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文化多 军人社火奇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拉库图古城,建筑在日月山之东的高坡上,距日月山口6公里,青藏国道2039公里南侧3公里处。哈拉库图,蒙语黑喇嘛。这个名字就带有几分的神秘和古气。而哈拉库图古城(下简称哈城)则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故事多多的兵城。

古城春秋堪入史


  从日月山口起,有一道山脊起伏腾挪向东南而下,形如一条苍龙,故此山叫龙山。哈城的老人们说,昔日筑城于龙山,是一位堪舆大家的指点。他说龙山是一块风水宝地,青龙之居所,那半山中的清泉即为青龙吐水。在此建一棋花形的城,就给龙戴上了枷,可永驻其地,福佑一方。据《西宁新府志》载,时任西宁道台的杨应琚上奏朝廷,哈拉库图地控东西,为边陲要隘,汉藏贸易的中枢,应设一城冶之。清政府准其所请,经一年时间城池竣工。即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定名哈拉库图城。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骑兵100名、步兵100名。城设东西二门,均有瓮城。西高东低,依山势而建,形如棋花。边长680米,基宽6米,顶宽3米,四角有敌楼,东西城外有宽4米的护城壕。考古学家李智信在其专著《青海古城考辩》中记:哈拉库图两次筑城,就是说此地原有一城,后倾圮。新城是在废弃了的旧城遗址上筑成。这个推论是有据的。旧城遗迹土色发黑,说明旧城建筑时,植被茂密,故土色发黑;旧城西南原有“旧井”一口;城内发现砖瓦瓷器碎片、唐代开元、宋代天禧、明清各朝钱币若干,因此,他作出的结论是,哈城旧城的年代至少可追溯到唐代。
秦代哈城复原图
城西门外址景色

  有清一代,哈城只作兵营,城内无百姓居住。故哈城古歌曰:“哈城本是棋花城,城里驻兵不坐民;城东营房城西庙,兵睡营房神守城”。
  1987年,我应湟源县委宣传部李国权部长之约,第一次考察哈城。有熟知湟源历史的陈佐邦先生作向导。从哈城东门遗址入城,但见一陡峭的山路直达西门。由于头天一场大雨,沿路见到被雨水冲出的不少破碎瓷片,经同行的董绍萱、陈佐邦等先生辨认,认为是元、明、清三代遗物的可能性很大。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可为李智信先生“此城可追溯至唐代”的见解作证,也可证明此城曾经是丝绸道上的一个重镇。这条曾经的中轴线的右边是昔日守备署,左为营房;再上行有城隍庙、玉皇庙、山神庙、关帝庙。佐邦先生说,城西北最高处为禹王庙,毁于同治年间兵燹。庙宇和守备署等建筑十分考究正齐,庙内的塑像、壁画也很精彩,大都出之湟中、湟源能工巧匠之手,可惜都毁于清末民初的战乱。但一些古建筑的遗址尚存,精美的建筑饰物残片随处可见,从中可见这些古建筑当初的壮丽风貌。
  哈城的居民区在东门之外,沿东城墙是一条南北大街。有两个十字路口。其间有过街楼、义学、魁星阁、孔庙、马王庙、敬字炉、无量殿、文昌阁、八卦亭等;沿街商店林立,有客栈、鞍鞯铺、靴帽店、马掌铺、皮毛店、洋行、杂碎铺等;哈城的富户、大商人的宅院修在大街两旁。其间汪家、李家、蒲家、索家(藏族)、拜家(回族)的院庭宽敞,门楣光鲜,被人称为某家大院,多为经营牧区生意的歇家;一些家住湟源的大歇家如张泰安等,均在哈城设办事机构,接待日月山以西的各族客商。
古老的庄廓
光绪年间的家谱
道光年间家谱

  岁月如流,沧海桑田,哈城在数百年的历史轮回中,面目全非,真乃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于断井残垣。”古建筑学家张君奇先生在哈城作田野调查时,根据几位年过古稀老人的回忆,制作《清代哈拉库图古城堡全貌图》一幅,使这座古城不致被历史完全尘封。青海省人民政府也在2008年将哈城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强保护,并立碑记之。
  哈城是一座兵城。方圆30公里内,曾设有日月卡、唐代营盘台、哈城营盘台、察汗古城、唐代绥戎城、克素尔古城、唐代石堡城、大小方台等一系列古代军事防御城堡,其間哈城占据兵要重地。有清一代,围绕这座古城,发生过不同性质和规模的战事11起。最著名的当属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陕西回族起事首领白彦虎率众万余进攻哈城,大败、毙其子,彦虎失一目。彦虎骁勇善战,名震陕甘,但却落败于小小哈城;哈城人尚武,湟源宿儒杨治平有诗曰:“万里经商勤远略,千夫尚武验边风”。哈城人的祖先多为兵城的官兵,所以以习武为荣。现存的多本家谱中,记载着先祖们从戎卫边的事迹。如甄氏家谱记:“甄大忠,生于嘉庆八年,及长从军,远戍海疆,道光十年八月十二日,英勇阵亡。”清政府诰封忠勇大将军。述事太简约,据笔者查阅,此人很可能阵亡于抗击英国侵略的镇海之战。家谱记载的还有张将爷、潘副司;有蒲氏家谱记:“高祖移居哈城,入伍从戎远征,远达喀城(新疆喀什),勤劳王事”。其子孙多从军,四世蒲忠卒后例赠武德佐骑尉。这些去世了的人都是曾驰骋疆场或保卫哈城的勇士。
  哈城的文化积淀多。哈城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地为各民族相互交往,各种文化融合之地。积淀了丰富的多元文化原素。《县志》记:“自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4年)至会昌二年(公元842年)的208年间,唐、蕃经赤岭、哈城来往的友好使者络绎不绝,史书记载的有和亲、报聘、出丧、吊祭、议盟、封赐、进贡、慰问、庆贺、遗俘等200余次。至于民间往来的商贸、僧侣、工匠、学者等更是无法计算。唐代时的赤岭纥辟驿就建在今哈城之内。唐贞元年间,吐蕃赞普死。朝廷遗工部侍郎张荐为吊祭使,持节吊赠,“卒于赤岭东纥壁驿。”   文城公主进藏,曾驻骅纥壁驿及今哈城。公主一行阵容浩大,选有草、有水、场地宽展、较为暖和的哈城作憩息地是上策。至今哈城人说,从祖上流传,城北香水河,即为公主饮水处,名传到今;哈城的古老歌谣则唱道:“哈拉城是棋花城,朝朝代代接贵人;唐公主城楼上哭声恸啊!对山的山神泪纷纷。”
  哈城人尚武也尚文,薪火相传。所以,近有文昌阁、孔庙、魁星阁、义学、敬字亭等,以祈地方人文蔚起。哈城也确实出了不少人才,至今哈城人津津乐道的四大秀才、八大能人,还有史、蒲、甄等几位稿爷。他们都各有专长,甚至身怀绝技。其中“能人”多为技艺精湛的各类工匠。他们是文化的种子,撒在了这边陲小城,一样的开花结籽,遂使古城的文气久盛不竭。至今成为哈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比如,哈城的军社火,在全省庞大的社火群中,可谓独树一帜。哈城人保留着古老的家谱、先祖留下的字画、光绪年代刊印的古籍、碑刻残片、古钱币、清末说唱本等等,是文脉相续、薪火相传的文化情怀,难能可贵。
  哈城是一个商贸之城。哈城的原居民分属汉、藏、蒙、回各民族。数百年来相互友好合作,通婚联姻,发挥各自优势,又相互取长补短,共创家园,形成了一种很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贸易文化。其间又通过歇家及洋行,把贸易触角伸至西藏、新疆、天津等口岸。哈城经济的特点是以商为主体兼营狩猎、农牧、采集(药材、矿石),物阜民富,故哈城虽小名声大,有钱人也就多。如汪大掌柜,生意兴隆,财源滚滚。每年的农历六月六,他就在自家的汪家大院中行“晒宝”。其时,拿出窖藏的金砖、银元宝、银元、绸缎、古玩、骏马,还有从西宁等地购进的各类货物。当他第一次展出留声机和手电筒时,在哈城引起轰动。“把人的下巴差点惊得脱扒了。”这句有点夸张的话一至延续到今,从现时的理念看,汪掌柜在炫富,其实,正是汪掌柜精明之处,他这是自我包装和宣传。效果甚佳,藏大路上人人亦知汪掌柜财力雄厚,和他做生意、借钱、放账是不会亏的,果然如此。汪家最终衰败于民初兵燹。
秦代嬉弥勒图
光绪年间古籍

  哈拉库图,这座屹立在历史长河制高点上的古城,在海拔3500米的高程上,向世人殷勤招呼:“来哈城看看吧,这里有您要看的不少东西,还有不少等待您来发掘的东西。

哈城军人社火独树一帜


  哈城的社火早已名声在外。1954年,当我还是湟源牧校的一名学生娃时,就听家住日月乡的同学们说过哈城的社火如何的好,如何的奇!但总没有机会一睹为快。机会终于来了。2019年正月16日,湟源政协陈海明主任邀我和古建筑学家张君奇去看哈城的社火。
  离村老远,就看到了那座像是挂在山崖上的哈拉库图的古城。到了村口,有身着节日服装的哈城社火会首贾治龙迎接我们。在不远处的村广场传来的锣鼓声中,他手棒一条条金光闪闪的哈达送给了我们,一边说着吉祥诙谐的欢迎词,说得大家都开心的笑了起来,也使我们的心绪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闲暄中得知贾会首世代住哈城,其祖上是哈城军营的一名步战兵。他年近50,身板壮实,说话高声大气,粗犷而自信。在他身上似能看到先祖们顶盔贯甲,为国戍边的些许遗风。“社火会首”是近些年的称谓,哈城人更愿意按古老的传统,亲切地叫他“社火头儿”。哈城社火头儿从清代宣统起,传承有绪,载之专册。社火头儿必定是在庄子上有声望,人缘好,热爱社火,有组织能力,公正廉洁的人。一个庄子的社火水准如何,与本庄子社火头儿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关联。
  贾治龙就是一位热肠古道,为哈城社火甘愿奉献的人。说起哈城社火,他如数家珍。哈城社火起之清代光绪年间。有位驻军哈城的守备崇将爷,祖籍山西。满族。他为人正直而武艺高强,曾几次率兵打败了侵犯哈城的敌军,保一方的平安。他也有文采,经常登门拜访哈城的秀才文人们,一同说文论诗;每年的八月十五,当月照山城时,崇将爷提一壶酒,独自登上西门城楼,对着洒满月光的日月千山,自斟自饮,醉而拔剑起舞,口中念念有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守城的兵士说,崇大人喝醉了就念经;哈城的秀才们说,崇将你好真儒将也。
敬德出场
巾帼威风锣鼓
马子、身子

  崇将爷思念家园的情怀,催生了哈城军人社火的诞生。他看到士兵们常年坐守孤城,生活十分清苦。特别是每到过年,士兵们想家想父母妻儿,愁肠万千,崇将爷于心不忍。而哈城的百姓们过年时,都要祭祀山神祖宗,期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场面很大,而且常请崇将爷莅临,以壮声势,搞好军兵关系。这使他有了一个想法。他召集哈城的鄉老、营官们相商,提出哈城的军人和百姓们合演社火之事,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官居武四品的崇将爷降尊纾贵,成了哈城军社火的第一任社火头儿。这在青海的社火史上怕是就此一人了。   崇将爷筹划再三,他把军营生活和哈城百姓过年习俗结合起来;把军人沙场秋试马,虎帐夜谈兵的豪情壮志与百姓祈盼五谷丰登、太平有象的心愿融为一体,将哈城人祖辈流传下来的古秧歌、故事、少年、民俗等加以整理、改编成社火唱词;他以古代的英雄豪杰,忠臣良将为主轴,设计出具有军人元素的各种“身子”,并由军人扮演其中的一些“身子”。他还亲自扮“赵子龙”这位大“身子”,从此使哈城的军社火就越演越红火,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据陈佐邦先生讲,清末民初,在湟源做官的人,每年正月都要在县长的带领下,到哈城看社火,这一方面是对前贤崇将爷的敬仰,一方面也是对哈城社火的高看。其中有民初做湟源县长的陈泽藩,他看了哈城社火后大加称赞,说“此风可嘉,此风可鉴”。陈泽藩是出了名的清官、教育家,他的赞语自然有很高的含金量。
  現在,就言归正传,去看哈城军社火。
  一、出演官象征古代军队出征:哈城社火是正月十二出演官。这演官就不同于河湟其他社火中的炎官。炎官是火神爷,而演官是操练军人的军官;故演官又称官老爷,即军中长官之意。其官老爷的护卫、仪仗队等均穿古代军装打军旗。演出之日,社火队在演官的统率下,浩浩荡荡,伴着军旅锣声“闻鼓而进,鸣金而止”,进退有度,绕庄子一周,其间先有报子著军装,执令旗,跨骏马前出,策马奔驰穿街走巷,报平安、收晦气,威风凛凛,平添了几多古代军人文化的气氛。整个出演官活动喻示军民一家、保境安民的意蕴。
  二、马子。哈城社火中的马子是重头戏。由36名英俊少年扮成,取36天罡将星横空出世之意。他们身着黄色对襟战服,腰悬刀剑,身跨由丝绸竹枝扎就的红鬃烈马,分两队驰骋而出。作跑四门、两军对战、变八卦阵多种队形。这些身子扮演古代武艺高强、忠心保国、名传千古的英雄人物,有张飞、赵子龙、秦琼、敬德、罗成、杨六郞等,以此表达哈城人对这些英雄人物为国捐躯的颂赞,也是中华文明千古不易的价值观之一。马子队出场顺序排在舞龙舞狮之前,以示对军人的崇敬。哈城军社火流传百年,这个顺序从未变更。寓教于乐,尽在其中。
  三、四大金刚,是哈城社火独有的身子。其扮演者是四位身材高大,气度不凡的男青年,他们身着翻穿羊皮大袄,头戴有红穗的三角高帽,舞蹈动作不多,但显得威猛刚劲,傲视四方。我问老贾,这四大金刚所指何人?他说,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这四大金刚是唐太宗手下的四大勇将,即秦琼、敬德、程咬金、李靖。由于哈城属日月藏族乡,原居民中藏族占有很大比例,故将藏族的英雄人物和汉族的忠臣良将融为一体,就有了如此独特的身子,扮像是古代藏族英雄豪杰的再显,汉藏民族文化融合在社火中的体现,挺有意义。
  四、张弓背老婆。这个身子在河湟社火中早已消失,原因是“不太雅观”,但在哈城社火中依然保留。身子由一名身着军装的壮汉,背着一位妙龄妇女,在社火队中慢跑转场,形象诙谐滑稽,观众报以笑声。据老贾讲,张弓背老婆这个身子的根在哈城。光绪年间,哈城有一位步战兵,因箭法好,人称张一弓,大名没留下。岁数大了,好不容易定下了一门亲事。媳妇家住丹噶尔西门外。一日张一弓请假去成亲,谁知在入洞房时,乱兵围了城,全城乱成了一锅拌汤。张一弓二话没说背着新媳妇就向哈城奔跑,一路大上坡,爬崖过沟,只用三个时辰就跑完了60里路,进了哈城。同伴们十分惊奇,说你咋跑得和马一样快?张一弓回答:“你说求的,八十的阿奶狼没撵,狼撵时翻过九架山。再说,我背的是没入洞房的新媳妇哩?”从此,哈城就有了一句调侃的俗话:“骑马的乏,坐轿的困,张弓背老婆,越背越有劲。”现在,这句古话也没人说了,但张弓的事被编进了哈城的社火。它诠释的是军人也多情,夫妻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一段佳话。
四大金刚与作者合影(右三程起骏,右四张君奇)
哈城社火三字经

  五、巾帼锣鼓动天地。哈城的妇女锣鼓队,由100名年青妇女组成,她们着清一色的明黄战袍,英姿飒爽,豪气干云。由四位“女将军”作指挥。她们扮的是古代女将梁红玉、穆桂英、樊梨花、刘金定的身子。四女将上点将台,各擂一面直径1.5米的将军鼓,威风八面。鼓槌起落,由缓到急,由轻到重。随着将军鼓点的变化,那锣鼓方阵按九宫八卦之意,变化阵形,金鼓齐鸣,如雷奔天宇,地动山摇,从中可感受到古代的巾帼们冲锋陷阵,英勇杀敌不让须眉;随着将军鼓点的变缓,不经意之间就过渡到明快欢乐之节奏。表达着新时代妇女们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对建设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愿景,充满着活力与自信。在指挥鼓的引领下,全体方阵击鼓声步入又一高潮,打出了急如风雨,万马奔腾的旋律,在石破天惊时,戛然而止,全场观众屏气凝声,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
  哈城军社火全场演出需3个小时,从头到尾,都蕴含着一种古代军旅气息,这就是哈城社火的特色底蕴和价值。细细叙说要费很多笔墨,就此打住。
  (陈海明图)
其他文献
“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需要把“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各学科的各个环节,专业教师则是引路人.专业教
摘 要:商业银行的兴起为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此同时银行业的效率运行问题也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中国14个商业银行为对象,考虑了不良贷款率这个变化因素,运用方向距离函数来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并提出了造成中国商业银行非效率运行的原因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商业银行,效率性,生产性变化,不良贷款  一.绪论  商业银行在经济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商业银行的效率研究是金融研究的
期刊
在介绍经济法课程的一些显著特点之后,提出了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期刊
摘 要:从经济发展的国别差别着手,理清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因素。通过经济发展的国别差别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依次从人口和国土面积、资源、资本、经济制度和科技创新五个方面厘清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的内在原因,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经济发展;国别差别;资源;资本;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一个永恒的话题,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重大的社会责任。177
高职教育有其本身的特点与异质性,在高职教育中,更要注重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英语作为高职教育的基本学科,其覆盖范围极为广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渗透能够
应用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大家了解到常用文本的一些特点和用途,并培养起对实用文书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在社会不断发展和当下学生不断变化的一些客观实际中,要
一、古羌辉煌王母情结  检索一下古今学者对西王母的判断,必然有助于我们的实证考察。  我相信,就像《圣经》的考证破译已牵动了西方人的神经一样,西王母的研究与破译必将牵动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的神经。《圣经》的破译使人们比较清楚地看到了西方的史前文明;而西王母研究无疑会使东方人获得更多的远古历史认同与理性思考。  当我出版了《昆仑山·探寻西王母古国》一书后,相继接到了一个又一个来自远方的电话。在国内,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