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传承育人才 思源致远向未来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aox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0年前,在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之际,中国近代实业家盛宣怀和一批有识之士怀揣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在上海徐家汇创办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跨越三个历史时期,百廿交大在漫长的峥嵘岁月中,始终与国家兴衰相伴而行。
  “国家兴则交大兴,国家有难则交大有难。”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谢绳武发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前校长,也曾是这所著名学府的学子。他在最美好的年华进入上海交大,并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时期成为学校人。
  谢绳武担任校长的近十年,是上海交大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在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学校学科布局基本完成,特色和交叉学科凸现,学校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
  如今,百廿交大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向前迈进。正如谢绳武所言:“上海交通大学的发展是一个承前启后,持续发展的过程。”他始终认为个人的贡献在历史的长河中十分渺小,上海交大今天的成就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几届领导班子,几代交大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恰逢其时,肩负使命
  在交大闵行校区的宣怀大道起点处,建有一块《请设学堂片》照壁,照壁的正前方是一座由青铜铸造的盛宣怀座像。他左手托着奏章,表情慈祥而坚毅。
  那是1896年,盛宣怀向光绪帝呈奏《请设学堂片》,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思想,拟于上海创办南洋公学,造就政、法、商等兴国人才,获得清政府批准。
  这个发生于120年前的片段,被交大人永远铭记。一代又一代掌校者,为办好交大,竭尽心智、全力以赴。谢绳武就是其中一位。
  1960年,16岁的谢绳武如愿考上了上海交大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专业。早在中学时期,上海交大的历史传统和知名度就令他十分向往。那时,他和其他中学生一样,都以报考尖端专业为荣。
  在5年半的求学生涯里,谢绳武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交大逐渐形成。临近毕业时,他满怀雄心壮志,希望为国家的核能事业做出一番贡献。
  根据学校的毕业分配方案,谢绳武最终被留在物理教研室,担任助教工作。这次分配决定了他今后50年的教育人生。
  由于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表现突出,1982年,学校党委任命谢绳武担任应用物理系副系主任。紧接着,1985年,他开始担任系主任。
  “从我个人来说,实际上教学与行政管理,我更喜欢教学工作。但是我愿意为学校尽自己的努力。”放下个人喜好,服从学校的安排,这是谢绳武一贯的作风。
  也正是在谢绳武担任系主任之时,交大闵行校区一期建设也拉开帷幕。在他的争取下,学校建成了当时闵行校区最高的12层物理楼和4层物理实验楼。20世纪80年代后期,应用物理系完成了向闵行校区的搬迁和工作转移。该系重视基础课教学、重视人才引进、重视学科建设的做法得到了学校的肯定。
  1991年6月,谢绳武开始担任交大副校长。与创立初期相比,彼时的交大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为交大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1993年,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211工程”项目也浮出水面。它是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同时也是交大发展的重大机遇。
  因此,上海交大特地成立了“211工程”领导小组,谢绳武也位列其中,同时还聘请了136位教授组成10个工作小组。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1997年1月24日,国家计委就《上海交通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批复国家教委。至此,上海交大较早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
  除了参与领导“211工程”建设,谢绳武在担任副校长的6年里,先后分管人事、师资队伍建设、外事、国际交流和研究生教育,兼任物理系的教学科研工作。这些都为他积累了丰富的高校管理与教育教学经验。
  1996年,上海交大迎来百年华诞。通过20世纪80、90年代的锐意改革创新,上海交大向世界一流大学奋进的形态初露端倪。
  1997年6月27日,谢绳武被国务院任命为上海交大校长。此时,他已在交大学习、工作生活了37年,不同身份的变化使他对学校的感情从仰慕、感恩转化为责任。
  “既然全校师生员工、组织上把这份担子交给我,自己应该非常努力地把这份工作完成好。同时,这个学校的诞生就是为了给国家培养人才,振兴国家成为一种使命,所以我也时刻铭记这种历史责任感。”
  厚积而薄发,博约而观取。也正是他从基层教师逐渐走向更高管理岗位的数十年历程,让他对交大、对交大的师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天时、地利、人和,这注定是一个时代的选择。
  扬帆破浪,奋勇前行
  为了全身心投入到管理工作中,谢绳武辞去了教学科研工作。他说:“我从小养成了一种习惯,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尽量把它做好。我觉得做校长不是兼职,有些机会稍纵即逝,必须把百分之百的精力放上去。”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通过“211工程”建设,上海交大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办学规模与质量逐年扩大提升,综合实力稳步增强,海内外联合、合作办学实现突破,管理改革稳步推进,校园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但在谢绳武看来,学校总体学术水平,办学实力仍然需要提高。上任不久,他在全校干部大会上提出了对学校发展的规划。“当前我们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最重要的是三件大事;上水平、创一流;为国家和上海市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贡献;为广大师生员工办实事,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学习条件。”
  就在此时,1998年,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简称“985工程”。它是继“211工程”之后对高等教育更大规模的投入,也是上海交大继“211工程”后的一次更大机遇。   “当时,确实还是挺紧张的。因为上海可能有1所到2所高校进入‘985工程’。到底哪一所能够进去,我们心里很悬。学校做了很多工作,最后终于争取到。”
  依托“985工程”,上海交大确立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明确目标。其内涵包括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创新人才培养、一流科研工作环境和体制机制建设、一流国际合作与交流建设、一流校园环境建设等。
  谢绳武回忆,在“985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建设医学学科。“当时上海交大并没有医学学科,而国内不少高校相继合并了医学院。我们于2002年建立自己的医学院,开始培养医学人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蜚声海内外的高水平医学院校,交大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一直以来有着长期的合作。随着各方面条件逐渐完善,2005年,上海交大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正式合并,建立了新的医学院。强强合并,新的上海交大再次扬帆起航。
  “985工程”成功申报和顺利建设是上海交大发展史上的大事,上海交大的办学水平因此而上升了一大步,并进入全国高校最前列。
  2001年,学校制订了《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战略和“十五”建设计划》,清晰地阐明了上海交大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并在中国高校中较早提出了“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总体战略。这份新世纪的建设规划蓝图,为跨入21世纪的上海交大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谢绳武表示,“国际化”是交大的特色和活力所在。拥有120周年建校史的交大历来重视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合作与交流。
  “与全球化的经济相适应,教育也应该是全球化的。更何况我们要办世界一流大学,如果不跟世界最好的大学去进行对照、比较和交流,是不可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
  2000年8月21日,上海交大与密西根大学工学院就双方共建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并于2001年3月获教育部正式批准。
  “通过双方的合作,一是大大提升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的国际地位,二是引进了国际著名大学先进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三是为建设‘985工程’学科项目提供智力保障,四是利用国际资源,全方位培养了青年教师。”
  与密西根大学合作共建机械工程学院,是上海交大国际化办学的突破口。这一项目的成功合作,开创了学校在国际合作方面的新局面,并对学校的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2001年,《上海交通大学“十五”建设计划》明确提出在推进国际化战略时,要逐步使每个学院至少建立一个实质性的国际合作伙伴,探索更高层次、更加深入的国际合作办学。
  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成立,这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国高校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研究生院。
  “我们国家的学位也可以走出去,向世界开放,让其他国家的学生申请中国的学位,这也是国际化的一方面。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对提高学校的水平非常重要。参照国外大学,我们制定了上海交大实行现代大学的制度和章程。这里面既有我们中国的特色,又参照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
  饮水思源,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它不仅要求教育关注人当前的发展,还要关注人长远的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在任期间,谢绳武始终将学生作为大学之本。在借鉴国内外大学的人才培养经验后,他提出并确立了“KAQ”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现“三个转变”。“KAQ”教育即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统一,“三个转变”即由“专才”向“通才”、传授向学习、教学向教育的转变。
  这些教育思想的实施,使交大学子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在2002年、2005年和2010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交大团队力克众多国际知名大学代表队,勇夺全球总冠军,成为最早获得此殊荣的亚洲地区大学。
  “这是反映学生智力的一个竞赛,我们在这个比赛中,完全能够跟哈佛大学、MIT、斯坦福大学以及牛津、剑桥一比高下”,一贯谦虚谨慎的谢绳武自豪地说道,“上海交大在一流人才培养方面还是比较有希望的。”
  一流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谢绳武还十分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一方面,上海交大将青年教师送到国际著名大学的研究机构进修;另一方面,交大积极从国内外,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引进人才,从生活待遇、子女就学、用房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关心。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1999年,交大开始实施“柔性引进”办法,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原则,构建开放和流动的人才管理模式,实施人才资源共享,使不同国家、不同体制、不同单位的人才都能为交大所用。
  “贺林院士原来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员,2000年作为人才引进到交大后,我们支持他建立了Bio-x研究中心,给他经费支持和科研用房,他很快就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2005年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谢绳武看来,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如果将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做好,那么这个学校就办好了”,这也是他提倡“学生第一、教师第一,服务第一”的初衷,“学校的职能机构不能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要非常热心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服务。”在就业问题上,上海交大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较好的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在生活上,学校承诺不让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一天24小时给学生提供免费的热水和宽带;同时,学校还关心教师的职称、实验室使用情况等。
  为了方便在交大办公,谢绳武特意选了一处在交大附近的房子。由于楼层较高,从家中阳台望去,交大徐汇校区概貌尽收眼底。
  2004年的年初三,谢绳武的夫人在阳台上发现学校的第三宿舍失火,房子已经冒起烟来了。当时正在家中的谢绳武赶紧跑到第三宿舍,呼叫了消防车。在浓烟还未散尽的情况下,因担心宿舍有同学,他和消防人员一起上楼把每一个房门敲开。   “幸好里面没有同学。最后我们查明着火的原因是一个外地同学在大年夜回家的时候,忘记关掉电热毯里面的开关。连续几个晚上就把火点着了。这件事情也使我们吸取教训,教育学生不要在房间里使用电热毯。”
  虽为一校之长,谢绳武却是一个儒雅、谦逊之人。他总好似一位长者,待学生和教师如和风细雨般温润。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开展工作,已成他的一种习惯。
  尽管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交大成功实现了闵行新校区的开发建设,但是闵行校区和徐汇校区之间仍然存在一些矛盾。
  “一个是本科生大部分在闵行,研究生大部分在徐汇校区,这样对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交流造成不方便;另外,学校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基本都在徐汇校区,闵行校区的学生没办法利用这些实验室;此外,学校领导在几个校区之间来回跑,精力也比较分散。”
  为此,谢绳武苦恼不已。那时他和学校领导思考着能否扩大闵行校区,实现整个校园的转移。恰在此时,2001年2月17日,上海紫江集团总裁沈雯提出由闵行区人民政府、紫江集团和交大共同建设紫竹科学园区,并支持闵行校区二期建设的设想。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学校党政领导一致同意抓住这个机会。
  2002年,闵行校区二期建设正式开始实施。经过2年的征地工作,学校共征地2613亩地,如今,拥有将近5000亩地的闵行校区成为了交大的主校区。“我想可以为交大今后50年甚至100年的发展提供比较好的空间条件。”谢绳武沉思道。
  闵行校区的建设,帮助交大解决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空间的问题。目前,闵行校区已成为一个非常现代化的校园,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和工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然而,就在学校发展一片繁荣之时,谢绳武主动辞去校长之位。他说:“我在校领导岗位上的时间比较长,再干下去容易墨守成规,影响班子的开拓与创新。”
  2006年,交大原校党委书记马德秀在上海交大校长任免大会上表示:“谢校长事业心强,为人谦和,治学经验丰富,工作细致务实。他始终怀着对交大的深厚感情勤勉敬业,全身心投入工作。”
  2014年8月4日上午,谢绳武将其个人珍藏的688幅珍贵照片捐赠给学校档案馆。这些照片是交大1980年代中期以来探索对外交流和国际化办学过程中留下的珍贵影像,也是他在任期间,上海交大不断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见证。
  如今回想起这段岁月,谢绳武仍觉恍如昨日。到现在为止,他也不知道当初为什么学校选择自己当校长。只是既然学校将这个使命交给他,他便拼尽全力。事情多的时候,他往往一天抽上几包烟来提神。
  谢绳武将一生中最好的时光献给了母校,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交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退休以后,谢绳武没有回到物理系。他说,自己多年未从事教学,怕耽误了学生。迟暮之年,看书,陪夫人下棋、旅游,浏览交大的新闻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过,如果学校给他安排了什么工作,他仍像往常一样义不容辞地去做。
其他文献
专家简介:  杨青巍,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究员。生于1961年12月,198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等离子体物理专业。长期在本院从事等离子体诊断及托卡马克装置物理实验研究工作。被推选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中核集团“111”人才工程人选,获得“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现为“973” ITER国内配套项目首席科学家。研究成果:2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
“宇宙一度又烫又稠密,亿年前终于爆了炸等着瞧……地球开始降温,自养生物来起哄,穴居人发明工具,一切由大爆炸开始……星系形成时间比唱完这支歌还要短,元素在微秒间便形成了……”相信很多美剧迷对《生活大爆炸》这段歌词一定不陌生,也对其中不断爆出的科学理论知识充满好奇。王然所从事的就是充满玄妙的天体物理学,眼前的她,优雅中透着知性,就是这样一位温柔如水的女性,在天体物理研究上却可以有穿透坚硬磐石般的韧性。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新生儿约1600万,而出生缺陷率达5%~6%,也就是说每年会有90万的缺陷儿降生。先天缺陷不仅使新生儿自身饱受痛苦,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沉重的精神压力。目前,孕期筛查和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的早期筛查是阻断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有效手段,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策略中的二级、三级预防。  “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
专家简介:  王红祥,武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内科学(血液病)专业医学博士。近年关注干细胞生物学和移植免疫研究,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相关课题研究。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湖北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武汉分会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职业病鉴定专家库成员;武汉市十百千人才,享受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 
古往今来,数千年人类繁衍中疾病始终与人类相生相伴。随着医学的发展,有的疾病可以控制和治愈,有的则无力回天,同时交通的便利也带来了交通事故的高发,再加上时有发生的战争这些都可能引起人体器官衰竭和功能丧失。于是,像断指、断肢再生等问题,成为了医学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难题!  “像蝾螈一样可以完全再生出肢体和器官”这是人类的心愿,也是李春义倾其大半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如同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说,“
2015年法国当地时间12月12日晚间,包括我国在内的近200个缔约方在长达32页的《巴黎协定》文件上签字,大家本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承诺到本世纪中叶全球实现碳中和。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攻坚期,经济发展由粗放型、资源消耗型转向集约型、资源节约型转变,因此更加注重民生和生态保护。可以说,实现煤炭能源清洁开发利用和近零排放,并与其他清洁优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
(接上期)  完善和加强研究成果开发及转化机制    更有力地促进研究成果和新技术的产业化是知识经济社会贯彻新的研究和创新政策的共同特征。魁北克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场变化中,采取各项必要措施,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研究与市场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政府设立双重目标  ·通过提高公共研究开发的质量,力求确保新知识和关键前沿技术在市场找到买家,尤其通过建立子公司、取得专利权、获得许可证
走入晚景:不再喧嚣的纪弦  纪弦已经从《摘星的少年》进入了他的《晚景》①,这个自称是“天才中之天才”的爱云的奇人,这个给台湾诗坛带来一阵阵惊愕与骚动的“20世纪第一狂徒”,这个最善于营造气氛使自己时时都置于热闹中心的“现代派”创始者——这样一颗不甘寂寞和不肯认输的灵魂,突然在一个凄凉的黄昏,发出这样的慨叹:  ——几十年的往事,如看一场电影。  啊,这人生!究竟是怎么搞了的呢?  忽听得大提琴的一
气候的点滴变化对社会经济、人类生活及生态环境建设影响巨大,研究历史气候的发展轨迹,探索预估未来气候的发展方向日渐成为气象学界热门课题。  作为区域气候模式发展与应用的推动者,熊喆在界内以严谨踏实著称。在采访结束后,他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是踏实。也许正因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踏实感,让众多研究人员聚拢在他身边,和他一起在区域气候模式的研究上团结协作,打破壁垒并不断向前。  误打误撞成“真爱”  人生际
钯(Pd)是典型的析氢反应催化剂,体相Pd电极上的CO2还原过电势高、竞争性的析氢反应造成法拉第效率低。研究发现,在2.4—10.3nm范围内,Pd纳米粒子的CO2还原选择性和活性表现了明显的尺寸依赖性。在-0.89V(vs. RHE)时生成CO的法拉第效率从10.3nmPd上的5.8%增加到3.7nmPd上的91.2%,同时生成CO的电流密度增加了18.4倍。计算表明可以通过改变Pd纳米粒子的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