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环境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k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我们期待和谐的社会,我们也期待教育的和谐。学生只有在和谐的课堂中,在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优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品味体会学习语文的美.要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是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环境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要以诚相待,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学生交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良师益友,增强师生情感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和愿望,尊重学生提出的意见。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信任,不要伤害其自尊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对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要及时地表扬、鼓励,哪怕是一次掌声,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肯定的眼神,对学生都是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大大增强了学生荣誉感和自信心。这样会引起学生的情绪高涨和探索欲望,触发学生内驱力,张扬学生个性,萌发创新灵感。“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讨论,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让学生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协调良好的生与生的关系,发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手段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凭借教材和学生进行思想、知识和能力的交往;学生以学组为单位,先带着讨论题自我探索,小组伙伴之间互相鼓励、互相督促,小组讨论和组间交流时,学生独立学习的成果和遗留的问题得到老师和同学充分的关注和帮助;教师针对讨论题中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具体交流情况相应引导、适时点拨;最后以巩固性测试的形式来自查教学效果,并及时反馈矫正。这样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合作学习和训练中,教和学的思路已达到了“交融”的境界,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当然,当我们想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一定要首先明确哪些知识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没必要的。
   三、灵活多变充满趣味的课堂是构建和谐课堂环境的自身要求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课堂应当是灵活生动充满情趣的。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能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相反的,如果在一个呆滞,有种种约束的环境中,会思维堵塞,反应迟钝,心境封闭,毫无创造力。”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学生的心理需要也是实现有效教学自身的要求。
   学习,首先吸引学生的是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学生如果对课堂内容产生了兴趣,他的注意里就会高度集中;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才会真正开动脑筋去探索新知识,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真正提高。
   如何才能使得课堂生动有趣呢?
   第一,要注重运用多种交流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课堂上要注意变化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故事法、演示法、讲解、观察、谈话、提问等组合,开展自主、合作而后探究等学习活动。另外,也要注重学生活动安排的多变性。
   第二,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伴随着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和运用,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很多教师都突破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大胆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与一身,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创造了更富有表现力,真实感更强的课堂教学环境。对教学而言,它可以使所描绘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和动画,达到创设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教学气氛,从而能迅速地引起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教师通过课前的精心准备,经过选择和剪裁,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加工、编辑等各种手段,加大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
   多媒体因其所具有的集成性和交互性等特征是它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为优化课堂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即便是单调的训练内容也可以做成多媒体课件,以游戏的形式出现,配以音乐和动画,使学习者能保持很高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第三,教师要会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段进步的灵魂。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可能不是全能的,但应该是会不断创新的老师。大凡名家的课堂他们能不断创新,迸发智慧的火花。
   记得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吴心田先生在《谈语文教育的六个新理念》报告中曾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语文教师在上课,正讲得起劲时,发现最后一排一个角落里有个同学在打瞌睡,整体气氛也不算很好,怎么办呢?这位教师灵机一动,向大家就,现在我教给你们一首诗,比赛谁背得快,然后,他小声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刚读到此处,“听不到,听不到”的声音此起彼伏,打瞌睡的那位同学,精神也为之一震,只听他大声嚷到:“教师,听不清楚,能不能大声点儿”,随之,课堂气氛又一次活跃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也要不断努力,不断想点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语文课堂真正和谐。
   和谐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境界。和谐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发展的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的课堂;是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筑的课堂,是对话与体验成功遥相呼应的课堂,是现实与理想逐渐逼近的课堂。和谐,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
   总之,良好、宽松的和谐课堂,是学生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教师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温床。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善思乐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要加强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后,再逐步提高理性认识,以理论指导道德行为,并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基础,这对他们的一生怎样做人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字:德育 教育 师生关系 尊重 行为魅力 家庭教育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
目的:通过收集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资料,归纳病位证素,为胃食管反流病“肝胃同病”理论提供临床依据;通过复制胃食管反流病大鼠模型,从GABA受体活化平衡失调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肝胃
摘要:《語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語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語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語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了一点心得,即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中要采用直观教学、对比教学、创造語言环境,教学形式可以采用游戏多媒体技术。总之,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小学
长期以来“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直是教师们不懈追求的目标。这种在教学预设上长期的“精雕细啄”,使教师“以本为本”,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用一连串的问题“牵”着学生,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数学结论。在对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中,笔者感到: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学中应该突破“预设”的囚笼,变“预设”为“生成”,善于捕
期刊
本钢歪头山铁矿自磨机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由东北工学院和歪头山铁矿合作完成。该系统对歪头山铁矿生产中使用的φ5.5×1.8m大型湿式自磨机进行自动控制,建立了自磨机功率
目的:  采用化学物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应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寻找电针、仿真针刺和艾灸干预乙酸致大鼠内脏痛模型的血清和延髓组织提取液中主要生物标志物,观察三者干
求变是事物不断发展的动力。新技术革命的浪潮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新课程下,教师依靠传统习惯建立起来的“威信”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教书”不是教师的目的,“育人”、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尊重“生命”才是目的。那么,在新课程下, 我们应怎样在这样开放的“社会”里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又该如何在新形势下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呢?   一、适应形势,实现角色的过度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
期刊
目的:  将已有的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科研成果转化为社区可操作的治疗方案,推广到社区并验证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在复杂的中医证候指标中筛选与中风偏瘫患者相关的症证,为建立针刺
目的:观察《内经》关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关刺法治疗该病的优势和不足,为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提供可靠临床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选择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