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学习是数学知识建构的有效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guo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中,在联系生活中体验数学学习,用心去感悟数学思想,在体验中思索,在思索中创造,从而有效建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体验 体验学习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们“豁然开朗”:教师不是“救世主”,而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验“思索”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自主探究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这种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发现探究,积极思索创新。
  二、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体验“对话”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学生是一个充满情感、个性的生命群体,教师要让学生成为一个个有思想、有见地的人。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价值不断体现的过程,这一切都是依靠交流实现的。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建构与不同学习者的原有经验有关,即学习者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产生不同的建构结果。通过合作学习,这种理解会更加丰富、更全面。”新课程的理念使数学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在师生、生生合作交流中,教师不断开启学生的新思路,使知识在生成、在构建。学生们在情感活动、智力挑战、人际交往过程中,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实现着人的需要,不断发挥着潜在能力,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
  具有冲突性的对话,能引发学生不同意见的“撞击”,老师以“误”养“正”,使冲突趋于缓和、统一,同时还能预防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依赖他人答案,产生“弱建构”。
  三、指导学生实践操作,体验“创造”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只有“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就不能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活动方式,多让学生为学习新知创造条件,利用各种学具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摆弄学具的过程中,联系原有知识和生活实际,思路会随之展开;学生在亲自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就能逐步地展开探索,逐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整合应用于生活实际,让学生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结实和应用的过程。这样既能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同时又能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价值,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有效锻炼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他们会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他们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构建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构建知识的快乐,与学生共同“体验学习”。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等几何是高等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之一。作者对高等几何的知识结构作了简单介绍,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并从高等几何的抽象、难教、难学的特点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与中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式教学,一题多解的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式教学,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 高等几何 问题 教学方法    1.引言  高等几何是一门非常抽象的课程,在
本文根据高中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活动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就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如何采用探究性教学活动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等学习能力的有效开展,并实现学生学习效能的显著提升,
每年都有新同学从初中满怀期冀进入高中,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进入高中时一些原来数学成绩相当的同学的成绩差异却越来越明显。这种差异究竟在什么地方?仅仅是因为能力有大小?我遴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两类同学的答题卷进行了对照比较,发现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成绩差异对照  1.计算能力的差异  数学成绩优异学生往往运算精度高,会做的题目基本不会在计算上出问题;但另一部分学生却常常在运算上出问
探究性教学是师生共同探究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中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效地进行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让学生在无限的空间里实现思维的飞跃,有助于开启学生的应变力、想象力、创造力之门,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激情,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在教学中应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 本文根据新课程教学下的高中数学科学教学要求,就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运用,对学生情感和提升学生能力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学习情感 学习能力    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曾说过:“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才是问题的解答。”由此可见,提出问题在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和思维活动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效果。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只重视训练学生解答已提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按一定的
探地雷达是一种利用高频电磁波的反射探测目标及地下介质分布的物探方法。冲击脉冲体制探地雷达所采用的冲击脉冲信号携带有丰富的低频和高频分量,能兼顾探测距离和分辨率等
摘 要: 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性教学活动中如何开展有效教学活动进行了论述,指出广大高中数学教师要以改革者的精神和态度,在优化习题教学上做文章,实现问题教学效能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习题教学 教学效能    问题性教学作为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知识传授和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众多教学方式中呈现出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问题教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自身的素养水平和能
学生作为具有独立存在、完整意义上的学习个体,在进行知识的体验和创造等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活跃的状态和显著特征.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体现引领和主导作用,不断增
全球持续变暖已经成为导致全球爬行动物多样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作为外温动物,爬行类动物的行为和生理功能直接受到环境温度的显著影响,因此,开展其热适应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