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党性修养方面,要突出党史的教育和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教育。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八十多年光辉历程的执政党,但是当代青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成长的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并不是很了解,甚至很不了解,没有了解就谈不上对党的认识,更谈不上对这个政党的认同,导致一些要求入党的人存在种种思想上的偏激。加入一个政党首先要知党,包括其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因此党校教育中要特别重视党史教育,通过对党的光辉历程的教育,让学生系统了解党的创建、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历史,感受中共经过的风风雨雨和取得的丰功伟绩,增强对党的热爱、认同和信任,从而进一步激发入党的热情,增强向党组织靠拢的愿望。在入党动机教育上,要结合学生当中普遍存在入党动机类型进行深刻的剖析,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正确的入党动机,怎样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解决为什么入党的问题。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坚持多样性和开放性,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与自学讨论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上,要积极探索和采用研讨式、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灌输、先进党员事迹报告会、影视故事片、演讲辩论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变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被动状态。同时要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更新教育手段,加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开辟网上党校教育空间,增强教学效果。要把社会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来考核。通过布置一定的实践任务如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开展与学习困难、经济贫困学生的联系与帮扶活动,主题实践活动,撰写实践报告等,让入党积极分子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体察国情、省情、民情、校情,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接受考验,锻炼党性,提高服务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自学讨论方面,要给学生定要求、定任务、定主题。自学内容可以是与党校培训大纲相关的教材、重要文献资料等,通过自学,要求写出高质量的读书笔记和思想汇报。讨论的题目则要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如“如何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入党”,“我心目中的学生党员形象”等,讨论时要求至少有一名老党员参加,每个学员都要发言,要准备发言稿。通过讨论交流和老党员的引导,让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深刻进行自我剖析,并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找出差距,明确目标,增强党的意识。
3.加强党校日常管理,延伸教育影响力。
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管理过程中,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对于圆满完成党校的培训任务,增强学员的党性修养,提升党校教育的影响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健全管理制度。制度是实施管理的基础和保证。要建立和完善包括党校培训管理条例、考勤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考试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等。要把党校培训作为党员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出勤、学习情况、考试情况多方面将考核标准进行细化,增强可操作性。任何一个方面未达到规定要求,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结业,不能进行发展。
二是加强学员学习过程的管理。党校的教育培训过程是锻炼学生党性,增强学生角色意识,使学生思想和行为上发生重要转变的阶段。所以加强学员的管理,要着眼于过程的管理,细致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对入党积极分子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乃至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培训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培训班的规模越来越大,管理的难度加大,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进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实践证明,将培训班按20—30人左右分成若干个小组,从高年级党支部中选拔出一批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小组的“辅导员”,是增强党校管理的有效途径。由于学生党员都参加过党校培训,与入党积极分子有过同样的心理与思想成长历程,经过组织的培养和历练,更加懂得党校培训对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成长和党性锻炼的重要意义。学生党员在工作能力、政治修养、纪律观念、学生生活方面对入党积极分子有示范与榜样作用,而且又是他们的师兄师姐,与入党积极分子更贴近、更易于沟通,通过与入党积极分子谈心,检查他们的出勤情况,评阅入党积极分子的读书笔记、思想汇报,组织他们开展实践活动,参与他们的讨论等,能较详细地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情况与思想动态,通过及时有效的指导与引导,促使入党积极分子在整个培训期间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党员参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期间学习过程的管理,既是党员联系实际的实践,又是学生党员再学习、提高为同学服务能力和锻炼党性的过程,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教师管理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培养一大批学生党员干部,使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管理更细致、更完善。
参考文献:
[1]史剑萍,王建胜.加强高校党校大学生入党教育有效性的思考.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VOL4,(2).
[2]仇永民.创新内容和形式,提高高校党校党性教育的实效性.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2).
[3]周连选,周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校建设初探.思想教育研究,2004,(6).
[4]黄燕.新形势下高校党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中国科技信息,2005,(13).
[5]冀兆荣,李立峰.发挥党校阵地作用加大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力度.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基金来源:200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政、党建、稳定、网络)委托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引导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8FD3073。课题负责人:林佩云
关键词: 高校党校 入党积极分子 教育有效性
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是高校党校的基本职能,也是加强高校党建的基础性工作。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积极分子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高校党校所承担的培训任务也越来越重。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党校的阵地与熔炉作用,有效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党校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存在的问题
1.从党校自身来看,定位不高,教学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其一是重视不够,定位不高。有的高校党校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当成是程序性的工作、软任务,走过程,没有与党委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对高校党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意义与作用认识不足,投入不多,党校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凸显出来。
其二是教学运行机制不健全。随着党校规模的扩大,不少高校都实行校院两极或院系两极的办学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教育对象,调动了二级党校的办学积极性,但由于各二级党校重视程度、师资力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程度不一,加上各学院党校自主办学,除了学校规定项目、开学典礼、结业考试相同之外,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缺乏统一性,党校教学上存在明显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由于学校没有把党校教学纳入正常的教学安排中,党校培训只能安排在周末,往往与学生的其他活动相冲突,学生容易产生顾此失彼的现象。在教学方法上,各学院大多数还是采取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教学形式单一,授课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难以掌握,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其三是管理不到位。从学校党校层面来说,虽然制定了党校的有关文件,但是有的缺乏操作性,加上没有专门的工作部门来统筹党校工作,除了安排培训任务之外,还缺少对二级党校有效的教学监督与质量管理。从各学院二级党校来说,主要教学、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辅导员负责,各学院不仅辅导员配备不足,而且工作千头万绪,难免顾此失彼,管理上也难以到位。
2.从学生自身来看,党的知识薄弱,政治理论素养不高,与强烈的政治热情形成明显的反差。
其一是学生强烈的入党热情与学生的政治素养不符。目前各高校申请入党的人数都有很高的比例,我院一年级新生有近70%的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80%的学生希望参加党校的培训学习。在对本学院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中,问及“是否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结果显示,80.3%的人回答“希望入党”。但是在谈起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时,发现大多数学生党的理论知识非常贫乏,有的甚至对党的建立时间、党的性质等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都不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校的教学层次。
其二是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对党校培训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深,对党的知识的学习存在明显的突击性、短期化倾向,因此上课不认真对待,纪律性不强,自我要求不高,时间精力投入少,主动性发挥得不够,不仅影响了党校的生源质量,而且影响了党校的教学质量。
3.从教育者来看,教学水平不高,与学员的需求存在差距。
随着二级党校的建立,党校的教学任务一般都由学院党校自行安排。由于学校党校没有专门统一的党校师资队伍,各二级党校的教学任务大多是本学院的辅导员或学院领导来承担,师资队伍的来源结构单一,理论水平有限,致使理论教育大多限于介绍的层面,浅谈辄止,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此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目前党课教师一般采用的还是报告式的教学方法,靠单纯的理论灌输,教学过程中互动少,缺乏双向交流,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提升高校党校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有效性的主要对策
1.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高校党校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学校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党校的“阵地”地位和“熔炉”作用,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总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之中,从组织上、思想上、政治上加强全面的指导。
在组织机构上,要根据当前高校党建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将其工作职能从其他附属部门中独立出来,成立学校党校工作部门,全面负责包括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党员继续教育、干部教育等在内的各项教育培训工作,并配备一定的管理干部进行组织与实施。在教学条件保障上,要将党校教育中的入党积极分子教育与培训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体系当中,使党校既能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优势,又发挥其第二课堂教育“大熔炉”的魅力。同时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重点来抓,充分发挥高校独特的人才资源优势,通过选聘两课教师、党政干部或专家学者组成党校教师队伍,组建教研室,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组织教师进行党校教育对象与教育内容的研讨与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其次要理顺并完善校、院两极党校的功能,增强教育合力。校、院两极的党校办学模式,极大地缓解了学校党校的办学压力,也增强了二级党校的办学活力。要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实效性,必须形成校院两级党校优势互补的办学模式,避免教学内容安排或教学目标设定上的重复。在功能定位上,学院党校教育是面向所在学院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教育,为学校党校教育实施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提供条件;是面向全校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的集中性教育,要把入党动机教育作为重点内容,解决学生为何入党的问题,为党员发展工作准备条件。同时,学校党校要发挥中心的作用,加强对各二级党校教育的指导与监督,确保二级党校的教育质量。
2.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育吸引力。
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入党积极分子教育质量,增强有效性的基础。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把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实际需求、知识层次和党校教育的教育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既要贴近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实际,关注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又要贴近社会现实,体现党校教育主要任务,使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党校教育打牢理论基础,提高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
在理论基础培养方面,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是党校教育亘古不变的主要内容。要按照“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精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基本问题进行精讲,让学生基本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精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党性修养方面,要突出党史的教育和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教育。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八十多年光辉历程的执政党,但是当代青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成长的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并不是很了解,甚至很不了解,没有了解就谈不上对党的认识,更谈不上对这个政党的认同,导致一些要求入党的人存在种种思想上的偏激。加入一个政党首先要知党,包括其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因此党校教育中要特别重视党史教育,通过对党的光辉历程的教育,让学生系统了解党的创建、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历史,感受中共经过的风风雨雨和取得的丰功伟绩,增强对党的热爱、认同和信任,从而进一步激发入党的热情,增强向党组织靠拢的愿望。在入党动机教育上,要结合学生当中普遍存在入党动机类型进行深刻的剖析,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正确的入党动机,怎样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解决为什么入党的问题。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坚持多样性和开放性,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与自学讨论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上,要积极探索和采用研讨式、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灌输、先进党员事迹报告会、影视故事片、演讲辩论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变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被动状态。同时要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更新教育手段,加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开辟网上党校教育空间,增强教学效果。要把社会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来考核。通过布置一定的实践任务如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开展与学习困难、经济贫困学生的联系与帮扶活动,主题实践活动,撰写实践报告等,让入党积极分子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体察国情、省情、民情、校情,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接受考验,锻炼党性,提高服务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自学讨论方面,要给学生定要求、定任务、定主题。自学内容可以是与党校培训大纲相关的教材、重要文献资料等,通过自学,要求写出高质量的读书笔记和思想汇报。讨论的题目则要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如“如何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入党”,“我心目中的学生党员形象”等,讨论时要求至少有一名老党员参加,每个学员都要发言,要准备发言稿。通过讨论交流和老党员的引导,让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深刻进行自我剖析,并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找出差距,明确目标,增强党的意识。
3.加强党校日常管理,延伸教育影响力。
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管理过程中,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对于圆满完成党校的培训任务,增强学员的党性修养,提升党校教育的影响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健全管理制度。制度是实施管理的基础和保证。要建立和完善包括党校培训管理条例、考勤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考试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等。要把党校培训作为党员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出勤、学习情况、考试情况多方面将考核标准进行细化,增强可操作性。任何一个方面未达到规定要求,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结业,不能进行发展。
二是加强学员学习过程的管理。党校的教育培训过程是锻炼学生党性,增强学生角色意识,使学生思想和行为上发生重要转变的阶段。所以加强学员的管理,要着眼于过程的管理,细致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对入党积极分子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乃至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培训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培训班的规模越来越大,管理的难度加大,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进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实践证明,将培训班按20—30人左右分成若干个小组,从高年级党支部中选拔出一批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小组的“辅导员”,是增强党校管理的有效途径。由于学生党员都参加过党校培训,与入党积极分子有过同样的心理与思想成长历程,经过组织的培养和历练,更加懂得党校培训对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成长和党性锻炼的重要意义。学生党员在工作能力、政治修养、纪律观念、学生生活方面对入党积极分子有示范与榜样作用,而且又是他们的师兄师姐,与入党积极分子更贴近、更易于沟通,通过与入党积极分子谈心,检查他们的出勤情况,评阅入党积极分子的读书笔记、思想汇报,组织他们开展实践活动,参与他们的讨论等,能较详细地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情况与思想动态,通过及时有效的指导与引导,促使入党积极分子在整个培训期间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党员参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期间学习过程的管理,既是党员联系实际的实践,又是学生党员再学习、提高为同学服务能力和锻炼党性的过程,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教师管理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培养一大批学生党员干部,使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管理更细致、更完善。
参考文献:
[1]史剑萍,王建胜.加强高校党校大学生入党教育有效性的思考.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VOL4,(2).
[2]仇永民.创新内容和形式,提高高校党校党性教育的实效性.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2).
[3]周连选,周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校建设初探.思想教育研究,2004,(6).
[4]黄燕.新形势下高校党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中国科技信息,2005,(13).
[5]冀兆荣,李立峰.发挥党校阵地作用加大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力度.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基金来源:200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政、党建、稳定、网络)委托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引导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8FD3073。课题负责人:林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