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过程体验 触摸概念核心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UC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复习铺垫,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探究,掌握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自主探究,拓展应用,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触摸观念核心。
  【关键词】轴对称;空间观念;自主探究;拓展应用
  一、复习铺垫,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瞧。(课件动态演示用纸剪松树的过程)展开后是什么呢?你们认识吗?
  生:展开后是一棵松树。
  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谁能说说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生:我知道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一样。
  ……
  师:二年级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中间的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轴对称的知识。(板书:轴对称)
  [思考: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了“图形的运动(一)”,已经初步感知了“对称、平移、旋转”,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些都是本节课的认知基础。出示学生熟悉的剪纸,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复习,唤起学生的旧知,松树图与例题的内容相呼应,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为新课教学做铺垫。]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轴对称
  师:同学们,下面这些图是轴对称图形吗?(课件出示图形)
  生:……
  师:刚才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呢?
  生:我见过……
  师:你能找到第一幅图案的对称轴吗?自己试着折一折,画一画。
  学生动手操作。
  师:第一幅图(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社标)有一条对称轴。你知道窗花的对称轴在哪里?自己试着折一折,画一画。
  学生动手操作。
  师:像窗花一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称这两个图形为轴对称图形。
  师:瞧,这些图案呀,隐身了。留下的这些图形,你们熟悉吗?
  生:有我们熟悉的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和不规则的图形。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想一想,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在哪里?
  生: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三角形有……
  相机整理显示: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看来同学们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得很好,那轴对称图形到底还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
  [思考:对“对称”及“轴对称图形”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些都是再次学习轴对称知识的基础。在学生再次学习轴对称现象时,結合教材中给出的许多生活例子,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看一看,折一折,画一画,让学生明确“轴对称”的概念。通过将实物图抽象简化成图案,让学生研究,主要是引导学生忽略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着重从图形运动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另外,教师从课本提供的素材出发,让学生辨析轴对称图形,研究有几条对称轴,巩固轴对称图形特点等知识。通过图形的抽象,对教材素材的合理利用,有效地抓住了教材的重点,把握核心问题。]
  2.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师:我们来看一看,刚才剪成功的这棵松树图(课件出示例1)。请你数一数,它有几条对称轴?
  生:它有1条对称轴。(课件演示松树的对称轴)
  师:同学们,松树图里藏着小秘密呢,它是由许多的线段围成的,你能找到这些线段吗?请你在小组内指一指。
  学生找松树图中的线段。全班交流找到的线段,教师相机指导。
  师:这条线段和哪条线段对称呢?(课件随机显示一条线段,请学生指一指)
  师:线段有两个端点,你能指出这条线段的端点吗?(课件显示A点)(课件再显示点A')你们能看出这两个点有什么关系吗?你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吗?
  生:这两个点对称。
  师:A和A'两个点分布在这条对称轴的两边。这两个点对称,你们能给他们起个名字吗?
  生:就叫他们对称点。
  ……
  师:那自封为“对称点”的两个点,有什么要求吗?
  生:我觉得这两个点一定要在对称轴的两边。
  生:我觉得这两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要一样。
  师:你说的这个距离怎么解释?能和大伙儿说一说吗?
  生:就是这个A点到对称轴有3小格,A' 这个点到对称轴也有3小格。所以我称它们俩是对称点。
  师:哦,我听明白了。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你们能再找出一组对称点吗?
  生:……(请学生再找出一组对称点,教师相机指导)
  师:连接AA',同学们仔细瞧一瞧,线段AA' 与对称轴是什么关系?
  生:它们互相垂直。(课件演示垂直标记)
  师:刚才我们还找到了另外一些对称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你会数吗?自己再寻找一些对称点。数一数,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教师相机指导。
  学生合作完成后,全班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数一数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点A与点A' 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其他每组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也相等。
  生2:每组对称点的连线都与对称轴垂直。
  师:原来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点有这么多的特点。只要我们细心看,认真找,仔细数,就会找到相应的对称点。(课件展示:1.看;2.找;3.数。)
  [思考:“对称”是学生已有的知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互相垂直也是学生学过的知识。这些都是研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的基础。学生只有对轴对称图形整体的感知,却不知道关注其中的对称点的特点。因此,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需要学生有学习的需要。让学生在熟悉的方格图中去研究松树,自然地过渡,让学生学习得更轻松。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看、找、数,让学生探究出了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点的特点,为下面学习补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打下了基础。]   3.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师:刚才我们研究出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下面我们来个画画比赛,好不好。
  生:好。
  课件出示例2。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比赛的要求是什么?
  生: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
  师:活动的要求我们看明白了。你们找到对称轴了吗?
  生:找到了,在这。(课件闪动对称轴)
  师:你们打算怎样画,才画得又好又快?小组先商量一下。
  师:哪组交流一下你们的金点子?
  生1:我们这组觉得,应该先找到对称点,确定好点后再顺次连接。
  生2:我们这组觉得……
  师:大家各抒己见,下面我们一起动手来试一试。
  学生画图,教师相机指导。
  展示几位学生的作品,并请学生自己介绍一下方法。
  生:我先找到一个点的对称点,再……,最后把这些点顺次连接起来。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试着补全了这个轴对称图形。想一想,你们的依据是什么?
  生:我是利用对称点的特点来画的。
  师:怎样找点呢?要找出所有点的对称点吗?
  生:不用,只要数出线段的端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步骤。(课件一一展示:1.找;2.定;3.连。)
  师:你说的这些点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他们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很重要。我们可以叫它什么呢?
  生:关键点……
  师:刚才我们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这个特点,补全了这幅轴对称图形。连接每组对称点,我们会发现,这些连接线都要与对称轴……
  生:互相垂直。
  [思考:学生探究出了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点的特点,通过找关键点,定对称点,连对称点等一系列的操作,借助画画比赛活动,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是这节课的难点,在学生充分的讨论后,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总结出方法,进行提炼,学生记忆的会更深刻。这里,教师借助“方格图”学习轴对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方格图是学生学习轴对称和平移等的重要工具,方格图上一条条水平和竖直的线,为学生建立方位感、感受距离提供有力的参照,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教材中的例1是利用方格图,发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例2是借助方格图,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这里的方格图不僅仅可以提供给学生简单的数据提示,以便成功地发现规律,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计算的基础上建立形的表象,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方格图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使学生有了“做”数学、体验数学、经历数学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仅收获了知识,也积累了测量的意识和方法,发展了空间观念。]
  三、巩固反馈,拓展应用
  1.基础练习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利用这些特点,我们会补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下面我们来第二次画画比赛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要求再完成。(课件出示)
  生:试一试,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动手操作。
  师:我们来看画得比较快的这几位同学的作品。你是怎么画的?
  生1:我是先确定其中左边图的两个关键点。然后我数出第一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5小格,我再数出另5小格,点好点。用这个方法找到另一个关键点的对称点。再连一连就画好了。
  生2:我……
  师:同学们观察很仔细。仔细看一看,连接这些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是互相垂直吗?
  生:是的。
  师: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检验自己画的图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2.拓展提高
  (1)补全图形
  师: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很快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你们真的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了吗?
  生:会。
  师:下面这幅图,你会补全吗?(课件出示)
  学生自己动手试画后交流。
  师:这幅图和前面遇到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这幅图斜过来了。
  师:你真善于发现。面对这样的图,你是怎样画出来的?
  生:我还是找关键点。
  师:你的关键点的对称点在哪里?
  学生上台演示。
  师:你找的这个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几小格?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
  师:这里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和前几幅图不一样,光用前面的方法不太方便了。
  有的学生凭自己的观察发现了对称点的位置,非常了不起。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课件演示连接一组对称点),你有什么发现?
  生:连接对称点的线段与对称轴还是互相垂直。
  生: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师:同学们,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你们现在能介绍一下吗?
  生: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2)联系生活
  师:你能根据下面设计图的一半,猜一猜剪下的是什么吗?(课件分别出示下面的图)
  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呈现答案:
  (3)巧辩图形
  师: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说说理由吗?
  生:……
  如果有学生认为是轴对称图形,尝试让学生说一说对称轴的位置。   学生错误一:按对角线画对称轴;
  学生错误二:按中线法画对称轴;
  ……
  结合学生的可能出示下面几种图:
  ……
  师:找出的“对称点”与对称轴都不互相垂直。所以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师:将第一幅、第四幅图隐去平行四边形的另一半,你会补全这些图,让这个图形变成轴对称图形吗?(课件出示下图)
  学生作业,集体订正。
  师:补全后的图形,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它是平行四边形吗?
  生:不是的。
  师:平行四边形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4)巧画图形
  师:右图是一幅图形对折后的一半,你知道原来的图是什么样吗?
  学生尝试画一画。全班交流答案。课件展示多种可能。
  ……
  [思考:本环节分成了两个部分,基础练习重在加深学生对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的印象;拓展练习分成了四个部分进行,由补全图形、联系生活、巧辩图形、巧画图形四个环节组成。补全图形的练习,重在和例题的对比,对称轴沿着方格线方向比较好画,斜过来的图,往往学生比较难画。联系生活是将轴对称图形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辩图形,将平行四边形突出研究,它是比较难理解的图形,让学生在辨别中思考并发现,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通过设计再补画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学生动手操作后自然会发现,补全的图根本不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巧畫图形,是难度比较大的一种练习题,旨在锻炼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难在确定对称轴在哪里,再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不断地在动手操作与数学思考中进行着学习,促进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形成,培养了学生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体验成功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轴对称图形有哪些新的认识?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连接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是互相垂直的。运用上面的特点,可以正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们还会发现更多的有关图形的知识呢!
  五、教学感言
  空间观念无论是概念的本身,还是它对于学生发展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空间观念”作为核心概念,并对图形与几何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教学中要关注以下几点。
  1.重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把握核心内容
  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情境,在他们已有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编排,两个例题承载着不同的任务,既有数学知识的认识,更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为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提供适宜的学习素材。在教学时,教师要全面分析,重视教材的变化,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核心问题,落实课标的核心理念。例如教材例题中的“怎样画得又好又快”,会引发学生思考,是该例题的核心问题,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向。
  2.重视方格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课的例题教学中,多处使用了方格图。它是学生学习轴对称知识的重要工具,方格图上一条条水平和竖直的线,为学生建立方位感、感受距离,提供了有力的参照,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两个例题教学时,都使用了方格图。例1是利用方格图发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例2是借助方格图,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后面即将要学的例3是在方格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例4是借助方格图求出简单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借助方格图进行教学,不仅仅可以给学生简单的数据提示,以便成功地发现规律,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计算的基础上建立图形的表象,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方格图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使学生有了“做”数学、体验数学、经历数学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仅收获了知识,也积累了测量的意识和方法,发展了空间观念。
  3.重视学生的数学活动,关注数学思考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不仅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找一找、数一数、填一填等操作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分析、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不断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教学中,要认真研究学生是如何思考研究的,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例如,让学生思考“怎样补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等,要求学生根据操作过程或已有知识经验不断思考,合作研讨,动手尝试。通过学生实践操作后,让学生明白,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及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代替学生思考,采用让学生起名字,如“对称点”“关键点”等概念,重在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思维才能得以锻炼,解决问题的意识、策略方法才能得到发展。
  总之,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教学,空间观念的培养,需要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在各学段中,都安排了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是帮助学生掌握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良好载体。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把握图形与几何这一版块的所有内容安排,熟悉各版块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学校中层干部的角色定位、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培养的几种意识三个方面,对学校中层干部应增强的几种意识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建议,以期能进一步提高学校中层干部的工作效能。  【关键词】学校; 中层干部;意识  学校中层干部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充当着兵头将尾的位置。中层干部既是校长室决策的执行者,又是具体工作落实的领导者。结合我在与学校中层干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谈谈中层干部
期刊
【摘要】小学低段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对于知识重难点,反复地机械练习与说教效果甚微,我尝试利用课始三分钟进行数学小活动,以此来突破低段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新知学习后的最短时间内尽可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尤其帮助学困生及时解决困惑,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关键词】课始三分钟;理解和掌握;解决困惑  由于小学低段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数
期刊
【摘要】低年级学生犹如小蜗牛一般,走路慢,吃饭慢,作业慢,在写话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放慢脚步,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想象的声音,寻找最适合的方法,让他们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关键词】兴趣;想象;联系生活;读者意识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地爬,为何每次总是只爬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它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功能及价值,超越了单一学科的界限,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跨学科性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实践活动的形式统一起来,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定初衷不谋而合,生活实践,在学生最自然的状态下逐渐构筑起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梦想彼岸。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童谣作为孩子们容易接受的一种文学形式,在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中加强对童谣系列活动的重视是教育的发展趋势。童谣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够明显体现幼儿自身的教育功能,基于此,让童谣走进课堂并活起来成为教师提升童谣园本课程开发力度的必要条件。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幼儿园中童谣系列园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 童谣活动;园本开发;必要性  童谣是人民群众在日常活动的开展中创作
期刊
【摘要】 如果说同课异构的赛课是寻找教的“另一种”可能,那么与我而言的“洗课”则是达成学的“这一种”捷径。洗课要有课可洗。我坚持“一课三备”; 再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删繁就简,去伪存真:一、学什么:关注文体,聚焦表达;二、怎么学:领会方法,迁移运用。  【关键词】省“蓝天杯”;小学语文 《夹竹桃》;洗课  感谢江苏省“蓝天杯”小学语文会课活动,使我这个从未在小学上过一天班的小语骨干教师的培训者有机
期刊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评价,其内容固然重要,也是大家一直研究的话题,但形式其实也是重点,它能让内容更具长效性,因此,对美术教学的评价形式,我思考了从口语面批到文字表格,再到淘宝格式的一种形式探究,希望通过探索与实践,找到最简便易行、最有效的评价形式。传统的面批形式能及时给出同学和老师对作品的评价,但这种评价仅局限于一种语言交流,给学生看到的只有一两个字的等第;在此基础上,我创新出档案式评价,以文
期刊
【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内容到底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如何定位、如何评价。基于此,我校开展了《小学数学“综合與实践”板块的课程开发与校本研究》,除了研究教材编排的“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教学外,努力拓展更丰富的教学资源,重点在低年级引入“数学绘本”阅读活动。基于儿童,选择绘本内容;经历体验,立足核心素养;多彩活动,关注终身发展。  【关键
期刊
【摘要】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对文本的钻研与解读比较全面,忽视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设计。本文旨在提醒一线老师应更多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并由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活动设计;思维品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的一线语文教师已改变了原来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尝试用PPT或者是师生问答等形式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但是在很多的语文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琐碎的师生问答式语
期刊
【摘要】 每一堂课总有最适合它的 “突破口”,若找到了这个教学的支点,就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思维,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寻找教学支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找关键,理矛盾,解悬念,看变化,抓课题,辨不同。  【关键词】支点;关键;矛盾;悬念;变化;课题;异同  在语文课堂中,有许多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效果,比如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课堂鼓励的艺术、有效的课堂讨论等。但就其根本也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