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引领写作:回归教材,以文本激发情感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ibu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训练目标】重温回归教材,以阅读激发情感,学习借鉴写法,并迁移写作。
  【训练方法】读写结合,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资料准备】学案
  【教程预设】
  一、新闻图片导入,设置情境
  (一)三个情境
  1.2013年11月25日早上,浙江金华一道口的非机动车道上,一位八旬老人突然踉跄摔倒,脸部朝下,爬不起来。正是早高峰,来往的行人和车辆很多,路过的人们不敢轻易地搬动扶起老人,在拨打了120后,路人陆续地停下来挡在了老人前面,很有默契地围出一个“安全岛”,将老人围在中央,默默守护着,等待救护车到来……
  2.2013年9月,全班学生自发去长沙市雨花区敬老院慰问老人。(走近老人,倾听那遥远的故事)
  3.《羊城晚报》上的一则图片新闻“鸭子过马路,警察护送”。(以新闻和学生随笔导入,两张来自于新闻,一张来自于学生,既紧扣时代气息,又贴近学生心理。简单;轻松;亲切;利于导入)。
  问:你从三则图片材料中体悟到怎样的一种情感?(关爱善良同情弱者,归于心中的悲悯情怀)
  二、引出本次训练的主题——悲悯的情怀
  什么是悲悯?悲是慈悲,悯是体恤,悲悯是源于同情、高于同情的一种博大的情怀。什么是同情,北大教授曹文轩这样告诉我们,同情就是一个人处在一种悲剧性的境况中,另一个人面对着,心灵忽然受到触动,然后生出扶持与援助的欲望。当他在进行这种扶持、援助之时或在完成这种扶持、援助之后,心里感到有一种温热的暖流流过,并且因为实施了他的高尚行为,从而使他的人格提升了一步,灵魂受到了一次净化,更加愿意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去实施这种高尚的行为。
  以慈悲体恤之心去关注人世间的苦难,感同身受地去抚慰苦难中的人们。
  悲憫之心自古传承,洗涤俗世的铅华,这种情感令人充满爱心,从而影响着你去关爱他人,进而使你的精神世界更丰盈。
  三、阅读探究,激活情感
  悲悯情怀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古老的命题,是人类情感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
  (一)渗透悲悯情怀的作品
  我们学过的哪些作品中渗透作者这种悲悯的情怀?或者作品中的哪些人物深深地触动你的悲悯之心,令人产生同情、怜悯、悲伤等等繁杂的情感?
  1.屈原:《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白居易时任县尉,他目睹了农民割麦、贫苦者拾麦的情景写下了《观刈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农民的同情和怜悯,之后他发出愧叹:“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6.莫泊桑笔下的于勒叔叔。
  ……
  (二)美文阅读
  【课预设见后面】
  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体悟到这些人的善良了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回忆这篇课文吧,也许你会有不少感触。
  阅读两篇文章:
  《老王》(杨绛)(义务教育人教版8年级上册)
  《山羊兹拉特》(〔美〕艾萨克·什维斯·辛格)(人教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三)合作探究
  1.现实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说说看。
  【预设】如果学生说不出多少东西,就联系文本追问:
  你关注过身边孤苦伶仃的老人吗?
  你与你家楼前做卫生的阿姨或者前来收捡废品的大爷攀谈过吗?
  你是否某一天突然对体态蹒跚的爷爷奶奶,白发渐多的父母的态度温柔了许多呢?
  你在是否喂养过或者收养过小动物?对他们是否怀念或者歉疚过吗?
  你是否曾经给予了在困境中艰难的人们一份帮助,现在想起来内心是否有一份甜蜜的回味?
  悲悯是指对人间苦难中的人并不轻视蔑视甚至可怜,而是以感同身受的情感来看待。
  2.如果让你把这丰盈的内心情感用文字表达出来,你将如何来构思?
  从下面的两篇文章分析,关于这一类主题的文章写作,在素材选取和写作方法上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素材选取的预设答案】
  一是着眼于“小”。在写作时,不一定要写大人物、大事件,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只要我们感受独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正如艺术家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艺术论》)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如《小名》仅就母亲对我的称呼变化就写出了亲情之深厚浓烈。
  二是着眼于“真”。如《老王》中送冰、送香油、送鸡蛋等生活中的琐事符合老王的身份,《山羊兹拉特》中野外没有设置木屋,而采用躲于草堆中显得非常真实。但总有一些学生写作时逃不出选材虚假、陈旧的“怪圈”。比如,他们写老师总是固定的选材套路:雨天里的一把伞(学生忘带雨具,老师出手相助)、病痛中的一片药(学生高烧难耐,老师授以良方)、缺席后的一堂课(学生卧病在床,老师排忧解难)、失败后的一番话(学生失败沮丧,老师开导解惑)、暗夜里的一盏灯(夜半时分,孤灯一盏,老师奋笔疾书,默默奉献),这“五个一”近乎笑话,但我们却随处可以看见它的影子。这些脱离了生活真实的“故事”,自己读了也要反胃,更不用说以情动人了。当然,文章中的真,并不是客观描绘生活实录,而是经过提炼、升华的真实,是一种艺术上的真,是“一种生活中的可能”。   三是着眼于“深”。要深入挖掘材料本身的意义,并把这种影响施加给读者,以期引起一种感情上的共鸣。如《老王》中的最后一段,作者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回报善良。要想深入挖掘材料的意义、价值,除了自己的思考,还要多读书,弄明白成功的作品是怎么做的,模仿、借鉴会对提高自己的水平有很大帮助的,正如梅兰芳所说“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写作也是这样。
  【写作方法的预设答案】
  1.质朴的语言表达
  2.曲折的情节
  3.细腻的心理感受
  4.外貌呈现
  5.议论升华
  6.夸张美饰对比凸爱
  7.矛盾透露
  8.节制胜于放纵
  9.场面描写:《老王》中老王临终前送鸡蛋和香油的场面。
  从情感来说,羊始终处于常态之中,但人暂时处于非常态之中,在羊的引导下,人回归了常态。作者用小说情感酝酿发展轨迹来揭示这样一个主题:只有当人成为大写的人的时候,人和羊(动物)的相处,才能构成美好的境界。
  随着社会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人正面临着“情感的暖死亡”,“嗜新症”使人类毫无保留地抛弃一切——不止是物品,而且包括亲情、友情与故土。
  (康得拉·洛伦茨《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
  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良知所在,就系与他如何对待那些处境不利的人們,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写道:所有的人其实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为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一个人的不幸就是所有人的不幸。
  (四)小结
  也许你曾有过亲身帮扶弱小者的经历;
  也许你曾经留意过陌生流浪者并为他的命运深深的担忧;
  也许你曾经因漠视过陷于困顿中的不幸者而留下了愧疚;
  也许你正在因某个作家的视角或者某部作品中的人物引起了思考;
  ……
  那么,怀着悲悯的情怀提笔而书吧。
  如果你写下的是喜悦,那就让读者陪着你欢笑;如果你写下的是忧愁,那就让读者陪着你叹息;如果你写下深深的伤感、痛苦,那就让读者为你无声地流泪。
  概括地讲,就是所写的人和事要能触动人心。
  四、随堂训练,迁移运用
  人应该常怀悲悯之心,一个不具有悲悯之心的人,是断不会懂得珍爱自己,更谈不上去关爱和扶助别人的。如果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点点丢掉它的悲悯之心,最终丢掉的将是社会的良知和道德文化的灵魂。我们不能对人类的不幸和苦难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而应该常怀悲悯之心,用悲天悯人的情怀相互扶持、彼此慰藉。悲悯是善的本质,是善的源头,是善的表现。
  怀着悲悯之心,描绘他们的生活;
  怀着悲悯之心,感受他们的痛苦;
  怀着悲悯之心,思考他们的命运;
  怀着悲悯之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注意运用你学到的方法。(写完之后,有学生自己诵读,与大家分享,时间够的话可以相互点评。)
  【附片段预设】
  时光转瞬即逝,奶奶和老猫也一天天地老去。终于在一个清晨,老猫趴在奶奶身上不再动弹,只是望着她,静静地凝望,乌黑的眼球里渐渐闪闪发光,眼眶边的白毛也渐渐湿润。奶奶也红着眼圈,抚着它着力仰起的头说:“走吧,走吧,在那头等我。”老猫舔舐奶奶干枯的手渐渐慢下去。那双孤傲的眼睛缓缓合上。奶奶将老猫葬在了爷爷的坟边,逢年过节,也不忘摆上“三牲”。
  (摘选自长沙市实验中学1207班彭鑫)
  从那以后,姐姐好像变了,她不敢去爱一样东西,因为她怕失去。
  人类随意的举动就主宰了动物的生死。倘若当时爸妈多一丝悲悯之心,我和姐姐幼小的心灵也不必承受这一生的愧疚和痛苦啊!
  (摘选自长沙市实验中学1207班贺周易)
  五、写作实践,心手相应
  【参考素材】(教师收集)
  六、类文链接,强化情感
  (这一部分的阅读放在课后完成。)
  《咬舌自尽的狗》(林清玄)
  《大悲悯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莫言)
  【阅读提示】
  文章首先从反面提出论题,指出“什么是悲悯”。然后,阐述“什么是大悲悯”。
  最后指出作家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大悲悯。
  【思考】
  文章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各有什么作用?如果采用议论文体你将如何构思成文?
  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电大开放教育的迅猛发展,基层电大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但也承载了更多的负荷和压力。针对基层电大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思想观念、队伍建设、管理改革、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开放大学;基层电大;教学管理  电大开放教育以其办学方式灵活、教育覆盖广泛、网络机构健全、教学资源丰富而为其他任何教育无法替代。我们要构建的开放大学是电大转型的正确方向,当然,也会带来剧烈
摘 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教师应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运用多重视角进行文本细读”和“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文本细读”这两个方面潜心细读文本,深入钻研教材。  关键词:文本细读;多重视角;斟酌;策略  高效课堂追求的是单位时间内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追求阅读教学的高效率。教师细读文本有多深,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走多远。  一、横看成岭侧成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阶段阅读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只靠教师在课内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家校发挥合力作用,给学生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注重阅读指导,才能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水平方面取得不断提升。  关键词:英语;家校合力;阅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摘 要:结合高等代数的学科特点以及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对高等代数教学意义以及教学策略进行简要的探究和阐述。  关键词:高等代数;学科素养;教学策略  高等代数作为高等院校的基础专业,它是在中学代数上的提高与延续,它和中学代数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仅体现在内容深度上,在高等代数方法和观点上也有呈现。因此,在高等代数教学中,必须根据课程内容的抽象性、严密性,整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强化教学策略。 
摘 要:以教学《辛亥革命》一课为例,简单介绍“两主四环”高效课堂模式在历史课堂上的实施。  关键词:历史;两主四环;高效课堂  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从应对高考到人生价值观教育,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由于历史科目的学习和研究对象主要是“过去发生的事”,因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传统课堂要么是教师不停地讲,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背知识,要么是
美国教育界所定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提供新颖的有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它表现为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认识世界的能力、综合抽象的能力和敏锐的理解力。它能充分发挥人们从纷乱的事物中分析、研究、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以创新教育来展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一些美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和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的一个重点,是教师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它能有效地激发孩子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提高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可一到作文课,学生就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手,心情也急躁了许多,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兴趣培养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写作,此时首先要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在作文的安排上为他们的自由写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作文题目,
一天下午课间活动时间,一位女同学非常沮丧地来到我的咨询室,向我诉说了她的烦恼。  在她六岁时父母离异,她跟着父亲生活。她父亲经常打她,犯大错误打,犯小错误也打,考试考不好更要打。生活上也很少关心她。她的性格内向,不愿意跟人交往,更讨厌男性。而在她上中学后,她的同班同学,同桌丽丽(化名),一个比她大一岁的女同学成为她的知心朋友。丽丽学习特别好,工作能力也很强,她是他们班的中队长,非常幸运的,她们两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播放Flash动画。  你觉得这个雪人怎么样?你喜欢雪人吗?那让我们把雪人请进课堂吧。——打开雪人图片。  2.质疑  咦,这个雪人怎么成这样了?——学生说雪人的毛病。  你愿意帮助雪人吗?——第一个任务:完成这个残缺的雪人。  二、画雪人  1.选中  (1)画图我们要用到画图软件(广播),教师演示打开画图,并打开雪人图片
摘 要:当前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支持服务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而微课程作为非正式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满足开放学员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基于微课程教育的相关理论和特点,以《社交礼仪》课程为例,在教学中对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索,并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终身学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