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示范校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过程,需要耐心细致地工作,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档案建设、数据填报、成果提质……哪一项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都得钉对钉,铆对铆,需要从繁杂的事务中抽丝剥茧,逐项解决。我们就是要举全校之力,按照示范校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做到全员、高效、达标、验收,真做示范,做好示范。”核工业卫生学校校长付元秀如是说。
核工业卫生学校湖南省中职示范校建设近两年来,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管理强校、人才兴校、特色彰校”的办学理念,围绕护理、药剂、助产和乡村医学四个专业,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院)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紧密对接
职业教育必须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紧跟社会需要,如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如何真正建立与产(行)业结构、职业岗位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对此,学校要求教师利用假期和空余时间深入行业和医院,开展扎实的行业调研和专业实践。
近两年来,学校共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教师参与的行业调研。护理、药剂、助产、乡村医学等4个特色专业项目组中各派出2-3名教师,先后走访了南华大学附二医院、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解放军169医院、耒阳市人民医院、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宜章县人民医院、湖南旺旺医院、广州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惠阳市惠阳区第一人民医院等近40家医院、制药企业和用人单位,发放问卷1219份,通过整理反思形成了4个行业调研报告和4个职业能力分析报告。各项目组组织专家结合行业调研对课程体系与课标构建、教材编写、教学模式改革、深度校企(院)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通过全面梳理行业调研情况及职业能力分析情况,学校以面向市场、面向就业、面向人人、面向社会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创新,综合形成了4个重点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护理专业构建“工学结合、院校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药剂专业构建“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助产专业构建“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乡村医学专业构建“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突破口,校院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素质由三个模块构成: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模块、专业知识模块、职业技能模块。按照新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构建了“对接职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新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素质拓展课。新增了“中医护理学”、“艺术”、“保健与化装品知识”等课程,制定了16门专业核心课或方向课的课程标准,开发了《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和《常用护理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等24种教材,建立了8门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拥有14个校内实训室,创新了教学环境。
各专业积极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实施“专业+医院+师生”的专业建设模式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注重信息化应用,着力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构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资格鉴定机构与学校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建立学校、行业和医院共同参与的综合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开展多元量化评价模式改革,依托省市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形成4个重点专业多元量化评价模式研究报告、试行方案及操作手册,建构了多元主体评价体系,教师日常教学已全面实现网络空间教学。梳理了现有教学管理制度,及时修订完善,加强了质量监控和绩效考核,出台了激励政策,建立了激励机制,创新了学校内部管理。
付校长表示:“紧贴时代紧贴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推进,激发了教学团队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活力,有效地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增量提质,教师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建设加速
提升能力、专业发展,是示范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面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总量不足,“双师型”教师整体层次还不高的状况,学校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参照《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标准》,以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为着力点,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增强教师的专业建设能力、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以及行业联系能力等,让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之路。
结合4个重点专业建设及优化教师结构的需求,学校完善了培养培训体系。一是请进来专题讲座。学校邀请市内外教育专家、示范专家和国外行业专家等20余人次到校讲学。二是走出去集中培训。组织参加国家、省、市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150余人次。三是专业教师参与行业调研和深入企业实践。累计达53人次。四是各专项组专业培训。结合专业特征,4个重点专业组教师共同学习研讨,研究开发课程,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实践给老师开展专业培训。五是企(行)业文化培训。学校聘请大型企业的企业家、大型医院的医护专家和校友,讲解企业或医院文化、用人标准,让教师了解企业或医院的用人机制,在人才培养上做到有的放矢。
立体多元的全员化培训丰富扎实,内容涉及:示范建设的内容、程序、方法和意义;到企业或医院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典型案例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标准、教学模式与方法、教育教学模式评价;课程体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师德师风;校园文化、校企(院)合作、信息化技术、课题研究;岗位实践;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信息化技术;科研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企业或行业文化;企业或行业管理等等方面。
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专业带头人成果展示、教师网络教学空间建设评比、教师公开课评议等活动,不但展示教师自己的教案、网络制作空间、专业带头人业绩等教学成果,还展示教师指导学生的教学成果,包括指导学生参加护理技能竞赛、创业大赛、摄影比赛、演讲比赛等。各教研室之间互相学习好的教学经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14年11月,在南京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护理专业教师方敏获得二等奖。 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通过示范校建设,教师队伍实力强壮起来,有专业学科带头人6名,骨干教师57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学历层次提高9人。
资源整合,校企(院)合作借力共赢发展显成效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谋求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或行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学校充分依托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和学校“院校一体”的办学优势,集聚优质资源,稳步推进院校结合、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一是构建了以行业人才战略决策共同体、产学联合体、育人创新共同体及校院企合作基地组成的“三体一地”行业人才培养开放平台;二是成立了校院企合作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4个重点建设专业分别成立了校院企合作工作小组,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资源,共享学校实训基地;三是完善了校院企合作管理制度,制定了《校院企合作章程》等8项校院企合作新制度;四是构建了校院企合作对接平台,2014年新增校院企合作单位3家,新增校外实训基地5个;五是创新了校院企合作回访机制,每学期回访一次合作单位,学生实践实习结束后召开一次反馈会,了解情况,及时改进相关工作,提升了校院企合作整体质量。2014年,学校成功签订了38份校院企合作协议,先后派出35人次教职工、800多名学生到医院和药业公司或单位实践、实习,校本培训640余人次;六是整合资源,发挥医院和企业技术效能。积极引入行业、企业、社会力量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就业发展;同时发挥学校资源优势,进行跨市区联合办学,提升学校品牌效应。
不久前,一堂由来自南华医院的任课教师刘老师和班主任李老师共同承担的别开生面的“护理操作实践”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整个教室座无虚席,教室门口也被学生围得水泄不通,2013级一护理班无菌操作技术展示汇报及班级交流课正在静静地进行。课堂中,两位教师分工明确,刘老师主要从专业知识点展开教学,李老师则负责课堂组织和主持。该班的6名学生进行了无菌操作技术现场操作展示。她们心理素质稳定,动作熟练,行为规范,均比考试规定时间提前两分钟完成全部操作。她们轻、准、稳的操作赢得了课堂阵阵热烈的掌声。“校、院双人教师”在同一讲台上共同执教,这种校院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耳目一新。改变了传统以单一学校教师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堂课气氛轻松和谐,师生间互动性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课堂更加接地气,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省示范性特色专业项目组负责人李建树评价说,结合医药卫生行业发展实际,学校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模式都进行了调整。原来专业课程很多是理论教学,重在理论知识的传授,现在新开设的护理专业课程,更加系统地对接医院临床实际,对接医院的护理操作最新流程,从护理基础开始到各个专业护理,都加大了实训操作课程的比重,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操技能。
目前,学校已通过湖南省示范性特色学校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验收。作为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专业,护理专业是学校的重点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排头兵、领头羊。在2010至2014年的国家、省、市级专业技能大赛中,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在无菌技术、CPR、静脉穿刺、氧气筒给氧法、卧有人床铺床、置胃管、口腔护理、鼻饲等专业技能方面共获54块奖牌,10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32个三等奖。
牵头各大中型医院,学校责无旁贷。护理、药剂和助产专业由学校、医院、医药机构和行业共同建设。力图通过建立“预选班”、“订单班”、“冠名班”等方式,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医院、医药机构等行业的文化、思想,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检验合作办学的成效,合作行业优先选用毕业生,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在人人做示范、处处有示范的氛围中,学生也积极争做示范学生,争做优秀员工。近年来,学生在参加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黄炎培职业教育创业规划大赛等活动中共获奖101项,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36项、三等奖64项。其中,学校在2014年衡阳市中职校护理技能竞赛中获得6枚奖牌,名列全市中职学校第一名,其中,该校学生分别夺得第一、三名,获第一名的学生还被选送代表衡阳市和湖南省参加在南京举行的护理技能国赛。
在2014年6月,学校还承办了衡阳市教育局主办的中职校教师说课大赛文化基础课比赛,共设六个赛场六门比赛,共有100多名选手参赛。该校6位参赛老师中有4位老师分别获得计算机应用课、语文课、英语课和数学课一等奖,2名老师分别获得体育课、哲学与人生课二等奖。
……
机遇从来都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校长付元秀表示,学校正在加紧新建教学实训大楼,将借力发展,进一步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创新教育内容,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使学校成为改革领先、管理领先、发展领先的示范学校。
核工业卫生学校湖南省中职示范校建设近两年来,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管理强校、人才兴校、特色彰校”的办学理念,围绕护理、药剂、助产和乡村医学四个专业,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院)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紧密对接
职业教育必须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紧跟社会需要,如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如何真正建立与产(行)业结构、职业岗位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对此,学校要求教师利用假期和空余时间深入行业和医院,开展扎实的行业调研和专业实践。
近两年来,学校共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教师参与的行业调研。护理、药剂、助产、乡村医学等4个特色专业项目组中各派出2-3名教师,先后走访了南华大学附二医院、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解放军169医院、耒阳市人民医院、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宜章县人民医院、湖南旺旺医院、广州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惠阳市惠阳区第一人民医院等近40家医院、制药企业和用人单位,发放问卷1219份,通过整理反思形成了4个行业调研报告和4个职业能力分析报告。各项目组组织专家结合行业调研对课程体系与课标构建、教材编写、教学模式改革、深度校企(院)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通过全面梳理行业调研情况及职业能力分析情况,学校以面向市场、面向就业、面向人人、面向社会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创新,综合形成了4个重点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护理专业构建“工学结合、院校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药剂专业构建“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助产专业构建“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乡村医学专业构建“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突破口,校院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素质由三个模块构成: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模块、专业知识模块、职业技能模块。按照新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构建了“对接职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新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素质拓展课。新增了“中医护理学”、“艺术”、“保健与化装品知识”等课程,制定了16门专业核心课或方向课的课程标准,开发了《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和《常用护理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等24种教材,建立了8门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拥有14个校内实训室,创新了教学环境。
各专业积极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实施“专业+医院+师生”的专业建设模式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注重信息化应用,着力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构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资格鉴定机构与学校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建立学校、行业和医院共同参与的综合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开展多元量化评价模式改革,依托省市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形成4个重点专业多元量化评价模式研究报告、试行方案及操作手册,建构了多元主体评价体系,教师日常教学已全面实现网络空间教学。梳理了现有教学管理制度,及时修订完善,加强了质量监控和绩效考核,出台了激励政策,建立了激励机制,创新了学校内部管理。
付校长表示:“紧贴时代紧贴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推进,激发了教学团队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活力,有效地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增量提质,教师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建设加速
提升能力、专业发展,是示范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面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总量不足,“双师型”教师整体层次还不高的状况,学校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参照《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标准》,以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为着力点,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增强教师的专业建设能力、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以及行业联系能力等,让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之路。
结合4个重点专业建设及优化教师结构的需求,学校完善了培养培训体系。一是请进来专题讲座。学校邀请市内外教育专家、示范专家和国外行业专家等20余人次到校讲学。二是走出去集中培训。组织参加国家、省、市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150余人次。三是专业教师参与行业调研和深入企业实践。累计达53人次。四是各专项组专业培训。结合专业特征,4个重点专业组教师共同学习研讨,研究开发课程,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实践给老师开展专业培训。五是企(行)业文化培训。学校聘请大型企业的企业家、大型医院的医护专家和校友,讲解企业或医院文化、用人标准,让教师了解企业或医院的用人机制,在人才培养上做到有的放矢。
立体多元的全员化培训丰富扎实,内容涉及:示范建设的内容、程序、方法和意义;到企业或医院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典型案例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标准、教学模式与方法、教育教学模式评价;课程体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师德师风;校园文化、校企(院)合作、信息化技术、课题研究;岗位实践;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信息化技术;科研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企业或行业文化;企业或行业管理等等方面。
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专业带头人成果展示、教师网络教学空间建设评比、教师公开课评议等活动,不但展示教师自己的教案、网络制作空间、专业带头人业绩等教学成果,还展示教师指导学生的教学成果,包括指导学生参加护理技能竞赛、创业大赛、摄影比赛、演讲比赛等。各教研室之间互相学习好的教学经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14年11月,在南京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护理专业教师方敏获得二等奖。 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通过示范校建设,教师队伍实力强壮起来,有专业学科带头人6名,骨干教师57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学历层次提高9人。
资源整合,校企(院)合作借力共赢发展显成效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谋求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或行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学校充分依托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和学校“院校一体”的办学优势,集聚优质资源,稳步推进院校结合、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一是构建了以行业人才战略决策共同体、产学联合体、育人创新共同体及校院企合作基地组成的“三体一地”行业人才培养开放平台;二是成立了校院企合作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4个重点建设专业分别成立了校院企合作工作小组,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资源,共享学校实训基地;三是完善了校院企合作管理制度,制定了《校院企合作章程》等8项校院企合作新制度;四是构建了校院企合作对接平台,2014年新增校院企合作单位3家,新增校外实训基地5个;五是创新了校院企合作回访机制,每学期回访一次合作单位,学生实践实习结束后召开一次反馈会,了解情况,及时改进相关工作,提升了校院企合作整体质量。2014年,学校成功签订了38份校院企合作协议,先后派出35人次教职工、800多名学生到医院和药业公司或单位实践、实习,校本培训640余人次;六是整合资源,发挥医院和企业技术效能。积极引入行业、企业、社会力量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就业发展;同时发挥学校资源优势,进行跨市区联合办学,提升学校品牌效应。
不久前,一堂由来自南华医院的任课教师刘老师和班主任李老师共同承担的别开生面的“护理操作实践”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整个教室座无虚席,教室门口也被学生围得水泄不通,2013级一护理班无菌操作技术展示汇报及班级交流课正在静静地进行。课堂中,两位教师分工明确,刘老师主要从专业知识点展开教学,李老师则负责课堂组织和主持。该班的6名学生进行了无菌操作技术现场操作展示。她们心理素质稳定,动作熟练,行为规范,均比考试规定时间提前两分钟完成全部操作。她们轻、准、稳的操作赢得了课堂阵阵热烈的掌声。“校、院双人教师”在同一讲台上共同执教,这种校院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耳目一新。改变了传统以单一学校教师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堂课气氛轻松和谐,师生间互动性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课堂更加接地气,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省示范性特色专业项目组负责人李建树评价说,结合医药卫生行业发展实际,学校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模式都进行了调整。原来专业课程很多是理论教学,重在理论知识的传授,现在新开设的护理专业课程,更加系统地对接医院临床实际,对接医院的护理操作最新流程,从护理基础开始到各个专业护理,都加大了实训操作课程的比重,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操技能。
目前,学校已通过湖南省示范性特色学校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验收。作为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专业,护理专业是学校的重点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排头兵、领头羊。在2010至2014年的国家、省、市级专业技能大赛中,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在无菌技术、CPR、静脉穿刺、氧气筒给氧法、卧有人床铺床、置胃管、口腔护理、鼻饲等专业技能方面共获54块奖牌,10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32个三等奖。
牵头各大中型医院,学校责无旁贷。护理、药剂和助产专业由学校、医院、医药机构和行业共同建设。力图通过建立“预选班”、“订单班”、“冠名班”等方式,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医院、医药机构等行业的文化、思想,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检验合作办学的成效,合作行业优先选用毕业生,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在人人做示范、处处有示范的氛围中,学生也积极争做示范学生,争做优秀员工。近年来,学生在参加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黄炎培职业教育创业规划大赛等活动中共获奖101项,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36项、三等奖64项。其中,学校在2014年衡阳市中职校护理技能竞赛中获得6枚奖牌,名列全市中职学校第一名,其中,该校学生分别夺得第一、三名,获第一名的学生还被选送代表衡阳市和湖南省参加在南京举行的护理技能国赛。
在2014年6月,学校还承办了衡阳市教育局主办的中职校教师说课大赛文化基础课比赛,共设六个赛场六门比赛,共有100多名选手参赛。该校6位参赛老师中有4位老师分别获得计算机应用课、语文课、英语课和数学课一等奖,2名老师分别获得体育课、哲学与人生课二等奖。
……
机遇从来都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校长付元秀表示,学校正在加紧新建教学实训大楼,将借力发展,进一步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创新教育内容,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使学校成为改革领先、管理领先、发展领先的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