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母亲河边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en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娘家人傍水而居,屋前那条河当地人称“大港”,也称“大埂”,自然村就叫大港上。大港自北向南蜿蜒,通往分湖、太浦河,流入长江。
  大港上其实叫大埂上,因为河中央有条长长的土埂而得名,土埂如同一条蜿蜒的龙身,很像当年刘备招亲的镇江北崮山上的龙埂,冒出水面的土堆形似龙嘴吐珠,当地人称为龙珠。小时候,我曾经看到过那堆土墩,上面长着几棵楝树,还有一些杂草。夏日里,小伙伴们常常游泳至此,暂且歇息嬉戏。岁月悠悠,浪涛汹涌,河中央的土墩不知什么时候消失得无影无踪,随之消失的还有不远处的轮船码头。记忆中,苏班轮船从这里穿过,贯穿南北交通。
  大港在南片大包围的外围,水位直接受太浦河影响,连日的大雨,大港里的水位很高。听爷爷说,大水曾经淹没了村庄,发生过“灶膛里捉鱼”的故事。在我的记忆中,曾经多次看到大人们用麻袋装土,堆筑河堤,那长长的护堤,如同战争片中的那道坚固的堡垒,为村庄筑起了钢铁般长城。
  母亲河是一条温柔的河。儿时的我们,夏日里,徜徉在她的怀抱里,嬉戏吵闹,女孩们傍着木盆,晃晃悠悠地从河西游到河东,男孩们从船艄上“扑通扑通”纷纷跳水,然后潜入河底,抓起河蚌和小虾;冬日里,母亲河结了一层薄冰,贪玩的小伙伴,用小瓦片从冰面上削去,发出一阵“咻咻”的声音……
  一阵风儿吹来,河桥前的菱苗在水浪里颠簸摇晃。几年前,从远处飘来了几丛菱苗,母亲设法把它们截留下来,固定在自家河桥前的水域内。花开,结果,采集,菱角掉落河中,来年重又生出秧苗,一年又一年,自然繁衍著,生生不息。
  记忆中有采菱的情景。那时候,大港里有集体种植的大片菱塘,每到采菱季节,小孩子趴进大人的菱桶里,大人划桨,小孩采菱,圆圆的菱桶颤颤巍巍的,把握不好,便会原地打转,大人们不时地告诫小孩:要是掉下河去就会没命的,因为长长的菱苗会缠住人的手脚,水性再好也难以逃脱。尽管心里恐惧,还是乐观地哼上几句《洪湖水,浪打浪》,不时剥开新鲜的菱角往嘴里塞。那时菱角的品种很多:红菱、尖角菱、乌菱、馄饨菱……最喜欢吃馄饨菱,它形似馄饨其实更像元宝,没有戳人的尖角,肉质鲜嫩可口。
  菱塘边,一条破旧的水泥船横卧在水面上,已经有点历史了。几年前,娘家的责任田就在河的对岸,每次干农活,都要摇船过去,收割的水稻也从田里挑到船里,再运至家里的水泥场上,那水泥船便是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如今,对面的责任田已经被征用开发,盖起了大厂房,水泥船也失去了原有的功效,但它还没有全部退役,仍然发挥着余热,没有了菱桶,母亲就用它来采菱。
  近观河桥边,鱼儿悠闲地游荡,或嬉戏,或啄食,丝毫不怕我们的骚扰;远眺大港北边的河面上,一座新建的大桥横跨大港东西,桥边有一男子守在遮阳伞下,悠闲地垂钓。在菱塘的边缘地,有人撒了捕鱼的丝网,白色的泡沫浮子散落在河面上,隐约可见网中的鱼儿尽力挣扎着,作最后的一搏,上面的浮标也随之牵动起来。就在那个地方,我仿佛看到爷爷蹲在岸边悠悠地扳罾,天真的我们静静地守在一边,巴巴地看他从河里拉起四方形的渔网,然后利索地抓起落网的鱼儿往竹篓里放。夜深了,我们才打着呵欠回家睡觉。记得有一年清晨,睡眼惺忪的我们看到一条一米多长的大鱼挂在门框上,吓了一跳,那是爷爷傲人的战利品。
  其实,水乡农村的男人自小就会捕鱼,小我5岁的弟弟很早就学会了捕鱼。白天他扛着两根长长的竹竿,沿着河滩箍网,我和妹妹跟着他一路收获;晚上,姐弟三人照着手电筒,在河桥边用自制的铁叉刺河虾。强光照射下的河虾,亮着一对红红的眼睛,很容易被发现。其间最惊险的便是遇到“火赤炼”,生怕被咬到,一溜烟逃得飞快。
  从回忆中走来,岸边的合欢树,华盖如云,旁边的榆树高高地耸立着,它是老榆树的子孙后代。看到榆树,我忍不住走进回忆。夏日的傍晚,我们在河边的老榆树下乘凉,躺在木凳上,仰望星空,看流星划过,许下美好祝愿;也听仙女下凡的故事,憧憬着幸福的未来。
  母亲河用她宽大的胸怀、甘甜的清泉,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大港儿女。可是如今的母亲河畔——大埂村庄,年轻人不断涌往城市,只有一些老人们固执地坚守着,村庄变得寂寞,母亲河也不再繁华,失去了以往的喧嚣和热闹。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快,也许不久的将来,这里的村庄将夷为平地,成为新的工业基地,但大港这条母亲河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
  选自散文集《梦从这里开始》(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一  吃好晚饭,我喜欢到到家门口不远处的笠泽路散步。  行走在灯光迷离的笠泽路,我常常会产生错觉,脚下不就是笠泽江吗?  历史记载告诉我,笠泽江又叫吴淞江。它位于城北,从苏州湾北梢出发,一路向东而去,奔向上海。  但我肯定,历史上的吴淞江要宽阔的多。不信,读一读宋代诗人王禹偁的《泛吴淞江》一诗:“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是的,吴淞江宽阔壮观,名称由来已
期刊
一路葱茏一路行  接到女儿的电话,我立即背起行囊,登上开往南京的快速列车。因为使命在身,来不得半点的迟疑和延缓,正如归心似箭一样,我是心飛如箭,牵挂的心早已飞到远在南京的女儿那里!  列车仿佛洞悉我的心思,快速奔驰在广袤的华东大平原上。原野上的风景一幅幅飞快地呈现在你的眼前,又迅速的离你而去,犹如反复放映一部精彩纷呈的平原风光纪实片。凭窗远眺,车窗外迷人的景致让我一度紧张的心情渐渐放松下来。  时
期刊
春天的傍晚,去三里桥生态公园散步。站在运河大桥上,薄暮之下的运河水不似白天那么浑浊。水波滟潋,含情脉脉。三里桥生态公园,其实是一个京杭大运河中的小岛,可能也是整条运河中绝无仅有的景致。在小岛的北侧,运河水分开两股,沿着小岛左右,缓缓向前,直到小岛南端,又汇成了一股。西侧那股,是老运河,河上有座三里桥。三里桥,是吴江区域内现存最古老的桥,元代泰定元年(1324年)建,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建
期刊
听知情人说,查资料看,便知道:羌塘草原,为世界屋脊之屋脊,稀珍动物之乐园。东起冈底斯而衔唐古拉山,北至昆仑山而连可可西里,东自内外流而成分水之岭,西延公珠措而临中尼边界。一到阿里,便对这块“北方高地”心向之,神往之。但因路况差,地遥远,工作忙,一直未能如愿。终在二○一六年新旧援藏干部交接之际,相约几个朋友到阿里境内的羌塘草原走了一回。  一  一进羌塘草原地界,就让人觉得天空旷,地辽远,似乎一眼能
期刊
站在高处俯瞰同里,最显目的是一个个宛如青鱼背脊的屋顶。众多的民淸建筑成就了江南古镇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古朴雅致的历史风貌。民居大多傍氷而建,河畔大多都筑有石路小道,无论是居住上摊还是下摊,都有石板路盘桓交错,曲径相连。  岳母住在同里一条刘家弄的小巷里。许是经历年月多,陈旧的巷道很窄,两个人会面要侧身方能通过。巷弄上有屋顶,又叫内弄。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的印像里灰暗斑驳。弄墙两侧都是传统老民居,住过五代的
期刊
天还蒙蒙亮,张伯就已经出门了。在他每天的时间表里,晨练是他这个时段的“必修课”。自去年患上高血压、住了半个月的医院回来,他就按照医生的“关照”,每天喝三杯水,每天走一万步。  在大公园塑胶跑道上走步晨练的人还真不少。光张伯见了面打招呼的就有好几位。譬如,在派出所工作的潘志明,和张伯一样刚从企业退休的王达凯,还有极其喜欢钓鱼的周一夫、弹得一手好琴的付崇民。当然,还有好几位当上婆婆或者丈母娘的“婆婆妈
期刊
水仙是名花,却名而不贵。它是我家每年冬天必养的盆景。我喜欢水仙的香息和色泽,它的花期又如此恰到好处,贴近春节。内心,更是喜欢它与生俱来的安静。  小时候,国庆一过,母亲就开始张罗着准备水仙花盆。小镇上也是有卖水仙的,基本都在40庄以上。母亲说,“庄”是指竹篓装水仙头,能装几头即为几“庄”,庄数越大,水仙头越小,花蕾越少。记得有一年,父亲出差南京,带回来两个20庄的漳州水仙球,母亲开心了好几天。父亲
期刊
当年,我,已经是一位国家工作人员;她,还是一位个体劳动者。然而,在媒人的撮合下,经过多年的交往了解,我们顺利结为了夫妻。  在外人看来,也许因为身份的不同,文化的参差,夫妻间会因没有“共同语言”而使婚姻毫无生机,然而,结婚近三十年来,我们从磨合到互相理解支持,再到相互的默契,演绎了一段段夫妻恩爱的情深图景,在周围熟知我们的人们中成为令人羡慕一对。为此,2013年还获得吴江区十大好夫妻提名奖呢。  
期刊
儿子要毕业了,我和老公决定去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路途有点远,可毕竟这是儿子在学校的最后一次毕业典礼。  做这个决定是在今年二月份,定下行程后,老公开始定计划、立清单,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哪天突然想起什么了,就往上面填。我常笑他,至于么,搞得像去打仗一样。  有一天,老公一进门就喊:“你看看,我带回什么?”我凑上去一看是梅干菜:“晚上烧梅干菜烧肉?”“才不是呢,这是要给儿子吃的,我今天特地去乡下觅来
期刊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一个地方所迷恋,而真正让我走心且去了之后就难已忘怀,这个地方便是太湖新城。  太湖新城就像苏州湾鲜亮的舌头,伸进太湖,舔弄着热情而又清澈的碧波。  澄澈,清明,简单地平静着,一眼望不穿透,水的堆积组成了一湾幻想的太湖。从任性、硝烟不断的一湖水,到如今福泽一方的母亲湖。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眼前看到的太湖春色和朱熹写的《春日》是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