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介绍了薄壳山核桃快繁育苗方法:容器育苗结合方块形芽接,快速繁育薄壳山核桃良种苗木技术,有效地将常规育苗从3~4a提前到1~2a,成功地将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大大缩短了育苗年限,提高了育苗工作效率,实现了薄壳山核桃繁育技术的新突破。通过容器材料的选择和大田常规育苗的比较分析,得出塑料容器育苗须根多、生长量大、移栽成活率高、效果好,更适合在苗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快繁;容器育苗;方块形芽接法
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2-57-02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又名美国山核桃 ,长山核桃,原产美国和墨西哥。该树种是一个坚果品种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高效生态经济型干果油料树种。树体持续结实期长达80~120a,其材质优良,树形美观,生长季枝叶茂盛,根系发达,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功能。因而被广泛用作经济林、用材林、生态林和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
近年来,随着云南和江浙等地薄壳山核桃良种选优和良种引进的成功展开,实现了薄壳山核桃早实、丰产、高效栽培,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收益,打破了过去薄壳山核桃栽培结果晚、质量差、收益低的生产模式。为进一步提高薄壳山核桃育苗效率,加大良种繁育力度,我站经2010-2011年2a的不断努力,摸索出一条适合薄壳山核桃良种繁育的新方法——容器育苗方块形芽接法。容器育苗突破了以往粗放育苗管理模式,整个育苗过程统一管理、集约经营,节约了劳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单位面积的产出量。良种繁育方式采用方块形芽接,切面大,愈合好,发芽快,成活率高。嫁接时间从6月底至9月上旬均可进行,嫁接成活率95%以上,突破了国内报道的最高85%的记录。2012年我站共培育容器苗18万株,70%以上当年达到嫁接标准,须根量超过大田裸根苗3倍以上,具体做法如下:
1 育苗地概况
安徽省阜阳市位于东经114°52′~116°30′,北纬32°24′~33°55′,西与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相邻,西南与河南省信阳市接壤,北、东北与亳州市毗邻,东与淮南市相连,南面紧靠淮河与六安市隔河相望。气候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4℃,无霜期约222d,日照时数2 252.5h,降雨量700~900mm。
繁育基地位于阜阳市颍泉区生态产业园内,土壤为棕壤土,土壤深厚肥沃,地势平坦,排灌便利。圃地四周与农作物或苗木为邻,靠近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2 育苗技术
2.1 育苗前的准备
2.1.1 种子引进与处理 用于播种的薄壳山核桃种子国内数量不足,一般由国外引进。在购种过程中要注意供种方必须是国外正规种子生产企业,用作超市流通的商品坚果不能用于生产育苗。种子到货后,及时捡除受伤、空瘪、病虫种粒,于2月份进行浸水处理,时间5~7d,换水1次/d。浸种完成后,晾2~4h,混合3倍以上湿沙贮藏催芽。国内生产的薄壳山核桃种子,可于阴凉处自然阴干后,低温沙藏催芽。
2.1.2 营养钵的选择与准备 采用无纺布和塑料营养钵,规格分别为:柱状营养钵直径16cm,高30cm;塑料杯状营养钵上口直径16cm,下口直径12cm,高20cm。
2.1.3 营养土配方 配方土成分包括:泥炭土、细沙、有机肥、泥土,杀虫剂、杀菌剂、三元复合肥适量。具体比例为:泥炭土30%、细沙15%、有机肥20%、泥土35%。泥土为上年翻耕的经冬田园土,有机肥为充分腐熟的鸡粪和作物秸秆,复合肥为史丹利复合肥。
2.2 营养钵装袋与摆放 将配方成分充分拌匀,堆积20d后装袋。装袋时,下部2/3营养土墩实,上部保持疏松,土面离容器口2~3cm为宜。装袋完成后,在育苗地上拉线照直,将装好的营养钵按照4个一排依次排列成畦,畦长60~70m,畦间留60cm步道。待畦面排满后,将步道土壤挖出,填充畦面两侧,固定两侧营养钵。挖出的步道可排放水带或作为工作步道。
2.3 灌水系统的组成与配备 灌水系统由机井、电机、地下管道、水带等组成。地下水经电机抽出后,经地下管道输送到水带,再由水带微孔喷出,喷水宽度4~4.5m。水带之间的距离可根据水压适当调整,距离以3.5~4.0m为宜。
2.4 播种育苗 3月份气温回升,沙藏种子有1/3开裂时须及时播种。播种时将种子横放,使种子缝合线与水平面垂直,播种深度以5~7cm为宜。播种完成后,及时灌1次透水。以后20d左右喷1次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2.5 苗期管理 4月中旬以后,薄壳山核桃小苗陆续出土,此期要做好幼苗的防护工作,及时松土除草,并防止日灼发生。方法是在中午前后适量喷雾,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土表温度,防止幼苗日灼伤。5月中下旬,为防止褐斑病的发生,可每隔15~20d喷1次杀菌剂。药剂选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或波尔多液交替使用。7月份以后,为防治食叶害虫(主要是刺蛾类),可在喷施杀菌剂时,加入适量杀虫剂,达到防病治虫的目的。结合浇水,5~8月间每15~20d,撒施少量复合肥,并及时松土除草。由于该树种喜肥喜水,充足的肥水供应是保证苗木健壮生长的前提。同时,要避免单一施用氮肥,防止黑斑病的发生。9月份以后,不再施肥,控制灌水,促使苗木木质化。
3 苗木嫁接
3.1 嫁接时间 生长季嫁接可分夏季芽接和秋季芽接。夏季芽接以6月20日至7月10日为好;秋季芽接以8月10日至9月10日为好。此时夏季芽接的苗木,发芽早,生长期长,木质化程度好,而8月份以后芽接的苗木,当年不剪砧不萌发,有利于养分积累,来年发芽势强,苗木生长量大。
3.2 嫁接工具 修枝剪、塑料条(宽度1cm左右,长12~16cm,根据砧木粗度而定,厚度3~4丝)、自制取芽器(专利申报中)、备用刀片、适量湿布。 3.3 接穗的要求与采集 繁育良种苗木,选取优良品种作母树,采集其外围生长充实、无病虫为害发育枝,用作接穗。营养钵育苗所需接穗均来源于我站采穗圃的主栽品种,分别为:Pawnee、Westerm、Mahan、Elliot、黄山1号等。按照品种不同,分批次进行嫁接。接穗剪取后,及时剪去叶片,仅留叶柄。同时,剪取枝条数量要适当,尽量随采随用。采集量大时,要随时用湿布包裹,做好保湿降温工作,避免枝条失水。当天采下的枝条当天用完,以免影响嫁接成活率。
3.4 嫁接方法 利用自制取芽器,选取砧木粗度在0.8~1.2cm、光滑平整处,除去老叶,将取芽器上下刀片保持水平,靠近砧木干茎,垂直用力并滚动,使砧木留下两条水平切口,切口长约0.8cm左右,深达木质部。穗芽选取时,左手持接穗枝条,右手拿取芽器(上下刀口离芽0.5cm以上),垂直用力并滚动。在上切口左侧向下刻伤,并将伤口远离穗芽一侧的树皮向下撕裂,然后将芽片的左上角和左下角轻轻翘起,用右手拇指、食指捏紧穗芽叶柄处,向与枝条垂直方向用力快速掰叶柄,使整个穗芽脱离枝条,芽片的右侧沿上下切口脱离枝条。这样取下的芽片,上下切口平滑一致,长约4cm(与取芽器长度相等),宽度在0.6~0.8cm。穗芽取下后,放在右手中,用左手撕去砧木被刻伤树皮,方法与取穗芽相同,树皮宽度可比穗芽稍宽。然后将穗片上端与砧木切口上端对齐,穗片右侧(或左侧)与砧木切口右侧(或左侧)对齐,压平,然后用宽度1cm左右的塑料布由下而上将整个穗片与砧木结合处裹严,仅留穗芽和叶柄。土壤含水量过大(或苗木生长健旺)时,为防止伤口伤流,影响愈合,要在砧木嫁接口左下侧(或右下侧),撕一宽2mm左右的排水口,长0.5~1.0cm。嫁接后的植株及时剪去枝梢,接芽上方仅留3至4片叶,为芽片提供光合营养,保证芽片成活。整个嫁接过程中,用作接穗的枝条要随时包裹在湿布中,以免失水。
每个品种嫁接完成后,及时挂牌标志。夏季芽接的苗木,可15d后剪去芽片上的砧木余梢,促使芽片抽芽。秋季嫁接的苗木,嫁接完成后20d左右,检查成活情况,未成活植株可及时补接,砧木可在第二年发芽前在芽片上方0.5cm剪去。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容器材料和规格对苗木生长量的影响 无纺布容器(直径16cm,高30cm,柱状)苗,平均苗高43.6cm,平均地径0.68cm,主根自然整根良好,侧根发达,毛细根较多。塑料容器(高20cm,上口径16cm,下口径12cm,杯状)苗,平均苗高56.3cm,平均地径0.87cm,主侧根发达,主根往往穿透容器深入地下,容器内毛细根密集,连同泥土聚集成团。这与薄壳山核桃喜水习性和塑料容器有利于保水有关,而无纺布容器透气良好,自然整根较为理想,毛细根集中在容器中下部生成。两种容器材料相比,塑料容器苗生长量更为显著,须根量更大,更有利于提高移栽成活率,同时容器成本更加低廉。
4.2 容器苗(塑料容器)与大田常规苗生长量的差异 常规地栽苗平均苗高37.2cm,地径0.54cm;容器苗平均苗高56.3cm,增长了51.3%,地径0.87cm,增长了61.1%。地下部分,容器苗侧根量是常规苗的2~3倍,并于容器内产生数倍于常规苗的毛细须根。
4.3 单位面积上,产苗量差异 采用容器育苗,播种14 000~15 000/667m2,出苗12 000~13 000株,而大田常规育苗每667m2产苗4 000株左右。
4.4 成活率高,方法简便 方块形芽接形成层接触面大,伤口愈合快,成活率可达98%以上。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快捷,效率高,熟练操作工可嫁接800~1 200株/d。
参考文献
[1]董凤祥,王贵禧.美国薄壳山核桃引种及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
[2]杨云.美国山核桃种植技术简介[J].农村实用技术,2008(12):40-42.
[3]习学良,范志远,张雨,等.美国山核桃砧苗快速培育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05,34(5):47-49.
[4]刘广勤,张俊,张勇,等.江苏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 458-11 459.
[5]廖永坚,张雨,董润泉.美国山核桃栽培管理技术[J].落叶果树,2009(6):40-43.
(责编:徐焕斗)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快繁;容器育苗;方块形芽接法
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2-57-02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又名美国山核桃 ,长山核桃,原产美国和墨西哥。该树种是一个坚果品种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高效生态经济型干果油料树种。树体持续结实期长达80~120a,其材质优良,树形美观,生长季枝叶茂盛,根系发达,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功能。因而被广泛用作经济林、用材林、生态林和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
近年来,随着云南和江浙等地薄壳山核桃良种选优和良种引进的成功展开,实现了薄壳山核桃早实、丰产、高效栽培,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收益,打破了过去薄壳山核桃栽培结果晚、质量差、收益低的生产模式。为进一步提高薄壳山核桃育苗效率,加大良种繁育力度,我站经2010-2011年2a的不断努力,摸索出一条适合薄壳山核桃良种繁育的新方法——容器育苗方块形芽接法。容器育苗突破了以往粗放育苗管理模式,整个育苗过程统一管理、集约经营,节约了劳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单位面积的产出量。良种繁育方式采用方块形芽接,切面大,愈合好,发芽快,成活率高。嫁接时间从6月底至9月上旬均可进行,嫁接成活率95%以上,突破了国内报道的最高85%的记录。2012年我站共培育容器苗18万株,70%以上当年达到嫁接标准,须根量超过大田裸根苗3倍以上,具体做法如下:
1 育苗地概况
安徽省阜阳市位于东经114°52′~116°30′,北纬32°24′~33°55′,西与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相邻,西南与河南省信阳市接壤,北、东北与亳州市毗邻,东与淮南市相连,南面紧靠淮河与六安市隔河相望。气候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4℃,无霜期约222d,日照时数2 252.5h,降雨量700~900mm。
繁育基地位于阜阳市颍泉区生态产业园内,土壤为棕壤土,土壤深厚肥沃,地势平坦,排灌便利。圃地四周与农作物或苗木为邻,靠近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2 育苗技术
2.1 育苗前的准备
2.1.1 种子引进与处理 用于播种的薄壳山核桃种子国内数量不足,一般由国外引进。在购种过程中要注意供种方必须是国外正规种子生产企业,用作超市流通的商品坚果不能用于生产育苗。种子到货后,及时捡除受伤、空瘪、病虫种粒,于2月份进行浸水处理,时间5~7d,换水1次/d。浸种完成后,晾2~4h,混合3倍以上湿沙贮藏催芽。国内生产的薄壳山核桃种子,可于阴凉处自然阴干后,低温沙藏催芽。
2.1.2 营养钵的选择与准备 采用无纺布和塑料营养钵,规格分别为:柱状营养钵直径16cm,高30cm;塑料杯状营养钵上口直径16cm,下口直径12cm,高20cm。
2.1.3 营养土配方 配方土成分包括:泥炭土、细沙、有机肥、泥土,杀虫剂、杀菌剂、三元复合肥适量。具体比例为:泥炭土30%、细沙15%、有机肥20%、泥土35%。泥土为上年翻耕的经冬田园土,有机肥为充分腐熟的鸡粪和作物秸秆,复合肥为史丹利复合肥。
2.2 营养钵装袋与摆放 将配方成分充分拌匀,堆积20d后装袋。装袋时,下部2/3营养土墩实,上部保持疏松,土面离容器口2~3cm为宜。装袋完成后,在育苗地上拉线照直,将装好的营养钵按照4个一排依次排列成畦,畦长60~70m,畦间留60cm步道。待畦面排满后,将步道土壤挖出,填充畦面两侧,固定两侧营养钵。挖出的步道可排放水带或作为工作步道。
2.3 灌水系统的组成与配备 灌水系统由机井、电机、地下管道、水带等组成。地下水经电机抽出后,经地下管道输送到水带,再由水带微孔喷出,喷水宽度4~4.5m。水带之间的距离可根据水压适当调整,距离以3.5~4.0m为宜。
2.4 播种育苗 3月份气温回升,沙藏种子有1/3开裂时须及时播种。播种时将种子横放,使种子缝合线与水平面垂直,播种深度以5~7cm为宜。播种完成后,及时灌1次透水。以后20d左右喷1次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2.5 苗期管理 4月中旬以后,薄壳山核桃小苗陆续出土,此期要做好幼苗的防护工作,及时松土除草,并防止日灼发生。方法是在中午前后适量喷雾,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土表温度,防止幼苗日灼伤。5月中下旬,为防止褐斑病的发生,可每隔15~20d喷1次杀菌剂。药剂选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或波尔多液交替使用。7月份以后,为防治食叶害虫(主要是刺蛾类),可在喷施杀菌剂时,加入适量杀虫剂,达到防病治虫的目的。结合浇水,5~8月间每15~20d,撒施少量复合肥,并及时松土除草。由于该树种喜肥喜水,充足的肥水供应是保证苗木健壮生长的前提。同时,要避免单一施用氮肥,防止黑斑病的发生。9月份以后,不再施肥,控制灌水,促使苗木木质化。
3 苗木嫁接
3.1 嫁接时间 生长季嫁接可分夏季芽接和秋季芽接。夏季芽接以6月20日至7月10日为好;秋季芽接以8月10日至9月10日为好。此时夏季芽接的苗木,发芽早,生长期长,木质化程度好,而8月份以后芽接的苗木,当年不剪砧不萌发,有利于养分积累,来年发芽势强,苗木生长量大。
3.2 嫁接工具 修枝剪、塑料条(宽度1cm左右,长12~16cm,根据砧木粗度而定,厚度3~4丝)、自制取芽器(专利申报中)、备用刀片、适量湿布。 3.3 接穗的要求与采集 繁育良种苗木,选取优良品种作母树,采集其外围生长充实、无病虫为害发育枝,用作接穗。营养钵育苗所需接穗均来源于我站采穗圃的主栽品种,分别为:Pawnee、Westerm、Mahan、Elliot、黄山1号等。按照品种不同,分批次进行嫁接。接穗剪取后,及时剪去叶片,仅留叶柄。同时,剪取枝条数量要适当,尽量随采随用。采集量大时,要随时用湿布包裹,做好保湿降温工作,避免枝条失水。当天采下的枝条当天用完,以免影响嫁接成活率。
3.4 嫁接方法 利用自制取芽器,选取砧木粗度在0.8~1.2cm、光滑平整处,除去老叶,将取芽器上下刀片保持水平,靠近砧木干茎,垂直用力并滚动,使砧木留下两条水平切口,切口长约0.8cm左右,深达木质部。穗芽选取时,左手持接穗枝条,右手拿取芽器(上下刀口离芽0.5cm以上),垂直用力并滚动。在上切口左侧向下刻伤,并将伤口远离穗芽一侧的树皮向下撕裂,然后将芽片的左上角和左下角轻轻翘起,用右手拇指、食指捏紧穗芽叶柄处,向与枝条垂直方向用力快速掰叶柄,使整个穗芽脱离枝条,芽片的右侧沿上下切口脱离枝条。这样取下的芽片,上下切口平滑一致,长约4cm(与取芽器长度相等),宽度在0.6~0.8cm。穗芽取下后,放在右手中,用左手撕去砧木被刻伤树皮,方法与取穗芽相同,树皮宽度可比穗芽稍宽。然后将穗片上端与砧木切口上端对齐,穗片右侧(或左侧)与砧木切口右侧(或左侧)对齐,压平,然后用宽度1cm左右的塑料布由下而上将整个穗片与砧木结合处裹严,仅留穗芽和叶柄。土壤含水量过大(或苗木生长健旺)时,为防止伤口伤流,影响愈合,要在砧木嫁接口左下侧(或右下侧),撕一宽2mm左右的排水口,长0.5~1.0cm。嫁接后的植株及时剪去枝梢,接芽上方仅留3至4片叶,为芽片提供光合营养,保证芽片成活。整个嫁接过程中,用作接穗的枝条要随时包裹在湿布中,以免失水。
每个品种嫁接完成后,及时挂牌标志。夏季芽接的苗木,可15d后剪去芽片上的砧木余梢,促使芽片抽芽。秋季嫁接的苗木,嫁接完成后20d左右,检查成活情况,未成活植株可及时补接,砧木可在第二年发芽前在芽片上方0.5cm剪去。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容器材料和规格对苗木生长量的影响 无纺布容器(直径16cm,高30cm,柱状)苗,平均苗高43.6cm,平均地径0.68cm,主根自然整根良好,侧根发达,毛细根较多。塑料容器(高20cm,上口径16cm,下口径12cm,杯状)苗,平均苗高56.3cm,平均地径0.87cm,主侧根发达,主根往往穿透容器深入地下,容器内毛细根密集,连同泥土聚集成团。这与薄壳山核桃喜水习性和塑料容器有利于保水有关,而无纺布容器透气良好,自然整根较为理想,毛细根集中在容器中下部生成。两种容器材料相比,塑料容器苗生长量更为显著,须根量更大,更有利于提高移栽成活率,同时容器成本更加低廉。
4.2 容器苗(塑料容器)与大田常规苗生长量的差异 常规地栽苗平均苗高37.2cm,地径0.54cm;容器苗平均苗高56.3cm,增长了51.3%,地径0.87cm,增长了61.1%。地下部分,容器苗侧根量是常规苗的2~3倍,并于容器内产生数倍于常规苗的毛细须根。
4.3 单位面积上,产苗量差异 采用容器育苗,播种14 000~15 000/667m2,出苗12 000~13 000株,而大田常规育苗每667m2产苗4 000株左右。
4.4 成活率高,方法简便 方块形芽接形成层接触面大,伤口愈合快,成活率可达98%以上。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快捷,效率高,熟练操作工可嫁接800~1 200株/d。
参考文献
[1]董凤祥,王贵禧.美国薄壳山核桃引种及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
[2]杨云.美国山核桃种植技术简介[J].农村实用技术,2008(12):40-42.
[3]习学良,范志远,张雨,等.美国山核桃砧苗快速培育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05,34(5):47-49.
[4]刘广勤,张俊,张勇,等.江苏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 458-11 459.
[5]廖永坚,张雨,董润泉.美国山核桃栽培管理技术[J].落叶果树,2009(6):40-43.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