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稻米的一生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x9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被吃進嘴里,进入生物的食道肠胃,通过消化转变为生物的能量来源。
  金秋八月,万物皆满,我变得饱满灿黄。为了此刻的丰硕,在过去半年里,我不遗余力地汲取养分,充分接受太阳的洗礼,遇暴雨骤至,我拼命蜷缩成一团,竭力不被雨水击落。终于,我赶上了秋日。
  抢秋开始了,农人手持镰刀收割,麦穗从根部被割断,收敛在一起,马不停蹄地送到打谷人手上,打谷人用力击打麦穗,稻谷被分离开来,变成一粒粒金黄的稻粒。
  不幸的是,在收割之际,我被撞到了地上。农人来来往往,却没有人看见我。“还有我!还有我!”我拼命地大喊,几乎要跳起来。然而,稻田渐渐空旷,农人渐渐离去。望着他们的背影,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就在这时,孩子们来了!他们背着背篓,捡起地上的遗穗。我又振奋起来。一个孩子看见了我,他拾起我放在背篓里,背回家同其他稻谷放在一起。失而复得的狂喜萦绕着我。
  “鹏儿,再去地里看看还有没有漏掉的稻谷。粒粒皆辛苦啊。”农人说。
  “好。”孩子答。
  晾晒了半个月,农人开始为我脱壳,我变成了米粒。
  农人抓了一把米煮成了白米饭,他盛了一碗米饭,虔诚地端起来敬了敬天地,说了些感谢的话语,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吃饭,他连连感慨:“今年的新米真香啊。”沉醉的模样仿佛米饭是他的孩子。
  那一刻,我为自己是一粒稻米而备感自豪。
  我开始期待,我也会被农人煮熟,他诚恳地感谢自然的慷慨,如获至宝似的将我吃进肚里。
  然而,突然有一天,我被装进了口袋,经过了长途跋涉的颠簸,我终于再见到了光明。这里是厨房,堆积了许多食材,许多厨师忙碌着,我被放入了锅里。哦,我终于要被煮熟端上饭桌了吗?我的一生都在为这一刻准备着。
  锅盖掀开,我被盛了出来端上了餐桌。
  桌上的情形与往常不同。往常,农人每顿饭只做两三个菜,他会将所有饭菜吃完,若剩一点便喂给牲畜。但眼前却有一大桌饭菜,牛肉、鱼、猪肘……丰富极了,看着桌前的四个人,我不免怀疑起来,他们能吃完所有饭菜吗?
  他们开始吃饭,我等待着,等待着他们吃掉我。然而,过了好一会儿,他们却一个接一个放下了筷子。
  难道他们吃完了吗?我惊诧,可他们明明才吃了三分之一的饭菜。我毕生的愿望就是被人吃进嘴里,可我好不容易被端上了餐桌,却还是不能达成愿望吗?
  我用尽全身的力气喊:“嘿!快吃我!快吃我呀!”
  一旁的筷子笑起来:“小稻米,别喊了,这里的人向来都会剩很多饭菜,你不过是他们浪费的食物中最不起眼的一粒米罢了,没有人在乎你的。”
  怎么会呢?我汲取了大地精华、穿越了四季时空、经历了物竞天择才得以成熟,我是天地的恩赐,是农人的勤劳,是自然与生物和谐共处的标识。
  我不甘心,继续挥舞着双手:“你们快吃了我呀!我会让你们的身体充满力量……”我话音未落便被人收了起来,干净利落地倒进了泔水桶。
  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吗?我做了那么多准备,在浪费面前却一文不值。我无奈,为什么要浪费粮食呢?为什么要如此冷漠地对待我?我分明看见门上写着:“浪费可耻,节约光荣。”
  天快黑了,有人搬起了泔水桶,然后,我便被倒进了一个大坑,恶心的油水缓缓浸入土壤,我和固体食物散落在坑里,另一层土壤覆盖上来——他们在掩埋我们,想要依靠微生物的力量降解我们。
  土壤遮挡住了最后一点光亮,我此生的光辉岁月结束了。
  孤独沉睡的几百年里,我时常忆起那张标语:“浪费可耻,节约光荣。”
  但我更常忆起农人,他说:“粒粒皆辛苦啊。”
  【原载《中国青年报》】


插图 / 看不见 / 翟桂溪
其他文献
“我如果坐个几年牢,接受几年的改造,出来之后我就坦荡荡了。”这两天,浙江一名落马贪官的这句话刷屏了。  8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浙江省丽水市委统战部原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钟建安的忏悔视频。2019年9月,钟建安主动投案。经查,钟建安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四百七十八万余元。2020年4月17日,钟建安被判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万元;违法所得予以
期刊
梁晓声的母亲住院了,一直处在昏迷状态,医生提出了担心:“你母亲喉咙里痰比较多,自己没办法咳痰,堵塞呼吸道就很危险。”   一次,母亲因为痰堵塞被呛到了,脸色铁青,当医生用吸痰器帮她吸痰时,母亲觉得很难受,推开了。梁晓声问医生:“那用人工去吸可以吧?”“当然,那是最好的。”他想试一试,可是他知道母親这个人很传统,甚至对电视上男女谈恋爱接吻的戏都很反感。想到这些,梁晓声很犹豫。   一天,他发现隔
期刊
在我老家的方言语系里,万物皆可熬,像熬汤、像熬菜、熬粥、熬药、熬夜、熬日子等等。一个“熬”字,学问可大了,说尽世间冷暖,讲透人生五味。俗世烟火生活,谁也不用羡慕谁,没有人可以把日子过得轻描淡写,都是拿一个“熬”字垫底。  最常熬的是粥,没有比粥更温柔的食物了,一把米,一瓢水,小火慢工,熬得水米交融、香味四溢,喝一碗,暖心暖胃。汤也常熬,不管是鸡还是鱼,放进瓦罐里,武火烧开,文火慢炖,熬至汤鲜肉美、
期刊
有一位搞收藏的朋友,这么多年,一直为几张纸币苦恼。那是几张第一套人民币,确切地说,是几张第一套人民币的“欣赏币”。何谓“欣赏币”?就是用来欣赏的,而非当初的流通真币。说白了就是假币,尽管这几张纸币,印刷得非常精美逼真。   印制已经退出流通的人民币并不犯法。这有点像现在仿清仿明的工艺品花瓶,只要在出售时候,告诉买家这是工艺品便可。问题是当初朋友并不知道这是高仿币——他看走了眼,当成真品将它们买回
期刊
在群雄并起鱼龙混杂的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算是个有些本事的皇帝,早年也曾励精图治,业绩不凡,可晚年昏庸,终致天下大乱,自己也死于非命。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就对他评价很低,特别是对他拒不纳谏的做法十分反感。  大臣贺琛给萧衍上疏,批评朝廷上下奢侈成风,一些权贵集团“姬妾百室,仆从数千,不耕不织,锦衣玉食”,而百姓却流离失所,以至“人人厌苦,家家思乱。”希望朝廷能带头刹奢华之风,兴俭朴之气。  然而
期刊
朱元璋一个要饭的,风云际会,做了皇帝,别的不讲,对自己家人,可是另眼相待,好得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倒也理解,不过像朱元璋这样先往上封了七代,都算是“皇帝”,实在不多见。  更要紧的,是对朱家的子孙好。别看朱元璋疯狂杀功臣,但对自己家的子孙好得不行。凡是自己的儿子,都封为藩王,所有的大臣无论地位多高,都得以君臣之礼见藩王。封了王之后不再降格,做王的,嫡系子孙祖祖辈辈都是王。支派降格,也只降到奉国
期刊
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不但一天监狱都没进过,还入党、当选嘎查达(注:嘎查达即村主任),甚至当选旗人大代表。直到2017年,有关部门对该案进行纠正,这名罪犯才为当年的行为付出代价。二十七年来,受害者的母亲持续反映问题,至今仍在追问真相:到底是谁放走了杀人犯?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纸面服刑”十五年  韩杰今年七十四岁,依然常年奔波,为被人杀害的小儿子白永春讨公道。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
期刊
·我读封面·“老妈生日,儿孙快乐”   如果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那么,来源于摄像的“摆拍”,通过漫画《生日快乐》加工、提炼之后,就升华成了“行为艺术”。老妈过生日,只有儿子媳妇们举杯祝福,其“主要英雄人物”老妈,却不在“寿星席位”,而是与“奶奶的孙子”同桌,并且不顾满头大汗,给还不太会吃饭的孙子“一个一个地喂”。如果喂饭是人生的一场比赛,老妈是唯一跑全场的运动员,上半场把儿子喂大了,下
期刊
狗:不要让一根臭骨头,破坏了我们的团结,使我们互相撕咬。   猫:在阳光下做事,不要暗地里和鼠搞猫腻。   牛:活是低头流汗干出来的,不是吹出來的。   马:靠给“伯乐”送礼换来的“千里”称号,是没有意义的。   鹦鹉:讲好自己的语言,不要人云亦云。
期刊
笔说:我在笔筒中满身灰尘站了许多年,看来是无期徒刑了。   墨说:想当初我俩如影随形,如今好像阴阳两隔。   書说:我倒是忙得热火朝天,万水千山舟车劳顿,到站嫌碍事,论斤当破烂卖掉了。   信说:想当年家书抵万金,混到现在连破烂也不够,破烂也要有个渣骨。   春联说:我倒是很有面子,年年都被贴在大门框上,没过几天,刮沟里去了,我才苦大仇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