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 强攻热门细分市场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这一品牌到底与中国的汽车工业共同谱写了多少个“第一”,至今已经不胜枚举。因此,如果说大众是最了解中国汽车市场脉络的车企,相信也并不为过。
  尽管近些年大众曾不止一次深陷“负面”事件旋涡。但中国市场的稳固增长还是令其在世界市场中与丰田维持着“胶着”的博弈。
  如今与江淮的再次牵手,以及开展更为猛烈的SUV攻势无疑是其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发展战略。在最热门的细分市场领域,大众的强攻刚刚开始。
  两度牵手“江淮”
  2017年的广州车展上,大众发布了最新的电动出行路线图,2020—2025年间总共为中国市场带来超过20款新能源车。2025年大众将会在中国实现40款新能源车本地化的生产。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告诉《英才》记者,我们的步调是,每年都会有5款本地化生产的新能源车提供给中国客户。至2025年,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市场每年提供40万辆新能源车。
  而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7%和53%。
  按照这一产销现状,尽管目前市场的增长势头迅猛,但是大众若想实现上述目标,并非毫无挑战。
  “在我们所规划的40款以上新能源车的投放当中,大部分来自于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海兹曼表示。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众的合资“老朋友”一汽与上汽在传统车型上依旧维持“霸榜”的态势,将销售网络大规模的倾向新能源似乎难以一蹴而就。
  如此一来,大众选择“另结新欢”,牵手江淮则显得合情合理。
  对于合资厂的造车规划,海兹曼透露,大众的量产计划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大约于2018上半年实现生产,2018下半年第一款车型就会正式亮相。在产品投放上,大众将小部分的新能源汽车投放规划划拨给了与江淮的合资企业,大众与江淮的合资造新车型将侧重于小SUV以及家用三厢车,不难看出大众力求三家合资品牌共同覆盖各个细分市场的决心。
  在国内的造新大军中,比亚迪、吉利、北汽新能源虽然各自称王,但其身后都有戴姆勒与沃尔沃的合资影子。
  第一梯队中,江淮的造新能力与市场份额同样经过了市场的检验,这也是与大众首次牵手的基础。而江淮在商用车领域的优势则成为了二度牵手大众的“筹码”。


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构成

  数据显示,2016年的新能源汽车销售中,纯电动商用车占据了30%的份额,仅次于纯电动乘用车51%的份额。新能源商用车中,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4万辆和15.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0.2%和50.7%;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8万和1.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2.5%和19.3%。
  根据公告,大众汽车与江淮汽车计划共同研发、销售多用途汽车(包括但不限于皮卡、MPV、电动商用车等)车型。
  正是新能源纯电动商用车这片蓝海令大众与江淮再度牵手。毕竟两方在商用车领域都不是新人。大众商用车旗下拥有T型车系、Crafter车型、Amarok皮卡车系等在内的数款商务、轻型商用车型。在产品上,江淮轻型商用也与大众商用车在车型上有一定的重叠。
  二者的联合无疑是强强联合,誓要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掘金。
   2018主打SUV
  大众的新能源造车步伐一向稳健,毕竟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颇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感。
  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在持续激烈的竞争中,2020年大规模投放新能源前,大众依然需要具有足够“钱景”的市场支撑其在华的市场份额。
  目前,SUV这一细分市场正是各家车企“刺刀见红”的战场。前些年微增车市中的持续增长更令眼红者不在少数。对于大众而言,SUV成为了无论大众品牌还是斯柯达品牌这几年投放車型的重点。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10月,汽车销量中,轿车占据总销量的47.06%,MPV占据8.06%, SUV占据43.40%。
  不难发现,SUV车型市场占有率正在逼近轿车。竞争的加剧势必会令市场趋于饱和,SUV的市场也将更加细化。
  在2017年的广州车展上,大众汽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表示:“大众汽车品牌希望能够在中国成为领军式的SUV品牌,仅2018年就将推出至少4款SUV车型。我们将2018年作为大众汽车品牌的‘SUV之年’。至2020年,大众汽车品牌SUV阵容将拓展至少10款车型。”
  海兹曼向《英才》记者详细阐述了大众的计划。“新一代的途观在市场上非常热卖,以及途昂也得到热捧,斯柯达的科迪亚克也在市场上收获了好评。在斯柯达方面,我们也即将上市一款新的KAROQ,这款紧凑型的SUV,在2018年斯柯达还会推出另一款SUV产品,所以在斯柯达方面将会有比较密集的动作,至于说大众品牌,我们两家合资企业在2018年都会有本地化生产的新SUV产品,所以整体上将会是我们SUV井喷的一年。”
  在大众的产品版图中,斯柯达与大众虽然共享整车技术与平台,但不同的产品定位还是明显区分了两个品牌的受众人群。也让大众的SUV可以覆盖更广泛的价格区间。
  双品牌的投放已经为大众的SUV之年上了双保险。


海兹曼
其他文献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十九大报告将民营经济置于更高的位置。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工商联十二届一次执委会会议于2017年11月27日落下帷幕,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和领导机构,第十二届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委员也全部产生。  从新一届工商联领导层来看,他们覆盖了工业制造、IT科技、汽车、医疗、零售、投资等关系国计民生
期刊
凭借液晶面板和存储芯片部门的发力,三星有望超越苹果成为全世界最赚钱的公司。在中国能够赶超三星的公司中,TCL被寄予厚望。  要想实现这个梦想,中国企业还需要不断努力。新一届工商联副主席、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的这个梦想已经看到了曙光。  特别在液晶面板领域,2009年,面对国内“缺芯少屏”的情况,TCL斥资上马华星光电,成为国内唯一建立起“液晶面板-背光模组-电视/手机整机”垂直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
期刊
从品类专营到连锁模式,再到线上线下融合的O2O零售,27年来张近东领导的苏宁没有停止转型的脚步。  从一个200平米的小店,到年收入超4000亿的零售巨头,张近东和苏宁也曾徘徊,也曾经受互联网电商的大浪淘沙,但最终“剩者为王”。  《苏宁为什么赢》是一本记录苏宁转型的商业书籍,当然也是张近东经常思考的问题。从+互联网到互联网+,通过多年的努力,苏宁在行业中探索出了完善的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 
期刊
谁能鼎立中国当今民营经济潮头,浙商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群体。  台湾商界称浙商为“大陆之狼”,有数据显示,800万在外浙商每年创造的财富总值和浙江全省年GDP相仿。浙江商人生存能力让全球感到震撼,他们身上的闯劲和拼搏世代相传。冠以“华夏第一商帮”似乎也不为过。  当今的浙江民营经济不仅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了全世界商业潮流。作为浙商的代表,当选为新一届工商联副主席的李书福深有体会,接受《英才
期刊
恒天新能源立项伊始就并未追求大而全的规模,而是选择了小而美的稳妥。  在砸钱造新仍然是主旋律的市场中,恒天新能源已经实现盈利。海外收购、多维度市场的布局令恒天新能源占据了不少固定用途的细分市场。  布局海外  2017年的斯洛文尼亚,TAM的品牌70年活动如期召开。  相较于乘用车的广泛民用,商用车则明显低调的多。但并不影响这一类车型举足轻重的市场地位以及依旧存在潜力的商业价值。  恒天集团的海外
期刊
从1957年草根创业,到1983年走出困境,再到目前产业相对多元化,红豆集团从最初的针织内衣,发展到纺织服装、橡胶轮胎、红豆杉大健康、商业地产四大领域,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64位。  周耀庭与周海江这对父子兵成功将红豆集团从家庭作坊发展成上市公司,可以说,红豆集团的创业历程浓缩了中国民营经济的艰辛坎坷与成就辉煌。  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海江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红豆集团积极实施供给侧
期刊
2009年以后美国三大股指出现了非常强劲的上升,现在所有指标都超过了2007年危机以前的水平,纳斯达克甚至创历史达到了6000点的高位。美国股市正处在高位是没有争议的事实。当下美国股市如此强劲,接下来一定是波动的。  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三大股指受去监管影响上升了20%,基础设施概念让股市上升20%,由于贸易保护政策,股市又上升20%。特朗普频频呼吁美国第一,保护贸易,要投基础设施,要去监管,所以
期刊
极少接受采访,没有社交网络账号,网上的介绍少得可怜,《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曾表示:“正如美国在20世纪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在19世纪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现在是时候由中国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了。”  而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地英国驶出的百年超豪华汽车品牌阿斯顿·马丁2017年11月底在北京召开了全新Vantage的发布会。与此同时,包括伦敦、东京、纽约等地也进行了全球同步首发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全社会对高品质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强烈。有评论甚至认为,当前人们购买商品不再追求“价廉物美”而是“物美价实”。  关系到整个国民身体健康,乳业一直是食品安全严查的重点领域。尽管“三聚菁胺事件”的余波还未完全消散。目前,国产乳品品牌影响力还亟待提高,消费者对乳品品牌,特别是婴幼儿奶粉品牌的认可度还不够高。  2016年我国婴儿奶粉进口量已经突破20万吨,在前年增幅60%的基础上又增长
期刊
在军民融合的国家战略的大力推动下,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高德红外002414.SZ)显得格外独特。  18年来深耕红外热成像行业,高德红外已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红外热成像技术为主的光电设备和系统产品企业。  更令资本市场瞩目的是,公司是國内唯一取得完整武器系统总体研发资质的民营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以及电力、冶金、石化、建筑、消防、车载等民用领域。  随着国家对军民融合企业,特别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