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让学生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激发兴趣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前提,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在此基础上还要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还要开展各项活动,使课外阅读更持久地促进学生成长。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对7—9年级学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表明,在开放的语文教学体系中,课外阅读不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良好的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满足学生的喜读欲。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从满足其喜读欲入手,就能大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一般地说,中学生最喜欢读情节紧张离奇、曲折有趣的童话、寓言、故事和小说等通俗易懂的作品。所以,指导学生阅读可以从一些内容浅显、篇幅短小而且有吸引力的书籍开始,如,《中华成语故事》《安徒生童话》等。
  2.读物介绍激趣。读物的介绍方式、方法至关重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物介绍,往往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一睹为快、非读不可的欲望。(1)借用名家(媒体)的评价。在不少名家著作中,都谈到他们的读书体会或者对文章的评价,各类媒体也开辟有专门的评书荐书栏目,教师如能将这些材料提供给学生,就能借助名人和媒体增强读物的吸引力。(2)朗读精彩片段。声情并茂地朗读作品中优美的段落或讲述其中引人入胜的故事片段,也可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致。如,推荐《三国演义》,可以讲述“诸葛亮巧施空城计”的情节。(3)设疑惑,造悬念。情节曲折的小说、故事、童话等可围绕读物的内容,提出令人疑惑的问题,或叙述离奇的情节片段,或叙述内容至高潮处戛然而止,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利用影视剧激趣。常看到这种现象:一部影视剧在热播,它的小说或剧本也同时十分畅销,这说明影视剧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手段之一。现在,优秀影视剧精彩纷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促读手段,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
  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有意识、有计划地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引导,这样既能使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又能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
  1.同步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文章与课文一起同步阅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课内课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利用好课前三分钟。教师可利用每节语文课课前的三分钟,要求学生把最近读到的、觉得有价值的名篇佳作以演讲的形式向同学们作推荐介绍。
  3.开设课外阅读课。每星期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由教师选择或阅读轮值小组向全班同学推荐,阅读一篇不超过2000字的文章。课外阅读课由教师导读——学生自读——相互讨论——进行小结,这四个基本环节构成。其中,讨论这个环节尤为重要。
  三、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1.浏览性泛读。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的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
  2.品味性精读。有的文章语言隽永,运用典范,可以这些作品为凭借,逐渐培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3.辅助性“笔读”。“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今大师们成功的阅读经验,对于今天的每一个阅读者来说,仍然是一种好方法。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生提高语文能力,考出理想的成绩,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劳动?我个人认为,我们主要应该从学生双基入手,抓实语文教学的各环节,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益上多下功夫。  一、预习阶段,要求学生落“实”  课前预习是教学的准备阶段,但不仅仅局限于组织学生熟悉教材,了解新学内容,而是要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目标,改革预习的内容和方式,加强预习的组织和指导,使课前预习成为
期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奉献爱心的过程。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教师的爱心如同阳光雨露,时时温暖滋润学生的心田。爱心是润滑剂,能及时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爱心是桥梁,能尽快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距离;爱心是灵丹妙药,能使教师转变后进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关爱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用爱浇开学生的心灵之花
期刊
接触群文阅读已经两年多了,在这条路上,学习着,探索着,收获着。  一、走近群文——打开全新阅读视野  阅读意味着改变,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曾讲到,“一个人的教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座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很多教师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督促学生不断地阅读,但是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如何阅读,忽视了如何为学生打造良好的
期刊
满载着收获的喜悦登上舷梯,我的心也即将冉冉起飞。  夏日里的黄昏,阳光还有些火辣,执意把热情洒满座舱。看到后面整排的空座,很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刚走过去,就被窗外云蒸霞蔚的景象深深吸引了。  白云丝丝缕缕洒在窗边,往下看云朵散落如山,斜上方的天蓝得纤尘不染,如果可以伸出手去,我一定要摸摸那澄澈的蓝天。云层稀疏了一些,飘飘渺渺的,和西游记中的天宫一模一样,有几多云彩各自飞开,那该不是哪位神仙驾云远游吧
期刊
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知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时,强调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并把“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作为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根据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有学者通过调查得出这样的结果:中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1.4%。在各种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社会对科技专业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希望青少年通过科学阅读,开阔视野,掌握更多的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谢金梅在《语文课程视角下的科学语言研究》一文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不
期刊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更好地落实有效教学,通过多重练习方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收获,激励学生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夯实基础,让学生勤练、精练、善练  首先是巩固练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  1.归类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搜集、归类、整理、积累。例如:①古今异义的积累。可以把古今异
期刊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此时正是“三观”、性格、心灵等形成的关键期。高中教育不仅要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还要承担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作为寄宿制学校的教师,尤其要关注“后进生”,注重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这是育人的关键所在。  一、正身垂范,付出真爱  教师大多数都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更懂得何为师范。所谓师范,就是身正为师、学高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近几年在教学中已经成为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合作学习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共同达到教学目标。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但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  合作式学习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为:课堂上学生讨论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课堂好像显得活跃生动,学生好像也学得积极主动,但生动的背后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期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放在首位,教育要立足可持续性。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在教学中将语言内容和生活中的情景紧密结合,用生活的理念构建英语课堂,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活生生的英语,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