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观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伟大的变革,这些变革无处不在。马克思、恩格斯曾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城市发展中国暴露出来的弊端,以及对这些弊端的处理,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观及其成因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一个资本主宰全球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无论是资本家还是工人,无论是官僚政客还是普通市民,无论是先进国家还是为这些国家提供原料的殖民地,都蜂拥而至的奔向资本,都以各种手段发现资本,都以最大的热情攫取资本。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城市作为资本吞噬一切的邪恶之物,吞掉了旧世纪带来的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城市作为绝大多数的载体,以庞大的人口数目、纷繁多样的社会等级,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所有理论的“支撑”,为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搭建和成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舞台。
  从历史角度评价,我们必须承认,城市在资产阶级巩固自己统治的过程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同时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管理者不断提高着自己的管理水平,资本家也能够更容易获巨额财富。作为各种工厂的聚集地,机器工业促进了城市的蓬勃发展,由工业主导的文明建立了现代化大工业城市,商业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马克思指出:“从住宅来说,工人住宅到处都规划的不好,建筑的不好,住户住的拥挤不堪,在大多数场合下是一间屋子至少住一整家人。”
  众所周知,费尔巴哈喜欢在恬静的乡村进行思考,使他的理论虽然非常精细,但终归因不能探寻到思想革命与社会革命的正确平台,而让自己沉寂下去。马克思却相反,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就直接指出:“伦敦对于考察资产阶级社会是一个方便的地点。”马克思、恩格斯把城市大工业和商业作为观察人类历史中一切社会关系和运动的制高点,通过研究资本关系的形成发展过程,尽可能形成更气势磅礴的历史视域,也以此建立一种既区别于辩证唯心主义又区别于机械、自然的唯物主义的一种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社会下城市的批判是他们整个城市思想体系立足的重要基点,他们通过对资本主导下的城市分析,展现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人类历史过程,反思的是资本主义城市的批判,正是为了扬弃旧制度下城市的弊端,促进城市的发展,使城市更好地成为人们生活居住的载体。
  通过归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深处,一个城市如果试图正常、平稳、繁荣发展下去,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要注意。
  (一)城市内的矛盾冲突要有通畅的释放渠道
  资本注意社会下时时刻刻存在着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对立:“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互相对立的阶级。”在城市中,工人作为劳动力的出卖者,只有当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但是资产积极的关系太狭隘了,他们既无法消化工人制造出来的诸多商品,也无法消化工人为他们创造的巨大财富。在资本主导社会下,变成了物化的社会关系,以资本为重要标志的城市的矛盾冲突随处可见,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判断,马克思、恩格斯要求无产阶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去努力认识城市和改造城市。
  (二)城市的发展必须伴随海纳百川的胸怀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中指出,“人口也像资本一样地集中其起来: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在工业中,人—工人,仅仅被看做是一种资本,他把自己交给厂主去使用,手工业者、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面对大量人口涌入的城市,马克思、恩格斯希望城市增强包容性。城市包容性应该包含三個方面:首先,城市的居民需要包容所在城市的文化,将城市的文化和主旋律转变为自己血液中的基因;其次,城市的主体也要包容其他多元文化、多元生活方式的存在,保证城市生活积极向上的同时增加城市的色彩;最后,城市原有的居民要包容城市的新增人口,尤其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当然,新增人口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育自己的城市素养也很重要。
  (三)城市应当为居民提供住宅等基础生活条件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留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随着城市内部的增加,各种大工业的发展,人口蜂拥到城市,聚集的生活状态代替了松散的集群模式,带着浓重的乡音的朴实农民和精于算计、市侩的市民混居在一起,这就使住宅——城市棘手的问题更加成为焦点。马克思、恩格斯以对普通市民关怀的热情,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论住宅问题》等著作里就住宅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指出:“这些旧城市的布局已经不适合新的大工业的条件和与此相对应的交通,正当工人成群涌进大城市而非常尖锐,有些人简直无法找到住所,”这些难题如何来解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空想,因为城市是资本矛盾运动的产物,资本的形态决定城市的形态。
  三、马克思、恩格斯城市观的当代启示
  (一)城市必须扬弃异化,促进市民发展
  城市是由市民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许多时候体现为公共权力或资本对公共生活、对私人的过分侵蚀。为了缓解这一现象,城市管理者要明晰公共权力使用范围,敢于对资本的无限扩张进行制约,逐渐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城市管理者要敢于接受来自市民社会的监督和批判,而市民社会群体也要不断提高自己与城市管理阶层博弈的技巧和力度,善于争取自己合理、恰当的利益。就今天我国城市发展看,城市的发展仍然是不自由的,这既源于资本逻辑,也是由于资源稀缺。但是条件的不完备不能成为城市领导者、城中市民、各种商品及服务的提供者,甚至包括边缘人群在内的所有人辛勤工作、努力创造和维护的结果。
  (二)城市必须追求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资本主义主导的城市,必须服从于资本逻辑,这样会导致社会资源的过分集中,此时教育、卫生、安全等公共要素分布畸形,容易使许多低收入阶层产生挫败和失落感,导致社会整体的裂痕。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的城市建设普遍要求以公平正义、发展繁荣为指针,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有的城市存在城中村及农村城镇化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我们必须明确,城市中的每一个人,任何一种建设发展模式,都应当以让所有人幸福为最终归属。
  (三)城市必须创造条件,促进各种交往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城市为了促进自身和市民的发展,首先,必须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城市管理者和市民之间、市民和市民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的交往,打造交往平台,改善交往方式,通畅交往渠道。其次,由于城市属于陌生人的集合,社会阶层之间有正常的交往沟通渠道,才能保证可以统筹兼顾各阶级阶层的利益。最后,我们应当明确,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交往并非单纯的语言交谈、情感沟通、利益往来,还应当包括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人员流动——从社会和城市的持续发展讲,这种交往方式也许更为重要。
  马克思在他所处的时代,发现了资本主义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他能够发现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很伟大的贡献。当我们回首过去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历史是那样的清晰;当我们掩卷沉思的时候,我们会琢磨,为何脚下的路是如此艰难。无论如何,我们应当勇敢地面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可以大胆地借鉴前人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  1844年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英语的综合水平,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采用英语机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在教学中渗透阅读策略;再次将阅读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高年级;阅读能力  英语是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显示出其英语的综合水平。所以要学好英语重在提高阅读能力。  1 提高小学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教育理念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极为重要,而计算思维作为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有效思维路径,在Scratch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计算思维作为理论基础,阐述了基于计算思维的小学《有趣的Scratch创意编程》校本教材的课例应用的探究过程和教学案例反思,为Scratch创意编程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实践案例和学生创新能力、计算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计算思维;校本教材;课例;
期刊
摘 要:“微时代”的来临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學校的教育也有着巨大的影响。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更要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实现语文教学新样态,以引导学生展开积极学习、开放探究、自由与富有个性化的学习,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形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微课、时代”环境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让学生能够真正在体育教学中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起体育教学的开展,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促使体育教学效果得到优化提升。为此,本文从四方面出发,对小学体育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体育素质的提升是小学生开展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基础。但是由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农村人口也逐渐迁移到城市务工,随之产生的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问题,它更涉及到的是一种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特殊关爱,而且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教学时要采用特殊的方法,尤其是小学的教育。基于此,文章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关爱教育问题及相关对策展开相关研究,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关爱教
期刊
摘 要:中华文化数千年的历史中包含许多优良文化传统,这些民族文化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需要当代中国人继承并发扬。小学时期学生正是三观尚未形成,思想道德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优良文化传统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中华优良传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中华优良文化传统的渗透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希望能促进中华优良文化传统在现
期刊
摘 要: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经过四十年的开放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不仅仅改变了我国,也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回首来路,不忘初心。四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发端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改革,大批的改革参与者打破陈旧枷锁,引领思想解放,带动全社会的观念变革,创造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不断开放的中国迎来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而“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丰富了新时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趣味识字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保证学生对识字教学的学习兴趣。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对如何利用趣味识字教学法改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效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应用  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识字教学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始,学生的识字量直接影响其阅读的流利度和语文的学习进度,趣味识字教学在增加课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当下的社会已逐渐进入到信息时代,对信息人才的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尤其是基础阶段的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基地,在传授学生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对其的兴趣。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备课环节的有效性;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给学
期刊
摘 要:“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一员,我们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也希望在自己的岗位上能有所建树,进行一些必要的理论研究,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本文主要阐述了作者在课题《农村小学低段学龄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研究过程中总结和整理出的一些实践理论经验,旨在提高本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及业务水平。  关键词: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