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竹之韵 育乐竹少年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m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怀虚心节节高,韵溢校园处处雅。”勒竹小学秉承“竹韵教育”的办学思想,以“让校园成为生命拔节的家园”为办学理念,以“个个相依,节节向上”为校训,以“知竹常乐,自信成长”为办学精神,积极探索与实践“拔节成长”的特色课堂,着力培养“有思想,有方法,有幸福感”的“竹馨”教师,致力于培养“身体好,情商高,学习能力强”的“乐竹”少年,让每一个教师亮节提升,让每一个孩子拔节成长。
  一、依托“竹”文化,开展 “竹韵教育”
  (一)“竹”文化与“竹韵教育”
  勒竹小学取名源自绿竹环绕的校园环境。“勒竹”俗称刺竹,也称竻竹、涩勒,是一种有刺而坚硬的竹子。清代王士禛《濂泉寺》诗曰:“寺门编竻竹,磴道入云松。尚忆安期子,青天跨白龙。”竹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人们赏竹、赞竹,不仅在于竹的清幽雅致,更在于“比德”的意义。竹子虚心有节、挺拔凌云的形态特征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相契合,成为“清高、气节、坚贞”的象征。
  勒竹小学利用地理优势,深入挖掘地域人文内涵,发展以“竹韵”文化为特色教育。“竹韵教育”特指在学校形成的一种生气盎然、奋发向上、同心相助、其乐融融的文化氛围。学校是一个重要的育人场所。勒竹小学根据本校具体状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校本特色,研究“竹韵文化”来滋润学生的心灵,感化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品质,引导学生更快乐地学习,更快乐地成长。学校通过学习竹知识、竹精神,结合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学习竹子精神,树立竹子品格”为宗旨,用“竹韵文化”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成绩,以此为契机,创建“竹韵教育”,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潜移默化影响师生的观念与行为,提高师生学校生活的质量”为基本目标,以“形成竹文化特色学校”为最终目标。
  (二)“竹韵教育”理念体系
  1.办学理念:让校园成为生命拔节的家园
  让生命绽放光彩,让每一学生每天都有进步、有收获。让竹韵弥漫整个校园,学校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有灵魂”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最好的发展。
  2.核心素养:让每一个生命在此拔节成长
  勒竹小学将本校与竹文化紧密联系,借竹子的精神和高尚品德来引导师生的精神追求,培养良好的竹子品德,学习竹子的正直、廉洁、坚强、虚心的精神。学校在挖掘经典教育元素中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重视不同学生智能类型的差别的基础上,构建学校育人体系,要从校园的精神文化、课程、课堂、校园人文景观等方面入手,创设适合学生成长的环境,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模式,积淀、形成学校独特的育人文化,让每一个学生在这种文化的浸润下,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成为最好的自己。
  二、营造校园“竹韵文化”
  (一)学校物象文化
  1.一训三风
  学校以“个个相依,节节向上”为校训,推崇相互团结、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互帮互助;以 “和乐共生,正直有序”为校风,既涵盖了竹具备“善群、向上、和谐、正直”的特性,又强化了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以“修身垂范,施爱扶持”为教风,引导教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汲取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与时俱进,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以“扎实虚心,坚持竞进”为学风,让我们的学生把竹作为一种求知的意向,一种生命内在的基本结构,一种贯穿他们人生历程的精神之根、成长之根。
  2.治校理念
  学校坚持治校“四个一”的理念,即有一个较好的办学思想:让每一个学生拔节成长,教师亮节提升,学校秉节发展;有一个适合学校的教学模式:构建竹文化背景下的“扶持”成长课堂以及“竹韵”校本课程文化;有一个能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敬业、爱岗、善于合作、热爱学生;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3.学校精神:知竹常乐,自信成长
  “知竹常乐”借竹子展现简约而优雅的生活态度,借竹子的顽强生命力、竹子的虚心及向上品质与讲求清静和谐的生活环境一脉相承,要求学生了解、知道竹的精神,了解竹的品德,从而学习竹的品格和竹的精神。促使学生树立向上(品行醇厚——君子)、向阳(乐群好学——合作)、向善(以仁达善——感恩)的良好形象。“自信成长”要求我们培养自信的品質。
  4.卡通形象:乐乐 竹竹
  “乐乐”和“竹竹”,取勒竹的谐音,寓意孩子每天都快乐学习,心晴如阳光,像竹子一样节节向上。
  (二)校园环境文化
  勒小的校园环境设计以“精”“巧”为主。校园文化创建的主旨,即为弘扬竹子精神,塑造竹之品格,培养学生像竹一样挺拔秀丽,内心甘于沉静,甘于奉献社会的有德之才;培养像竹一样潇洒多姿,勇于创新,敢于追求的有志之才;培养像竹一样四季常青,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的有用之才。
  1.“竹韵”黄蜡石
  学校这块篆刻着绿色“竹韵”二字矗立在如茵绿草上的黄蜡石,在一株笔直挺拔的黄铃木、苍翠欲滴的金佛肚竹与造型奇特的绿化木的掩映下,整个校园仿佛荡漾着风雅脱俗的文化气息。
  2. 竹品长廊
  竹品长廊是展示含有“竹元素”作品的空间,有充满韵律的竹箫、竹笛,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竹篮、笔筒,有精巧细致的竹椅、秋千,还有想象力丰富的竹屋、武器,应有尽有。
  3. “竹联”
  学校小天井旁边有一幅对联:上联是“竹怀虚心节节高”,下联是“韵溢校园处处雅”,横批是“竹韵悠扬”。与对联相互辉映的是每根柱子上巧妙地装饰着古色古香的壁画长廊,一首首源远流长的竹诗、词,一幅幅色彩淡雅的竹子图,一百个不同字体的百竹图,让孩子们经常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4.展览台
  竹风人品展台上面有不同时期的历史名人借用竹子的风格来点评他的人格或诗风,例如:汉代名臣苏武的持节不屈视为“忠”国爱家;宋朝名将文天祥的心照汗青誉为“正”气浩然;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爱画竹,他常以人竹相辉自称为“清”风两袖……院落中间的小叶榕树下浮雕式篆刻关于竹子的“七德”:正直、奋进、虚怀、质朴、卓尔、善群、担当。   5. 翠竹园
  院外竹子栅栏错落有致,拱形翠竹园门栏上书写一副对联“琅琅书声出宏志,郁郁翠竹润心田。”园内栽种着二十多种类型的竹子共有两千多株,环境优雅,“竹”意盎然,景色宜人,有 “紫竹”“翠丝竹”“龜甲竹”。
  三、实施“竹品德育”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有的育人理念。竹可养人,竹可修心,勒竹小学把竹文化与学校道德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把“弘扬竹之精神,塑造竹之品格”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竹韵校园里打造竹品德育。
  (一)校园成为竹品德育的教育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我认为这条规律是教育艺术的核心。”勒竹小学让竹文化渗透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为孩子们创设清新高雅的“竹韵”环境是学校竹品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我校因地制宜开展以竹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引竹入校园,让师生在赏竹、论竹、研竹、品竹、画竹、写竹、做竹中品格修养得以提升,创新思维得以培养,实践能力得以锻炼,构铸起了一个具有乡土气息的校园特色文化,使竹品德育从空洞的说教向生活世界回归。
  勒竹校园处处都是竹品教育的素材,一进校门,学校吉祥物“乐乐”和“竹竹”向大家招手。“乐乐”和“竹竹”代表我校的竹文化,寓意孩子们在竹韵文化的校园里,每天都快乐学习,心晴如阳光,像竹子一样节节向上。少先队每学期开展“乐竹少年”评选活动,给孩子们树立学习的好榜样;每月开展“乐竹星级班”评比活动,给孩子们灌输团结向上的正能量;每周开展“乐竹文明小天使”评比活动,给孩子们树立文明的小楷模。“竹品、品竹”长廊是学生进行“竹韵教育”的宣传阵地,展示着老师“我和竹子同行”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学生“我爱竹子”为主题的剪纸作品、学生“竹子与小巧手”为主题的手工作品。
  (二)让教室成为竹品德育的教育基地
  竹有着不一般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我校以竹名为每个班命名、以竹品制订班训、班的精神和口号,让同学们认识竹子的种类,用竹品进行日常德育的教育,让学生学习竹子正直担当的做人态度、虚心向上学习精神、文雅有节的气质。
  四、打造“竹韵课堂”
  (一)校本教材,传承竹品文化
  竹拥有淡远自然的品质和浩荡长风的气节,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喜爱咏吟、描绘的题材之一。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学习竹子精神气节,营造浓郁的校园读书氛围,国学科研课题组的同事分工合作,编制了校本教材《竹韵诗词》《孝竹故事》《韵竹对联》《翠竹谜语》,让“竹韵”诗词、故事、对联、谜语进入课堂,把竹的形貌与精神结合起来,使同学们在一首首竹诗竹词中,在朗朗的竹诗诵读声中,对竹子的品格有了更深的领悟,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像竹子那样朝气蓬勃、节节进取,让学校焕发出灿烂的生命活力。
  (二)主题班会,渗透竹品教育
  德育常规教育是成功的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将竹品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常规活动,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在班会课上围绕竹韵文化开展相关的班会活动,以深化学生的意识境界,提升学生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五、开展“竹韵活动”
  “竹韵”文化是德育教育的载体,学校以竹子的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把“竹韵”文化融入学校的活动中,用各式各样的竹品活动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如“竹韵”手抄报制作活动、“竹韵悠扬”竹诗词朗诵比赛、“乐竹开心课堂”、竹竿舞等。其中,竹竿舞是以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带进校园,在增加大课间的娱乐趣味的同时,能够强身健体,结合竹竿舞的历史、发展、表现形式等文化知识融入校园建设中,对学生进行竹文化教育,得到美的熏陶。如今,“舞动的竹文化”已成为学校的品牌,我们把它带到了区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大舞台,让同学们展示了竹子向上般的精神。
  此外,结合“竹韵”文化教育,学校把葫芦丝民族乐器也带进第二课堂,丰富学生在校园里的“竹品生活”。
  绿竹青青,根植勒小,在“竹韵”文化的引领下,我们将不断丰富“竹品德育”的内涵,让小竹笋们在“竹韵”环境中茁壮成长。“竹怀虑心节节高,韵溢校园处处雅”,在春意盎扬的校园里感受着“竹韵”带来的快乐,成为优秀的竹品少年!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12月15日晚,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州市教育局和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承办的2018年广东省学校美育成果汇报演出活动在广州市中山纪念堂举行。15个参演节目是我省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的优秀艺术作品,参演师生600余人,活动精彩纷呈,掌声不断。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团省委、省广播电视局、省文联和广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活动。全省各高校、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负责同志和师生约
【摘要】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论几点做法和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发展逻辑思维,从而
本报综合消息 10月18日,广东省教育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黄宁生副省长、李雅林副秘书长参加学习会,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景李虎同志主持会议。省府办公厅有关同志,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委厅机关、事業单位主要负责人共50人参加会议。  会上,黄宁生同志强调,要始终坚持教育的根本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摘要】初中毕业班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需要重视他们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不断强化他们的应用意识,逐步提升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真正将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将理论研习和应用体验衔接起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原则;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还应培养他们的
踏着新课程改革的鼓点,城西小学努力实践学校确立的“水墨丹韵 绘美人生”的办学理念,近几年学校的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成绩斐然:各项教学检查均受到好评,一百多篇教学论文获国家、市、镇级奖,多篇文章发表;学校的重点课题广东省省级课题《少儿水乡画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研究》的研究已顺利结题并评为顺德区教育科研一等奖;重点课题广东省省级课题《小学自主养成教育模式的研究》也顺利结题。现正在研究中的课题有两个:一是
【摘要】几何体外接球问题是近年高考高频考点,同时又是学生的难点,本文本着给学生呈现浅入深出的通性通法的原则,介绍了几种简单几何体外接球半径公式,比如从长方体的对角线就是的外接球的直径,直棱柱和圆柱外接球的半径公式,由此又引出特殊的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锥可以采用补成直棱柱的方法研究其外接球,还介绍了正棱锥的外接球半径公式。  【关键词】外接球  如果一个多面体的各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那么称这个多面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初中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对于地理学科来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本文主要从现实情况出发,了解地理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兴趣;有效方法;手段  对初中生来说,要想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首先一定要先了解他们在地理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才能够找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以下是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看法,与各位共享
本报综合消息 2016年12月24日,主题为“创新·体验·快乐·成长”的江门市第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新会区葵城中学举行。江门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主席吴森以及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等相关单位出席,各市区科协、教育、科技等部门负责人和参赛的学生选手以及各中小学校的师生代表1000多人参加颁奖典礼活动。  本届大赛有全市150多所中小学校近万名学生参与。经各市区和市直学校评选推荐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是德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教学法以音乐为主线,将语言、动作、器乐等元素进行综合运用,尊重学生学习音乐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专注力、反应力等,使学生能够“玩中有学、学中有玩”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世界。因此,本文选择以从小学音乐课堂的角度去分析奥尔夫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奥尔夫教学法运用
地球上的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