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退休年龄越来越早、平均寿命越来越长的情况,退休已成为许多人必须提前面对与规划的大事。但如何才能够既退得早,又退得好?
提早退休不仅是许多人的梦想,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年轻化策略下,上班族必须面对的趋势。尤其随着国人平均寿命越来越长,面对退休后的日子,可能比在职期间还长的情况,退休已成为许多人必须提前面对与规划的大事。但我们如何确保自己能够退得早又退得好?
对此,特别邀请ING安泰人寿保险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林顺才、淡江大学保险经营研究所所长郝充仁,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指导我们如何轻松享有快乐与尊严的退休生活。
还有多少岁月要过?
林顺才指出,许多人对退休之后还可以活多长,存有误解,比如目前常说的平均余命(Life Expectancy AT SomeA g e),中国台湾男性约75岁、女性约80岁,其实是针对0岁刚出生的人而言,其它年龄层的平均余命就不见得一样。所以现年50岁的男性,如果也假设自己只能活到75岁,可能就会出现一些误差。
真实的状况是,林顺才提醒,由于医药及生活水平不断进步,各年龄层的平均余命几乎都会持续增加,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会活得比自己的预期还要长。一旦人们以为规划5到10年的退休需求就可以,却不知道应该规划25年至30年才够,退休保障势必出现重大缺口,所以做退休规划,宁愿早一点、多一点,以免退休后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郝充仁也表示,一个人会活多久,通常跟职业、生活形态有关,像是公教人员或一般上班族,因为生活作息比较正常,不论计划50几岁或60几岁退休,确实都很可能面对“活的比预期长”这事实,值得及早应对。
退休后的开销比较少?
另一方面,许多人可能会以为,既然任职单位会提供退休金,政府也已推动劳退、劳保、公保等老年给付及相关年金制度,难道还不够吗?
林顺才指出,确实不够。他表示,台湾和多数地区推动的这类政策一样,几乎都只提供一些非常基本的保障,即使再考虑劳退新制的因素,以企业主每月固定帮员工提拨6%的收入作退休金来看,大多数还是难以对应退休后的生活所需。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算一算,及早开始准备。
此外,很多人以为退休后的开销会减少,因为不需要经常打扮、交际;但美国曾经针对一些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民众调查,发现他们退休后的头几年,开销居然比退休前还多了1倍,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朋友吃饭、打球、旅游,花费自然更多。
林顺才强调,其实许多人在退休前因工作忙,中午可能随便吃个便当就解决了,一下班就赶回家休息,反而没有太多开销,但退休后是否还是如此,恐怕就得自己想清楚,千万不要误解退休后的开销一定会比较少。
郝充仁则表示,虽然国人退休后大多会选择过比较简单的生活,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销,但很多人在做退休规划时,几乎没有考虑到老年的医疗及赡养问题,而这些费用,恐怕更超过想象。因此,民众在规划退休生活时,必须一并考虑这些因素,而且最好趁年轻时买足相关的保障,否则也会形成一大缺口。
规划退休,越早越好
只是,许多人光是应付眼前的生活,可能都来不及了,尤其对年轻人来说,退休规划好像是非常遥远的事,有必要那么早就开始准备吗?
林顺才指出,退休规划就和理财一样,从实际研究结果来看,都是越早做规划,累积财富的效果越好。有一句笑话说:“计划退休的最好时间已经过去了,第二好的时间则是现在。”所以不管我们现在几岁,马上开始才是正确的做法。但对于“月光族”、“薪光帮”,甚至过度使用信用卡来“预支”未来收入的年轻人来说,到底该怎么做呢?
郝充仁表示,年轻人最大的资本,就是时间和体力,或许现在薪水不是很高,但只要态度正确,懂得利用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比如取得相关证照,投资自己,争取未来可以有更好的薪水,相信也是值得的。
从每天少喝1罐可乐做起
除了从前述“开源”的角度思考之外,林顺才表示,“节流”也是很好的方法。
林顺才指出,他曾经算过一些数据,比如很多人喜欢喝汽水、可乐、咖啡等饮料,假设每天因此花掉20几元到30元买饮料,连续30年下来,就可能要花掉超过30万元。
如果有人每天要抽1、2包烟,以一包65元来算,30年下来,甚至可能花掉100万元。
而这些平常看起来不大的金额,他表示,如果都能好好的存起来,经过时间累积,其实都相当惊人。
因此,林顺才建议,我们不妨尝试列出每天开销的明细,然后每个月定期检验一下,看看究竟花了哪些钱?哪些开销其实可以省下来?然后做为以后花钱时的参考。长期下来,虽然每次节省的金额可能不多,但聚沙可以成塔,如果又能选择正确的投资项目,说不定可以累积出从未想到过的庞大财富。
郝充仁则强调“纪律”的重要性,比如我们每月领到薪水时,应该先强迫自己存下一笔钱,剩下来的钱再供做日常花费,累积财富的效果应该会更好。而保险则是协助我们达成前述维持“纪律”的理想工具之一,因为保险除了可以确保我们定期提拨一定金额之外,因为不像银行存款那么方便动用,我们也会比较“甘愿”把钱摆在里面累积。
哪些商品适合用来做退休规划?
当然,可以用来做退休规划的工具还有很多。林顺才表示,有些风险比较高,比如股票、基金,但长期获利也相对比较多,更是对抗通货膨胀最好的工具。但对于比较保守的人来说,储蓄险及债券也可以考虑,因为除了会有一些固定的收入之外,还可以保本。另外,以国人的习性而言,房子也是不错的考虑,不但可以提高民众的安全感,出租后还会有租金的收入,所以仍不妨放在投资组合里面。郝充仁则指出,工具本身其实没有好坏,重点是适不适合?像是对某些人来讲,养老险可能很合适,可是对有些比较了解市场的人来讲,干脆冒一点险去做投资,以获得较好的收益,或许更好。但以最近全球股市的变动来看,大多数民众恐怕就很难有效掌握,所以保险这类时间一到就强迫扣款的长期储蓄工具,对某些人来说,还是比较有实质意义。
除了储蓄险之外,林顺才表示,保险公司也有一些跟投资有关的商品,比如相当热门的投资型保单,还有一些年金商品,其实都是退休规划的好工具。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舍本逐末,忽略退休前应有的保障,尤其如果我们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还是要购买一些适当的保险,让家人在自己退休前,也能够获得必要的保障。郝充仁分析,首先跟产品结构有关,
因为年金商品的附加费用相对较低,业务人员可以拿到的佣金也少,自然比较缺乏销售的动机。其次则是政府始终未能提供适当鼓励,比如提供税负上的优惠,政府未来应考虑做一些适度的修改。
但即使目前尚无税负优惠,郝充仁强调,年金商品因为可以保障人们“不知道会活多久”的风险,所以仍是相当理想的退休规划工具。但人们若要让这个商品有效率的运作,也势必要先牺牲一些现有的享受,才能确保快乐与尊严地走完人生。
提早退休不仅是许多人的梦想,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年轻化策略下,上班族必须面对的趋势。尤其随着国人平均寿命越来越长,面对退休后的日子,可能比在职期间还长的情况,退休已成为许多人必须提前面对与规划的大事。但我们如何确保自己能够退得早又退得好?
对此,特别邀请ING安泰人寿保险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林顺才、淡江大学保险经营研究所所长郝充仁,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指导我们如何轻松享有快乐与尊严的退休生活。
还有多少岁月要过?
林顺才指出,许多人对退休之后还可以活多长,存有误解,比如目前常说的平均余命(Life Expectancy AT SomeA g e),中国台湾男性约75岁、女性约80岁,其实是针对0岁刚出生的人而言,其它年龄层的平均余命就不见得一样。所以现年50岁的男性,如果也假设自己只能活到75岁,可能就会出现一些误差。
真实的状况是,林顺才提醒,由于医药及生活水平不断进步,各年龄层的平均余命几乎都会持续增加,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会活得比自己的预期还要长。一旦人们以为规划5到10年的退休需求就可以,却不知道应该规划25年至30年才够,退休保障势必出现重大缺口,所以做退休规划,宁愿早一点、多一点,以免退休后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郝充仁也表示,一个人会活多久,通常跟职业、生活形态有关,像是公教人员或一般上班族,因为生活作息比较正常,不论计划50几岁或60几岁退休,确实都很可能面对“活的比预期长”这事实,值得及早应对。
退休后的开销比较少?
另一方面,许多人可能会以为,既然任职单位会提供退休金,政府也已推动劳退、劳保、公保等老年给付及相关年金制度,难道还不够吗?
林顺才指出,确实不够。他表示,台湾和多数地区推动的这类政策一样,几乎都只提供一些非常基本的保障,即使再考虑劳退新制的因素,以企业主每月固定帮员工提拨6%的收入作退休金来看,大多数还是难以对应退休后的生活所需。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算一算,及早开始准备。
此外,很多人以为退休后的开销会减少,因为不需要经常打扮、交际;但美国曾经针对一些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民众调查,发现他们退休后的头几年,开销居然比退休前还多了1倍,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朋友吃饭、打球、旅游,花费自然更多。
林顺才强调,其实许多人在退休前因工作忙,中午可能随便吃个便当就解决了,一下班就赶回家休息,反而没有太多开销,但退休后是否还是如此,恐怕就得自己想清楚,千万不要误解退休后的开销一定会比较少。
郝充仁则表示,虽然国人退休后大多会选择过比较简单的生活,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销,但很多人在做退休规划时,几乎没有考虑到老年的医疗及赡养问题,而这些费用,恐怕更超过想象。因此,民众在规划退休生活时,必须一并考虑这些因素,而且最好趁年轻时买足相关的保障,否则也会形成一大缺口。
规划退休,越早越好
只是,许多人光是应付眼前的生活,可能都来不及了,尤其对年轻人来说,退休规划好像是非常遥远的事,有必要那么早就开始准备吗?
林顺才指出,退休规划就和理财一样,从实际研究结果来看,都是越早做规划,累积财富的效果越好。有一句笑话说:“计划退休的最好时间已经过去了,第二好的时间则是现在。”所以不管我们现在几岁,马上开始才是正确的做法。但对于“月光族”、“薪光帮”,甚至过度使用信用卡来“预支”未来收入的年轻人来说,到底该怎么做呢?
郝充仁表示,年轻人最大的资本,就是时间和体力,或许现在薪水不是很高,但只要态度正确,懂得利用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比如取得相关证照,投资自己,争取未来可以有更好的薪水,相信也是值得的。
从每天少喝1罐可乐做起
除了从前述“开源”的角度思考之外,林顺才表示,“节流”也是很好的方法。
林顺才指出,他曾经算过一些数据,比如很多人喜欢喝汽水、可乐、咖啡等饮料,假设每天因此花掉20几元到30元买饮料,连续30年下来,就可能要花掉超过30万元。
如果有人每天要抽1、2包烟,以一包65元来算,30年下来,甚至可能花掉100万元。
而这些平常看起来不大的金额,他表示,如果都能好好的存起来,经过时间累积,其实都相当惊人。
因此,林顺才建议,我们不妨尝试列出每天开销的明细,然后每个月定期检验一下,看看究竟花了哪些钱?哪些开销其实可以省下来?然后做为以后花钱时的参考。长期下来,虽然每次节省的金额可能不多,但聚沙可以成塔,如果又能选择正确的投资项目,说不定可以累积出从未想到过的庞大财富。
郝充仁则强调“纪律”的重要性,比如我们每月领到薪水时,应该先强迫自己存下一笔钱,剩下来的钱再供做日常花费,累积财富的效果应该会更好。而保险则是协助我们达成前述维持“纪律”的理想工具之一,因为保险除了可以确保我们定期提拨一定金额之外,因为不像银行存款那么方便动用,我们也会比较“甘愿”把钱摆在里面累积。
哪些商品适合用来做退休规划?
当然,可以用来做退休规划的工具还有很多。林顺才表示,有些风险比较高,比如股票、基金,但长期获利也相对比较多,更是对抗通货膨胀最好的工具。但对于比较保守的人来说,储蓄险及债券也可以考虑,因为除了会有一些固定的收入之外,还可以保本。另外,以国人的习性而言,房子也是不错的考虑,不但可以提高民众的安全感,出租后还会有租金的收入,所以仍不妨放在投资组合里面。郝充仁则指出,工具本身其实没有好坏,重点是适不适合?像是对某些人来讲,养老险可能很合适,可是对有些比较了解市场的人来讲,干脆冒一点险去做投资,以获得较好的收益,或许更好。但以最近全球股市的变动来看,大多数民众恐怕就很难有效掌握,所以保险这类时间一到就强迫扣款的长期储蓄工具,对某些人来说,还是比较有实质意义。
除了储蓄险之外,林顺才表示,保险公司也有一些跟投资有关的商品,比如相当热门的投资型保单,还有一些年金商品,其实都是退休规划的好工具。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舍本逐末,忽略退休前应有的保障,尤其如果我们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还是要购买一些适当的保险,让家人在自己退休前,也能够获得必要的保障。郝充仁分析,首先跟产品结构有关,
因为年金商品的附加费用相对较低,业务人员可以拿到的佣金也少,自然比较缺乏销售的动机。其次则是政府始终未能提供适当鼓励,比如提供税负上的优惠,政府未来应考虑做一些适度的修改。
但即使目前尚无税负优惠,郝充仁强调,年金商品因为可以保障人们“不知道会活多久”的风险,所以仍是相当理想的退休规划工具。但人们若要让这个商品有效率的运作,也势必要先牺牲一些现有的享受,才能确保快乐与尊严地走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