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的美学体系中,以“物”比“德”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通常情况下,作为审美对象的“物”承载着为带来审美愉悦之作用,将审美与伦理道德相结合蕴含于“物”的审美方式,称之为“比德”。胡家祥先生曾经对“比德”的概念进行界定:“将自然现象与人的精神品质联系起来,从自然景物的特征上体验到属于人的道德含义,将自然物拟人化。”“比德”的审美观念认为,“物”的自然性与人的道德品格具有相近的特质,将“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以求达到提醒人们遵循道德内涵的目的。
“比德”这种审美方式滥觞于我国先秦时期。对于“比德” 这个词的出现和论说,《礼记·玉藻》有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荀子·法行》亦有记载孔子答于子贡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桡,勇也;瑕适并见,情也”。但是“比德”发扬广大的应该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孔子在讨论自然美欣赏的时,有云: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这里的意思是不同的人对于自然美有着不同的喜好,也就是对于自然美的审美来说,审美主体有着不同的对于自然客体的欣赏是具有选择性的,然而这里并没有对知者为何喜欢水,仁者为何喜欢山进行明确的解释,宋代理学家朱熹:“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就是说知者才思明锐,与水的特质相似,故乐水而好动;仁者敦厚沉稳,与山特质相契合,故乐山而好静。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即包含了对自然的赞美,也包含对仁、智的赞美,形成了山水比德的观念。不仅是孔子,孟子荀子对于孔子的比德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孟子曰: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厂工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这里孟子所说的是观察自然的一种赋予其精神价值的观察方法,也就是“观水有术”。孟子最后两句以流水流动过程中不填满坑洼就无法继续前进,来说明君子不积累成章就无法达到道的境界。
荀子则引用的孔子与子贡的对话,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
荀子以孔子的话表现观水似德、似义、似道、似勇、似法、似正、似察、似善化、似志。这是对孔子以水比德的发展,从水中可以看到如此之多品德,难怪君子见大水必观之。
到了魏晋时期,玄学的兴盛促进了文人墨客隐逸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与自然亲近,以山水为乐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思想,亦使得士人更加亲近自然山水。但是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对之后的山水画思想都有影响。南朝刘宋时期的宗炳的《画山水序》,被认为是第一篇山水画论文,《画山水序》虽然有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但也有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的影响在其中。《画山水序》开篇写到:“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砧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这里的仁智之乐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形媚道”这句所说的就是,圣人以其精神来领悟道、师法道,而山水则通过其多姿多彩的外形以表现道,也就道的外在形态的表现。“仁者乐”即仁者以观山水而得心灵上的愉悦,这时宗炳对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发展,孔子的山水比德观是以山水比拟仁、知,而宗炳更进一步,将山水之外形与道相联系,形成“山水以形媚道”的审美观念,那么山水画就与道有关,成为道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山水画成为了含道映物的一种形式。从孔子的山水比德观到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一个山水的伦理观照到山水的审美观照的发展过程,虽然孔子比德之中的仁智之乐虽然有所减弱,但是并没有消失,应该说,孔子的山水比德的仁智之乐的精神性,使得宗炳的山水畅神论也负有精神性,宗炳的畅神论之中圣贤之德依旧光照之中,山水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外物存在,而是包含了圣贤之德和更好的精神境界。宗炳《画山水序》之中的“仁智之乐”也正是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一种嬗变。
不仅是在宗炳的《画山水序》中有体现孔子的比德观,宋代绘画理论也有对孔子比德观的关注。例如在《林泉高致》的序中,开篇就引用的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与仁,游于艺”以及郭思对其父郭熙的介绍为“然于潜德懿行,孝友仁施为深。”这都可以看出郭熙的日常行为规范都有受到儒家思想的规范。《林泉高致·山水训》中:“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而百辟奔走朝会,无偃蹇背却之势也。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所以分布以次藤萝草木,为振挈依附之师也,其势若君子轩然得时,而众小人为之役使,无凭陵愁挫之态也。”这里是强调大山为众山之主,周围要以次冈环绕,烘托其主要地位。同样长松也需要藤萝的环绕烘托。郭熙所说的绘画中的大山与百壁、长松与藤萝的主次等级关系,与孔子强调的等级关系有着相同之处,如同君主与百官,主人与仆从的关系。这里都可以看得出孔子的山水比德观对宋代山水画的重要影响,孔子德化自然的思想已经深入到绘画的技法和理念之中。
现在的主流思想虽然都认为老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影响最为深刻,可以应该也看到孔子的山水比德观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孔子比德伦的仁智之乐是山水画理论的重要内涵。
参考文献:
[1] 胡家祥.审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陈戍国.礼记校注[M].岳麓书社,2004.
[3] 荀况撰.廖名春,邹新明校点.荀子[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作者简介:李捷(1996—),男,福建漳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书画美学。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比德”这种审美方式滥觞于我国先秦时期。对于“比德” 这个词的出现和论说,《礼记·玉藻》有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荀子·法行》亦有记载孔子答于子贡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桡,勇也;瑕适并见,情也”。但是“比德”发扬广大的应该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孔子在讨论自然美欣赏的时,有云: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这里的意思是不同的人对于自然美有着不同的喜好,也就是对于自然美的审美来说,审美主体有着不同的对于自然客体的欣赏是具有选择性的,然而这里并没有对知者为何喜欢水,仁者为何喜欢山进行明确的解释,宋代理学家朱熹:“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就是说知者才思明锐,与水的特质相似,故乐水而好动;仁者敦厚沉稳,与山特质相契合,故乐山而好静。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即包含了对自然的赞美,也包含对仁、智的赞美,形成了山水比德的观念。不仅是孔子,孟子荀子对于孔子的比德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孟子曰: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厂工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这里孟子所说的是观察自然的一种赋予其精神价值的观察方法,也就是“观水有术”。孟子最后两句以流水流动过程中不填满坑洼就无法继续前进,来说明君子不积累成章就无法达到道的境界。
荀子则引用的孔子与子贡的对话,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
荀子以孔子的话表现观水似德、似义、似道、似勇、似法、似正、似察、似善化、似志。这是对孔子以水比德的发展,从水中可以看到如此之多品德,难怪君子见大水必观之。
到了魏晋时期,玄学的兴盛促进了文人墨客隐逸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与自然亲近,以山水为乐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思想,亦使得士人更加亲近自然山水。但是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对之后的山水画思想都有影响。南朝刘宋时期的宗炳的《画山水序》,被认为是第一篇山水画论文,《画山水序》虽然有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但也有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的影响在其中。《画山水序》开篇写到:“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砧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这里的仁智之乐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形媚道”这句所说的就是,圣人以其精神来领悟道、师法道,而山水则通过其多姿多彩的外形以表现道,也就道的外在形态的表现。“仁者乐”即仁者以观山水而得心灵上的愉悦,这时宗炳对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发展,孔子的山水比德观是以山水比拟仁、知,而宗炳更进一步,将山水之外形与道相联系,形成“山水以形媚道”的审美观念,那么山水画就与道有关,成为道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山水画成为了含道映物的一种形式。从孔子的山水比德观到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一个山水的伦理观照到山水的审美观照的发展过程,虽然孔子比德之中的仁智之乐虽然有所减弱,但是并没有消失,应该说,孔子的山水比德的仁智之乐的精神性,使得宗炳的山水畅神论也负有精神性,宗炳的畅神论之中圣贤之德依旧光照之中,山水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外物存在,而是包含了圣贤之德和更好的精神境界。宗炳《画山水序》之中的“仁智之乐”也正是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一种嬗变。
不仅是在宗炳的《画山水序》中有体现孔子的比德观,宋代绘画理论也有对孔子比德观的关注。例如在《林泉高致》的序中,开篇就引用的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与仁,游于艺”以及郭思对其父郭熙的介绍为“然于潜德懿行,孝友仁施为深。”这都可以看出郭熙的日常行为规范都有受到儒家思想的规范。《林泉高致·山水训》中:“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而百辟奔走朝会,无偃蹇背却之势也。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所以分布以次藤萝草木,为振挈依附之师也,其势若君子轩然得时,而众小人为之役使,无凭陵愁挫之态也。”这里是强调大山为众山之主,周围要以次冈环绕,烘托其主要地位。同样长松也需要藤萝的环绕烘托。郭熙所说的绘画中的大山与百壁、长松与藤萝的主次等级关系,与孔子强调的等级关系有着相同之处,如同君主与百官,主人与仆从的关系。这里都可以看得出孔子的山水比德观对宋代山水画的重要影响,孔子德化自然的思想已经深入到绘画的技法和理念之中。
现在的主流思想虽然都认为老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影响最为深刻,可以应该也看到孔子的山水比德观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孔子比德伦的仁智之乐是山水画理论的重要内涵。
参考文献:
[1] 胡家祥.审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陈戍国.礼记校注[M].岳麓书社,2004.
[3] 荀况撰.廖名春,邹新明校点.荀子[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作者简介:李捷(1996—),男,福建漳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书画美学。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