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演奏风格感形成是建立在对乐曲深刻理解,通过与自身的思想情感体验相融合,通过自我加工形成一种独树一帜的演奏表达形式。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学生演奏风格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演奏特色。为此本文探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演奏风格感的措施。
关键词:教学 学生 演奏风格感 形成
乐器在演奏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考虑到乐曲风格,还要考虑到演奏者个人对乐曲的理解。因此演奏者会在演奏中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种演奏风格有一定的独特性,能够增加作品的内涵或者多样性,也是演奏者个性的一部分。学生在进行乐曲演奏时,也需要有自己风格,而演奏风格的形成是需要培养的。因此有必要探讨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风格感。
一、培养学生的演奏风格感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生学习乐器演奏不是为了复古或者模仿前人的乐曲,而是在演奏中深层的理解和感悟乐曲本身表达的思想,然后结合自己的思想和感悟。如果学生单纯地去学习音乐的技巧和手法,而对作品本身的思想不去关注,也就失去学习音乐的灵魂。而学生的演奏风格要想形成必须通过学生思想与作品的融合才能利于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在演奏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特色。因此可以看出如果在音乐教学中着重强调演奏风格的形成和培养,就会促使学生对乐曲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对乐曲的理解进一步升华,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让音乐教育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形成自己的演奏特色
学生对乐曲有自己的理解这些都能感染,影响他们的思想情操,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经历和人身感悟不同,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就会不同,从而在演奏过程中就会有不同的情感表达,也会形成自己的演奏特色,成为一个音乐艺术家或者学习者自身个性的一部分。比如:我国著名的钢琴演奏艺术家郎朗,在进行钢琴演奏过程中就会有自己的演奏风格,他的钢琴演奏从姿势上非常优美,从每个动作的应用上看不仅仅到位而且力度恰当,给人以铿锵有力的演奏风格感。这些风格成为郎朗演奏艺术风格的一部分,也是艺术家魅力的一部分。因此对学生有意识的培养演奏风格会帮助他们加深对音乐创作的理解,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传承自身的演奏特色并展示个性的一部分。
二、培养学生的演奏风格感的措施
(一)进行扎实的乐理基础训练
演奏乐理知识与演奏风格的形成就相当于房屋与房屋地基的关系。没有牢固地基是无法建筑好别具特色的房屋,同样没有牢固的乐理知识作为基础也是无法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演奏风格。因此音乐教师在进行演奏风格培训时应该首先把重要工作放在对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上。首先应该重视学生的识谱能力教学。乐谱就是乐曲的语言,也承载着作品的深层思想,如果学生连基本的乐谱就不能区分清楚,也就无法完整的进行作品演奏,也就谈不上演奏风格形成问题。其次应该重视演奏基本技能的教学,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演奏表演技能,学生采用能力把乐曲熟练的表达出来。比如在进行钢琴演奏过程中只有能够熟练掌握左手弹法和右手弹法的一些基本技能,才能左右手一起完美配合,自如地演奏作品。当演奏的基本技能熟练之后,也才有精力去把这些娴熟的基本演奏技能与自身对作品的感悟经过加工形成自身演奏有机融合部分,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
(二)加强学生对音乐创作背景的理解
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作曲家都有其特有的风格及特点。他们的艺术风格及灵感都来源于他们身处的时代文化。因此应该经常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关于作曲家的身世背景和音乐风格并分析其作品,对每一个乐句的处理进行解析。与学生互動,一起演奏并示范出比较理想的演奏方法。当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并且使他们都懂得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掌握不同的演奏风格,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态度融入到实际演奏中去。作为听众,尤其是对音乐艺术不是很敏感的,他们需要演奏者去传递信息,其中包括作曲家的思想、风格、特点及手法。所以一场好的演奏会能呈现很多的内容,这些内容是通过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来传递的。老师在课堂中经常跟学生讲谱子里所有的一切就是我们所研究的一种语言,一定要去分析它,理解它,运用它。而很多信息往往都不会直接体现于乐谱上。这需要学生们其他途径搜集相关信息,比如:图书馆、网络等等。结合发掘出的额外知识再对乐谱进行分析将会在形成特定的风格感上事半功倍。
(三)引导学生对乐曲积极的加工创作
演奏风格是建立在对作品理解、自身演奏技巧、人生感悟及乐曲加工基础上。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演奏风格感,应该重视让学生在理解乐曲本身所代表的思想性与自身人生感悟的有机融合。也就是经常问学生两个问题,一是“你们在演奏什么”,其次是“你们所看到谱子里的一切代表什么”。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增加作品思想价值与个人思想情感的有机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就是在对原有作品进行加工。学生经过对作品的加工演绎就会在演奏时带上自身的特质在里面,形成自身的演奏风格。比如通过引导学生对乐曲的合理想象,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作品的主题情景中,或者引导学生发挥其自身的想象力参与到作品的主题形象分析里来,使学生懂得欣赏其中的微妙与精彩。当学生实现了作品与自身情感的融合,就会使学生真正爱上演奏,为演奏风格的塑造奠定基础。
(四)改变教学策略
学生演奏风格感的培养作为一种教学内容,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取合理教学策略实现学生演奏风格的养成。在具体的策略上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第一,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所演奏的乐曲产生兴趣,直到真正把注意力投入到音乐中来。比如为学生将一些关于作品或者作曲家的有趣的事情,调动学生的兴趣。当学生有了对演奏的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到表演艺术中去,让学生自身演奏风格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第二,开展灵活多样的演奏活动。在进行音乐演奏教学中应该具备一定量的演奏活动,比如:汇报演出、演奏比赛、乐曲欣赏等各种形式的演奏活动,让学生能够把自身演奏知识和技能通过自身的加工,形成自己的演奏形态,助推学生演奏风格感的形成。第三,选择音乐教育的具体模式。音乐教育有自己的体系和教学规律,因此并不能像文化课一样进行教学,在演奏教学中可以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相关原理和模式,注重学生音乐素养、感情投入和创作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演奏风格感的形成。
三、结语
总之,演奏风格感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鲜明的演奏体验和个性展示。演奏风格感的培养需要音乐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应该通过扎实的乐理基础训练为演奏风格感的形成奠定基础;通过加强学生对音乐创作背景的理解,能够深化学生与作品的心灵交流,从而有助于学生自己对音乐加工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引导学生对乐曲积极的加工创作最终有利于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助推学生演奏风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徐守谦.提高高师钢琴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的若干思考[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14,(01).
[2]刘崇乐.钢琴学生在演奏时的心理素质初探[J].黄河之声,2014,(03).
[3]刘晶.对钢琴演奏风格的探讨[J].徐州教育学院院报,2004,(04).
[4]陈哲.钢琴的演变及其在演奏风格上的区别[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4,(04).
关键词:教学 学生 演奏风格感 形成
乐器在演奏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考虑到乐曲风格,还要考虑到演奏者个人对乐曲的理解。因此演奏者会在演奏中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种演奏风格有一定的独特性,能够增加作品的内涵或者多样性,也是演奏者个性的一部分。学生在进行乐曲演奏时,也需要有自己风格,而演奏风格的形成是需要培养的。因此有必要探讨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风格感。
一、培养学生的演奏风格感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生学习乐器演奏不是为了复古或者模仿前人的乐曲,而是在演奏中深层的理解和感悟乐曲本身表达的思想,然后结合自己的思想和感悟。如果学生单纯地去学习音乐的技巧和手法,而对作品本身的思想不去关注,也就失去学习音乐的灵魂。而学生的演奏风格要想形成必须通过学生思想与作品的融合才能利于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在演奏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特色。因此可以看出如果在音乐教学中着重强调演奏风格的形成和培养,就会促使学生对乐曲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对乐曲的理解进一步升华,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让音乐教育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形成自己的演奏特色
学生对乐曲有自己的理解这些都能感染,影响他们的思想情操,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经历和人身感悟不同,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就会不同,从而在演奏过程中就会有不同的情感表达,也会形成自己的演奏特色,成为一个音乐艺术家或者学习者自身个性的一部分。比如:我国著名的钢琴演奏艺术家郎朗,在进行钢琴演奏过程中就会有自己的演奏风格,他的钢琴演奏从姿势上非常优美,从每个动作的应用上看不仅仅到位而且力度恰当,给人以铿锵有力的演奏风格感。这些风格成为郎朗演奏艺术风格的一部分,也是艺术家魅力的一部分。因此对学生有意识的培养演奏风格会帮助他们加深对音乐创作的理解,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传承自身的演奏特色并展示个性的一部分。
二、培养学生的演奏风格感的措施
(一)进行扎实的乐理基础训练
演奏乐理知识与演奏风格的形成就相当于房屋与房屋地基的关系。没有牢固地基是无法建筑好别具特色的房屋,同样没有牢固的乐理知识作为基础也是无法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演奏风格。因此音乐教师在进行演奏风格培训时应该首先把重要工作放在对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上。首先应该重视学生的识谱能力教学。乐谱就是乐曲的语言,也承载着作品的深层思想,如果学生连基本的乐谱就不能区分清楚,也就无法完整的进行作品演奏,也就谈不上演奏风格形成问题。其次应该重视演奏基本技能的教学,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演奏表演技能,学生采用能力把乐曲熟练的表达出来。比如在进行钢琴演奏过程中只有能够熟练掌握左手弹法和右手弹法的一些基本技能,才能左右手一起完美配合,自如地演奏作品。当演奏的基本技能熟练之后,也才有精力去把这些娴熟的基本演奏技能与自身对作品的感悟经过加工形成自身演奏有机融合部分,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
(二)加强学生对音乐创作背景的理解
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作曲家都有其特有的风格及特点。他们的艺术风格及灵感都来源于他们身处的时代文化。因此应该经常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关于作曲家的身世背景和音乐风格并分析其作品,对每一个乐句的处理进行解析。与学生互動,一起演奏并示范出比较理想的演奏方法。当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并且使他们都懂得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掌握不同的演奏风格,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态度融入到实际演奏中去。作为听众,尤其是对音乐艺术不是很敏感的,他们需要演奏者去传递信息,其中包括作曲家的思想、风格、特点及手法。所以一场好的演奏会能呈现很多的内容,这些内容是通过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来传递的。老师在课堂中经常跟学生讲谱子里所有的一切就是我们所研究的一种语言,一定要去分析它,理解它,运用它。而很多信息往往都不会直接体现于乐谱上。这需要学生们其他途径搜集相关信息,比如:图书馆、网络等等。结合发掘出的额外知识再对乐谱进行分析将会在形成特定的风格感上事半功倍。
(三)引导学生对乐曲积极的加工创作
演奏风格是建立在对作品理解、自身演奏技巧、人生感悟及乐曲加工基础上。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演奏风格感,应该重视让学生在理解乐曲本身所代表的思想性与自身人生感悟的有机融合。也就是经常问学生两个问题,一是“你们在演奏什么”,其次是“你们所看到谱子里的一切代表什么”。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增加作品思想价值与个人思想情感的有机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就是在对原有作品进行加工。学生经过对作品的加工演绎就会在演奏时带上自身的特质在里面,形成自身的演奏风格。比如通过引导学生对乐曲的合理想象,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作品的主题情景中,或者引导学生发挥其自身的想象力参与到作品的主题形象分析里来,使学生懂得欣赏其中的微妙与精彩。当学生实现了作品与自身情感的融合,就会使学生真正爱上演奏,为演奏风格的塑造奠定基础。
(四)改变教学策略
学生演奏风格感的培养作为一种教学内容,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取合理教学策略实现学生演奏风格的养成。在具体的策略上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第一,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所演奏的乐曲产生兴趣,直到真正把注意力投入到音乐中来。比如为学生将一些关于作品或者作曲家的有趣的事情,调动学生的兴趣。当学生有了对演奏的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到表演艺术中去,让学生自身演奏风格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第二,开展灵活多样的演奏活动。在进行音乐演奏教学中应该具备一定量的演奏活动,比如:汇报演出、演奏比赛、乐曲欣赏等各种形式的演奏活动,让学生能够把自身演奏知识和技能通过自身的加工,形成自己的演奏形态,助推学生演奏风格感的形成。第三,选择音乐教育的具体模式。音乐教育有自己的体系和教学规律,因此并不能像文化课一样进行教学,在演奏教学中可以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相关原理和模式,注重学生音乐素养、感情投入和创作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演奏风格感的形成。
三、结语
总之,演奏风格感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鲜明的演奏体验和个性展示。演奏风格感的培养需要音乐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应该通过扎实的乐理基础训练为演奏风格感的形成奠定基础;通过加强学生对音乐创作背景的理解,能够深化学生与作品的心灵交流,从而有助于学生自己对音乐加工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引导学生对乐曲积极的加工创作最终有利于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助推学生演奏风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徐守谦.提高高师钢琴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的若干思考[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14,(01).
[2]刘崇乐.钢琴学生在演奏时的心理素质初探[J].黄河之声,2014,(03).
[3]刘晶.对钢琴演奏风格的探讨[J].徐州教育学院院报,2004,(04).
[4]陈哲.钢琴的演变及其在演奏风格上的区别[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