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ioop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人论世,是极其传统的一种教学策略。但从当下许多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来看,他们很容易陷入一种误区:不“知人论世”,学生就读不懂文章。这一认知误区导致了“知人论世”教学策略的僵化使用——即教师需要在课堂文本研读前将“知人论世”作为背景铺垫,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主旨等方面的内容。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拟从“知人论世”的源头说起,进行概念廓清,厘清选用条件,提供多种应用范例。
   一、“知人论世”是什么?
   追根溯源,在我国,“知人论世”最早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只是最初的适用范围在于交友: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認为读古人的诗书就是和古人交友,只有了解其人其时才能读懂诗书,心领神会。到了明代,冯从吾在孟子“尚友”主张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知人论世”的观点。此后,“知人论世”逐渐成为世人广泛接受的读书颂诗方法,影响深远。
   近代以来,“知人论世”逐渐进入文学批评范畴,与西方社会历史批评要求读者了解创作主体的社会历史空间和状态,考察作家与其所生活、创作的时代环境关系的主张相契合。在此基础上,现代文学研究者对“知人论世”进行深入阐释,如李泽厚、刘纲纪等人就提出:不知人论世,就无法了解诗的作者的时代和思想、生平,容易陷入主观臆断的尴尬境地。至此,“知人论世”成为了解读文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今,“知人论世”被引进语文阅读教学领域,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教学策略。许多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设计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会以“知人论世”指代作者及创作时代背景的介绍。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知人论世”是一种狭义化的概念,“知人”包括研究、了解和理解作品作者的交游、政治遭遇、家世等生平经历;“论世”则指研究作品与它产生的时代背景。故笔者在本文的后续探讨中沿用“知人论世”的狭义化概念。
   二、阅读教学一定要使用“知人论世”吗?
   阅读教学未必要“知人论世”。以诗歌教学为例,以往大多数教师都认为一定要“知人论世”学生才能把握诗意,但事实上,有教师选用其他方法,撇开作者及作品的时代不谈,也能完成教学目标。例如余映潮老师在执教《律诗二首》一课时,大胆指导学生吟读、精心点拨学生译读、巧妙引导学生背读、创新设计说读,给学生揣摩诗意、探究诗境留下了很大的发挥创造空间。可见,“知人论世”作为阅读教学策略的一种,教师可以自行取舍。
   只是教师选用与否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三点,分别为课程标准、学情与文本核心教学价值。
   1.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作为语文学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在阅读教学方面,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作家、作品的时代背景,还要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多元解读能力。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同样要求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不能将所有的课都局限于“知人论世”这种单一方式,而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2.学情
   教学需要有“对象感”。教学有效的标准就要看教学方法是否适合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对象是否较好地理解并接受了知识,是否较熟练地掌握并能够运用技能。所以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备学生”,考虑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这一内容的接受程度及需要程度。以《定风波》小、初、高同课异构为例,在小学阶段,以朗读和积累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朗读、注释、想象和猜想、印证等诗歌解读方法为教学内容,因此教师不需要“知人论世”;而在初、高中阶段,教学以抓住词前小序的关键句“余独不觉”为起点,解读词义、感受意境和诗情,挖掘古代文人“士”的情怀,因此教师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因此,在学情不一样的情况下,“知人论世”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决定着教师是否需要“知人论世”。
   3.文本核心教学价值
   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老师明确提出语文教师应该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以《天上的街市》为例,有教师在以解读诗人情感为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时,在导读之后设计了了解作者的相关经历,朗读品味诗歌情感的教学环节。与之相反的是,洪镇涛老师以语感教学为理念所设计的《天上的街市》一课,就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诗歌的语言之美,进而理解诗情。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不涉及对作家经历及作品时代背景的介绍。
   事实上,“知人论世”的最终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以及呈现出的文化底蕴。当教师认为一篇课文的语文核心价值包括上述内容时,则可以选用“知人论世”,反之,当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在于论证方法、品味语言等方面时,则不需要“知人论世”。
   三、“知人论世”只能在课堂文本研读前使用吗?
   事实上,笔者承认知人论世在课堂文本研读前使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些文本,如果不事先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学生就无法快速地进入文本,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如讲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课,如果不告诉学生刘禹锡与白居易以诗作互赠的交往经历,就无法准确理解诗题;如果不告诉学生刘禹锡的贬谪经历,学生可能无法理解诗人被贬谪多年的无限心酸与愤懑不平。    同样,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如果教师不介绍沙皇专制对人的禁锢这一社会背景,学生可能无法理解别里科夫这一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而只把他当成一个笑话来看。这种浅读或是误读,显然是需要避免的。
   所以说,有些文本确实需要借助知人论世来帮助理解,放在课堂文本研读前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正是因为这种讨巧,导致了现在的教学形成一种固定套路,这需要引起教师的警醒与反思。
   事实上,教师完全可以冲破这种套路,灵活运用“知人论世”的教学策略。
   1.释疑解惑
   “知人论世”可以用于释疑解惑。在课堂中,教师以难点教学为契机,适时借助时代背景或联系作者生平解决学生的疑惑。例如,学生对《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里的“闲人”的理解可能出现偏差——将其理解为闲来无聊的人。针对这一误解,教师再行“知人论世”:苏轼在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后因作诗“谤讪朝廷”而被贬黄州。苏轼写作《记承天寺夜游》正是被贬至黄州之时。
   相比于传统的开头直接介绍,容易产生阅读活动的指向性暗示,甚至直接提供了阅读结论,不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套路”,这种不先入为主,结合文本内容与学生理解困难点的“及时雨”更让人印象深刻。
   2.课堂收束
   “知人论世”可以用于一堂课的结尾进行主旨升华。在学生深入研读文本之后,教师通过“知人论世”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如此一来,既可以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避免挤压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干扰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
   教学片断: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三、赏析物境
   四、品味情境
   五、涵泳意境
   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触呢?大家读一下“秋士”的注释(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这与郁达夫有关系吗?
   (投影)郁达夫大事记(部分)
   1896年出生。
   1908年就读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堂。
   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徐志摩同学。
   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开除。
   ……
   师:对。这也是郁达夫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之后,借故都的“秋事”传达给我们的他对北国的秋的思考,我们不妨把这称为优秀散文的又一重境界——意境。意境“思于心,合于理”,让读者能够体味到作者的思想之美。
   在上述《故都的秋》的教学案例中,该教师将“知人论世”放在文本解读之后探究作者的情感成因,避免先入为主,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贯穿始终
   除了常见的将“知人论世”放在课堂文本研读前作为背景铺垫,以及上述的课堂教学中释疑解惑、课堂收束时的升华理解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将作者经历及时代背景作为贯穿教学的线索。
   教学片断:
   (一)导入背景初示
   文章写作于1984年,离故事发生的背景已过去多年,此时杨絳先生已经73岁高龄。在这篇回忆性文章中,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发生的几件事。然后讨论分享同学们对20世纪60-70年代特殊时期的了解,引导至20世纪60-70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疏离的冷漠的。
   (二)重点理解
   引入背景:20世纪60-70年代,杨绛夫妇被判定为“反动学术权威”。文革伊始,杨绛的专职是扫女厕所。年近六十的杨绛先生得独自掌握平衡难度很大的推独轮车运送秫秸杆,被剃成“阴阳头”……戴高帽游街,挂着牌子去挨批斗更是家常便饭。这么多的磨难,杨绛先生为什么仍然认为自己是幸运者呢?
   (三)深入挖掘
   补充资料:20世纪60-70年代特殊时期的苦难促成了她精神的升华。愧怍中祈求安宁,愧怍中彰显良知,她开始怀疑开始反省,她静心思考苦难思考不幸,思考现在思考未来,思考责任与担当……
   对于一些以特殊时代为创作背景的文本而言,虽然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但它的成功离不开时代引发的受众的共鸣。因此,在帮助学生理解该文本与当代社会以及人生相适应的意义时,可以将学生还原为“当时的读者”,力求回到作者创作的特定情境和现场去理解作品。
   结语
   综上所述,“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教师应规避篇篇使用“知人论世”,每每使用都在课堂文本研读之前的僵化模式,而应综合考虑课程标准、学情以及文本核心教学价值,突破传统的教学套路,灵活使用“知人论世”。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全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8:251.
   [2]杨红旗,左琪.知人论世方法与诗歌阅读教学实践[J].中学语文教学,2015(07):14-17.
   [3]余映潮,汪中苏.《律诗二首》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2002(21):17-1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2.
   [6]褚树荣.基于学情的教学内容确定和方法选择——以《定风波》小、初、高同课异构为例[J].语文学习,2012(10):42-46.
   [7]郑桂华.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之一[J].中学语文教学,2008(03):27-29.
   [8]陈倜.《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2011(Z2):11-14.
   [9]洪镇涛.《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2005(Z2):36-39.
   [10]张宏强,孟庆欣.《故都的秋》课例赏鉴[J].语文教学通讯,2014(Z1):103-107.
   [11]于赛男.知人论世探老王——《老王》教学设计[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3):228-229.
其他文献
郭沫若所读的鲁迅第一篇小说是《头发的故事》,那是1920年发表在《学灯》上。这也是他“第一次看见的中国近代小说”。他对这篇小说乃至鲁迅的创作风格,是这样评价的:“我当时很佩服他,觉得他的观察很深刻,笔调很简练,大有自然主义派的风味。但同时也觉得他的感触太枯燥,色调暗淡,总有点和自己的趣味相反驳。”  当郁达夫劝他再读《故乡》和《阿Q正传》时,他已不是十分在意了。不过,他在评价鲁迅小说和周作人译作时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81师是一支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部队,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皮旅",它的光辉历史,是一幅血火交织、可歌可泣的壮丽画卷,是一首英雄辈出、催人奋进的不朽
解放战争中,1946年末至1947年初的这段时间,按我军军史所说是“我军在局部地区开始取得主动,战局转为互有进退的局面。”在晋察冀战场上,1946年10月11日,傅作义军攻占张家口后,我军
《李自成》是当代文学中风靡一时的历史长篇。它在第二卷初稿完成、第一卷重新修订之际,得到文坛大家茅盾的悉心评点。这——使得作者十分感怀。之后两人诗词相赠,相互唱和,
劳于选而逸于任,选人不避辛劳,把人才选出来任职之后,用人者便进入一种超脱的状态,这是《资治通鉴》用人思想的重要方面。 知人善任,知人在先,善任在后。人才须鉴别真伪,区分
美军观察组成员布鲁克.多兰二世,在一些公开出版的书籍或一些老同志回忆中,误将他翻译为艾斯·杜伦:他作为美军观察组成员之一,只身来到敌后冀中抗日根据地,与根据地的军民同吃
哲人黑格尔曾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这一个”的哲学概念,他把“这一个”的思想作为艺术创作的原理提出来,以反对概念化和公式化。“学生今天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是‘这一篇’独特的文本,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于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1]基于名家的哲学和阅读学理论,我们的阅读教学都应突出“个性”教此篇,与千篇一律
戴季陶的一生复杂多变,早年研究和宣扬过马克思主义,甚至参与中国共产党的酝酿和初创。可是。时隔不久。便歧路徘徊。走到中国共产党的对立面,炮制所谓“戴季陶主义”。为国民党
榴莲,又名韶子,俗称麝香猫果,为热带著名果品之一,被称为“水果之王”。原产马来群岛,盛产于泰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曾品尝过这种果子,以至流连忘返,于是便给它取名“留连
由于各种原因,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时,时常对合同内容产生歧义,进而引起纠纷。合同解释是法院或仲裁机构对合同中有争议条款的认定说明。依据我国《合同法》的立法原则和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