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满通古斯语言语料数据库建设及研究”开题实录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cj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满通古斯语言口语是研究民族语言文化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以往研究的最大缺憾是由于经费不足、人才匮乏等原因,导致调查研究未能进行濒危满通古斯语言语料数据库建设及对调查语料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比较研究。故此,"中国满通古斯语言语料数据库建设及研究"(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8ZD300)旨在全面开展系统调查研究,完成濒危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伦春语、鄂温克语语料数字化处理,建设语料数据库,永久保存珍贵语言文化遗产。该课题不仅可以整合队伍,建设濒危中国满通古斯语言语料数据库,并可以撰写相关研究的5部专著,进行五种语言词汇结构分析、语法分析及语义分析,增添学术研究创新成果。同时对其濒危形成、演变、发展的过程、规律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相关民族濒危语言提供参考。本栏目选刊的两篇文章在"中国满通古斯语言语料数据库建设及研究"的论证报告和开题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分别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学术性与现实意义、业已存在的研究成果与不足以及具体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展开论述,对该课题及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某些见解具有新意。我们期待更多的学人参与到该议题讨论中来。
其他文献
2018年5月19~21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湖南中医药大学承办的"首届中医文化人类学学术论坛"在长沙举行,主题为"中医文化人类学作为一个学科"。中外四十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王国辰,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毛泽禾,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清湖,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张智强、安定祥、郑洪、段晓华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大连理工大学王续琨作了主旨发言。
作为目前健在并仍然活跃于学术界的最为资深的美国人类学中国研究专家,孔迈隆的学术生涯亲历见证了人类学中国研究这一领域从弱小到壮大的发展历程。孔迈隆将其个人学术经历放置到全球人类学、西方中国学/汉学、人类学中国研究等各个层面的学术发展脉络中来进行回顾与反思,为深入认识人类学中国研究领域的知识谱系与演进逻辑,提供了生动的实例和有益的启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孔迈隆教授(Myron Leon Cohen) 是国际汉学人类学领域的一位泰斗级学人。孔迈隆早在中学时代就对人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在1958年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人类学系后,进入该校人类学系和东亚研究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于1963年获得硕士学位后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人类学家弗里德(Morton H. Fried)。弗里德与中国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是学术至交;他后来将孔迈隆引荐给费先生,使两人成为学术上的挚友。
语言或话语是标志一个民族存在的现实意识。民族话语能力对于提升中国话语权,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的话语权弱势,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新时代网络传媒的介入,致使民族话语能力的价值属性出现异化和交往困境,以价值原则为民族话语特色,提升中华民族话语影响力,是构建国际话语新秩序的有力保障。只有充分发挥民族话语的生存价值、发展价值、制度价值等,牢牢掌握话语权,才能走出困境、打破话语霸权,提升中国特色话语张力。中华民族话语之妙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话语是中华民族话语能力的实践样态,她能为人类文明进步走出西方话语价值困
以整合的视角阐述了乡村振兴的三个整合层次。认为在城乡整合层面,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的乡村需要落实到城市层面的城市化举措,就地城市化和延续乡土性的乡村需要落实到乡村层面的乡村振兴举措,同时要保障人、物、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城乡自由流通;在乡村社会整合层面,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社会治理、文化传承与创新各举措需要统筹考虑,整体协调发展;在参与主体整合层面,政府、市场、村庄各主体需要协同努力,共同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实现。
"富饶型贫困"现象是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现有研究并未系统性解答该问题如何产生及何以突破。通过13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发现,民族文化产业"富饶型贫困"的生成与破解皆不能简单归因于单变量效用,而是多变量组合效用的结果。其生成路径包括基础贫困型和内生贫困型,以模仿创造为必要条件;破解路径包括综合驱动型、人才支持型、创意引领型和组织复合型4条路径,以"自组织+他组织"的组织形式为多数路径的核心变量。正反两方面的证据表明,如今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贫困与否并不在于文化自觉的坚守,容
中越蛇信仰源远流长,两国都留存数量众多的蛇传说故事。这些故事有类似的人物、情节类型,展现相同的创生、降福、惩戒等意象,显示两国蛇神信仰的同源相承。然中越蛇神信仰又有一定的差别,表现在中国正统文化中蛇信仰逐渐被龙信仰边缘化,蛇形象甚至妖魔化,而越南蛇信仰中的蛇龙一直相伴相存,蛇仍居神位。中越蛇信仰中的同源性反映出两国文化、民族上的同源关系,两者的相异性则又表现出越文化与华夏正统文化的异质分流以及南北地域文化上的差别。
结合工作实际,对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认为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坚持统一标准与尊重"特殊性",既在政治上、学业标准上严格要求,又考虑到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来关心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将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从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防范"三股势力"渗透、做好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跟踪教育这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建议。
瑶族歌谣传唱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还是传播瑶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迁徙歌》《信歌》及《过山根》等歌谣叙述了瑶族先民的迁徙历程。其中,歌谣唱到"粤北乐昌"是过山瑶先民漂洋过海之后,休养生息,进一步分多支迁往广东、广西、湖南等地的重要中转站,部分过山瑶先民甚至远迁越南、老挝等国家。粤北过山瑶民歌用优勉土语演唱,其曲调具有鲜明的特征,为探讨粤北过山瑶在南岭各山脉的迁徙空间提供了重要参考。
信歌作为瑶族过去重要的通讯方式之一,对瑶族的历史文化研究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海南信》歌和越南瑶族《迁徙信歌》的对照解读,发现海南苗族与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瑶族以及越南等地的瑶族具有同源关系,并了解到海南苗族从两广进入海南岛的迁徙线路图和生产生活习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