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师倍加呵护。”也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心与心的交流,才会产生奇迹。”在教育工作中,如果我们用真诚的心去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因为用“心”劳动的过程是那么美好,而花儿成长的喜悦又是那么动人。在工作中,笔者认为要关注这样的“心”。
一、转变自己的心态
教育学上有这样的例子,两组学生参加实验,A组十分优秀,B组很一般,但对教师却告知了完全相反的情况。B组教师被告知这是一组十分优秀的学生。实验的结果是B组最后真的变成优秀。当时觉得这个例子似乎不太能相信,但在自己的工作中却惊奇地发现真有这回事。我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某个学生在我眼里很一般,但另一位教师对他的印象却十分好。然后我发现其结果也会很有意思,往往是我那门课的成绩他很一般,那位教师任教课程成绩却很好。这引起了我的深思。同样的人却会有不同的表现,笔者认为,赏识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被赏识时会激发内在的潜能,产生良性循环。反之,则会处于压抑的隐性状态,而不会表现出来,这就与我们的教育期待南辕北辙了。
曾经一个班级的班长,我接班时被告知她因为各方面都出色,变得越来越骄傲,越来越浮躁。我心里有了这样的定位,在教育工作中,果然看到了她许多浮躁的不认真的地方,我讲道理也好,批评也好,她就是我定位的那样。后来她升六年级换了老师,有次不经意间谈起了她,她的老师立马神采飞扬地赞赏起她来:“我觉得她真的很好!什么都好,样样都好!”那种赏识的感觉深深震撼了我。相信同样也感染了她。记得那时她的作文不是很拔尖,可换了老师后,她参加全国小学生语文规范知识读写大赛,以其扎实的知识和出彩的文笔得了全国一等奖。
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接纳程度、喜欢程度、赏识程度对学生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转变自己的心态,才会有收获。
1.喜欢中悄然改变
对于学生,我们一般不缺少表扬。可有的只是停留在语言层面上的表扬,有时确实也发自内心表扬他的其中一点,但跟真正意义上的从心底喜欢赞赏却是不同的。潜意识中一直有个背景声音说不喜欢这个学生,表面再赏识,看到的东西毕竟有限。此时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带偏见地静静地观察,转变自己的态度,真正尝试从内心去喜欢,一切都会在这份喜欢中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真心喜欢比语言传递得更快。
2.静待中悄然绽放
不是每次浇灌都会开花。学生犹如一朵花,我们精心地浇水施肥,并不代表明天就会开花,花有花期,时机成熟它自然会开。学生也一样,我们有的时候容易急躁,总希望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下快点改变,快点开花。这样就容易心里不平衡,一不平衡对待他的态度就不一样,他反而会往相反的方向走。所谓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有时学生的上进心还处在非常脆弱的阶段,就如那含苞的花骨朵,需要我们转变心态,精心地呵护,静静地等待。
二、了解学生的心态
要呵护“花朵”的成长,转变自己心态的同时,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心态,让教育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溯本求源
世界上没有安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更别说来自各个不同家庭的学生了。在教育中,如果我们只是针对学生的表面现象处理事情,往往事倍功半。如果能溯本求源,由表及里,找到其内在的需求点,往往效果较好。班上有个同学,成绩很不理想。课上他总安不下心来学习,经常做小动作。据了解,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对其关注较少。他对自己的学习似乎也失去了信心,外在表现就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如果此时去批评他外在的行为,无疑是雪上加霜,只会让他的自信心与上进心加速崩溃。其实每个学生内心都有上进的欲望,只是有的懒散惯了,控制不住自己了。有时上课做小动作,只是他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理智告诉他要好好学习,可他找不到内心的力量,管不住自己,做小动作是他忍受不了内心的煎熬,逃避自己的想法,他需要有个寄托。如果苦口婆心地告诉他上课认真听讲的重要性,也不会有什么起色。这些表面的道理他都懂,这犹如一个天平,一头是理智,另一头是达成理智的力量。他本身缺的就是力量,如果再去加重理智的砝码,更无法平衡了。很多问题学生,不缺呵斥,不缺批评,不缺理性的道理,越给他这些,天平越倾斜。他缺少的是关注,缺少自我价值的肯定。此时如果能避开缺点不谈,从他的优点着手,从真心赞赏他的优点开始,改变也会悄然发生。因为教师的赞扬与赏识便是他重建自我价值的重要力量。不要担心找不到优点,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只要带着赞赏的心态去看学生,去静静地观察学生,一定会发现。
2.寻觅支点
观察学生时,我们需要提高敏锐度,别让优点轻易溜走。有时一个小小的优点可能就是撬动他的支点。上面例子中的那个学生,他的自我评价明显处在低点,需要我们重塑他的自我认识。于是我开始了对他的观察。第一次做习字册时,他的字简直不堪入目。可我发现他的难得的几笔认真的笔画中,捺笔写得还不错,捺笔一向是书写中的难点,这跟初学笔画时的认真程度有关,于是我特地表扬了这一笔。这本是很偶然的一句话,没想到他接下来的字明显认真一些了。看来他太需要老师的表扬了,于是我便开始了一系列的围绕他的活动。他的改变就从这一笔、这一句活开始了。
3.无限放大优点
发现优点之后,无限地放大他的优点,帮助他找到自我的价值。甚至可以针对他设计一些班级小活动。单一的表扬,时间一长,难免会显得枯燥,如果能有新鲜内容的不断刺激,会推动改变的发生。可以针对他的优点设计一些小小的比赛等。我先设计了《某某外传》的作文题,让学生围绕他随意发挥,掌握学生中的第一手资料,又从中选取好的内容全班公开读,帮助他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后来又开展了评“进步明星”的活动,让他享受站在领奖台上,众人为之喝彩的感觉。然后又针对他会折纸,会发明制作玩具的特点,举办了学具制作比赛,让他成为同学中争相合作的焦点。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他悄悄地起了变化。因为他的价值得到了肯定,自然而然地激起了他内在的上进心。
一、转变自己的心态
教育学上有这样的例子,两组学生参加实验,A组十分优秀,B组很一般,但对教师却告知了完全相反的情况。B组教师被告知这是一组十分优秀的学生。实验的结果是B组最后真的变成优秀。当时觉得这个例子似乎不太能相信,但在自己的工作中却惊奇地发现真有这回事。我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某个学生在我眼里很一般,但另一位教师对他的印象却十分好。然后我发现其结果也会很有意思,往往是我那门课的成绩他很一般,那位教师任教课程成绩却很好。这引起了我的深思。同样的人却会有不同的表现,笔者认为,赏识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被赏识时会激发内在的潜能,产生良性循环。反之,则会处于压抑的隐性状态,而不会表现出来,这就与我们的教育期待南辕北辙了。
曾经一个班级的班长,我接班时被告知她因为各方面都出色,变得越来越骄傲,越来越浮躁。我心里有了这样的定位,在教育工作中,果然看到了她许多浮躁的不认真的地方,我讲道理也好,批评也好,她就是我定位的那样。后来她升六年级换了老师,有次不经意间谈起了她,她的老师立马神采飞扬地赞赏起她来:“我觉得她真的很好!什么都好,样样都好!”那种赏识的感觉深深震撼了我。相信同样也感染了她。记得那时她的作文不是很拔尖,可换了老师后,她参加全国小学生语文规范知识读写大赛,以其扎实的知识和出彩的文笔得了全国一等奖。
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接纳程度、喜欢程度、赏识程度对学生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转变自己的心态,才会有收获。
1.喜欢中悄然改变
对于学生,我们一般不缺少表扬。可有的只是停留在语言层面上的表扬,有时确实也发自内心表扬他的其中一点,但跟真正意义上的从心底喜欢赞赏却是不同的。潜意识中一直有个背景声音说不喜欢这个学生,表面再赏识,看到的东西毕竟有限。此时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带偏见地静静地观察,转变自己的态度,真正尝试从内心去喜欢,一切都会在这份喜欢中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真心喜欢比语言传递得更快。
2.静待中悄然绽放
不是每次浇灌都会开花。学生犹如一朵花,我们精心地浇水施肥,并不代表明天就会开花,花有花期,时机成熟它自然会开。学生也一样,我们有的时候容易急躁,总希望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下快点改变,快点开花。这样就容易心里不平衡,一不平衡对待他的态度就不一样,他反而会往相反的方向走。所谓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有时学生的上进心还处在非常脆弱的阶段,就如那含苞的花骨朵,需要我们转变心态,精心地呵护,静静地等待。
二、了解学生的心态
要呵护“花朵”的成长,转变自己心态的同时,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心态,让教育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溯本求源
世界上没有安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更别说来自各个不同家庭的学生了。在教育中,如果我们只是针对学生的表面现象处理事情,往往事倍功半。如果能溯本求源,由表及里,找到其内在的需求点,往往效果较好。班上有个同学,成绩很不理想。课上他总安不下心来学习,经常做小动作。据了解,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对其关注较少。他对自己的学习似乎也失去了信心,外在表现就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如果此时去批评他外在的行为,无疑是雪上加霜,只会让他的自信心与上进心加速崩溃。其实每个学生内心都有上进的欲望,只是有的懒散惯了,控制不住自己了。有时上课做小动作,只是他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理智告诉他要好好学习,可他找不到内心的力量,管不住自己,做小动作是他忍受不了内心的煎熬,逃避自己的想法,他需要有个寄托。如果苦口婆心地告诉他上课认真听讲的重要性,也不会有什么起色。这些表面的道理他都懂,这犹如一个天平,一头是理智,另一头是达成理智的力量。他本身缺的就是力量,如果再去加重理智的砝码,更无法平衡了。很多问题学生,不缺呵斥,不缺批评,不缺理性的道理,越给他这些,天平越倾斜。他缺少的是关注,缺少自我价值的肯定。此时如果能避开缺点不谈,从他的优点着手,从真心赞赏他的优点开始,改变也会悄然发生。因为教师的赞扬与赏识便是他重建自我价值的重要力量。不要担心找不到优点,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只要带着赞赏的心态去看学生,去静静地观察学生,一定会发现。
2.寻觅支点
观察学生时,我们需要提高敏锐度,别让优点轻易溜走。有时一个小小的优点可能就是撬动他的支点。上面例子中的那个学生,他的自我评价明显处在低点,需要我们重塑他的自我认识。于是我开始了对他的观察。第一次做习字册时,他的字简直不堪入目。可我发现他的难得的几笔认真的笔画中,捺笔写得还不错,捺笔一向是书写中的难点,这跟初学笔画时的认真程度有关,于是我特地表扬了这一笔。这本是很偶然的一句话,没想到他接下来的字明显认真一些了。看来他太需要老师的表扬了,于是我便开始了一系列的围绕他的活动。他的改变就从这一笔、这一句活开始了。
3.无限放大优点
发现优点之后,无限地放大他的优点,帮助他找到自我的价值。甚至可以针对他设计一些班级小活动。单一的表扬,时间一长,难免会显得枯燥,如果能有新鲜内容的不断刺激,会推动改变的发生。可以针对他的优点设计一些小小的比赛等。我先设计了《某某外传》的作文题,让学生围绕他随意发挥,掌握学生中的第一手资料,又从中选取好的内容全班公开读,帮助他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后来又开展了评“进步明星”的活动,让他享受站在领奖台上,众人为之喝彩的感觉。然后又针对他会折纸,会发明制作玩具的特点,举办了学具制作比赛,让他成为同学中争相合作的焦点。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他悄悄地起了变化。因为他的价值得到了肯定,自然而然地激起了他内在的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