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应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搭建探究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丰富多彩的人格;尊重生命自由生长,让学生自由学习,“走进生命教育新时代”;真正关注学生学习主体的发展,尊重个体的差异性,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张扬学生阅读的个性,为构建起学生完美的人格奠下基础。由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上,应顺应时代要求去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同时,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多多开展有个性的,具有生活化的语文活动。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在平等对话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道亮丽景观。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解放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也意味对话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将成为涌动的生命流程中的快乐驿站。在这个流程中,师生共同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尽情享受着阅读的乐趣。
我在执教《四个太阳》,教学到“金黄的太阳”这一部分时,学生对课文大胆提出异议:“金黄的落叶怎么会去邀请小伙伴呢?”面对这个突然而至的问题,我微笑着说:“你不但会读书,而且还会思考,读书就应该这样。落叶怎么会去邀请小伙伴呢?一起讨论讨论。”“落叶就像是一封信,信中邀请小伙伴来吃水果。”……我被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动了,顺势引导:“小朋友,那信里会写什么呢?”“小朋友,我们的果子熟了,快来尝一尝吧。”看着学生兴致那么高,我又灵机一动,创设一个交际的情境,让学生有更好的语言表达的驱动力:“谁来当落叶,邀请小伙伴到果园里做客?”……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跳跃,课堂也因“平等对话”而绚丽多彩。
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加深了,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师生的对话、生生的对话、生本的对话,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教师在教学思想上要充分意识并把握好师生的角色及其在教学中的转变与互动。教师不仅仅是阅读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生认知、发现、探究学习的引导者,更是学生健康个性、美好情感的熏陶者。还要注意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学习氛围。要激励、珍视学生的独特体念,鼓励并赞赏学生的标新立异。同时,要有颗宽容之心,对学生的质疑、争辩、“节外生枝”要宽容。更要注意克服教师主观审判式的评价,维护好学生的思维和阅读个性的活跃,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探索交流中使自己的认知得以充实、补正。另外,要组织引导好学生的个性阅读,教师在思想上还必须认识到自身的教学风格具有个性化。要充分结合自己的个性特长,使学堂富有特色和艺术氛围。如果这样的话,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即完美的人格构建,怎不有望得以提升呢?
二、在自主探究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兴趣、爱好不同,个性阅读表现不同。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阅读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让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运用自己的“个性”来展示学习过程,达到阅读效果。
在教学《小摄影师》时,我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读读诗句,观察插图,联系课文内容想象小男孩最后给高尔基照相成功没有。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学习,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小画家、小摄影师、朗诵家中的一个角色,分别以特有的形式表达对诗的感悟……当小画家的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诗意;当小摄影师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当朗诵家的激情飞扬地朗诵诗句。我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指导。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过程的教学完全符合了学生的学习和表达的需要,学生在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设计并应用好阅读中的探究性问题。为让学生阅读更充分、更深入、更具个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探究性问题的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应具有个体的张扬性,答案避免唯一性,尽量做到丰富多彩。学生可容个体的经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发散探究。探究的问题往往是学生学习、认知作更深层的思考、研究的疑点。学生在活动交流中会达成共识:决不是凭自己粗知课文或已有的认知一下子所能感知得到的,需要学生精心评析,认真思考,乃至查阅相关资料才能有所深刻认识的问题。例如:《灰雀》一文,学生在个性话题的交流中能达成同一疑难话题,即:为什么那只灰雀第二天又回来了呢?引导学生解读自己共识的探究题,事实上远比教师备课时设计的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学生阅读思考更具有探究的主动性、直接性、情感性。
三、在诵读传情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咀嚼、消化、储备语言营养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的嘴说话,能更加真切地了解文章,能更深刻地体验作者表达的感情。朗读活动不能只追求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教师在教学时应采取各种形式的读,如轮读、领读、自由读、默读、齐读、分组读、扮角色读,特别是朗读、诵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与作者、教师、同学产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汇。我们应给学生选择朗读内容、朗读方式的权利,还学生以朗读自主权。
四、在多元评价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一直以来,僵化的考试方法及评价体系,严重地束缚着语文教学的个性培养。现在,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老师把评价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个性化的阅读评价。
如上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或最不喜欢的人或事或物,说一说理由,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摈弃“答案唯一”的要求,倡导多角度地阅读,创造性地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形成最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个性化阅读是一门复杂的、综合的艺术,它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和思考、实践和完善。
【作者单位:盐池县长城希望小学 宁夏】
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丰富多彩的人格;尊重生命自由生长,让学生自由学习,“走进生命教育新时代”;真正关注学生学习主体的发展,尊重个体的差异性,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张扬学生阅读的个性,为构建起学生完美的人格奠下基础。由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上,应顺应时代要求去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同时,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多多开展有个性的,具有生活化的语文活动。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在平等对话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道亮丽景观。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解放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也意味对话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将成为涌动的生命流程中的快乐驿站。在这个流程中,师生共同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尽情享受着阅读的乐趣。
我在执教《四个太阳》,教学到“金黄的太阳”这一部分时,学生对课文大胆提出异议:“金黄的落叶怎么会去邀请小伙伴呢?”面对这个突然而至的问题,我微笑着说:“你不但会读书,而且还会思考,读书就应该这样。落叶怎么会去邀请小伙伴呢?一起讨论讨论。”“落叶就像是一封信,信中邀请小伙伴来吃水果。”……我被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动了,顺势引导:“小朋友,那信里会写什么呢?”“小朋友,我们的果子熟了,快来尝一尝吧。”看着学生兴致那么高,我又灵机一动,创设一个交际的情境,让学生有更好的语言表达的驱动力:“谁来当落叶,邀请小伙伴到果园里做客?”……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跳跃,课堂也因“平等对话”而绚丽多彩。
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加深了,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师生的对话、生生的对话、生本的对话,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教师在教学思想上要充分意识并把握好师生的角色及其在教学中的转变与互动。教师不仅仅是阅读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生认知、发现、探究学习的引导者,更是学生健康个性、美好情感的熏陶者。还要注意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学习氛围。要激励、珍视学生的独特体念,鼓励并赞赏学生的标新立异。同时,要有颗宽容之心,对学生的质疑、争辩、“节外生枝”要宽容。更要注意克服教师主观审判式的评价,维护好学生的思维和阅读个性的活跃,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探索交流中使自己的认知得以充实、补正。另外,要组织引导好学生的个性阅读,教师在思想上还必须认识到自身的教学风格具有个性化。要充分结合自己的个性特长,使学堂富有特色和艺术氛围。如果这样的话,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即完美的人格构建,怎不有望得以提升呢?
二、在自主探究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兴趣、爱好不同,个性阅读表现不同。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阅读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让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运用自己的“个性”来展示学习过程,达到阅读效果。
在教学《小摄影师》时,我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读读诗句,观察插图,联系课文内容想象小男孩最后给高尔基照相成功没有。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学习,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小画家、小摄影师、朗诵家中的一个角色,分别以特有的形式表达对诗的感悟……当小画家的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诗意;当小摄影师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当朗诵家的激情飞扬地朗诵诗句。我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指导。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过程的教学完全符合了学生的学习和表达的需要,学生在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设计并应用好阅读中的探究性问题。为让学生阅读更充分、更深入、更具个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探究性问题的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应具有个体的张扬性,答案避免唯一性,尽量做到丰富多彩。学生可容个体的经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发散探究。探究的问题往往是学生学习、认知作更深层的思考、研究的疑点。学生在活动交流中会达成共识:决不是凭自己粗知课文或已有的认知一下子所能感知得到的,需要学生精心评析,认真思考,乃至查阅相关资料才能有所深刻认识的问题。例如:《灰雀》一文,学生在个性话题的交流中能达成同一疑难话题,即:为什么那只灰雀第二天又回来了呢?引导学生解读自己共识的探究题,事实上远比教师备课时设计的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学生阅读思考更具有探究的主动性、直接性、情感性。
三、在诵读传情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咀嚼、消化、储备语言营养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的嘴说话,能更加真切地了解文章,能更深刻地体验作者表达的感情。朗读活动不能只追求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教师在教学时应采取各种形式的读,如轮读、领读、自由读、默读、齐读、分组读、扮角色读,特别是朗读、诵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与作者、教师、同学产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汇。我们应给学生选择朗读内容、朗读方式的权利,还学生以朗读自主权。
四、在多元评价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一直以来,僵化的考试方法及评价体系,严重地束缚着语文教学的个性培养。现在,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老师把评价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个性化的阅读评价。
如上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或最不喜欢的人或事或物,说一说理由,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摈弃“答案唯一”的要求,倡导多角度地阅读,创造性地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形成最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个性化阅读是一门复杂的、综合的艺术,它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和思考、实践和完善。
【作者单位:盐池县长城希望小学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