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破格录取罗家伦”的背后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h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提及罗家伦的著述中,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1917年北京大学入学招生考试,考生罗家伦虽然数学零分,但因作文满分,被校长蔡元培和阅卷教师胡适破格录取。这则故事常被用来说明民国教育的某种精神气质:高校有相对自由的人才选拔权,能够因材选用,不会埋没偏才,从而将民国时期的大学破格录取演绎为一种“神话”。
  那么这则故事是否真实呢?翻检三位当事人的文集,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不论是《罗家伦先生文存》以及补编、补遗,还是《蔡元培全集》和《胡适全集》都没有提及这件事。据罗家伦女儿罗久芳回忆,父亲是1917年夏在上海参加的北大入学考试。查《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胡适同年从美国学成归国,于7月10日到達上海,停留十二天,他到上海主要是为了与陈独秀商议北大任教的事宜。此时胡适还未就聘北大,不可能参与北大的阅卷工作。两人会面后,陈独秀于8月9日致信远在北京的蔡元培,称:“适之英、汉文并佳,文科招生势必认真选择,适之到京即可令彼督理此事。”〔1〕当年上海地区的北大招考工作由陈独秀负责,虽然陈独秀希望胡适能早日到京“督理此事”,但留美数年的胡适归乡心切,他离开上海后回乡与母亲团聚,在绩溪盘桓月余,9月10日才到达北京;12日蔡元培宴请胡适,由钱玄同、沈尹默、陶孟和等人作陪,这是胡适与北大同仁的首次正式见面;21日北大即开学。胡适不仅未能参与当时的北大录取工作,而且到京后,他才与蔡元培见面。所以,不会出现他和蔡元培一起力主破格录取罗家伦的场景。
  既然这则故事不足为信,那么它又源于何处?为何在最近十年出版的书刊中作为“破格录取”典型屡屡出现?细究这一谣传的演化史,我们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
  罗家伦被北大破格录取的谣言来源,从已知材料看,至少可以追溯到1996年出版的《民国野史大观》。书中有一则《罗家伦破格录取》的小故事,全文如下:
  有一次,胡适在北大招生委员会说:“我看了一篇作文,给了满分,希望能录取这名有文学天才的考生。”
  在座委员均无异议,主持会议的校长蔡元培也同意了。可是翻阅这名考生的成绩,却发现数学是零分,其他各科都平平,但蔡、胡二位对所作的决定并无悔意。
  这名“破格录取”的考生就是罗家伦。〔2〕
  作者未注明资料来源,从何处获取的信息,不得而知。不过如书名所言,这是一则“野史”,本身经不起推敲。该书出版后,并没有引起人们注意,关于罗家伦的研究著作也没有引用这则材料。直到2005年出版的《近代学人轶事》,作者叶新谈及罗家伦的轶事时,除个别字变动外,几乎原文摘录了《民国野史大观》中的说法〔3〕,从“野史”到“轶事”,这则材料愈加呈现出“真实”的面貌。
  2006年,罗久芳接受记者李菁的专访,做了题为《我的父亲罗家伦》的口述史,专门提及此事。她辟谣,称:
  1917年夏天,二十岁的父亲投考北京大学,主修外文。我后来曾看到过一篇文章,说当时给父亲阅卷的人是胡适,他看到父亲的文章大为赞赏,于是给了他满分。其实当年父亲是在上海报考的,而胡适先生那年刚留美回国,不可能给父亲阅卷,我想这可能把胡适与父亲的关系,和父亲与钱钟书的关系弄反了。当年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父亲看到钱钟书的作文大为赞赏,虽然他的数学只得了十五分,但还是决定破格录取。〔4〕
  文章刊出后,媒体纷纷转载。但不知为何,多家转载的媒体都删除了此段文字,如《文史博览》2007年第一期、《北方人》2007年第八期、《教师博览》2007年第十二期等。如此,澄清事实的文字被删除,“破格”谣言不但未被破除,反而愈演愈烈。
  2007年,《人物》杂志第一期刊出张昌华的《大学校长罗家伦》一文,该文在开篇介绍罗氏生平时,沿用了《近代学人轶事》中的表述。这一文章被同年第七期《读者》全文转载。由于《读者》发行量巨大,这一故事得到了广泛传播,还选入山东省出版的《高中语文自读课本》 〔5〕,使其具备了某种知识合法性。很少有人注意到此前罗久芳的辟谣,普通读者更关注的是“故事”,而非“事实”。
  如果说普通读者不在意文本的真实,那么专业研究者的失察则助长了谣言的进一步传播,使“破格”一说愈加“正史化”。近十年来多部研究论著均引用了罗家伦被破格录取的事例,除保留《民国野史大观》所设定的故事框架外,添加了更多的历史信息。比如原文中所用的“有一次”,改动为发生在1917年的上海,显得更为具体真实,同时将民国时期其他典型的破格录取事例并置,比如:1930年青岛大学中文系主任闻一多录取国文九十八分、数学零分的臧克家;1934年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胡适破格录取国文满分、数学零分的张充和(化名张旋);特别是1929年,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亲自录取了中、英文成绩特优、数学仅十五分的钱钟书,这些真实的事件与罗家伦被破格录取的谣言一起出现时,真假就变得难以确认。尤其引人注意的是,2015年陈华东先生在《书屋》第二期发表《我所知道的早年罗家伦先生》一文,因其父亲陈秉诚与罗家伦交好,他将“在父亲和兄姐间”听到的关于罗家伦的早年轶闻逸事加以还原记录。他在文中写到:
  父亲回忆说,罗先生的国文功底甚为深厚,自幼即有造诣,入学考试时,他的国文试卷被审卷老师胡适先生打了满分,但数学却得了零分,尽管如此,仍被北大破格录取,一时在校园内传为佳话。
  这段话听着近乎于信史,可正如陈先生所言,自己的回忆并不系统,他也没有细加考证,只是“重温案头一些广为人知的资料加以筛选而形成一篇花絮式的短文”。这就说明,上文的表述应该是陈华东或其父陈秉诚读了此前出版的故事,又通过演绎加工后形成的,他的说法助推了本已流传久远的谣言向“史实”的演变。
  “破格”之说二十多年的传播、演变过程,很像顾颉刚1923年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所描述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从最早的“野史”到“轶闻”再到严肃的学术论著,这一故事不断被添加历史细节,“渐渐演进”,“由简单变得复杂,由陋野变为雅驯”,“由神话变为史实,由寓言变为事实”〔6〕。这样的谣传在近代历史中并不少见,如吴晗“数学考零分、破格进清华”的谣言,其实他参加的是从中国公学转入北大、清华的二年级插班入学考试,并没有考数学。尽管2010年刘惠莉已经写了详尽的考辩论文〔7〕,可依然谣传广布。普通读者或因不满现有高考制度,热衷于此类近乎“传奇”的历史故事,尚可理解。但专业研究者人云亦云,不加辨析地“助力”传播此类故事,则会导致史料的失真和论证的失效,是不得不让人警惕的。
  注释:
  〔1〕陈独秀:《致蔡元培》,《档案与历史》1986年第二期。
  〔2〕李泽平、伍恒山、袁华编著:《民国野史大观》,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53-354页。
  〔3〕叶新:《近代学人轶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71页。
  〔4〕罗久芳口述、李菁整理:《我的父亲罗家伦》,《三联生活周刊》2006年第四十三期。
  〔5〕杨振贤主编:《高中语文·自读课本》(第二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193页。
  〔6〕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读书杂志》1924年第十八期。
  〔7〕刘惠莉:《“吴晗‘数学考零分、破格进清华’说辨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四期。
其他文献
一  这些年,由于主客观的一些原因,我一边从事着第一线的专业教学,一边也在思考着“教育在教学中如何可能”的问题。众所周知,当下工具化、功利性的知识论教育日益现出积重难返之弊,而传统教育中“君子不器”以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式的价值教育和全人教育则渐趋式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世界已认识到此一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开始推广“通识教育”,并逐渐在东方世界得到广泛的响应。目前在中国高校,“通识教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这是一位伟人的一段名言。长期以来,国人大多耳熟能详,且对其概述的史事一直深信不疑。  宋人张载是主张“于
“少年人生,听他们自创前途可也”  陈独秀给儿子陈松年的两封信,是迄今仅见的他的两封家书。陈独秀一生走南闯北,家的观念不强,也不大给家人写信,不像“书信作家”胡适那么善作家书。  陈松年是陈独秀第三个儿子。他上有两个哥哥:延年、乔年;下有同父异母的弟弟鹤年。另还有一姐一妹。也就是说,陈独秀儿女成群。陈独秀在《敬告少年》等名文中对中国青年有过宏观的期待,这其中自然包括自己的孩子,却没有胡适《我的儿子
中国佛学是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离不开佛学,对佛教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而佛学理论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关于谈佛论道的书汗牛充栋,可以说是琳琅满目。还有的佛学丛书多达一套一二十本的,当然那是专家学者们研究学问的事情,一般老百姓怎样走近佛门,或者走进佛门,即在短期内很快地了解佛是什么?佛门里到底有些什么规矩和门道,为什么称僧人为和尚?庙里面所敲的木鱼为什么都睁着眼?佛教中
一、生活上崇俭反奢  身为将相、位高权重、声名显赫的曾国藩始终保持一介寒士之风,节俭自律,不事奢靡,生活简朴。  在饮食方面:清廉自养是曾国藩服膺老庄的表现之一,在养生之道上他信奉自然之说,反对服食贵重补品。曾国藩每餐只蔬菜一品,决不多设。虽身为将相,而自奉节俭,无异于寒素之家。时人以其每餐只菜一品,而呼之为“一品宰相”。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曾巡视扬州一带,扬州盐商以总督至,特备盛宴,山珍海味,罗
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国际知名文艺研究学者,台湾“中研院”院士,曾先后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印第安那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等。著述包括《铁屋中的呐喊》、《中国现代作家中浪漫的一代》、《上海摩登》、《寻回香港文化》、《世纪末呓语》等。  陈建华,著名学者,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荣休教授,现任上海交大人文学院致远讲席教授。  “我永远挣扎在两种角色之间”  陈建华(以下简称为陈
一  1913年,顾颉刚在上海参加北大预科入学考试,获得第九名的好成绩。同年4月,他从上海乘船赴京入学。  不过,进入北大后的顾颉刚,尚没有机会和周氏兄弟相见,因为鲁迅虽然早在1912年就到北京,彼时却不过是北洋政府教育部的普通职员,“五四”之后才到北大兼职授课。而周作人1913年开始在绍兴的浙江省立第五中学任教,1917年才到北京,在鲁迅的推荐下入北大任教。他们三人那时自然谁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
编者按:彭瑞骢(1923一),公共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194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曾任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副会长、《医学与哲学》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主编。主编有《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学》、《临床思维及例证》、《医学辩证法》等著作。本文摘自《二十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之《彭瑞骢访谈录》第四章“思想改造与反右斗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已
一  1981年,沈从文为《沈从文小说选》写题记,提起近三十年风雨中死去很多人,总结自己如《庄子》中“樗栎之木,以不材而独全”,发出“转思生命感离奇,存在原因在忘我”的感慨。“忘我”一词,亦在沈从文1949—1988年的书信日记中频频出现。后半生中,沈从文提醒自己要“忘我”,陈述自己的“忘我”,勉励他人“忘我”,沈从文后半生如此频繁提“忘我”与前半生寻找“自我”意识形成反差。  1949年1月30
自小爱图画(看和画)。父亲总会找些绘画书给我。一天,大约我七八岁那年,爸爸从战乱中带来一本薄薄的画册,翻开一页递给我:“看得懂吗?”  自他掀开公文包那瞬间开始,我就饶有兴味地盯着他手的动作,心忖又要给我啥好看的书了,就迫不及待接了过来。  吆,是一幅画,确切说是连环的四幅。后来晓得那叫漫画。画的什么呢?画中人是一个蓄胡子的光头男人,和一个像我这样大的、头发刺猬似的小男孩。那大男人是父亲,有点儿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