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雷:记录中国30年是一件浪漫的事

来源 :中国慈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me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前一周,大部分时间里,阎雷(Yann Layma)都坐在家中那张舒适的沙发上,一遍遍向来访者讲述他因为16岁时做的一个梦而全然改变的人生。
  他刚刚过完52岁生日,前额光秃,头发花白,肚子凸起,眼神中有一种平静而又坚定的力量。法国人特有的大鼻子轻易就泄露了他个性中倔强的一面。
  他喜欢用浅显的汉语缓缓道来他的故事:一个法国少年在梦中与中国发生关联,23岁时来到中国,近三十年间持续用镜头为中国画像,为中国人画像—而随着他最新摄影集《昨天的中国》的出版,更多人的好奇心和感触被激发了出来。
  1980年代中期,坐在天安门广场路边休息的女人倦怠、无奈的神情;北京大学宿舍里学生的沉思;长途火车的硬座车厢里,光线斜照中,乘客们或喝酒、或打盹、或打牌、或站立四望……中国人的日常、中国人的情感,那些微小的、与我们擦肩而过的琐碎细节,在阎雷的镜头里,刹那间让我们与过去联接。
  很多人好奇,一个外国摄影师,为何能够将我们的过去那样完整地、真实地,以一种朴素的美感,保存在他的镜头里,并且,他竟然好像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阎雷的同行荒木经惟说,于他而言,所谓摄影,即是人生。这句话,可借用于阎雷身上。当他循梦而来,经年不辍挂着相机游走于中国的城市与山村时,他的人生,已然定格。他把这一切,称为“一件浪漫的事”。
  可能你梦见你生活的路线了
  法国西北部,隔着英吉利海峡,布列塔尼半岛与英国遥遥相对。阎雷于1952年出生在这里,他的母亲是当地人。阎雷的法文名字叫扬·莱马。“扬”是当地少数民族的名字,意思类似于英文名字“John”。布列塔尼人似乎天然地是艺术的。同时,布列塔尼人也固执。法语里有一句话,叫布列塔尼人的头像,以此喻固执。
  阎雷的父亲是图尔人。阎雷在图尔长大,但他更喜欢称自己为布列塔尼人。他的父母是画家,从小教他怎么看画面,看内容。“我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这让他自此敏感并着迷于色彩和光线。
  8岁时,父母在阎雷的卧室里挂了一幅4米长的世界地图,“这让我一直在做梦,想要看世界。”9岁时,每个月阎雷都要和父母一起看人文纪录片,碰到有纪录片现场放映,父母还会带上他去和导演见面,请他们签名。
  11岁起,阎雷开始阅读《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对人文、地理摄影有了最初的了解。12岁时,阎雷和父母到埃及旅游,惊异于那一片古老而原始的大陆超出了自己的认知,在金字塔下,他对父亲说:“我要用一生去旅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始,“Hitchhiking”(搭顺风车去旅行)在欧美成为风潮。 十四五岁的阎雷开始独自上路,他的第一站是西班牙和摩洛哥。其后,他去到美国,搭车横跨北美。这段经历充满了艰险,却也从此让他对于去到远方不再害怕。
  从美国回来,临近17岁生日,十天时间里,因为时差没倒过来,阎雷一直睡不着觉。这期间,他连着“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当时,法国《国家地理杂志》刚刚出刊,中国刚刚放开外国人旅游签证。这两件事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融入到阎雷的梦中。在梦里,他看到自己背着相机,去到中国拍照。
  “像是有一个比我的生活还重要的事情在叫我。”阎雷从梦中强烈地感觉到了这一点。
  阎雷把这个梦告诉了一个比他年长15岁的朋友,他称其为“师父”—一个精神病医生。师父帮他找到进修中文的巴黎东方语言学校,并送给他一台当时最新款的胶片相机。 他告诉阎雷,“我来帮你厘清生活的路线。可能你梦见你生活的路线了。”
  从此,阎雷边学摄影边进修中文。同时,他也学习国际贸易。“艺术家的生活是很困难的,中文是我学习的第四种语言,如果我懂四种语言,又懂国际贸易,摄影不成功的话,我还会找到另一个生存之道。”
  1984年,渴望成功的阎雷盯上了爱丽舍宫。“因为没有人拍过爱丽舍宫的专题故事,就想到说,噢,如果我们能把它像一个棕子一样剥开来让大家看,这样也许会成功,会很有意思。”
  通过私人关系,阎雷找到了法国总统密特朗(Franois Mitterrand)的秘书,进而见到了密特朗。阎雷清楚地记得那次见面。“总统看着我,问,你多大年纪?我说,22岁,总统先生。你22岁吗?那行吧。总统说。”
  于是,阎雷获准自由进出爱丽舍宫,为密特朗拍摄了一年政坛生活。这一年的时间里,阎雷不断求教于几个师父:“现代新闻摄影之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 (Marc Riboud),还有一个供职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印度裔摄影家。“把我的作品给他们看,让他们给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从这些大师身上,阎雷学到了不少东西。他由此进入世界摄影界,《巴黎竞赛画报》、《费加罗报》、《新闻周刊》、《纽约时报》等媒体与他开始了合作。
  拎着中国故事走世界
  1985年1月的一个冬夜,阎雷到了北京。小汽车、商店和饭馆寥寥无几的灰色之城,在阎雷的眼里,“像索然无味的白开水一样。干燥的风吹得噼啪作响,到处都是煤球的气味。”但他也看到了北京的魅力所在。“这个城市散发着斯巴达式的诗意,没有汽车的大街上演着一出自行车的芭蕾舞剧,古老胡同中进行着隐蔽的生活。”
  而在南方城市,开放初期的矛盾带来的诱惑力亦令阎雷着迷。他描述当时的广州,“那种懒散松懈和正式僵化的奇异组合既让我好奇,又让我惊讶。”
  阎雷知道,对于这个广袤的国度,要慢慢地看。“只有花时间才能穿透表象。”这一次,他在中国待了两年,还去了上海、武汉、潍坊、沈阳等城市。
  在北京,阎雷认识了一些年轻的外国人,他经常和他们一起玩,“跟他们学习怎么当老外。”在他的记忆里,“我们很娱乐,很开心,一直在笑。”
  一天,阎雷认识的一个法国朋友—某媒体代表收到一封从平壤来的电报,请他去报道朝鲜。这位朋友不想去,他问阎雷,“你不是要去吗?”于是,1985年,阎雷“碰到了很大的运气”,到了朝鲜。   在朝鲜,阎雷待了两个星期,拍了两百多个胶卷,七千多张照片,“什么都拍了。”他由此成为西方国家第一个进入朝鲜拍摄的摄影师。
  美国《时代》杂志、法国《费加罗报》等世界媒体报道了这件事,这也让阎雷的身份为朝鲜所知。“他们发现我不是那家媒体的代表,很生气。”阎雷笑称,“所以我再不敢到朝鲜去了。”
  如何才能拍出好的作品?阎雷一直在观察、思考和学习。“我看了很多外文报纸和杂志,学习和了解市场在哪里,全世界的杂志市场需要什么东西,需要什么样的专题故事。也学习别的摄影师和我的师父们的成功之处。”布列松的“决定性的瞬间”、马克·吕布的摄影美学—日常生活,见微知著、直觉而富有诗意,对阎雷影响颇多。
  阎雷只拍他认为美的东西。在他的概念里,人文、地理摄影的美,就是“当别人看到那张照片,会产生想要去那里、了解那里的想法,就像我小的时候,被一些作品吸引一样”。
  为了呈现这样的美,当彼时很多外国记者都拍天安门时,阎雷“就想去拍侗族那样的照片”。他戏谑地用一句民间口语“山高皇帝远”,来阐释他对自然之美的钟情。
  1989年,听闻侗族的故事,阎雷到了广西柳州三江侗寨。在那里,他看到了与众不同的文化。“他们在大山深处住着,用歌来表达自己,建筑是他们崇拜的神,保存完整的神话世代相传。”
  1990年,他拍摄的画册《歌海木寨》在世界引起轰动。一时间,引来众多外国游客和人文学者涌向广西三江和贵州黎平一带。
  三年之后,云南元阳哈尼族的梯田之美,再度经由他的镜头第一次传向世界,被欧洲媒体评为“1993年度新发现的世界七大人文景观之一”。
  拍自然,拍人,拍日常的生活,近三十年间,除了西藏和黑龙江、吉林,阎雷走遍中国其他省份,拍摄了60多万张照片,连续完成了60多个关于中国的摄影专题,出版了4本关于中国的摄影著作。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阎雷过着“很浪漫的生活”。拍完专题故事后,阎雷把它们放进一个大箱子里,拎着它,坐上飞机去纽约、伦敦、米兰、马德里、香港、东京,把它们卖出去。“那时候,一个专题能用上十张片子,所有成本就可以回来了。”
  他的这个买卖做得很成功。有说法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种外国报纸杂志上的中国照片,大部分都是阎雷拍的。这种拍摄的力度和完整性在中国摄影家中也非常少见。”
  因为只拍美的、温情的东西,阎雷的角度曾遭致一些杂志的批评。他从不为所动。他也从不参加任何摄影比赛。在他看来,太多人拍摄和消费黑暗,而“拍摄美丽的东西、把日常的生活拍出内容更难”。
  每拍一个专题故事,阎雷基本上要拍上一两万张,才能选出来80张。他为此需要在拍摄地待上几个月、半年甚至几年以上。他去过太多偏远穷困之地,遭遇过车祸,多次被警察盘问,“几乎每一次都会遇到问题”,但他从不认为苦累。
  “小时候搭车旅游,经常在大街和树林里睡觉。有时倚着一根稻子就能睡着。”这让阎雷练就了极强的生存能力。他到过太平洋上的一个原始岛,“没有人住。我一个人去了四次,每次住两三个星期。不穿衣服,生火,打猎,钓鱼。”
  无悔的人生
  对于所有外国摄影师而言,快速变化中的中国,是摄影的金矿。于阎雷,亦是如此。
  但是,与别的摄影师不同,在中国生活多年并定居下来,阎雷对中国有着发自内心的爱。“中国人喜欢笑,喜欢吃饭,喜欢开玩笑,喜欢玩。另外,我很喜欢这里安全的感觉。”
  对于充满强烈宗教色彩的地方,阎雷天然地会感觉“不舒服”。这也是他喜欢中国的原因。“没有什么特别强的宗教。”
  变化的中国,令阎雷迷恋,给了他旺盛的创造力,但是,有些变化了的东西,却让他留恋。
  “大家为了钱变得紧张了,压力比较大。最近几年这一点比较明显,原来中国人特别放松。”
  与中国人的放松一起变化了的,还有市场。“纪录摄影的市场不在了。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很多国家没有什么杂志了。还活着的杂志,出的价钱还不到以前的30%。所以每一个国际有名的摄影家都在考虑下一步应该怎么拍,纪录摄影应该怎么拍。”阎雷感叹。
  让他高兴的是,现在还有一些城市邀请他,“用我的角度和经验,给那些城市拍好的照片。”他曾经让安溪这座茶城进入世界视野。去年,安溪再次邀请了他。这三年来,他还拍了大理、苏州、台州、广州、武当山。
  在拍摄之外,阎雷还做着别的事情。比如,“给有钱的中国人搭线,买法国的城堡。”他也在写电影剧本。10月,由他口述的个人传记《中国探险》,也将出版。
  “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做了这个梦,一点也不后悔选择了这个生活的路线。”回味过往,阎雷如是作结。他自小喜欢蝴蝶,给女儿也起名“茉蝶”。于他而言,这样的人生,也许如蝴蝶一般,绚烂,美丽。
其他文献
王奶奶住在一个大房子里。房中有十个隔间,床铺和帘子都是粉红色,精致洁净。王奶奶说,这座大房子是她的父亲买给她的。她说自己只有三十几岁,她管同屋的几个年纪相仿的老人叫爷爷奶奶,认为这些人都是住在她的家里。  王奶奶患了阿尔茨海默病,这是一种老年健忘症。  每天,总会有些年轻人来王奶奶家“串门”,嘘寒问暖。他们能让王奶奶坐下来安静地谈谈心。  王艳蕊,北京市石景山区乐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简称乐龄中
期刊
林风属马,自称“喜思考,厌多言”。马是擅长奔跑的动物,钟情山野,林风亦然。做了十年资产管理,他总喜欢往户外跑。  “自驾,冷的时候,往最冷的地方去,热的时候,往最热的地方走。”林风告诉《中国慈善家》。  29岁那年,林风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核心地带无人区。30岁,他去了南极长城站。经历了“火与冰”的洗礼后,2010年他打算航行加勒比海。但是,钱花了,却没能成行。  那一年,玉树与林风宿命般地连到
期刊
1941年,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约有4000名被日军俘虏的盟军士兵被送往日据下的台湾。日军相继在全台设立了15个战俘营,盛产铜矿和金矿的金瓜石战俘营,是其中第一家。  在金瓜石,士兵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超过40度高温的矿坑挖掘矿石,许多人此后再也没有走出布满死亡气息的黑色坑道。  日本战败后,这段历史浮出水面。近两年来,战俘营的幸存者们再次回到金瓜石,追思往昔。台湾当局对这段历史高度重视,在金
期刊
廖晓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新的、整体的视角和出路,那就是,用东方智慧创建敬天惜物、互惠共生的生态社会模式  躺在床上,紧紧裹着被子,寒意还是从四面八方透进来。  2015年1月24日,记者一路追随廖晓义到山东曲阜。当晚,和她一起住在孔子文化园国学中心书院宿舍。  睡得朦朦胧胧之际,似乎有微光晃过眼前。朝对面看去,廖晓义坐靠在床头,放在双腿上的笔记本电脑亮着,与周围的昏暗一起勾勒出她
期刊
出发之前,49岁的窦一欣绝对想不到,以告别为目的的旅程,居然成为新的开始。他倾力投入的自闭症公益事业不但没有画上句号,而且还吸引了一位奥运冠军的关注和参与。  这位奥运冠军是前国家女排队长、现就职于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冯坤。这趟旅程被称为“孤独的行走”,由窦一欣带着自闭症青年画家陈萌,从黑龙江漠河一路南下徒步走到了海南三亚,历时五个月。  这一旅程将三个来自不同背景的人紧紧联系到了一起。
期刊
做事要把心搁进去,拿着事当事,拿着人当人。哪怕做脏活累活,你也要想办法使自己愉悦起来。向工作倾注的爱,是生命充实有奔头最重要的保证  我喜欢的第一功课是受的智慧,喜欢的第二功课就是以心交心的智慧了。老娘大字不认识一个,把所有人都高看一眼,所以总喜欢把自己的难题给人说,总爱听别人剖析事理。总是站在低洼处,所有人的智慧也都会向她那里流。不知不觉,老娘的智慧就渐渐丰盈起来。“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期刊
Q:你在《流星蝴蝶剑》片场跳水救人,在《滴血翡翠》片场火中救演员,在飞机上还为晕倒的老人做急救。愿意去救人,这本身是否也有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影响?  A:有的,教育、家庭、信仰都有。信仰层面占了很大部分。现在很多人缺乏信仰。  Q:你的信仰是什么?  A:我觉得信仰不一定是宗教的,有时候更多是一种价值观的信仰。我相信这件事情是对的,是好事,这也是一种信仰。相信公平、正义。  Q:你曾将奶奶
期刊
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浩武心有余悸地说,如果当时车轮稍微偏一点,一定连人带车跌落看不见底的悬崖,摔得粉身碎骨。  他是为了进入中国最偏僻、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贵州石门坎考察,但车队因浓雾而迷失在深山里。山路夹在高耸直立的峭壁与深渊之间,没有护栏,“稍微偏一点,就掉下去了,几百米啊,根本看不到底。”  还有一次,前往石门坎时遇到山体滑坡,差点车毁人亡。“那个石头有房子那么高,就那么倒下来了。”陈
期刊
中国公益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关键是培养人才。打造一个专业的公益职业经理人阶层  胡广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秘书长  慈传媒《中国慈善家》:2013年3月,你开始担任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秘书长。此前,你是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的秘书、联想和神州数码的高级职业经理人。来到基金会后发现有哪些问题?  胡广华:没有目标管理,没有机构管理,没有机构文化,做得好的没有奖励,做得不好的没有处罚。我来了以后,发现我
期刊
曹德旺决定告诉全世界:中国有一大批真正的企业家。  在盛传“中国企业家不是在监狱里,就是在通往监狱的路上”的时代,曹德旺拒绝与特权合谋,他说自己从未给任何一个官员送过一个月饼。1989年下半年,一位市领导在一次全省党建会议上误指曹德旺“招工不招党员”,以致外界几乎认定他要完蛋,“反党啊,政治事件。”虽然最后有惊无险,但他也萌生了效法李叔同出家修行的念头。直到老和尚告诉他有佛报却无佛缘,曹德旺才断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