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童年期反复身体和情感虐待经历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学校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19880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描述童年期反复发生的重度身体虐待、中度身体虐待和情感虐待行为的报告率,分析青少年及其父母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3种反复虐待行为的关系.方法 5 453名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自愿参加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回顾小学阶段经历的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实施的9项重度身体虐待、8项中度身体虐待和7项情感虐待行为,5 141人提供了完整的问卷.以在小学年龄阶段,3种共24项虐待类型中至少1项虐待行为平均1 a发生3次以上,界定为有该种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结果童年期反复重度身体虐待报告率为8.0%,从0.2%(把头按在水下)到6.6%(用脚踢);童年期反复中度身体虐待报告率为18.6%,从0.4%(强迫吃难吃的东西)到9.7%(用手或棍棒打臀部);童年期反复情感虐待报告率为14.4%,从0.8%(用恶鬼等恐吓)到11.8%(责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城市上学的农村户籍是3种童年期反复虐待行为的保护因素,女性是反复重度和中度身体虐待的保护因素,独生子女是中度身体虐待和情感虐待的保护因素;单亲家庭是重度和中度身体虐待的危险因素,父亲长期在外工作或打工是童年期反复重度身体虐待和情感虐待的危险因素,年龄大、继母为童年期反复情感虐待的危险因素.结论童年期反复身体和情感虐待行为较为常见,与青少年以及父母的人口统计特征存在关联.
其他文献
儒家学者对宗法和君子概念的问题意识是一方面批判和牵制特定的国王变更和侵害王权的宗法纪律,使得王权具有公共性和客观化进而使王权得到安定;另一方面作为国王的教正者同时
作为原始形态的宗教萨满教,对维吾尔族的社会历史、文化风尚和心理素质等方面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观念及其习俗遗存至今.
本文以佛典中关于宝髻的故事为例,论述了佛教施舍自己身体的宗教意义.
期刊
功利主义常被人们误解和曲解,但作为有世界影响的重要学说,功利主义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本文从功利主义的基本内涵、功利主义的效果论、功利主义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萨义德的《东方学》揭示了西方的东方学中长期存在的“帝国主义真相”,这就是通过对中国“特殊性”的考察来证实西方的“普遍性”和“中心位置”。以后,在美国的中国史研究领
20世纪西方的美学原理的代表性著作,迪基《美学导论》用了一种史论结合的方式写作,提出了不少与中国美学原理不同的观点和内容,特别是“制度论”。从而与中国美学原理在写作
对640名小学中高年级儿童情绪理解力的测查表明,儿童能够理解抽象的情绪概念和简单的情绪词汇;会依赖表情、言语及副言语和身体动作线索识别他人的情绪;会依赖内部心理活动、
西双版纳傣族现存巴利语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由于过往研究方法的缺陷,中国学者对于这支国际佛学界所知最少的佛教文献尚未能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从研究方法的
民国以前,福建官方与民间在祠庙神明配置的认识上有着很大差异.官方大多把祠庙的神明配置视为是发挥官方祭祀的教化作用的一个舞台,民间在安排祠庙的神明配置时则更多地考虑
20世纪末在国际关系领域中,所谓"认同"的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认为,国家的自我认同就是国家的自我意识,是国家对于如何"安身(在社会中的定位)立命(存在的意义)"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