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迁移率族蛋白-1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L929细胞程序性坏死中表达的作用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QING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小鼠成纤维(L929)细胞程序性坏死模型,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其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以小鼠重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rmTNF-α)(10 ng/ml)、泛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抑制剂z-VAD-fmk (10 μmol/L)、程序性坏死抑制剂Nec-1 (30 μmol/L)处理L929细胞,建立程序性坏死模型。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双染流式检测细胞生存和死亡率;电镜观察细胞死亡形态;Western blot检测程序性坏死关键信号分子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磷酸化混合系列激酶样结构域蛋白(pMLKL)及HMGB1在核内/胞质的改变,同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胞外HMGB1水平;免疫共沉淀检测HMGB1与RIP3之间相互作用。

结果

程序性坏死组PI阳性率明显增加,生存率下降[(32.76±2.00)%比(16.16±3.00)%;(61.77±3.00)%比(78.63%±3.50)%],抑制程序性坏死后PI阳性率明显下降,生存率上升[(1.76±0.50)%比(32.76±2.00)%;(96.73±7.00)%比(61.77±3.00)%]。程序性坏死组RIP3/pMLKL的表达上调(t=71.085,P=0.000;t=58.314,P=0.000),抑制程序性坏死后RIP3/pMLKL表达下调(t=-23.620,P=0.000;t=-36.616,P=0.000)。程序性坏死组核HMGB1的表达减少,胞质HMGB1表达增加,胞外HMGB1增加(t=-41.299,P=0.000;t=56.667,P=0.000;t=63.319,P=0.000),抑制程序性坏死后,胞外HMGB1减少(t=-31.095,P=0.000)。程序性坏死组HMGB1与RIP3结合减弱,抑制程序性坏死后HMGB1与RIP3结合增强(t=-20.201,P=0.000;t=18.529,P=0.000)。

结论

TNF-α联合z-VAD-fmk可诱导L929细胞程序性坏死,HMGB1从核内释放至胞质,通过被动方式释放至胞外,发挥其相关致炎作用。同时胞质HMGB1通过与RIP3相互作用可能对程序性坏死起到负向调控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HB患者自然史不同阶段的血清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CHB初治患者92例,其中免疫耐受期24例,免疫清除期24例,低复制期24例,再活动期20例。采用ExoQuick试剂盒抽提250 μL血清中的外泌体,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外泌体蛋白标志物LAMP2和TSG10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目的探讨抗生素和益生菌对大鼠小肠移植急排期末端回肠菌群及肠黏膜上皮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采用异基因节段性原位小肠移植模型,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益生菌(培菲康)连续灌胃。变形梯度凝胶电泳分析移植后D7大鼠末端回肠菌群的变化特征,病理检测肠黏膜形态学变化并评分。结果抗生素组大鼠菌群多样性明显减少,与对照组菌群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益生菌组多样性未减少,大肠杆菌的繁殖明显弱于抗生素
期刊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胶质瘤干细胞(GSLC)放疗增敏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方法培养胶质瘤干细胞U87-sph,并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测定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比较放疗后不同时间点U87与U87-sph中NF-κB及p-NF-κB表达。用膜联蛋白V(Annexin V)-异
肝细胞癌(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发病隐匿、发展迅速等特征,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而失去根治的机会。近年来,靶向药物成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方法之一。索拉非尼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用于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靶向药物。研究表明,索拉非尼虽然可使部分中晚期肝癌患者获益,但是其耐药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已有较多针对肝癌的新型靶向药物不断研发和推出,然而仅有少数药物的疗效获得被肯定。本文主要介绍了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218对胆管癌细胞的侵袭的影响及miR-218通过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Survivin)对胆管癌细胞的作用。方法培养两种胆管癌细胞株(CCLP1)和(QBC939),将miR-218mimics(miR-218激动剂)及阴性对照转染CCLP1和QBC939细胞,设立miR-218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BD Martigel基底膜基质胶侵袭室测定其侵袭性,每组
目的观察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蛋白在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胃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17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Ki-67在胃腺癌中表达增高,高表达率为64.10%(109/170),高于癌旁组织的35.90%(61/170)。经Wilcoxon检验,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522,P=0.
目的氨基胍干预糖尿病大鼠,探讨在糖尿病大鼠阴茎中终末糖基化产物(AGEs)和胱硫醚-γ-裂解酶(CSE)及硫化氢(H2S)的关系。观察在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中AGEs对H2S通路的影响。方法6周龄清洁级雄性Wister大鼠,体重180~220 g,60只,随机分A组(10只)、B组(10只)和模型组(40只)。A、B组自由饮水,饮食;模型组自由饮水,高脂高糖饮食1个月造糖尿病模型,成模23只,随机分
目的观察术前肠内营养制剂在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肠道准备的作用及影响。方法2014年12月至2018年2月,武汉协和医院收治187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并行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Soave’s手术治疗,将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n=68)口服肠内营养制剂;B组(n=62)常规饮食;C组(n=57)完全禁食,采用全肠外营养。所有患儿术前10 d开始肠道准备,观察术前肠道准备时间、术中肠道清洁度及术前、
目的制备载不同生长因子的复合支架及支架中释放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诱导效应。方法乳化法制备载BMP-2微球,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技术制备载BMP-2微球和VEGF的复合支架,考察支架中生长因子的释放和成骨诱导作用。结果微球表面光滑,平均粒径10.022 μm,包封率为64.881%,孔隙率为78.706%,能够次第释放生长