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MD技术的大货车右转弯盲区监控系统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csolit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PMD(photonic mixer device)技术的大货车右转弯盲区监控系统,本系统在红外测距仪中运用了PMD相机,能够同时捕捉距离图像和幅度图像,能在货车右转弯时进行视野盲区监控。与国内外现有技术相比,本系统具有不受光源限制,可在夜间、光线不好的条件下工作,具有生产和技术成本低,制作难度低的优点,可以改善传统超声波测距仪和微波雷达技术成本高,精度较低的不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在价值。
  [关键词]PMD技术;红外线技术;大货车;盲区监控系统;盲区范围;交通安全
  中图分类号:U4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364-01
  1.研究背景
  驾驶员位于驾驶座位置,在货车左侧,右转时其视线被车体遮挡或受反光镜角度限制,总是存在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区域,称为右转弯盲区。大型货车由于体积大、轴距长、反光镜显示角度范围有限,盲区范围比轿车更大,在右转弯时容易发生行人被卷入车底造成伤亡的交通事故[1]。
  PMD技术由德国PMD Technologies公司研发,本系统中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测距仪向车辆前方照射红外线, 根据反射波的时间差来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通过使用这种摄像元件,用一个摄像元件就可以获得物体的图像和距离。本系统在红外测距仪中运用了该PMD摄像元件,通过报警可以起到预防碰撞、检测行人的作用[2]。
  2.设计系统运行过程
  货车右转弯时的状态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为右转弯时的两侧轮胎运行轨迹。车辆转弯感应开关和红外人体感应开关实时检测车辆状态及车外行人与右反光镜的距离,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器。若处于右转弯状态且a(a=7)米范围内有行人,则启动红外测距仪测量行人与红外测距仪的距离s,再采集距离s与内置的报警距离值h(h=4)比较,s≤h时,控制报警器报警,同时PMD相机采集图像信息。控制器接收到的距离s数值和PMD相机接收到的图像信息实时输出至显示器显示。
  3.设计结构
  一种基于PMD技术的大货车右转弯盲区监控系统包括控制器、检测装置和输出装置。
  检测装置包括车辆转弯感应开关、红外人体感应开关和红外测距仪;车辆转弯感应开关安装在车辆的转向电路上,用于检测车辆是否处于右转弯的状态,红外人体感应开关安装在车辆右反光镜上,可感应车外一定范围内的人体红外线;红外测距仪安装在车辆右反光镜上,用于检测一定范围内的行人与其的距离。
  输出装置包括报警器和显示器。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安装在车辆驾驶室内。显示器安装在车辆驾驶室内。控制器为微处理器,其具有信号输入接口和信号输出接口,红外人体感应开关、车辆转弯感应开关和红外测距仪均通过电缆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接口相连接;报警器和显示器通过电缆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接口相连接。
  控制器可执行以下操作,通过车辆转弯感应开关和红外人体感应开关检测车辆是否处于右转弯状态及a(a=7)米范围内是否有行人,若处于右转弯状态且a米范围内有行人,则启动红外测距仪测量行人与红外测距仪的距离s,再采集距离s与内置的报警距离值h(h=4)比较,s≤h时,控制报警器报警。控制器接收到的距离s数值实时输出至显示器显示。
  4.PMD图像获取原理
  通过使用PMD摄像元件,用一个摄像元件就可以获得物体的图像和距离。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光发射器向目标场景发射红外光信号,光束到达被测目标后发生反射,按原路返回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根据光在整个测量过程中的传播时间和光速,可以求出相机到目标的距离。
  4.1静物距离报警试验
  在车辆转弯感应开关和红外人体感应开关闭合的前提下,将普通静物放在裝有红外测距系统的试验汽车前面,试验车从100 m远处以30km/h的速度向普通汽车开来。当距离大于7m时,显示0;距离小于7m时,显示器显示的数据连续变化,车速不变;当车与静物间距为4m时,报警器开始报警,驾驶员制动减速为0。实验结果表明,符合实际报警距离,探测结果准确。
  5.应用前景
  1.盲区监控技术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的需求逐渐扩大,货车的数量也将上升,随之而来的是货车因存在盲区而造成的事故不断增多,货车盲区监控系统日新月异。
  2.红外线技术的广泛应用。红外线技术在精度、速度、智能化等方面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并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好、非接触性测量等特点,再结合PMD图像处理技术,构成自动化较高的实用测距系统,因此它在智能车辆辅助驾驶导航的安全距离测量中应用极广。
  参考文献
  [1] 刘树峰.多路况下汽车防碰撞预警系统设计与仿真[U].山东农业大学.2014(06)
  [2] 何绪堂, 张宏, 刘培玉.用于交通事故处理的图像测距研究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7 (24) : 1-4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TMS320DM6437DSP的视频交通参数和事件检测系统,与传统人工电视监测的交通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实时性好,效率高的优点。系统实现了采图、数据处理和通信线程的同步运行,保证了图像采集的连续性和系统的实时性,系统应用程序位于检测板的应用层,在DSP内核中被调度执行。同时,应用程序中采用了模块化结构,增加了程序设计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该系统可以对交通参数和交通事件进行实
期刊
[摘 要]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使用单位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每台特种设备在生产运行活动过程的全部历史记录。本文就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重要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特种设备 安全技术 档案管理 安全生产 维护 生命财产安全 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最近几年来,钻井工程不断的发展,为我国勘探出了更多的油气资源,钻井项目在原有的钻井技术上不断的开发新的钻井技术,对充分利用石油资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钻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钻井效率的提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钻井效率成了目前钻井工程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影响钻井工程钻井效率的因素出发,从提高钻井人员的工作素质、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选择合适的钻井技术以及保证钻井的质量
期刊
[摘 要]白银是贵金属中价格较为便宜的一种,在装饰领域应用广泛。银粘土可用于制作各种装饰品,且不受模具限制。具有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便宜等优点。近几年国内外对银粘土的研究有了不同层次的进展。对银粘土及其制品的性能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关键词]银;银粘土;烧结  中图分类号:P578.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356-02  1.银粘土的定义  白银与
期刊
[摘 要]作为起重机最重要的取物装置——吊钩,通常会采用强度较高,韧性较好的20号优质碳素钢加工而成。由于吊钩所承受的力是交变应力,结合本人多年的检验实例与经验总结 ,它易产生垂直于吊钩横向疲劳裂纹缺陷,有时因加工锻造等原因也会出现平行于吊钩走向的纵向疲劳裂纹缺陷,它们都属于表面缺陷范畴。根据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检验员应该优先采用磁粉检测对吊钩解体进行无损探伤。  [关键词]吊钩;报废标准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许多与电力相关的行业也快速发展起来。早期的电力自动化控制中存在很多缺陷,智能化技术的引进,弥补了早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气工程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智能化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优势以及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可以给电力行业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应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T
期刊
[摘 要]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配网是实现电能资源直接输送到用电户的关键。现阶段,我国配网运行中还存在很多的故障因素,主要是积污垢后发生的短路、外力破坏和过电压等引起的工程技术事故。文章简单阐述了影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相关因素,并介绍了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几点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
期刊
[摘 要]随着采矿业的发展,易于发掘的浅表矿产已经十分稀少,我国矿资源储量已很难满足国家发展对矿物资源的需求,这就使得地质勘探和深部找矿技术的地位十分凸显。阐述了深部探矿钻探的特点,分析了深部探矿钻探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深部探矿钻探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矿产资源;地质勘查;深部找矿;钻探技术  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GB7588-2003中5.7.1、5.7.1.1条对曳引驱动电梯井道顶部间距的要求,对GB10060-1993中第4.5.1 “缓冲器顶面与对重装置撞板之间的距离”这一条款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出GB10060-1993标准中对重与缓冲器距离的设定范围不能满足电梯在各种额定速度下都是安全的要求。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使用辆也越来越多,道路交通问题一直居高不下,车辆事故频繁发生,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与驾驶员的心理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驾驶员心理不健康或者心理不成熟都会对行驶过程中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要不断的提高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在一定的程度上消除驾驶员的消极心理,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可见加大对驾驶员群体心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驾驶员群体的心理现状出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