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西优秀环保生态文化建设好我们生态文明家园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_20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人类在围绕太阳旋转叫地球的星球上诞生以来,地球上大自然之中是人类最佳的栖息地方,是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伊甸园;对于人在大自然中如何生存的问题,或者说人与大自然关系问题,即环保问题,一直都是人们探讨的热点焦点问题。由于大自然中连绵的高山大江的阻隔、传统社会经济不发达等因素,形成了中西方人对待大自然截然不同的态度和生态文化。西方关于人与大自然关系文化是“天人分殊”的观点,中国人关于人与大自然关系文化是“天人合一”的观点,最后导致东西方人在改造大自然中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也给人类生存的地球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现在甚至有人说,“解决不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就有可能给地球上的人类及生物带来灭顶之灾。”这个观点虽然有点偏颇,但是也有内在深刻的道理。
  大家熟悉,在解决社会诸多矛盾问题过程中,新文化观念的树立,往往因触及人类灵魂最深处而成为彻底解决问题的良方;但是,问题出现之初,人们倾向于采取就事论事的方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技术性解决和局部性解决是这一时期应对措施的主要特色;现代环保生态文化,彻底地说,是强调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科学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要弘扬好中西方优秀的生态科学文化理念,建设好现代生态文明,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文化新理念,并用到实践之中去制定成法律和政策,形成我们的新作为新做法,切实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保护好我们世世代代人生存生活的大家园。
  
  一、中外对于大自然开发和治理的认识概说
  
  西方传统工业文明的基础是人与大自然“天人分殊”观点,是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和中心,将自然视为不断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对象。因而理论说法是征服大自然、战胜大自然,人类可以对大自然无限索取,西方工业文明在近代现代社会300多年间创造了空前的物质财富,可以说超过了传统社会经济发展财富的总和,但是也消耗了地球多少万亿年自然资源的储备,特别是对于大自然过度开发已经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问题:工业废物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生存,破坏着自然环境和地球生态平衡,现在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程度已经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首要问题,如人为无序开垦草原、采伐林木、采掘矿产和水资源,有些厂矿企业肆意排污,过度发展现代工业等问题,已经造成了土地荒漠化,水严重污染,矿产贫乏,地球酸雨、沙尘暴、东南亚飓风,美国新奥尔良、南太平洋海啸等,特别是人类生存的地球上空黑洞的出现、臭氧层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给人类带来了难以克服的生态危机、经济危机、生存危机等,这些都值得我们高度警惕,要实施生态文明的开发战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大自然中有限的资源。
  实际上人的欲望可能是无限的,但是地球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虽然说世界上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历史的必然,但是,西方经济发展方式必将人类带上穷途末路,时代召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现代生态文化文明。
  中国人传统认识人与大自然关系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人与世界关系,是上敬天、下崇地、中保民,主要讲人在大地中的“仁”“德”“礼”“忠”“智”“信”等,这些文化思想一直在中国延映了数千年,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辩证思想和积极意义,成为我们先民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导理念;但是在封建社会后期过于消极被动的对待大自然开发,导致了中国经济社会的衰落。
  近代社会中国与西方诸国比较,看到自己经济社会逐渐落后,有亡国亡种的危险,就奋力追赶世界发展的先进潮流。1848年洋务运动开始学西方科学技术,1898年改学西方的社会制度,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几乎这些不同层次再学习的声音都有过,中国的经济GDP由1978年的0.3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了2009年的34万亿人民币,但是中国人也走过了西方人一二百年环境污染状况,在30多年在中国大地上的集中体现和演绎,如果再那样像西方人的路走下去,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最严重的威胁,甚至是死路一条。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攀升,资源越来越匮乏。我国人口为世界第一的压力、粮食的生产增产越来越困难、土地面临越来越严重的侵占、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问题,我们决不能沿袭传统“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西方在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于环境问题认识,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开始把环境问题仅仅看做是“技术”问题,即用什么样的技术治理污染;后来发现再好的技术也挡不住工业发展过程贪婪利润的诱惑,于是认为是个“经济”问题,设计各种惩罚污染奖励环保的经济政策;后来,又发现环境问题,是牵扯到全社会各个群体人的利益,甚至国家与国家的利益和关系,牵扯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于是上升到了“政治”问题。200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说:“环境不仅是政治问题,而是一个道德问题。”环境也是一个深层次的人类伦理“道德”问题。这些说法综合在一起,人类生存的大自然的治理,已经是一个牵扯到诸多方面的问题,经济是基础,科技是先锋,政治是关键,法律是约束,道德是根蒂,要综合治理,才能够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我们的现代经济社会建设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树立新的生态发展观,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好的生态发展环境,能够促进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有力保障,按照大自然发展的规律办事。
  
  二、借鉴中西优秀生态文化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要借鉴中西优秀的生态文化,即我们既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协调相处的优秀思想文化,又要借鉴西方改天换地中保护好大自然先进的思想文化,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一)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天人合一”协调相处的思想文化
  中国关于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优秀文化,极其丰富。如中国传统文化大典《周易》讲:太极是天地的根源,天地是万物的根源,“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又男女;有男女,然后又夫妇”, 就是说,人是天地万物系统中的一部分。儒家文化借鉴了周易中阴阳调和生万物学说,从孔孟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汉儒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春秋繁露•立元神》)这中间有一定的辩证法思想。宋代大儒朱熹曾解释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即生此人,天又在人矣。”(《语类》卷十七)意思是说,“天”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天”。人是由“天”产生的,一旦有了“人”,“天”的道理就要由“人”来彰显;就是说,“人”就对“天”负有保护的责任,说出了人与大自然的辩证关系,大自然的生态在于人。北宋的张载说:“万物同属于气的变化,人与物性同一,我与物、内与外,厚无间隔;但人习于以小我为我,遂以外物为外。所以人生的最高原则,即是泛爱所有的人,兼体所有的物。”(《西铭》)
  中国传统文化另一大家道家,可以说是特别注意“崇尚自然”。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人与地球宇宙自身和谐的认识出发,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论,这是一个自然生化过程,它提示了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律,人应该效法地,地应该效法天,天底地应该效法这道,道的特性是自然而然的(不是人为的),也就是说归根到蒂人应效法道的自然而然规律。老子认为,“人为”和“自然”是相对立的,违背了自然,人就会受到惩罚。所以老子说,作为宇宙规律的“道”,由于它的特性是“自然无为”,对天地万物并不命令它们做什么,人就更不应该破坏自然了。作为老子学说继者庄子,亦提倡人们过自然、无为和恬淡的生活,提出了“太和万物”的命题,意思是说在天地万物中本来存在着最大的和谐关系,因此人类应“顺之以天道,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即人应该顺应天道的规律,“崇尚自然”“顺物自然”“无为而治”按照五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自然的要求。
  佛家文化更是如此,主张善政,顺应自然,不杀生,节俭为生等。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一定程度促成了汉代“文景之治”和唐代“贞观之治”繁荣局面的形成。“不乱为、不胡为,乱为胡为不如无为”的思想,对今天中国平衡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仍有重要借鉴作用。中国古代哲人还提出了农业发展要“休养生息”的观点,反对急功近利和过度开发。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则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在自然界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在自然资源被过分开发的情况下,在环境污染严重地威助著人类社会生活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无疑对21世纪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有“普世价值”的意义。具体说,中国人关于人与自然主要观点如下:
  一是人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能破坏人类生存的大自然。如“物我共在”“物我互彰”“物我交融”的人与自然一体的思想。如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人在无污染的大自然环境中难得的境界。
  二是人们要适应大自然并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办事,节制自己的生活。如中国传统文化的“敬天爱民”“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等思想,就有人类应该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办事的意思。《礼记•月令》中记载了人要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办事,根据一年十二个月的天文、气候的变化节奏从事农田做务,如:“毋竭山泽,勿漉陂地,毋焚山林。”要求人们保护好山泽林川,保护好生态环境,春季禁止伐木,动植物繁育期间禁止扑杀鸟兽等,中国人一年的二十四节令就是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是科学追求的体现。
  三要用仁义道德约束自己,以求天地人三者之合德和谐,同生共荣。中国传统的人与大自然相处的优秀观念是和谐相处、同生共荣。《周易•文言》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人的德性,要与天地的功德相契合,要与日月的光明相契合,要与春夏秋冬四时的时序相契合,要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在先天而言,它构成了天道的运行变化,那是不能违背的自然功能。在后天而言,天道的变化运行,也必须奉行它的法则。无论先天或后天的天道,尚且不能违背它,何况是人呢?更何况是鬼神啊!孟子《尽心上》讲:“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程颐说得更彻底:“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但在天则为天人之道,在地则为地道,在人则为人道。”中国传统文化,将人道与天道地道有机结合起来,与人的道德有机结合起来,虽然有些牵强附会的地方,但是,对于大自然的生态保护是有益的。
  在1983年举行的世界哲学大会上,国际现象学会主席女哲学家田缅尼卡在大会发言中说:“西方常在不知不觉中受惠于东方而不自觉,像莱布尼兹之重视普遍和谐的观念既是个例证。”她也认为西方有三点可以向中国哲学学习:①崇尚自然;②体证生生;③德性实践。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1992年世界1575 名科学家发表了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在开头提到: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人们对自然无序无量的开发,残暴的掠夺,无情的破坏,把“自然”看成是与“人”对立的两极;针对这种情况也许中国的“天人合一”的理论会对解决这种情况提供某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一致性和谐性,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界矛盾的特殊性,有人类缓慢适应大自然发展自己的意味,没有有效发挥人的能动性改造大自然,因此对于大自然开发不够。
   (二)要借鉴西方先进的关于人与自然科学相处的文化思想观念
  世界上远古西方先进文化,主要探讨“世界是什么?”“人是否可以认识世界?”“我们如何改造世界以及我们如何进步?”等,但是,在他们1000多年中世纪的政教合一时代,他们在大自然面前也没有多少作为。
  1640年以后,西方人经过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逐渐发展到了欧洲大部分国家,走上了近现代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道路;但是,过度的对于大自然的开发和索取,给大自然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他们的有识之士也在反思,结论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破坏了自己的家园,最后受害的还是人类自身。西方由于对大自然的疯狂征服和无限制的索取,而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在治理经济社会问题过程中,现代西方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诞生了先进理念。主要如下:
  一是人类要按照大自然的生存与发展规律办事,不能无节制地在大自然中索取和掠夺。认为人是万物的精灵,万物的灵长,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人的本性。从古希腊人就推崇理智、爱好智慧,发展到了求知识、好探索、求真理的传统,人类应该充分认识探索大自然,为人类生活的幸福服务。在欧洲,前些年出版了《欧洲梦》一书,其中要求一种不同于美国状况的欧洲精神。20世纪的后半期,首先是出现了解构主义来解构现代性,认为现代性中间出现了一些问题,比方说自由经济,如果经济完全没有控制,就会导致像今天的金融危机这样的问题;又如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当然是很好的,但是理性主义如果做不好,就可能变成工具理性或者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万能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就使得人文精神受到消减,所以《欧洲梦》首先是要解构它,这个是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末,又出现了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认为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只是把现代新的弊病解构掉,可是并不知道到底要建设什么东西。他们就借助过哲学,主张人和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因为他们看到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大问题,战争、工业的发展等等事情把地球破坏了,地球被破坏的结果就是人的生存条件受到损害,所以他们主张的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倡“人和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例如过程哲学的怀德海曾提出“人和自然是一生命共同体”这样的命题。《怀德海的〈过程哲学〉》中说:“(怀德海)的过程哲学(process philosophy)把环境、资源、人类视为构成密切相连的生命共同体,认为应该把环境理解为不以人为中心的生命共同体,这种新型生态伦理观对于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上海《社会科学报》,2002年8月15日)这个命题深刻地揭示了人和自然之不可分的关系,人必须像爱自己的生命那样爱护自然界,这个理念应该说有着重要的“普世价值”的意义。
  二是人类只有一地球,要保护爱护大自然,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环境污染。纵观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从世界上各个国家到那些绿色组织,都开始行动起来,要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不许为了一国一地一家的利益,而害了大众百姓长远生活的共同利益。在1976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正式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通过了划时代的历史文献《人类环境宣言》,以此为标志,环境保护由局部走向世界。他们的宣传口号是“人类剩下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自己的眼泪!”这是一句非常惊人的说辞,值得我们人人深思。
  三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不对自然生态和环境产生破坏,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模式。这是现代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全球人的共识。要养成节约型消费观,即要求人们过科学、合理、文明的生活方式,从根除人们各种奢侈生活陈规陋习入手;要鼓励人们购买节能省地型住宅和低油耗、低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禁止过度包装,尽可能不使用一次性产品;通过消费选择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
  西方人在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过程中,虽然发展了强大的现代经济科技社会,却因为对于大自然的过度滥采乱开发,没有解决好环境污染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现代人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与先进生态文化结合,下工夫解决这些问题。
  
  三、按照大自然发展科学规律办事,实践中建设好生态文明家园
  
  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社会,时代呼唤人类与大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我们应该将中国的与西方优秀的生态思想文化结合起来,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办事,在实践中解决好发展中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建设好我们的优质生态家园。
  (一)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同生共荣的生态观
  人类在地球上要能够健康永续幸福地生存生活下去,按照大自然生态发展的规律办事,就要树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同生共荣的生态观。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命运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生命的命运紧密相连、休戚相关,善待自然也是人类自珍自重;人类应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际上是人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当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适当地利用自然。但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对自然的任何改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自身,所以绝不能把自然当作可以被随意改造的对象。人类对于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也应该自我约束,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观。其中有一个观点认为,人只要过相对舒适的生活就可以了,不要过奢侈的生活。因为现在的状况是一部分人过奢侈的生活,从而引起人与人之间很多的矛盾,所以它一方面主张人和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另一方面,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又主张过舒适的生活,这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有一个大的转变,就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现代人们对于生态问题的认识的清楚的,对于治理也是积极而有效的。如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各国政府取得共识,认为人类必须深刻地认识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主动调整自己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2006年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亚太国家在澳大利亚悉尼会议上通过了《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新伙伴计划宪章》《联合公报》和《行动计划》三个重要文件,这项计划符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补充而不是替代为抵御气候变暖威胁而通过的《京都议定书》等,是我们保护环境生态平衡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我们应该进一步行动起来,建立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与生态保障体系。
  (二)实施市场经济与自然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实施市场经济中可持续经济与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生态安全、有序、健康、适度发展的战略。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做支撑,包括全面的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要将环境质量变化和环境保护工作进展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激励各级领导干部牢固的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要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并以这个体系全面评价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要把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管理、设施配备、环境塑造,与人本理念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完整立体化的建设体系。如生态道德意识,是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要求和体现,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关怀,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体现了人类道德进步的新境界,体现了人类自我完善的新发展。强调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应包含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同发展。通过整体的作用,整合各个渠道,规范操作,从而达到实现安全环保的目的。它的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出来,作用于人的思想,使管理化为无形,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转为自觉地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果的积累,其价值会越发显现出来。
  (三)要切实建立以保护自然再生修复为主体,人工建设为辅助的生态建设系统
  大自然的生态体系在人们传统的粗放发展经济过程中遭到很大程度破坏,致使大自然修复能力大大的减弱。根据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显示,人类过度开发大自然而要重新建设和治理,以大自然恢复再生能力为主,因为大自然在雨露阳光中的再生能力是巨大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是难以比拟的。
  我们要建立以保护自然再生修复为主体,人工建设为辅助的生态建设系统。停止人类对于对生态系统人为的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应该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建立新的生态保护系统。
  现在,我们在山河水土的改造上提出了“加强封育保护,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水土流失防治新思路。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启动后,各地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强配套,积极开展封山禁牧、轮封轮牧,努力探索和总结生态修复的技术和经验;以现代的飞机播种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有效再生为辅助手段等。我们要继续搞好大中小城镇的配套相对人口集中居住建设等,减少人对于大自然的破坏,才能建设好我们的生态优质家园。
  (四)继续加强生态科学研究,运用科研最新的成果武装现代工业和生活
  现代人们在食品上追求绿色,天然;在生活用品上讲究低污染,低辐射;在交通工具上讲究低消耗,低排放;归根结蒂都属于环保科技范畴。要继续加强生态科学研究,运用科研最新的成果武装现代工业和生活,解决好人类安全可持续生存发展大问题。
  要创新生态科学技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而且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循环经济发展方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循环往复;这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价值取向、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新型增长方式,是一种新的促进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一体化战略,其基本特征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企业要通过环保文化建设,树立环保意识观念,切实实施环保举措,保护优先,开发为次,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效的辩证机制;在社会中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员工自然会为企业自豪,从而形成凝聚力,促进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企业在承担这份责任的同时,同样能受益与环保文化的积极作用。
  环境保护已经成了社会人、社会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是社会企业,员工总归是社会人,当今世界上每一块土地每一角落都在强调环保,环保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在被国家倡导,被社会倡导。目前,世界上经济科技发达的国家多在积极研究生态问题,积极探索发展生态产业,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特别是美国奥巴马总统上台以后的新一届政府,切实地加快了生态产业的开发,占领新兴产业前沿阵地,大力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科学技术,科学地进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如力推新能源产业作为振兴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如发展现代太阳能、风力电、潮汐电等,如力推发展治理污染的产业,并积极向世界扩张,这一战略动向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也要制定自己的治理环境、生态产业发展战略,紧跟时代前沿发展的步伐,要抢占这个新的产业高地,才能有所作为。
  (五)积极做好生态科学技术宣传教育以及普及工作
  环保生态文化也可以是公众文化,那么它必须有让公众产生因新鲜求知、因受益而参与、因有权利感而发言的动力,那样环境文化就可蔚然成风。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有效的成果,我们应该积极宣传推广和普及,特别要做好青少年的生态科普工作,树立科学的文化生态文明观念和有效的做法。
  环境在欧洲最早破坏,也是最早提出环保文化,在欧洲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而一些欧洲国家也明显成为世界环保运动的领跑者。经过几十年的绿色运动,环境保护意识与理念已经深植于欧洲各国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之中,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欧洲各国和各国公民的自觉行动。欧洲的宾馆、酒店从环保角度出发,一般不备一次性拖鞋和洗漱用具。在中国,在先进环保文化影响下,我们要自觉地将生活垃圾分类后投放,越来越多的人在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转而使用公共低碳交通工具。中国和欧洲等国家即使在修建道路时,也要对动物迁徙规律、迁徙环境及通道建设进行透彻研究,在路基下设涵洞,以方便动物通行等。
  总之,我们要积极弘扬中西方优秀的环保文化,切实做好环境科学保护工作,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建构有利于人与生态环境共存共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有效地改善经济结构,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追求人的“和谐守望,诗意栖居”的社会的实现。
其他文献
读杨智华长篇小说《龙潭镇》,沿着文字的线索回到几十年前黄土高原里的村庄和矿山,遇见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黄土高原的气息随着作者浑朴厚实却细致入微的文笔扑面而来。作者在写出了时代变迁过程中小说人物的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让读者感受到这个时代人的命运感。这是一部根植于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反映了人物面对人性之恶的惨淡和痛楚,也描写了惨淡和痛楚中人物对现实的抗争,对正义和善良的守护。读这部长篇小说,我看到平凡
期刊
广袤的毛乌素沙漠,我们来到了大苏里格。何以谓其大呢?因为这个气田管辖的面积基本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样大,其也是中国陆上目前最大的整装气田。  这里千年前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人民靠放牧为生,著名的成吉思汗陵就坐落在鄂尔多斯。这里的地下还有宝藏,有储量可观的煤炭资源,有稀土,有储量高达5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  扬眉吐“氣”的苏里格,一个让无数石油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这里自然环境极其恶劣,这里有着气田开
期刊
张鍊,字伯纯,号太乙、双溪渔人。陕西武功县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佥事。他是明代以康海、王九思为核心的北曲作家群体中重要的一员。著有《经济录》《太乙诗集》及散曲集《双溪乐府》。前两种于清乾隆时被陕西巡抚毕沅作为“违碍书籍” 查缴禁毁①,今已难以寻获。后一种散曲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对其评价甚高,曾题曰:“大雅元音郁昼霾,遗编净扫劫尘开。何年残月晓风里,带得琵琶铁板来。风语华言百不闻,□然
期刊
摘 要:汪伪政权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植下建立以来,对其统治下的沦陷区人民实行残暴统治,以南京市区为代表的各沦陷区民众面对压迫与奴役,纷纷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反抗,使得汪伪政权的统治遭遇困难,对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汪伪沦陷区;南京;民众自发斗争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1-050-03    1940年3月30日,汪伪政权以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期刊
长篇小说《遗园》写的是发生在北塔大学的几段爱情故事,小说里的爱情故事大都错位发生,有误解,有无奈,也有投桃报李式的报答,但是却没有完美的爱情,爱情中总是掺杂着一些其他元素,让爱情遗憾、痛苦和无奈。同时写了北塔大学两代文化学人为了保护传统文化的阵地怡园所付出的努力。文学院几代学人赖以研修、传承传统文化的先秦教研室———怡园,在教育官僚的野蛮指挥下轰然倒下,这所大学最后的一个传统文化阵地、文化学人的精
期刊
摘 要:庄子的人生理想是超越世俗有限的世界,而建立逍遥无限的世界。这个逍遥无限的理想世界主要从万物齐一的生存理想、生死如一的生命理想和与天为一的人格理想这三个方面来建构。诚然,庄子的人生理想充满着虚幻与神秘,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个美好的乌托邦,但在它那种超越、虚幻与神秘的外衣下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理想;平等;超越;逍遥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1-
期刊
摘 要:面对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针对以个体经济为基础的、被敌人分割的、进行游击战争的农村环境,中共中央和新四军领导人正确制订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新四军战时经济工作指导方针,有力地保障了部队供给,改善了群众生活,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关键词:战时经济工作;指导方针;原则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1-045-05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以
期刊
摘 要:《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在对近代唯理论与经验论批判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构思的。康德蓄养了近代以来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主要成就于其批判哲学之中,依据“对象依照知识”这个哲学史上革命性的思路,在对“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追问逻辑中全景式地展现了近代唯理论者与经验论者各执一端、争论不休的状况,深刻地揭示了各自的理论成就及其缺陷,并最终创造性地整合了他们的理论,建立了批判哲学体系,从而开创了哲学史的新
期刊
摘 要:清末民初这几十年的历史是中国向近代化转变的重要时期,慈善事业也经历了由传统慈善向近代慈善的历史转变。本文就近代慈善的产生背景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转变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清末;慈善;近代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1-053-03    一、传统慈善的衰落    慈善救助活动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而民间的慈善活动随着东汉时期佛教的传入也
期刊
摘 要:“感性活动”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上批判“抽象的人”的最有力武器,“感性活动”也是哲学语言中最具体的抽象。“现实的生活生产”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现实的生活生产”是历史“交替”的脐带。只有把“感性活动”这个哲学语言理解为“现实的生活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才能被理解。  关键词:“现实的生活生产”;历史的“尺度”;历史唯物主义  文章编号:978-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