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自然平等”: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智慧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sa9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学者孟旦以独特的视角在中国古代智慧中挖掘出“人的自然平等”思想,并提出此思想是理解早期中国人性的基点,对后世的教育制度、佛教思想和儒家伦理都有影响。
  关键词 自然平等;价值平等;孟旦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2-0021-02
  
  Donald J.Munro,汉名“孟旦”,又译为“蒙罗”,1931年出生于美国,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既有“哲学味”又有“中国味”,还渗透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孟旦的著作和论文颇丰,在他的代表作《中国早期“人”之概念》中一反传统的“中国古代没有平等思想”观点,以独特的视角挖掘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平等观念。(Donald J.Munro,The Concept 0f Man in Early China,New York: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本文对这本英文著作中的文字作了大量的引用,所引文字的大部分是在参照中译本[美]孟旦:《早期中国“人”的观念》,庄国雄、陶黎铭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的基础上,由笔者本人作了重新翻译)
  
  一
  
  他首先区分“平等”的两个概念,即人的自然平等和价值平等。人的自然平等是一个描述性的术语,指一切人与生俱来的共同属性或者性质;而人的价值平等是一个评价性的术语。指一切人都具有相同的“价值”,应当受到同等的待遇、享受同等的权利。(同上,第1-2页)
  孟旦研究发现,儒家相信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切人生来都平等地被赋予了能够评价物体、活动、地位或事件的天然差异、是非以及事物或行为合适与否的“评价之心”:同时他们又有着相同的生物特性,对相同的状况(如恐惧、欺骗、饥饿、亲情)也会作出相同的反应,因此他们是自然平等的。(同上)但是,他们却主张现实中的等级制,因为他们认为人的后天是可以不平等的,因为社会等级制是自然的,它并不与人的先天自然平等观念相矛盾。人们虽然都平等地拥有“评价之心”,但因运用评价之心所表现出的程度不同,而显示出等级差别(同上,第115-116页)。
  道家认为,万物(包括人)都是由“道”而生,都是遵“道”而出,所以人是自然平等的。可以说,道家将平等主义推向了巅峰。但他们否认儒家的道德观念、等级制观念和社会特权观念;坚持平等不仅存在于人之初,而且存在于所有成人之间。
  墨家反对世袭特权,承认人的自然平等。如墨子说:“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有能则举之。”(《墨子,尚贤上》)韩非也说:“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道》)可见,法家也认为人生来是自然平等的,没有人能把特权当作生而有之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由上可知,中国古代思想家大都承认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平等,但儒道两派对后天人是否平等却意见相悖。另外,笔者认为法家的平等观十分复杂,并不像孟旦说的那么简单。人们也许会称法家为现实主义者。因为法家除了主张人的自然平等外,还极力主张在现实生活中或在现实利益面前是平等的。在法家眼里,君臣之间也不过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有着共同的利益罢了。但是,如果从“势”的角度看,法家又认为,君臣之间也是不平等的。当然不仅是道家和法家,甚至就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也承认人的不平等,人有与生俱来的智力差异,人有“上人”和“中人”之别等。
  
  二
  
  人的“自然平等”思想是理解早期中国人性的基点,对后世的中国教育制度、中国佛教思想以及儒家伦理思想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孟旦认为,人的自然平等思想对中国的教育制度影响最大。他说,中国古代思想家坚信人的自然平等,坚信人的可塑性,因为没有什么人存在先天的缺陷,因此,人的道德发展的方向主要取决于教育。也正是由于这种自然平等的思想,中国人把教育技术的变化当作解决紧迫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锁钥,把教育当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手段。
  人的自然平等思想对中国的佛教也有很大影响。大家也许会问:为什么来自印度的某些观念存在下来,而另一些观念则销声匿迹呢?玄奘历经千辛万苦去西天取得大乘佛经,可佛经尚在,影响阙如。因为该宗派坚持认为某些人生来便有不纯的“种子”,所以他们永远逃脱不了轮回。永远不能涅槃;而另一些人则生来具有纯的“种子”,他们便能逃脱轮回。由此可见,这是一种自然不平等思想,与中国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然平等思想格格不入,其灭亡的命运也在所难免。相反,天台宗或禅宗则得到广泛地传播,因为它们强调人生来都就具有“佛性”,这恰好吻合了中国本土的自然平等的思想。
  人的自然平等思想也影响了中国的伦理制度。儒家伦理学虽然坚决反对世袭制,可现实中却建立了以“德”为标准的等级制。因为早期儒家坚信人生来平等,没有贵贱,后天的等级分化是根据“功德”为标准来划分的。某些人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是不可能世袭的。
  自然平等思想影响中国社会可谓深矣。除孟旦以上所述之外,笔者认为,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时至今日仍令许多西方人叹服的科举制。可以说,在科举制度的作用下,中国建立起了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文官政治。“文官选拔促成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现行欧美、日本等国的文官考试制度,究其根源,是在中国科举制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这是一种不论出生、财产、地位、名望等条件,只凭个人学识进行的平等考试,是受到自然平等思想以及儒家反对世袭制的思想影响。
  
  三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种自然平等思想的不足。因为“人们在某些方面天然相似而在另一些方面则天然相异。如果强调自然平等,那不过是强调人们某些相似的特征:即所有人都能(以评价之心对事物)进行评价;‘道’存在于万物之中;或所有人都有某种需要、都会经受某些情感等。如果主张人的自然不平等,就会去强调人们另一些相异的特征:如肤色黑白不同、身体强弱不一等。儒家和道家在争论‘人的自然平等’问题时,无非是把他们各自关于什么是重要的标准强加于读者。可见,在他们的争辩中暗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
  孟旦说“自然平等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西方却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那么,为什么对‘契约政府’的要求和政治民主的观念(这种观念似乎建立于所有人生来平等的假说之上)产生于欧洲而不是中国呢?”施忠连回答说:“蒙罗(又译为“孟旦”)认为这一问题有待于深入的探索,但是有一点是明显的,即中国古人只是‘在描述的意义上强调平等’,只是‘集中注意力于人出生时的状况’,而不关心‘人如何被当作成人对待’。”(施忠连:《现代新儒家在美国》,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6页)也就是说,“中国人强调描述意义上的平等,关心人出生时的境遇,注重人共有的、在理论上可以通过经验或其他方式证实的属性。……但对人们作为成人应该怎样被对待却几乎没有涉及。这与需要社会地位、政治力量、权益或特权的不平等的信念并无二致。”孟旦暗示,事实平等并不必然导向价值平等,描述意义上的平等并不必然能推出纯评价性的平等;而西方早已有价值平等的观念,这也恰恰是中国古代人之概念中所缺少的,所以政治民主的观念首先产生于欧洲而不是古代中国,也就不足为怪了。
  总之,当代中国人不仅关注人生来享有的自然平等权利,还更加重视事实上、现实中的后天平等,并持续人的一生。笔者认为,孟旦以独特的视角在中国古代智慧中挖掘出人的自然平等思想,为当代的中国人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参考资源。
其他文献
[摘要]解放思想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完善推动了中国的前进和发展,决定了新时期思想解放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新时期;解放思想;思考;特点;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0-0041-02    
期刊
[摘要]民族关系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价值观念、民族信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只有加强意识形态整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使之逐步被各族民众所认同,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我国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创设一个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意识形态; 民族和谐; 马克思主
期刊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综合创新的文化发展道路,是由破到立的文化发展道路,是群众路线的文化发展道路。是城乡统筹的文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9-0015-03   
期刊
[摘要]改革和完善粮食补贴政策,要构建综合为主专项为辅的制度,完善粮食补贴程序控制制度,健全粮食补贴监管制度。  [关键词]粮食补贴;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9-0026-03    我国从2004年开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实践证明,这些粮补政策确实起到了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
期刊
【摘要】60年来,新中国的选举制度取得重大进展:享有选举权的主体从有限发展到普遍;选举权的价值不平等性逐步缩小,并向完全平等方向发展;从记名投票发展到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范围从基层扩大到县级,并逐步向高层迈进;从等额选举发展到差额选举。  【关键词】选举制度; 六十年; 重大进展  【中图分类号】D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8-0016-02    新中国成
期刊
搅拌摩擦焊作为一种新型固相连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轻合金的焊接中,但现有搅拌摩擦焊设备往往体积庞大,价格昂贵,极大限制了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应用范围。本课题以小型数字化铣床为基础设施,设计并制造出与之相配的搅拌头、垫板、夹具等装置,改装成体积小、质量轻的便携式搅拌摩擦焊机;通过1060铝合金薄板焊接工艺探索、搅拌头几何参数确定、拉伸测试、微观结构分析等方面,得出便携式搅拌摩擦焊机焊接1060铝合金薄板时较为合适的各项焊接参数,证明了便携式搅拌摩擦焊机的可行性,同时通过预热处理等措施焊接强度更高的6061铝合金薄
【摘要】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亚洲先后以日本、韩国、中国、印度等为代表,创造了经济发展方面的奇迹.但普遍奉行着经济增长优先与低福利政策,国民福利普遍未能够获得同步发展。笔者认为,21世纪是亚洲世纪.也将是亚洲国家普遍增进国民福利的世纪,将国民经济发展成果转化成国民福利并保持同步发展,以及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来扩大公共支出、造福全体国民,最终建立公平、正义、共享型社会,将是亚洲国家在本世纪发展进程中
期刊
【摘要】十六大以来,我党在思想建设方面继往开来,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把党的思想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思想建设; 继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8-0023-02    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条基本原
期刊
地聚合物混凝土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工程材料,与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相比,它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较低的自然资源消耗,成本低的优点。随着近年来地聚合物材料的应用愈发广泛,工程中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也逐渐提高。对于硅酸盐水泥混凝土而言,耐久性中的抗冻性能和劣化机理已研究得比较全面,而水饱和系数这一概念自1977年由G.Fagerlund学者提出以来常常被作为一种新的表征手法对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进行分析。目前针对地聚合物混凝土在水及盐溶液中的冻融破坏,缺乏基础的机理研究,有关地聚合物混凝土水饱和系数的研究甚少。因此,可从水饱和
【摘要】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必须紧密围绕扩大公开性、突出服务性、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体现模范性来进行。  【关键词】公开性; 服务性; 实效性; 模范性; 组织工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8-0044-02    如何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真正让党和人民群众满意,是新形势下组织工作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和战略任务。近年来,各级组织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