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质。因此,交往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幼儿情感、个性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幼儿整个生活的组成部分。幼儿与同伴之间的游戏活动,与成人之间的情感碰撞都必须通过交往活动来实现。然而,当前幼儿的生活环境与教育的现实,都造成了幼儿在交往生活中的缺失与遗憾。本文分析了幼儿交往的现状、原因,探索了培养幼儿交往的方法策略,以促进幼儿建立积极、主动的交往关系。
关键词:幼儿交往生活交往的缺失方法策略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竞争和合作的社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这种学习可能是今日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把“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列为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关于幼儿交往能力的问题成为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热点。大量的研究文章表明:幼儿的交往能力不仅是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幼儿将来适应未来社会的基础。
从目前幼儿现状来看,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生活能力、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等的培养,致使目前幼儿素质发展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自我中心、不关心人,适应能力差,缺乏责任心和合作意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们的培养目标和新时期对人的素质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分析幼儿在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有利于帮助幼儿建立积极、主动的交往关系。
一、交往与幼儿的成长
“交往”(communication)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交流,表达思想、情感和需要的过程,它揭示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相互关系,同时,交往被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愉悦的交往生活能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在同伴交往中,孩子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有助于扩展和丰富他们的知识,促进他们思维能力、操作和解决问题等各种能力的发展;愉悦的交往生活有利于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交往生活能使孩子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使他们心情轻松、活泼、愉快,让孩子感到快乐和满足,有助于形成健康人格,活泼开朗的个性;愉悦的交往生活还能使幼儿学习到良好的交往技能,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成人交往中可以学会怎样获得认同,受到尊重,如何做个受欢迎的人。孩子在童年时期习得的交往能力、获得的社会地位等都为其成年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幼儿交往生活的缺失
(一)表现:
现如今的城市孩子,在物质生活上是优越的、富足的,“小公主”、“小皇帝”是他们的代名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心理上又是空虚的,特别表现在交往生活方面,具体为:缺乏主动交往的意识,参与交往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或不能与他人自由交流,经常处于退缩或逃避交往的状态,长期以往,幼儿极容易养成懒惰、被动、依赖、孤僻等性格特征,影响幼儿社会化的顺利发展。在城市中,独生子女的交往缺陷凸显出来并由此带来许多心理上的问题,“自闭”已成为现如今孩子心理问题的一大倾向。
(二)原因:
幼儿在其成长的道路上,常常希望自己有真正的朋友和玩伴,而且这种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更强烈。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环境与教育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城市幼儿失去了游戏的时间,失去了交往的机会,交往生活上的缺失凸显出来。归结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家庭環境与教育方式制约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住房多为单元结构, “鸽子窝”式封闭的居住环境限制了成人与周围邻里的来往, 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来描述邻里关系一点也不算过分。
2.幼儿缺乏交往的意识和交往的技能
在幼儿群体中,幼儿的性格差异很大,有一部分幼儿性格内向、文静,不爱说话,处于既不被同伴接受,又不被同伴拒绝,即被同伴忽视的状态。
3.独生子女的弱势
现代独生子女已在成为我国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的主体人群,独生子女的生活处境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教育问题,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几乎涉及到与独生子女有关的各种问题。
4.社会竞争的畸形影响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可以用“你死我活”来形容,高考制度、考公务员制度无一不体现“竞争”,这种竞争是残酷的,绝大多数参与者都成为失败者。
三、培养幼儿交往的方法与策略
作为家长、作为教师我们都要反思,在我们的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给孩子多少空间,多少自由。实事求是地讲,幼儿交往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成人所造成的。因此,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有更强、更高的水平迎接未来,我们教师、家长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幼儿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一)为幼儿创设主动交往的环境
首先要创设丰富、开放的物质环境,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应充分重视环境的教育功能,在幼儿园可以利用角色游戏、区域活动等多种自主性游戏,让幼儿在角色扮演学习与人交往,学习如何与人分享、合作。其次要创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如果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家庭气氛,给幼儿学习交往提供有利条件。作为一个和谐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一定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和关心, 要让幼儿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温暖,同时家长也要留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满足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沟通愿望。家长也可以带领自己的孩子与亲戚、邻居聊天、游戏,在家长的帮助下,建立交往的意识和自信心。
(二)帮助幼儿学习交往的技能和方法
幼儿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他们喜欢在一起游戏,幼儿的交往不是天生就会的,没有交往的方法与经验,幼儿之间的交往生活是不成功的。为此,家长和教师教幼儿一些友好交往和合作的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在交往中要教会幼儿礼貌待人。在游戏活动中,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接受别人帮助后应说“谢谢”;无意中碰倒别人要说“对不起”,接受别人道歉时应说“没关系”。在交往中要教给幼儿方法。在交往中要培养幼儿自己处理矛盾的能力,幼儿年龄小,可能不明白友爱、帮助合作等词汇的含义,成人不要在幼儿之间发生矛盾后简单地告诉他们要合作、谦让,而应该在日常点滴中进行教育或在孩子发生矛盾时通过具体事件生动形象地向他们讲明什么是友爱互助、什么是分享合作。
(三)发挥成人的榜样作用。
教师们之间应建立真诚、友好、平等、互助等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幼儿在观看、模仿成人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在为人师表的同时还要认真做好家长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家园联系等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家园配合。同时,家长在家中创设良好的交往氛围,父母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孩子,与邻里和睦相处,要调节好家庭的气氛,婆媳互敬互爱,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与人为善”的交往思想。对幼儿交往过程中的焦点问题 ,如对“友爱与暴力”、“ 自我任性与合群共处”等问题,还是应正面教育为主,家长要教给孩子正确的交往技巧,良好的交往心态。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踏入二十一世纪的下一代不仅要有聪明的才智,更要有良好的交往与人际关系能力。作为教育者,应该关注幼儿的交往行为,正确对待幼儿之间的交往冲突,努力帮助幼儿克服交往障碍,从而提高幼儿的人际智慧,使幼儿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往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