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艺术史讲出历史感

来源 :历史教学·高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wa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艺术史,历史感,历史思维,历史认识
  [中图分类号]6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7-0061-05
  2015年7月,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了全国历史教学片断评比大赛,笔者执教的《美术的辉煌》一课获得一等奖,并作为优秀课代表在2015学术年会公开展示。学界的认可无疑增强了我对这类交叉学科内容深入教研的勇气与信心。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美育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要挖掘不同学科所蕴涵的丰富美育资源,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美术的辉煌》这一课正是历史与美术相交融的一课,作为以审美方式留下的文明记忆,美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这类课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增强人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在“艺术的历史”与“历史的艺术”之间有效权衡?如何在艺术史教学中彰显历史学科的特色?吉林省高中历史教研员张岩老师曾指出:评价历史课中的艺术史教学,首先是衡量其历史感,即通过“美的历程”丰富和深化学生的历史认识。本文将以《美术的辉煌》一课为例,就艺术史内容如何讲出历史感谈谈自己的想法。
  总体而言,为突显“美的历程”的延展性与纵深性,本节课以置身“艺术殿堂”情境贯穿始终,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由品鉴达·芬奇的名作入手,挑战未知,营造美学探究的氛围。第二环节整合教材,以精选的八幅作品串联起五大美术流派,呈现史料与问题建构历史背景,以此梳理历史线索、分析流派特征,建构整体认知体系。第三环节身临其境,依据所学去鉴别美术作品所属的艺术流派并说出依据,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第四环节深入思考,给予学生美学欣赏的引领。总之,于宏观之处将历史线索清晰把脉,于微观细节将历史感渗透浸润。
  一、以“问题”建构连续而整体的历史逻辑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中,历史事件是由历史教师通过“知识传授”的方式进行的,很难达到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目的。所以我们倡导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就是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提问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呈现者和证明者;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历史事件是学生探究的对象。至于如何探究,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指出,通过问题串的设置,即一些符合学科特征及认知规律,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深入思考,检验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的问题,引导迁移、应用的问题以及用于激发生成、创新的问题来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未知并有所收获。就《美术的辉煌》这一课的教学尝试来看: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这一课的引课环节中创设情境,向学生提供达·芬奇的两幅名作: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馆的镇馆之宝——Ginevra de’ Benci以及法国卢浮宫的镇馆之宝之一——Mona Lisa。并提出:“这两幅名画与中世纪的作品有何不同?达·芬奇是如何表现人物情感的?”以此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疑问品鉴名画,使其感受以达·芬奇为代表的艺术家们对人性的觉醒结束了中世纪的禁欲美学,促使人文美学带动欧洲各地区民族美学自觉的开始,直到18世纪法国艺术进入领先世界的全盛时代,以此带领学生进入法国艺术的殿堂,进行一场艺术交响的巡礼。
  通过创设问题的方式串联起课文的各个部分,学生得以建构出连续的、整体的历史。如在学习“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这一节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夕,资产阶级从心理上最需要什么?”在学习“浪漫主义美术”时,预设问题“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失望、又不满于复辟政权,这对美术有何影响?”在学习“现实主义美术”时,我设置了两个问题:一是,“经历了19世纪中期多次革命的失败,人们变得现实多了,那对绘画的主题会有什么影响?”二是,“同样在19世紀中期,法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巴黎有了火车。试想坐在飞驰的火车上看到窗外的景象是怎样的双会产生什么新的绘画风格?”在学习“现代主义美术”这一节时,笔者同样也设置两个问题来启发学生:一是,“20世纪影响世界进程的大事有哪些?”二是,“那社会发展了,矛盾增多了,对人们的心态和创作灵感有怎样的影响?”让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将各个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以求构建起西方18世纪末以来美术流派乃至整个法国历史的认识体系。
  为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突出各流派的艺术特征,笔者打破教材的限制,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深入挖掘更有效的课程资源,创设情境来提出问题。如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米勒与梵高的同名作《播种者》时,教师设置问题:“依据你学过的内容,猜猜它们分别属于哪一流派?具体表现为哪些艺术特征?”让学生去主动探究现实主义美术与印象画派的艺术特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为提高学生迁移、应用的能力,笔者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挖掘其他美术作品背后的灵魂,并提供平台给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课程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学生的课后探究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总之,通过不同功能、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设计,编织整节课严密的逻辑体系,让学生在思维参与课堂的过程中,主动探究、深入思考、积极发问,进而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
  二、以“讲述”挖掘名画所承载的历史信息
  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曾说:“震撼的美术诞生于天才之手,而天才是父母生育的,更是社会养成的。他们在挥洒艺术才华的时候也是在诉说着自己时代的故事。这些呈现故事的画面连缀起来,就是历史的画卷。”“时代的故事”正是美术作品背后的灵魂,正因为艺术家们敏感地体察到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精神的变化,并将这些历史信息记录在作品中,才使得他们获得至高的艺术成就。因此我们品鉴名画的关键便在于挖掘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理解作品的灵魂。   讲授“新古典主义美术”时,笔者向学生提供大卫的三幅作品《荷拉斯兄弟之誓》《马拉之死》及《波拿巴在圣·贝尔拿特险坡上》。其中《荷拉斯兄弟之誓》说的是公元前7世纪古罗马城与阿尔贝城作战,双方决定各派三名最勇敢的武士决斗。画中表现的是罗马荷拉斯三兄弟在出征前向父亲宣誓的场景。在父亲身后有一组妇女忧伤垂泪,因为荷拉斯家的一个女儿已经许配给对方即将参加决斗的古里亚蒂兄弟的一员。大卫以古罗马的历史和神话为创作题材,呼应启蒙运动的思潮,宣扬爱国主义的伟大,正迎合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需要英雄主义精神的时代背景。大革命爆发后,作为雅各宾派的一员,大卫坚持以他的绘画记录事件。《马拉之死》记录的就是1793年雅各宾派领袖马拉被敌对分子科尔黛刺杀的事件。它表现了法国大革命复杂的政治局面和血雨腥风的时代场景。1794年热月政变后雅各宾派下台,大卫看到革命后社会混乱失序,他开始怀疑革命转而期待强势人物的出现,最终他等到的是拿破仑。出于对拿破仑的崇敬,大卫为其创作了一系列肖像画。1801年创作的《波拿巴在圣·贝尔拿特险坡上》表现的就是拿破仑率领他的大军穿越阿尔卑斯山脉,反击奥国干涉军的景象,以此来歌颂拿破仑的英雄形象。
  讲授“浪漫主义美术”时,笔者通过挖掘席里柯《梅杜萨之筏》及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两幅作品的历史信息来说明,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波旁王朝复辟,人们对现实不满的时代特点及追求激情的艺术特征。其中《梅杜萨之筏》是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启蒙者席里柯于1819年创作的。它取材于1816年法国一个真实的海难事件,一艘名叫“梅杜萨”的远洋舰在船长失误下沉船。危难时刻船长和贵族弃船而逃,让150名船员和普通乘客靠简易的木筏在海上漂流13天,最后仅10人生还。这件事震惊法国并引发民众的不满,人们认为复辟的波旁王朝没有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席里柯以浪漫主义的激情展示了人在大灾难中求生存的伟大力量。席里柯的同门师弟、法国浪漫主义美术主将德拉克洛瓦在20岁时看到这幅作品受到震撼,他发誓一定要画出人性最深沉的东西。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通过残酷的街垒战抗击波旁王朝的统治。这次运动让德拉克洛瓦真正看到了人民的伟大,也成为他创作《自由引导人民》这幅作品的灵感。
  讲授“现实主义美术”时,笔者选取了农民画家米勒的《拾穗者》。这幅作品描述了三个农妇正在收割以后的麦田中捡拾麦穗,也许这就是她们今天的晚餐,她们弯腰捡拾麦穗的动作正象征着农民沉重的负担。这一作品的时代背景是;1830年七月革命后法国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经历了1831年和1834年两次里昂织工起义、1848年六月起义,以及普法战争、巴黎公社等多次革命的失败后,人们变得现实多了。这一时期实证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甚至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都主张研究物质社会和现实。所以画家们不再寄托于浪漫主义的幻想,而是以写实的笔法直接表现当代普通人饱受贫困压迫的生活。
  讲授“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美术”中,笔者分别选取了其流派的经典代表作:莫奈1872年创作的《日出·印象》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让学生明白《日出·印象》背后所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之后,特别是照相机的发明使运用机械手段准确无误的表现物体成为可能,画家们只能转向用表现精神领域的东西来打动人。再加上这一时期科学证明“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时代改变了画家们才用新的艺术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他根据1936-1939年西班牙内战,弗朗哥政权试图颠覆共和国政府,纳粹德国对格尔尼卡地区残忍的屠城事件而创作的。画家采用手绘拼贴效果,只用黑白灰三色来渲染大轰炸时的紧张与恐怖,表达画家对这次屠城事件的愤怒与悲痛。通过以上挖掘,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既是时代精神的展现;同时也凝聚着艺术家鲜明的个性,是艺术家们深刻的思想赋予了作品不灭的灵魂;而这个发现自我、展现自我的过程就是人性觉醒和解放的过程。
  蒋勋在《美的曙光》一书中提到:“讨论‘美’,总让人觉得有些抽象,不够具体。因此,我们应该将‘美’拉回到历史、拉回到社会、拉回到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来看‘美’的演变。”因此,笔者试图挖掘名画背后的历史信息并将其无缝链接,让学生切实体认名画所属的社会文化,在感受美的同时去领悟人类历史的厚重。由于法国是18、19世纪欧洲艺术的中心,所以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与补充,主要选取了法国知名画家的代表作品来穿针引线。通过这一设计,使本课形成了明暗两条主线:明线是18世纪末以来各美术流派的发展历程;暗线是由这些美术名作所串联起来的法国近现代史。
  三、以材料具化名画背后的历史图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学中提供的材料,特别是史料的支撑,材料对于学生理解教材,拓宽历史认知视野至关重要。
  以本课的教学尝试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新古典主义的历史背景,笔者选取了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所记载的一段材料:“法国人在1789年作出了任何其他民族都不曾作出过的巨大努力,来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命运,并在他们迄今为止的历史和他们所希望的未来之间开出一道鸿沟。为此,他们谨小慎微地极力不把任何过去的旧东西带到新环境中来,并给自己规定了种种限制,力图养成一套不同于他们父辈的习惯。总之,他们殚精竭虑地要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让学生们仔细阅读这段资料,并提出问题:“新古典并不等同于古典,它赋予古典元素以新的时代意义。这个新的时代是由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创造的?”学生通过材料中“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命运”,“极力不把任何过去的旧东西带到新环境中来”,“面目全非”等语句,判断出是法国大革命,进而理解在大革命爆发前为了取得革命的胜利,首先要从心理上树立起斗争的欲望和勇气,那就是为共和国而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新古典主义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一种鼓舞人民起来斗争的艺术。   在学习“浪漫主义美术”时,我选取了吕一民《法国通史》中的一段材料:“在百倍的疯狂和仇恨驱使下,他们(路易十八和保王党)力图夺回自己失去的一切……招募贵族子弟建起享有高薪特权的王室卫队,恢复了贵族院,让贵族在政府部门和军队中充任高官显职,免除教会学校一切租税,并使教会不受政府任何管辖。此外,波旁王朝还把路易十六上断头台的那天定为‘国丧日’……更有甚者,一些穷凶极恶的僧侣公然叫嚣要恢复什一税和收回早已被没收、出卖给农民和资产阶级的教会土地,他们甚至引证《圣经》,扬言购买过教会土地的农民将遭‘天罚’,被狗吃掉。凡此种种,不能不引起广大人民的恐惧和愤怒。过去,他们不满过拿破仑的专横统治,但而今波旁王朝的倒行逆施则更令他们深恶痛绝。”提出问题,“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这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促使法国人民的心态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归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认识到:当时人们对拿破仑的专横统治、对波旁王朝的倒行逆施的现实不满;更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于是一种新的艺术语言——浪漫主义美术诞生。通过以上两组材料与问题的配合呈现,学生对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两个美术流派的产生背景有了清晰的认识,进一步挖掘出两个流派的艺术特征:即新古典主义要塑造英雄,所以谨守理性规则;浪漫主义对现实不满,所以追求感性的解放,追求激情。
  由于现实主义美术与印象画派大体出现在同一时期却风格迥异,我在讲授“印象派”时摘取了蒋勋《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一书中的一段材料:“19世纪,工业革命的机械轰轰然响起;19世纪,农村的人口四面八方涌向大都市,19世纪,照相机挑战了人们的视觉记忆……他们(特指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者)在城市中长大,他们对农业不再留恋,他们对工业怀抱着亢奋的信心,他们对过去的神话史诗不再怀旧,他们穿着时髦的服装,走在宽敞的城市大道,他们乘坐火车到郊外旅游度假,他们从室内走向户外,他们感觉到风和日丽,感觉到工业带来的方便、舒适与富裕的物质生活。”问题设置为:“这一时期社会发展中的哪些新因素对艺术创作产生影响?”学生通过阅读可能会提到“工业革命”,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与艺术创作有直接联系吗?如果没有,那工业革命带来的哪些变化会影响艺术创作呢?”学生就此梳理出: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工业化带来城市化,城市化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照相机、火车等),进而促使思想发生变化。所以,画家们要根据时代的变化用相应的艺术形式来表达情感。
  在学生建构起西方19世纪以来美术流派的认识体系后,笔者开发视频资源,向学生播放《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中《生于浪漫》一集,并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视频中明朝画家徐渭的《墨葡萄》和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两幅作品,大家发现东西方绘画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导致东西方绘画差异的原因有哪些?”于比较之中利用史料创设问题情境,这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在思考中学生必然要进行不同模块之间的联系,试图从政治的变革程度、经济的繁荣程度、科技的发明程度,以及人性的解放自觉程度等方面进行归纳,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东西方绘画的比较中,无疑会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总之,以材料具化名画背后的历史图景、扩大学生历史认知的视野,将史料教学与问题创设紧密结合起来,以求做到历史课程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让学生从史料出发来思考回答问题,以期达到在培养其历史思维的同时,形成其历史认识的教学目标。
  行文至此,整节课的宏观、微观设计亦渐趋明朗。一言以蔽之,笔者试图运用优美而严谨的语言、创设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依托厚重而清晰的历史线索、辅助以美学欣赏的引领,让学生在历史中深化其思想,在美学中陶冶其性情,最终获得生活美学的体验。
  在年会的专家评课环节,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建议中学历史教师的研究领域要超越历史学科、超越课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人大附中历史特级教师李晓风也指出,《美术的辉煌》这一课是公认难讲的一节课,容量大,不是纯粹历史学科的东西。回顾这一课自己所走过的“美的历程”,感受最深的即是,对于一名历史教师而言仅靠历史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只有学习在先、思考在先,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史学修养、艺术修养,才能讲出《美术的辉煌》的灵魂,给予学生更高层次的指导。凌继尧先生在《美学十五讲》一书中指出:“各种艺术,如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等都有独特的艺术语言。我们对它们的艺术语言的理解,就决定了我们欣赏它们所能达到的深度。从符号学观点看,艺术家在创作时就是对各种艺术符号进行编码,并把他所要传达的信息凝定在艺术符号系统中。我们欣赏艺术作品,就是对艺术符号系统进行解码,并达到信息的重构。”为了能加深对“艺术语言”的理解,提高对“艺术符号系统解码”的能力,我在备课中广泛阅读了法国大革命史、美术史以及美学等相关领域的著作,对这些著作的阅读无疑拉近了与美术这一非专业领域的距离,让笔者能在历史学与美术学的交融中找到一个契合点,那就是像宗白华先生1932年在《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中说的那样:“美与艺术的源泉是人类最深的心灵与他的环境世界接触相感时的波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紧抓“心灵”与“环境世界”这两点,试图让学生领悟到艺术品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个性,随着光阴的流逝,时代和个性会随着肉体的消失而化为乌有。但今天许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不但没有消逝于历史长河中,反而很鲜活的跃然于画卷中。是艺术创作延长了它们的生命;是艺术家们饱满的激情,深刻的思想赋予作品不灭的灵魂。激情与思想,这是人性的体现。因此每一件艺术品既承载了厚重的历史,也彰显了人类永远都不能结束的人性解放。课后在学案中笔者无意间发现了一名学生这样写道:“生命没有了,灵魂它还在。”
  [责任编辑:吴丹]
其他文献
1705年罗马教廷多罗使华是康熙年间中西关系的重要事件。多罗与康熙围绕“中国礼仪之争”所产生的冲突,彰显了自利玛窦入华以来耶稣会士传教的适应策略与教廷坚持原教旨路线论争的矛盾升级。挖掘中文档案文献材料,对多罗使华的整个过程,特别是其在京期间与清廷的交往、康熙的谕令在华传教士“领票”政策出台及其实际情形做了细致评述。  (摘编自《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作者:欧阳哲生)
[关键词]孙中山,让位,思想根源,袁世凯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0-0101-03    关于孙中山民元让位的问题,史学界众说纷纭:“妥协退让论”者指责孙中山不能坚持斗争,屈服于袁世凯,是资产阶级软弱性的表现,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客观形势决定论”者认为,孙中山让位是形势所迫;“利用论”者认为,孙中山让位只是为了利用袁世凯,借以取得革命
编者按:本文作者十分关注近年来出现的“反设事实”的教学事例,细致剖析了“反设事实”的使用方式、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尊重历史、求真、求实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哪些问题是可以假设的?哪些问题没有假设的价值和意义?认为“反设事实”作为一种思维方法,主要用于探究历史发展的必然与偶然;分析客观历史的“因果关系”,为发挥史学功能奠定逻辑基础。此文提出的问题或许有普遍意义,编辑部希望读者各抒
摘 要 1943年国民政府开放黄金交易后,抗战大后方的黄金价格迅速上涨,导致各地黄金风潮的出现。重庆作为此时期抗战大后方黄金市场的核心,受黄金风潮的影响最大。在重庆黄金风潮中,官员与商人始终在利用黄金风潮为自身利益博弈。官员利用权力掌握主动权,在博弈中占据优势。商人也利用多种手段争取利益,但由于自身力量不足,在竞争中处于被动。最终在抗战结束前后,因金价骤跌而爆发的重庆金融危机中,官商相互妥协与合作
工信部近日公布了一季度我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电信业务收入增速持续提升,累计完成业务收入3601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较上年末提高2.9個百分点。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为3845亿元,同比增长27.4%。一季度,我国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截至3月末,我国4G基站总数为582万个,占比为62.3%;5G基站总数81.9万个,其中1-3月新建4.
摘 要 在9世纪中期的加洛林世界,由于教职人士受制于王室宫廷,他们时常因职务调动而在王室宫廷和大主教区之间流动,使得原本在王室宫廷中存在的文化形式——大年代记的纂修活动扩散至大主教区。此后,尽管由于大年代记的纂修地点远离了王室宫廷,纂修者们可以畅所欲言地写史论政,但由于纂修者们仍旧是世俗君主的属臣,他们仍旧把世俗君主的业绩行为作为自己写作的重点,他们对世俗君主的褒贬以其本人与世俗君主之间的关系亲疏
摘 要:考古发现的宋代遗存中,有大量以熏香、闻香、礼香等香事为主旨的考古图像和各类设计精巧的香器、香具,展现了宋代文人士绅钟爱熏香雅事的社会风尚,相关材料散见于宋代砖石雕壁画墓和窖藏、瓷窑中。传世作品如宋诗、宋词、宋画中,描绘宋人用香之处亦多。宋人爱香,一方面与宋代社会生活的精细化和宋代文人倡导专修自身、务品尚德的思想以及广泛的佛道信仰相关,用香于敬神礼佛之中成为风俗。另一方面,宋代社会对香料的喜
摘 要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实行大后方教育复员计划。然而,对于收复区学生,国民政府却认为他们受到不同程度奴化,因而制定教育甄审政策对他们进行甄别,借以肃清“敌伪残余”并重建收复区教育权威。此做法对大多数收复区大学生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们认为这种局面的形成是政府抵抗无力造成的,且“伪学生”的说法也带有侮辱性。由于甄审过程中某些措施不当,加之复员教育界对收复区学生的蔑视,因此,甄审遭到收复区学生强烈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3-0021-06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所提出的新的课程目标。由教育部新近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人文性,即“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
[摘 要]自19世纪晚期以来,意大利开始介入红海南部事务。墨索里尼上台之后继续将曼德海峡作为突破地中海、向海外扩张、挑战英国霸权的关键环节。意大利先是以阿西尔战争为契机,企图利用也门夺取费拉桑群岛;然后在意埃战争期间又阴谋获得海峡东侧的赛义德酋长角和穆哈港;最后试图通过经济渗透的方式控制也门,实现对曼德海峡的全面掌控。这些做法对一战之后英帝国内部脆弱的海上交通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对曼德海峡控制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