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性质不同,课程的理念、教学内容、形式也就相应有所不同。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要充分体现语文“味”,以展示语文课程的别样“风景”,彰显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
语文课程设计实施语文“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既是教师主体对课标、文本进行驾驭、取舍、重组、再造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提高言语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健康情趣、锻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一、常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怪象
1.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仍然无法彻底摆脱模式化的“藩篱”
在一些语文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无论教学何种内容、特点的课文,教师都习惯了把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五环节作为“金科玉律”,似乎一旦少了哪一个步骤就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每逢讲授文学作品时,教师也总是脱不了背景材料、作者简介、情节梳理、写作特点分析等条条框框的束缚。试想,学生每天面对如此教条主义的思维和一成不变的教学设计,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新鲜感和求知欲?恐怕只有被动应付和煎熬的痛苦了!
2.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有些语文教师虽然也熟悉课程基本理念,也非常赞同通过语文课程实施素质教育,但其教学设计、实施与语文课程理念相脱节甚至相背离;有些教师虽然也能偶尔尝试小改小革,但“换汤不换药”,太过于追求形式。真可谓“轰轰烈烈提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深陷“穿新鞋走老路”的怪圈不能自拔。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充分体现语文“味”的途径、方法
1.将诵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无数实践证明,诵读是语文课程实践的好方法。教师在设计诵读这一环节时要明确两个问题:为什么要读?怎样读?一般来说,读的目的既是为了正字音、明句读、准语调,也是为了鉴赏、理解、回味文本之妙处。读的形式也尽可能多种多样:配乐领读、教师范读、指名朗读、小组读、全班齐读,不一而足,关键是要读出特点,更要读出效果。
2.强化语文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的联系。众所周知,语文与社会生活之间有割舍不断的天然联系。生活的舞台有多广阔,语文学习的内容就有多丰富。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从生活中学习语文。例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时,文中出现了“君”“尊君”“家君”三个传统礼貌称谓,教师可顺势引出诸如“令尊”“令堂”“家父”“家母”等词语,着重引导学生加以区别,以免学生运用时闹出笑话。又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当出现“东道主”一词时,教师可结合“当好东道主,办好奥运会”的口号,让学生理解该词的含义。再如年龄别称、“亲生”一词的误用案例等。
3.创新课程活动载体和形式。教师可在课堂或课外举行诸如成语接龙、看动作猜词语、拟写“兰州好人”颁奖词或主持词、互评作文、纠错小组活动日等既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又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活动中来,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4.教学设计、实施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贯穿训练主线,讲练结合。讲只是手段,练才是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可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文本特点,精心设计一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项目,巩固、拓展教学内容。例如,仿写句式“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又如诗改词练习,将少了“间”这个字的王之涣的诗改为一首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再如,将杜甫的《石壕吏》一诗编写成同名课本剧等。
5.将对联、歌曲巧妙引入教学之中。对联方面:如在讲授《岳阳楼记》一文时,教师可将对联“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推荐给学生。一方面,可以起到激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加深学生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重要句子的理解。在学习《醉翁亭记》时,教师可将刻在醉翁亭上的名联“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翁去八百载醉香犹在。”介绍给学生。在教学《名人传》《我与地坛》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引用蒲松龄的励志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必定会失败;也可在学习某课之后,教师根据文本内容拟写上联,让学生结合所学对仗知识对出下联。歌曲方面:如在介绍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虚实结合的特点时,借用歌曲“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来使道理形象化。在谈论感恩父母这一话题时,则通过让学生重温歌曲《常回家看看》的形式进行,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创新导语设计。导语的设计角度很多,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用来营造氛围的,有用来激发兴趣的,也有用来拓展内容的。但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导语时都应从学生的认知现状出发,尽量从学生熟悉的词或故事说起。例如,讲授《<论语>十二章》时,可从北宋开国丞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入手,让学生了解《论语》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总结与反思
教无定法,学也无定规。什么是最好的设计、实施方案?恐怕难以用一句话概括得清楚。但似乎可以这样理解:真正的好的设计必须是既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又能有效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养的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应努力做到以下两点:(1)教师要切实树立起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2)教师要有大气魄、大胸怀。要能听得进不同见解,特别要能容得下那些有“奇思妙想”甚或“离经叛道”的学生;不仅如此,教师还要积极创设和营造宽容、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话想说、敢说,真正做到孔子所说的“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亦各言其志也已矣!”的境界,从而为学生发表见解、张扬个性提供可能,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
[2]丁刚.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
语文课程设计实施语文“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既是教师主体对课标、文本进行驾驭、取舍、重组、再造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提高言语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健康情趣、锻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一、常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怪象
1.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仍然无法彻底摆脱模式化的“藩篱”
在一些语文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无论教学何种内容、特点的课文,教师都习惯了把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五环节作为“金科玉律”,似乎一旦少了哪一个步骤就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每逢讲授文学作品时,教师也总是脱不了背景材料、作者简介、情节梳理、写作特点分析等条条框框的束缚。试想,学生每天面对如此教条主义的思维和一成不变的教学设计,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新鲜感和求知欲?恐怕只有被动应付和煎熬的痛苦了!
2.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有些语文教师虽然也熟悉课程基本理念,也非常赞同通过语文课程实施素质教育,但其教学设计、实施与语文课程理念相脱节甚至相背离;有些教师虽然也能偶尔尝试小改小革,但“换汤不换药”,太过于追求形式。真可谓“轰轰烈烈提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深陷“穿新鞋走老路”的怪圈不能自拔。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充分体现语文“味”的途径、方法
1.将诵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无数实践证明,诵读是语文课程实践的好方法。教师在设计诵读这一环节时要明确两个问题:为什么要读?怎样读?一般来说,读的目的既是为了正字音、明句读、准语调,也是为了鉴赏、理解、回味文本之妙处。读的形式也尽可能多种多样:配乐领读、教师范读、指名朗读、小组读、全班齐读,不一而足,关键是要读出特点,更要读出效果。
2.强化语文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的联系。众所周知,语文与社会生活之间有割舍不断的天然联系。生活的舞台有多广阔,语文学习的内容就有多丰富。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从生活中学习语文。例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时,文中出现了“君”“尊君”“家君”三个传统礼貌称谓,教师可顺势引出诸如“令尊”“令堂”“家父”“家母”等词语,着重引导学生加以区别,以免学生运用时闹出笑话。又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当出现“东道主”一词时,教师可结合“当好东道主,办好奥运会”的口号,让学生理解该词的含义。再如年龄别称、“亲生”一词的误用案例等。
3.创新课程活动载体和形式。教师可在课堂或课外举行诸如成语接龙、看动作猜词语、拟写“兰州好人”颁奖词或主持词、互评作文、纠错小组活动日等既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又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活动中来,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4.教学设计、实施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贯穿训练主线,讲练结合。讲只是手段,练才是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可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文本特点,精心设计一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项目,巩固、拓展教学内容。例如,仿写句式“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又如诗改词练习,将少了“间”这个字的王之涣的诗改为一首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再如,将杜甫的《石壕吏》一诗编写成同名课本剧等。
5.将对联、歌曲巧妙引入教学之中。对联方面:如在讲授《岳阳楼记》一文时,教师可将对联“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推荐给学生。一方面,可以起到激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加深学生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重要句子的理解。在学习《醉翁亭记》时,教师可将刻在醉翁亭上的名联“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翁去八百载醉香犹在。”介绍给学生。在教学《名人传》《我与地坛》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引用蒲松龄的励志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必定会失败;也可在学习某课之后,教师根据文本内容拟写上联,让学生结合所学对仗知识对出下联。歌曲方面:如在介绍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虚实结合的特点时,借用歌曲“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来使道理形象化。在谈论感恩父母这一话题时,则通过让学生重温歌曲《常回家看看》的形式进行,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创新导语设计。导语的设计角度很多,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用来营造氛围的,有用来激发兴趣的,也有用来拓展内容的。但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导语时都应从学生的认知现状出发,尽量从学生熟悉的词或故事说起。例如,讲授《<论语>十二章》时,可从北宋开国丞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入手,让学生了解《论语》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总结与反思
教无定法,学也无定规。什么是最好的设计、实施方案?恐怕难以用一句话概括得清楚。但似乎可以这样理解:真正的好的设计必须是既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又能有效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养的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应努力做到以下两点:(1)教师要切实树立起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2)教师要有大气魄、大胸怀。要能听得进不同见解,特别要能容得下那些有“奇思妙想”甚或“离经叛道”的学生;不仅如此,教师还要积极创设和营造宽容、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话想说、敢说,真正做到孔子所说的“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亦各言其志也已矣!”的境界,从而为学生发表见解、张扬个性提供可能,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
[2]丁刚.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