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对中毒兔肝脏微循环的实验研究

来源 :肝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hiz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评价有机磷中毒兔肝损害的价值.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0只,腹腔注射有机磷染毒,分别于染毒前及染毒后2、4、6、8、10h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测定肝右叶前后径、造影剂肝动脉到达时间(HAAT)、肝静脉到达时间(HVAT)及肝动-静脉渡越时间(HA-HVTT)等指标.结果 染毒前后各时间段肝右叶前后径测值无明显改变(P>0.05),染毒后6小时、8小时、10小时肝静脉到达时间较前缩短,分别为7.23±2.63、6.38±2.49、6.25±2.84(P<0.05),染毒后8小时,10小时肝动静脉渡越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2.38±1.02、1.51±0.92 (P<0.05).结论 HVAT及HA-VTT可以反映有机磷中毒兔肝脏微循环的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静脉定位、变异和游离方法.方法:回顾复习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录像,分析静脉腹腔镜下定位的解剖学标志,观察静脉汇入途径的变异,归纳总结
脑血管病已跃升至我国疾病死因的首位,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其中
纳布啡是集阿片受体激动/拮抗效应为一身的新型阿片类药物,在临床主要适用于术后镇痛及外伤疼痛等各类疼痛治疗.因其可拮抗μ受体激动所引起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等
口腔内微生物依赖于菌斑生物膜生存.而“膜”这种存在形式使得膜内细菌的形态、代谢以及对抗菌剂反应等与游离型细菌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以浮游细菌为研究对象的抗菌结果并不能
期刊
目的 评价进食及进水对FibroScan(R)实施受控衰减参数(CAP)的影响.方法 使用FibroScan(R)502机型对健康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CAP测定.进食方案:全流质早餐(600 kcal,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