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川玲是儿童教育家,也是一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读者们喜欢叫她“童书妈妈”。而三川玲说,她能成为“童书妈妈”,婆婆起了重要作用。
十四年前,三川玲第一次上门见婆婆。那时她跟爱人白滔滔已经准备领证了。她为婆婆准备了一对玫瑰花造型的金耳环,既雅致又时尚。但婆婆收到礼物后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热情。
作为回礼,婆婆很不经意地指着床上放着的两件毛衣对三川玲说,毛衣是从亲戚家开的服装店买的,如果喜欢就留下,不喜欢就退掉。三川玲留下了一件带雪花图案的,婆婆就把另外一件退掉了。这样的婆婆让三川玲觉得“不一般”。
两年后,三川玲怀孕了,婆婆来照顾她。此后的日子,三川玲在家再也没有做过家务。但这样的日子让三川玲觉得非常不适应,仿佛她在剥削婆婆的劳动力。婆婆做饭不怎么好吃,三川玲就搶着下厨,可每当她做好大餐请婆婆一起吃时,婆婆就借口说手头有活,等一会儿再吃。有时候,她硬拉婆婆上桌,婆婆也表现得局促无比,好半天都不肯动筷子。面对她夹的菜,婆婆也总是面露难色。全家去茶楼喝早茶,三川玲点了各式各样的点心,满怀期待地问婆婆好不好吃,结果婆婆艰难地吐出两个字:“能吃。”
两三年后,三川玲才渐渐适应了一点活都不用干的生活,她也发现婆婆是真的喜欢干活。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尊重她的乐趣呢?在相处中,她发现,婆婆不喜欢吃鸡鸭鱼肉、海鲜河鲜。因此,每次面对她费尽心思做的美食,婆婆就非常为难。并且婆婆的饮食习惯是一天吃两顿饭,要求她跟大家一起按时吃饭是强人所难。于是,大家开始各吃各的,家里的氛围也变得轻松自在。
婆婆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对小一辈的言行却总是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也努力相信,从不干涉儿子儿媳的生活。三川玲感受到了自由,想做饭就做饭,不想做饭就点外卖。而婆婆基本吃素食,糊糊面加上大蒜和大葱,这种乡土味十足的吃法轻松自在。三川玲忍不住感慨:不是所谓的高品位影响低品位,城里的改变农村的,而是互相尊重,各得其所。
婆婆跟三川玲夫妻俩住了十二年,帮他们带孩子、做家务,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这期间,他们当过北漂,住过出租房,也住过花园别墅,可不管住在哪里,婆婆一直在为这个家绵绵不断地发光发热。
三川玲生下女儿丸子的第一天,婆婆说:“我们以后不打丸子一下,不骂丸子一句,好不好?”三川玲觉得不可思议,说:“好是好,可能做到吗?”婆婆信心满满地说能。
丸子果真是在不打不骂的环境中长大的,而且丸子想吃什么,奶奶就给做什么,尿了裤子,奶奶马上换洗,从无怨言。知道孩子多读书是好事,奶奶一有空就陪丸子看书,比三川玲陪伴的时间还长。在奶奶的陪伴引导下,丸子5岁多就识字上千,现在年仅11岁,就能读《基督山伯爵》《物种起源》,文笔优美流畅,还上过TED(致力于传播创意的非盈利组织)的演讲台,是个小才女。
有婆婆这样的坚实后盾,三川玲从未感受过家庭事业难以平衡的困扰,反而在生孩子后迎来了事业上的春天。她和丈夫的日子过得自在又丰盈:随时出差和加班,任何时间都可以招呼朋友到家里做客。
一起生活十多年,完全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时三川玲脾气上来了,也会跟婆婆较真,可想到婆婆这些年吃过的苦头、经历过的风雨,她马上会心软。婆婆自幼丧母,受尽了后妈的苛待,后妈一天只给她吃两顿饭,而且吃不饱,所以后来就算物质宽裕了,她仍然习惯一日两餐。出嫁后,婆婆过了几年好日子,但后来公公破产,家里又变得一贫如洗。随后,公公走了,婆婆的大女儿又患癌去世,婆婆哭了一天一夜。自那以后,她就不再掉眼泪,因为“人一辈子不能靠掉眼泪活着,眼泪是掉不完的”。念及这些,三川玲的心就会变得特别柔软,对婆婆再也生不起气来。
刚搬进花园别墅时,婆婆对三川玲说:“这个小区这么大,肯定需要扫地的,我想去物业应聘做保洁员。”三川玲吓了一大跳,以为是婆婆嫌自己对她不好,故意说气话。
三川玲不同意,婆婆就每天在小区里转悠,跟老人们聊天,也跟保姆和保安聊天。她真诚又有爱心,大家都爱同她打交道,保姆不爱听雇主的教导,但婆婆说的话就能接受。中秋时,婆婆收到几十盒月饼,都是邻居送的,他们都对她心怀感激。
婆婆在家没事干,总是六神无主的样子。于是,开了儿童阅读书店后,三川玲就请婆婆来担任保洁工作。这下婆婆精神了,每天上班都笑眯眯的。三川玲要给婆婆发工资,她坚持不要。但会计告诉她,公司要正规经营,核算成本,婆婆这才把钱收了。清明节时,婆婆回老家探亲,用工资买了很多礼物去看望村里的贫困户。
2019年春节假期后的开工日,三川玲夫妇都在外地出差。婆婆给员工们发了开工红包。员工们拿到钱后,都激动地去拥抱老人,他们觉得特别温暖,就像拿到了亲奶奶发的红包。
婆婆不仅跟员工们相处得很融洽,她的爱还辐射到了整座写字楼。她给了楼下保安免费借阅书刊的权利,保安们也没有辜负她,认真读书后,还十分诚恳地写下了读后感。
虽然婆婆没文化,也没有太多见识,但她乐观又坚强,以最大的善意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三川玲总觉得,婆婆是“特殊材料做成的”,是自己的榜样,她放心地将女儿的一半教育时间交给了婆婆,她坚信女儿因此能得到一笔珍贵的财富。
如今的三川玲,勤劳能干又能承担风雨,总能乐观面对人生。她说,婆婆就像她的第二个母亲,她能有今天,都跟婆婆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真正的自由是互相尊重
十四年前,三川玲第一次上门见婆婆。那时她跟爱人白滔滔已经准备领证了。她为婆婆准备了一对玫瑰花造型的金耳环,既雅致又时尚。但婆婆收到礼物后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热情。
作为回礼,婆婆很不经意地指着床上放着的两件毛衣对三川玲说,毛衣是从亲戚家开的服装店买的,如果喜欢就留下,不喜欢就退掉。三川玲留下了一件带雪花图案的,婆婆就把另外一件退掉了。这样的婆婆让三川玲觉得“不一般”。
两年后,三川玲怀孕了,婆婆来照顾她。此后的日子,三川玲在家再也没有做过家务。但这样的日子让三川玲觉得非常不适应,仿佛她在剥削婆婆的劳动力。婆婆做饭不怎么好吃,三川玲就搶着下厨,可每当她做好大餐请婆婆一起吃时,婆婆就借口说手头有活,等一会儿再吃。有时候,她硬拉婆婆上桌,婆婆也表现得局促无比,好半天都不肯动筷子。面对她夹的菜,婆婆也总是面露难色。全家去茶楼喝早茶,三川玲点了各式各样的点心,满怀期待地问婆婆好不好吃,结果婆婆艰难地吐出两个字:“能吃。”
两三年后,三川玲才渐渐适应了一点活都不用干的生活,她也发现婆婆是真的喜欢干活。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尊重她的乐趣呢?在相处中,她发现,婆婆不喜欢吃鸡鸭鱼肉、海鲜河鲜。因此,每次面对她费尽心思做的美食,婆婆就非常为难。并且婆婆的饮食习惯是一天吃两顿饭,要求她跟大家一起按时吃饭是强人所难。于是,大家开始各吃各的,家里的氛围也变得轻松自在。
婆婆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对小一辈的言行却总是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也努力相信,从不干涉儿子儿媳的生活。三川玲感受到了自由,想做饭就做饭,不想做饭就点外卖。而婆婆基本吃素食,糊糊面加上大蒜和大葱,这种乡土味十足的吃法轻松自在。三川玲忍不住感慨:不是所谓的高品位影响低品位,城里的改变农村的,而是互相尊重,各得其所。
是后盾更是战斗伙伴
婆婆跟三川玲夫妻俩住了十二年,帮他们带孩子、做家务,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这期间,他们当过北漂,住过出租房,也住过花园别墅,可不管住在哪里,婆婆一直在为这个家绵绵不断地发光发热。
三川玲生下女儿丸子的第一天,婆婆说:“我们以后不打丸子一下,不骂丸子一句,好不好?”三川玲觉得不可思议,说:“好是好,可能做到吗?”婆婆信心满满地说能。
丸子果真是在不打不骂的环境中长大的,而且丸子想吃什么,奶奶就给做什么,尿了裤子,奶奶马上换洗,从无怨言。知道孩子多读书是好事,奶奶一有空就陪丸子看书,比三川玲陪伴的时间还长。在奶奶的陪伴引导下,丸子5岁多就识字上千,现在年仅11岁,就能读《基督山伯爵》《物种起源》,文笔优美流畅,还上过TED(致力于传播创意的非盈利组织)的演讲台,是个小才女。
有婆婆这样的坚实后盾,三川玲从未感受过家庭事业难以平衡的困扰,反而在生孩子后迎来了事业上的春天。她和丈夫的日子过得自在又丰盈:随时出差和加班,任何时间都可以招呼朋友到家里做客。
一起生活十多年,完全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时三川玲脾气上来了,也会跟婆婆较真,可想到婆婆这些年吃过的苦头、经历过的风雨,她马上会心软。婆婆自幼丧母,受尽了后妈的苛待,后妈一天只给她吃两顿饭,而且吃不饱,所以后来就算物质宽裕了,她仍然习惯一日两餐。出嫁后,婆婆过了几年好日子,但后来公公破产,家里又变得一贫如洗。随后,公公走了,婆婆的大女儿又患癌去世,婆婆哭了一天一夜。自那以后,她就不再掉眼泪,因为“人一辈子不能靠掉眼泪活着,眼泪是掉不完的”。念及这些,三川玲的心就会变得特别柔软,对婆婆再也生不起气来。
生命里的第二个母亲
刚搬进花园别墅时,婆婆对三川玲说:“这个小区这么大,肯定需要扫地的,我想去物业应聘做保洁员。”三川玲吓了一大跳,以为是婆婆嫌自己对她不好,故意说气话。
三川玲不同意,婆婆就每天在小区里转悠,跟老人们聊天,也跟保姆和保安聊天。她真诚又有爱心,大家都爱同她打交道,保姆不爱听雇主的教导,但婆婆说的话就能接受。中秋时,婆婆收到几十盒月饼,都是邻居送的,他们都对她心怀感激。
婆婆在家没事干,总是六神无主的样子。于是,开了儿童阅读书店后,三川玲就请婆婆来担任保洁工作。这下婆婆精神了,每天上班都笑眯眯的。三川玲要给婆婆发工资,她坚持不要。但会计告诉她,公司要正规经营,核算成本,婆婆这才把钱收了。清明节时,婆婆回老家探亲,用工资买了很多礼物去看望村里的贫困户。
2019年春节假期后的开工日,三川玲夫妇都在外地出差。婆婆给员工们发了开工红包。员工们拿到钱后,都激动地去拥抱老人,他们觉得特别温暖,就像拿到了亲奶奶发的红包。
婆婆不仅跟员工们相处得很融洽,她的爱还辐射到了整座写字楼。她给了楼下保安免费借阅书刊的权利,保安们也没有辜负她,认真读书后,还十分诚恳地写下了读后感。
虽然婆婆没文化,也没有太多见识,但她乐观又坚强,以最大的善意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三川玲总觉得,婆婆是“特殊材料做成的”,是自己的榜样,她放心地将女儿的一半教育时间交给了婆婆,她坚信女儿因此能得到一笔珍贵的财富。
如今的三川玲,勤劳能干又能承担风雨,总能乐观面对人生。她说,婆婆就像她的第二个母亲,她能有今天,都跟婆婆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